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洛根logan

    明朝萬曆年間,東北女真族逐漸興起,部落首領會被明朝封賜低階的官位,努爾哈赤家族便是其中之一,其父祖後被朝廷殺害,加之長期以來的被壓迫,努爾哈赤帶領兩個胞弟以十三副鎧甲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又聯合蒙古,1616年建立政權,國號金史稱後金,年號天命,在位十年,多次與明朝交戰,後死於明朝的紅衣大炮。其子皇太極繼位,年號天聰,最有名的是薩爾滸之戰。後改女真為滿洲,稱帝國號大清,年號崇德。暴斃而亡,內部奪權,最終幼子福臨繼位,多爾袞攝政,入關定都北京,福臨即順治皇帝,從此開始了清朝二百多年的統治,直到1912年宣統退位,清朝滅亡。努爾哈赤起兵地為現在的遼寧撫順,溥儀最後被關押的也是撫順。

  • 2 # 明離子

    後金,是由女真人在東北建立起來的政權,是清朝的前身。

    女真人,如果追溯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

    明朝初年,朱元璋為抵制元朝殘餘勢力,在東北地區建立遠東指揮使司,而這一指揮使司的主要力量便是女真部落,當然了,明朝也不是沒有完全對女真沒有防備,將建州女真分為三個衛,分而治之,但衛都督一般都由部落首領擔任。

    建州女真到了猛哥帖木兒做建州衛左都督時,北方的兀狄哈侵入建州,猛哥帖木兒雖然名字起的挺猛,但是沒有打的過人家,被人家給殺了,於是建州部全部南遷,從此,與明朝的聯絡更加密切,漢化程度開始大大的加速。

    隆慶四年,建州右衛王叛亂,遼東總兵李成梁,讓建州左衛的覺昌安和兒子塔克世去勸降建州右衛的首領阿臺,但是父子倆還沒等成功,明軍便衝入城裡,覺昌安和塔克世在混戰中被殺死,而這兩個人分別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爺爺和父親。

    這場混戰讓建州三衛分崩離析,努爾哈赤被明朝政府襲封為建州部指揮使。

    但是,努爾哈赤這口氣卻未能消除,他將這筆賬算在了明朝的頭上,以祖父和父親留下的十三盔甲起事,退兵了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以及散落在東北各地的女真部落,建立了“八旗制度”,還著人建立了自己的文字:滿語。

    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反出明廷,從此自立為汗,在萬曆四十四年,與赫圖阿拉稱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薩爾滸戰役勝利,遷都瀋陽。

    在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兵敗寧遠城後不久去世,八子皇太極即汗位,並在不久後改國號為清,從此開始問鼎天下。

    這就是後金的前世今生。

  • 3 # 赤手空拳向前走

    一、後金前生

    女真人一直居住在東北地區,後分為三部,其中一部最為強大,該部明代時稱為建州女真。明朝後期,建州女真族在長白山西麓,松花江和遼河流域一帶興盛起來。明太祖時,明為包抄和壓抑北元殘餘勢力,在滿洲一帶設立遠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明政府先後將建州女真分成三個衛,總稱“建州三衛”,其首領大多為女真部族的領袖。

    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兀狄哈勢力強大,南下壓迫建州女真。猛哥帖木兒被殺,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終定居於興京,併入建州衛。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政府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得到提高。

    1570年(明隆慶四年),建州右衛王杲沿邊作亂,被擊斬後,兒子阿臺繼續和明軍對抗。遼東總兵李成梁又發動攻擊,嚮導覺昌安和兒子塔克世在混戰中死亡。這場戰爭使“建州三衛”瓦解,部落零散,各自為政。而此時正是塔克世之子努爾哈赤任明朝建州部首領。

    1586年(明萬曆十四年)努爾哈赤被明政府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併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分散在滿洲各地的女真各部。八旗制度亦在此期間建立,成為後金的一種社會和軍事組織形式。至1605年(明萬曆三十三年)時,已對內稱建州等處地方國王。此後,努爾哈赤的內外聯絡更為頻繁。內外發佈政令、佈告,記錄各項公務事宜等,都是借用蒙古文或漢文來完成。女真人雖有自己的語言,但女真文字早已失傳,故給日常交流帶來諸多不便,而且由於缺乏懂蒙古文的人使得上下難於溝通。因此,努爾哈赤決心創制自己的文字——滿文來書寫滿語。1599年(明萬曆二十七年)二月,努爾哈赤下令借用蒙古文字編制滿文。

