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霽視角

    慈禧這個女人極其不簡單,在咸豐皇帝生前就表現出了她的政治才能。據說在咸豐臨死之際就已經動了殺她的念頭,可慈禧又是憑藉什麼逃過這一劫的呢?

    慈禧的政治才能

    慈禧能夠掌政這麼多年,必然是有一定的政治才能的,不然大清朝不可能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垂死掙扎那麼久。在咸豐帝時期,慈禧因為既會滿語又會漢語,是宮中不可多得的雙語人才,而咸豐又是個不愛處理朝政的人,但是貴為皇帝,奏章必須得批啊,所以慈禧就憑藉她的才能被咸豐賦予為他念奏章的權利。就這樣,慈禧透過這些奏章瞭解了許多國家大事,包括太平天國、鴉片戰爭,更難得的是她還學到了如何與大臣相處以及怎樣處理這些朝政大事。這些技能為慈禧後來的掌政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慈禧甚至比咸豐更有臨危不亂的風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下了天津,當訊息傳來時,咸豐正帶著眾嬪妃在圓明園玩樂,一聽到這訊息咸豐本能地坐在那大哭不已,這時唯有慈禧保持清醒的頭腦,說這時候哭沒用的,必須馬上找到解決方法,又立刻提出了自己的辦法,讓具有軍師才能的恭親王來共同處理這事。

    這件事真的是體現了慈禧隱藏的大將風範,或許這也成為了咸豐後來想殺她的原因之一。

    咸豐的殺機

    作為咸豐唯一的兒子的母親,在咸豐死後勢必會成為皇太后。咸豐身體十分的差,差到在三十歲左右就快駕鶴西去了,在咸豐死後,他唯一的兒子載淳必然成為皇帝啊,可是載淳實在是太小了,一個幾歲的娃娃能處理的了朝政控制得住這些野心勃勃的大臣嗎?這就成了咸豐的心病了。

    小皇帝登基,就需要人來輔佐他,而女效能夠走上政治舞臺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為皇帝沒有處理朝政的能力。而慈禧在政治上實在是太有能力了,連咸豐都不如她。所以咸豐生前向肅順透露過這個擔憂。

    而肅順呢,他對執掌皇權也是有一定野心的。他的看法是什麼呢?效仿漢武帝,殺子留母。說實話,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是小皇帝始終要有人來輔佐啊。在清朝小皇帝登基的有兩人,一是順治,二是他的兒子康熙。順治登基時,由多爾袞來輔佐,多爾袞當上了攝政王,名義上是親王,可實際上他與當皇帝就差一個名分了。而康熙呢?有孝莊太后和四大臣來輔佐,孝莊不敢再重蹈順治的路,就沒有讓親王輔佐,可是又出現了鰲拜專權的情況。這讓咸豐有些猶豫究竟殺不殺慈禧,畢竟慈禧死了,肅順這些大臣又如何解決呢?

    慈禧的心機

    慈禧對於肅順提議讓咸豐殺她是知道的,可是她不甘心啊,她也想執政,面對這種情況她選擇了以退為進。

    怎麼個退法呢?她假裝不知道肅順在咸豐面前的提議,而在咸豐逃往熱河的時候,後宮所有嬪妃的宮份(也就是俸祿)全部由肅順管理,身為貴妃的慈禧,地位僅次於當時的皇后慈安,可她的宮份卻時有時無,明顯是肅順故意針對她。對此慈禧也選擇了忍,她不敢在此時暴露自己的不滿,怕引來殺身之禍。

    慈禧在面對肅順的步步緊逼的同時也沒有隻顧著退。在咸豐病重想見見兒子的時候,慈禧呢?也不說話,就在咸豐床邊抱著孩子,默默的流著眼淚,淚眼巴巴地望著咸豐。咸豐畢竟沒有漢武帝的決絕,何況慈禧年輕的時候也是真的漂亮,咸豐對她還是有一定感情的,最終咸豐還是沒有捨得下手。

    咸豐的決定

    在咸豐即將駕崩的時候,他做出了最後的決定,他口諭了遺旨:一、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二、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即使是這樣咸豐還是不放心,他又擔心顧命八大臣會威脅到載淳的皇位,咸豐又授予了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一枚是御賞交給了慈安皇后,一枚是同道堂,交給了小皇帝載淳,可是皇帝太小,最終這枚印章還是落到了慈禧手裡。有這兩枚印章的聖旨才能奏效,以便牽制顧命八大臣。就這樣慈禧最終還是參與了朝政,達到了她的目標。至於完全掌握,那就是新帝登基後的事了。

    不得不說,咸豐的計劃本來是完美的,兩邊相互牽制,只要載淳能有一定能力,拿回皇權應該是沒問題的。可惜咸豐還是低估了慈禧的能力,以為這樣就夠了。不管怎麼說,慈禧憑藉著自己的本事,逃過了咸豐的殺機。

  • 2 # 希望星晨58298869

    1.看史料,找不到咸豐要賜死慈禧的蛛絲馬跡,倒是顧命八大臣之一的肅順提議咸豐仿武帝賜死勾弋立其子的做法除掉慈禧,咸豐沒同意;年輕的慈禧漂亮,而且日夜陪伴在體弱的咸豐身邊,咸豐是下不了手的!

