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念燦若煙華

    先說現實吧,美國現役最大的航母應該就是福特級了,該航母2005年8月11日開工建造,2013年11月9日正式下水,2017年7月22日加入現役,排水量112000噸,妥妥的龐然大物,先不說它戰鬥力和其高科技,總之很大就行了。這個龐然大物從來都不是單艘出去送菜的,至少有一支擁有防空,反潛、和各種作戰飛機標準的航母編隊伴隨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天氣預報系統,軍事級的天氣預報可不像民用級的,美國的航母之所以能夠滿世界亂跑宣示美國的霸權,就是因為其總是能夠避開大的天氣風險。所以遭遇大颶風的機率不高。

    其次,從理論的角度來講,十二級颶風在登陸後,在綠地的破壞效果都是驚人的,更別提在海上有那麼多的海水加成,在茫茫大海上,航母再大也只是一艘船,達到那麼大級別的颶風,航母一樣會被滔天大浪淹沒。

  • 2 # 飛豬漲姿勢

    航母是會遭到嚴重損壞的。

    “福特”號航母海試時拍攝到的龍捲風

    若將福特級航母定為美“最強大航母”的話,其排水量約為10萬噸,這在大自然面前其實也是微不足道的,雖然軍事艦艇在設計時都會考慮遭遇惡劣海況,但通常在遭遇強颱風(最大風力14~16級,風速43.5 ~54.9米/秒)的狀況是都會進行避開。因為,在這種海況下,航母即使不會被颱風“吹沉”,但也會遭到嚴重破壞,造成很大的損失。

    遭遇“眼鏡蛇”颱風時的“蘭利”號航母

    如在1944年12月17日,美海軍第38特遣艦隊就在菲律賓呂宋島以東480千米的海域遭遇了颱風“眼鏡蛇”,這起事件也造成790名士兵死亡、3艘驅逐艦沉沒、超一百架飛機受損;且同期受損的9艘戰艦中還包含了“蒙特利”號、“蘭利”號、“科本斯”號、“卡伯特”號等多艘航母。而據資料顯示,“眼鏡蛇”颱風的風力當時約為 45米/秒,也就相當於強颱風。當然,需說明的是這些受損航母都屬於排水量低於2萬噸的輕型航母,並非是所謂“超級航母”。

    遭遇“眼鏡蛇”颱風時的“科本斯”號航母

    而美海軍在遭遇此次颱風事件後,第38特遣艦隊指揮官哈爾西因誤判被停職調查,且在預報方面也加強了“基礎建設”。其中,美海空軍在1959年聯合成立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也能算是美軍在“颱風事件”後的“亡羊補牢”措施了。

    另就颱風等級而言,在強颱風之後還有超強颱風,也就是最大風力16級或以上,平均風速大於51.0米/秒。若是以颶風為參照,強颱風到超強颱風則大致相當於颶風的3~5級。

  • 3 # 迷彩虎

    比如說今年中國的颱風比較多,一個接著一個地來,當然了惹不起咱們可以躲!上個月就有一則新聞讓不少人虛驚一場,我軍在東海集結包括052C/052D“中華神盾”驅逐艦、大型補給艦、潛艇等在內的近50艘戰艦,展開實彈演習,可始料不及的是原定6天的演習,被突然臨時叫停,朝向南方組成編隊密密麻麻高速透過海峽,場面十分壯觀,搞得某地一陣緊張,不過,另其虛驚一場的是,兩大艦隊50艘戰艦並未在海峽停留,而是全速趕路,穿越海峽,讓不少人鬆了口氣。

    原來,就在解放軍演習時,颱風“安比”已經登陸中國沿海地區,給當地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東海演習的區域位置,又恰好處於颱風過境之地,面對登陸時風力仍達到10級的超強颱風,我軍自然要避其鋒芒了。

    颱風真有那麼可怕?這麼說吧!颱風的危害不僅是強風吹壞外部裝置,還有力量巨大的海浪反覆拍打以及劇烈的海面顛簸,所以強度不夠的戰艦非常容易在臺風中損壞。

    尤其是對於航母這種造型的艦船,最大的損害就是上部的飛行甲板,因為這一整塊甲板不僅要受強大的風力,還有力量巨大的浪花,一般情況下海浪波長越大波浪越高,波長几千米的海浪能高達30多米,比航母飛行甲板還要高,一股巨浪襲來給人的感覺就是整個海面都在上升,讓戰艦承受著不亞於炸彈魚雷的“打擊”,就算是不可一世的福特級航空母艦來了也直接被拍翻。