    二、後金今世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邊防也越來越鬆弛。1603年努爾哈赤遷都到赫圖阿拉。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清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統一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清天命三年),因為努爾哈赤認為明朝朝廷偏袒女真葉赫部而心生不忿的緣故,憤然頒佈“七大恨”,起兵反明。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清天命四年),後金與明的第一場關鍵戰役——薩爾湖之戰爆發。明神宗任命楊鎬率領四路明軍合擊後金軍,準備直道後金大本營赫圖阿拉。四路軍的主帥分別為山海關總兵杜松、遼東總兵李如柏、開原總兵馬林和遼陽總兵劉鋌。然而,明軍情報卻洩露給後金軍,使後金軍早有準備。結果努爾哈赤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法,即“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努爾哈赤以少勝多大敗明軍,從而改變了遼東的戰略格局,使得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此後後金採取主動出擊的方針,而明朝相對於後金處於被動局面。

    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清天命四年),努爾哈赤稱大金國皇帝。

    1621年(明天啟元年,清天命六年),努爾哈赤於三月十三日率重兵圍攻瀋陽。瀋陽城很堅固,而且埋伏火炮,故易守難攻。但由於城中降兵叛變以及金軍不斷加強兵力,金軍終攻克瀋陽城。同年,後金軍還成功攻取遼陽,並下令遷都遼陽。

    1625年(明天啟五年,清天命十年),後金又決定遷都瀋陽,並改瀋陽為盛京。

    1626年(明天啟六年,清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於攻打寧遠,是為寧遠戰役。然而寧遠在明軍將領袁崇煥的防守下久攻不克,後袁崇煥採用紅夷大炮,擊退金軍進攻,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不久逝世。皇八子皇太極在一場權力鬥爭獲勝後繼位。

    皇太極繼位不到十年,他統一整個東北,並南下北韓,西征蒙古,屢挫大明官兵。由於東邊的李氏北韓親明,而且明朝作戰時常有北韓兵參戰,皇太極遂以此為藉口下令攻打北韓,使得後者降伏。這場戰爭在北韓歷史上被稱為“丁卯虜亂”。後來,由於北韓王朝仍然奉行親明政策,皇太極於十年後再次下令進攻北韓,最終迫使北韓屈服併成為其屬國。這場戰爭在北韓歷史上被稱為“丙子虜亂”。迫使國王李倧遣使請盟。

    1628年(明崇禎元年,清天聰二年),後金兵大破林丹汗於錫爾哈、錫伯圖、英湯圖一帶(今內蒙古林西至克什克騰旗一線),林丹汗勢力被逐出西遼河流域。

    1632年(明崇禎五年,清天聰六年),後金皇帝皇太極會同歸附的蒙古各部大舉進攻林丹汗。後金軍冒雨西進,越興安嶺至達勒鄂漠(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來若爾)。林丹汗不意敵軍突至,渡上都河西奔,部眾沿途散走十之七八。林丹汗逃至喀喇莽乃(今內蒙古商都),聞追軍降至,倉猝走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又西渡黃河而南。後金軍在追擊中飛騎散步佈告,瓦解察哈爾部眾。皇太極進歸化城後,兵騎四出,俘獲甚眾,土默特餘部亦降於金。

    1634年(明崇禎七年,清天聰八年),林丹汗逃至大草灘(今甘肅境內)一帶安營紮寨,但在此因病去世。林丹汗去世後,其勢力加速走向崩潰。

    1635年(明崇禎八年,清天聰九年),林丹汗之子額哲歸降皇太極,並獻上據說是當年元順帝離開中原時帶走的傳國玉璽。漠南蒙古遂被併入後金版圖。

    皇太極於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在瀋陽上尊號“寬溫仁聖皇帝”,改國號為大清,改族名為“滿洲”,改元崇德。自此,大金國號停止使用。

  • 4 # 也無風雨也無晴9014

    我對歷史不精,從百度查的。建立金國的女真人其實是被蒙古與宋滅絕了,餘下的女真族不過是當時的政府不負責的統稱(因為是關外,明朝人未經查實,就象中國有57個民族,外華人都叫華人一樣),其中有漢人、女真、錫伯族、蒙古、北韓、通古斯人……。後金建立者是來自西伯力亞的通古斯人。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後稱汗,自此後金成立,因建國時對歷史不清錯稱後金,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恥於冒認祖宗。因此,皇太極將後金的國號改為了“清”,將華人改稱滿人。同時,他還發布詔諭:“中國原有滿洲、哈達、烏拉、葉赫、輝發等名,曏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中國無涉。中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中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由此可見,建立清朝的建州女真和金國女真人確實沒多少大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櫻桃園除了防鳥網,還有什麼更有效的方法防鳥。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