    2.咸豐給慈安和慈禧留下鑑賞和同道堂兩個印章,以制肘顧命八大臣;但是慈安善良無心計、特懦弱,凡事無主見,縱使給她一個印章,依舊無法制衡肅順等人,依然會“臣強主弱”;讓有一定政治經驗、風華正茂的慈禧手執一章,能增加與八大臣的抗衡力量,慈禧有能力,咸豐心知肚明,捨不得殺她。

    3.咸豐相信八大臣的忠誠,這裡恭親王、僧格林沁都不是顧命大臣,由此可見,咸豐為平衡核心權力確實花了一番心思;清朝有後宮不得干政的祖訓,儘管孝莊太后曾經對滿清政治產生過巨大影響,但她是透過鰲拜等顧命大臣起作用,自己不敢冒然走向權力中心,而慈禧孃家又無任何背景,當時不存在風險;如此安排,彰顯了咸豐的政治能力,根本不用殺她。

    咸豐帝執政時期,慈禧就精通滿、漢雙語,而咸豐體弱慵懶,不喜歡處理朝政,咸豐有意或者無意地賦予了慈禧朗讀奏章的權利,慈禧以這種方式瞭解了諸多軍國大事,包括風起雲湧的太平天國運動、曇花一現的捻軍起義、使中華喪權辱國的鴉片戰爭等等。也粗略瞭解了朝廷重臣的處事風格,掌握了與文武大臣相處的方式方法,積累了一定的政治經驗與行政技能,為慈禧後來的垂簾聽政與執政、掌政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這過程中,咸豐與慈禧二人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礎。

  • 3 # 溫讀

    慈禧太后一直以來便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說正因為她的手段,才能在後來保住清廷的江山,因為她的政治才能是人們都顯而易見的,我們就從其對於曾國藩和李鴻章這兩個大員的駕馭,就能看出這個女人的不簡單。而也有人說,正是因為這個女人對於權力的把控,才使得清廷的江山陷入到了混亂之中。但不論怎麼說,我們在對於這個人物進行分析和評價的時候,不能只是一味的從一點出發和看待,而應該從多個較多,多個思維去認識。

    在咸豐帝在世的時候,她的地位是一個僅次與皇后的貴妃,在後宮中擁有著較為有分量的話語權,不僅如此,她在後來還給咸豐帝生下了一個兒子;正所謂母憑子貴,也正是因為這個孩子的原因,使得皇帝對於這個妃子的喜愛是呈一個上升趨勢的。

    為什麼要殺慈禧

    有的人會被殺死,那是因為他太笨,而有的人要被殺死,則是因為他太過聰明,而慈禧就是後者。她具有很強的政治韜略,這是皇帝在後來察覺到的事情,這使得他對於這位貴妃有一種天生的害怕,因為他覺得,這個女人的心思和權謀是在他之上的。

    最為有力證明的,便是在咸豐知道了英法聯軍來犯的時候,身為皇帝的他很是害怕,而只是後宮妃嬪的慈禧卻表現出了一副冷靜的態度,她不僅很冷靜,還不緊不慢的告訴丈夫這個時候應該讓誰去商討,讓誰去處理等等。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她這種較為冷靜的反應,使得身為皇帝的他有了一種莫名的不放心。

    這種不放心一直在他的心裡醞釀著,直到在後來他因重病臥,並且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的時候,他才有了殺掉她的心。因為他的去世,這就會使得他那乳臭未乾的孩子登基,而在歷史上,有很多女人都是因為先帝去世,而孩子的年齡又很小,便在那個時候進行干政和專政的,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了大清後來的基業,他想要幫助自己的兒子除掉這個大患。

    所以,皇帝對於她的不滿一直存在,但是真正動了殺心的時候,是他知道自己快要駕崩的時候。

    為什麼她能夠脫身

    一是因為皇帝對於她還是念及舊情的,因為這個女人怎麼說也陪伴了他很多年,一起走過了很多的歲月,如果說這個時候殺掉她,他一定是不忍心的。

    二是因為,他想到如果殺掉了她,殺掉了小皇帝的依託,在後來的時候,要是這些輔政大臣專權該怎麼辦。也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才使得的皇帝認為留著慈禧會比殺了他更有價值。因為她的存在正好就等於是平衡了後權和文官的權力,使得他們相互牽制,只要一方還在,那就會使得對方無從動彈,無從做出威脅皇權的動作。

    四是因為他是小皇帝的母親,這個時候的小皇帝還是童年,他不能沒有母親的陪伴,也正是因為從這點考慮,他才沒有殺掉慈禧,從而使得她撿回了一條命。

    在說完了皇帝的原因後,我們再來說一說貴妃所採取的措施。其實在後來,她已經察覺到了皇帝要對自己下手,所以她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命,她便在後來的做事中事事小心,對於不按時發放給自己的錢財她也沒有過分追究,甚至在皇帝重病前,她還是一直守在皇帝的身邊,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行為,使得皇帝很是感動和慚愧,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她沒有被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變頻空調安裝時為什麼要抽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