    二戰期間美軍就兩次遇上了這種極端天氣。1944年12月,在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萊特灣大海戰期間,哈爾西艦隊氣候預報失誤撞上臺風,艦隊一頭衝進眼鏡蛇颱風中。這一次颱風造成了約800人死亡或失蹤,10艘航母受到重創,3艘驅逐艦沉沒,146架艦載機被摧毀或直接被吹飛,損失僅次於“珍珠港事件”。之後,艦隊對呂宋島的進攻被迫中止,哈爾西被停職4個月,接受海軍方面的調查。

    禍不單行,到45年沖繩戰役時美軍太平洋第三艦隊第1特混大隊又撞上臺風了,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隆加角號(CVE-94)船體被巨浪拍斷,巴爾的摩級5號艦匹茲堡號(CL-94)船頭被打掉。此時的指揮官,正是我們熟悉的那位剛剛被停職的小威廉·弗雷德裡克·哈爾西,真是誰能有我慘!

    當然了,歷史上不僅有美軍被颱風吹了個七葷八素,日軍也發生過颱風事件。1935年秋,日本為了測試一系列新技術艦船,再順便展示一下自己的海軍實力,為接下來的侵略戰爭造勢,扮演美軍的第四艦隊在津輕海峽附近展開演習。

    可是天公不作美,9月26日下午,整支艦隊受到了超過30米海浪的超級颱風衝擊。因為之前沒有進行相關防護,導致“睦月”號驅逐艦的艦橋被海浪拍扁,航海長當場死亡,“初雪”號與“夕霧”號驅逐艦船頭被打掉,其他驅逐艦也因為巨大的海浪及顛簸的海浪而不同程度受損。而“龍驤”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也被巨浪砸塌,尾部的機庫壁被海浪衝破,大量海水翻卷著湧入機庫,“鳳翔”號航母的甲板也有受損,事後這些船都回到船塢進行結構強度的改進。這次颱風造成45人死亡,直接嚇壞了舊日本海軍,內部開始不信任新式造船技術,這次大型事故史稱第四艦隊事件。

    除了這兩次颱風事件,歷史上也有很多次因為颱風對海戰造成影響的戰例,比如最為人們熟知的蒙元第二次跨海徵日之戰。1281年,忽必烈出動大軍攻打日本,結果在日本海被颱風吞噬,全軍覆沒。

    1588年夏西班牙無敵艦隊第一次遠征,就因為連遇三場大風而被英華人打了個落花流水!

    進入現代後,戰艦上的氣象監測裝置越來越精確,執行任務的艦隊一般都會提前預測到,離開危險的區域,所以幾乎看不到艦隊因惡劣天氣遭受重大損失的新聞了。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都是弱者。  

  • 4 # 水鏡曉先生

    人類科技正在逐漸發展,新的冶煉技術、製造工藝,數萬噸乃至十萬噸以上級的航母陸續服役,就超級大國美國來說,在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表現如何呢,當美軍最大航母進入颱風中心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呢,歷史教訓告訴我們,這些平時威風凜凜的“鋼鐵巨獸”,在面對海上臺風的時候,會像一葉扁舟般被數十米高的海浪左推右搡,人類科技在面對自然的時候,依舊是不堪一擊。

    以美軍如今最大的核動力航母“福特”級為例,雖然滿載排水量超過10萬噸,高度有十層樓那麼高,但是遇到6級海上環境(即熱帶颶風級風暴)的時候,在模擬實驗中,整個艦隊都會被不同程度的摧毀,護衛艦會被十幾二十米的海浪直接掀翻,而航母碩大的體格和密封浮力艙的設計,雖然能保持船體始終都高於海面,不至於沉沒,但是對於航母來說,船上的艦載機、跑道,會在劇烈的顛簸中悉數被毀。

    2010年,美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中的一艘在對抗颱風級海上環境的時候,雖然對機庫內的艦載機進行了專業裝置的固定,但是在21一米的巨浪下,航母依靠密封艙和上百臺高壓水泵的工作下,一路穿過了颱風外圍,事後,該艘航母的甲板出現部分損壞,需要入港維修,而機庫內的航母則雜七雜八的停放在機庫內,一小部分F-15艦載機已經因為撞擊而摧毀,艦島上的雷達全部失效,該艘航母在夏威夷軍港維修了2個月,才恢復到之前的作戰狀態,而這只是一場強颱風級別的對抗,如果遇上大型熱帶風暴,航母雖然很那沉沒,但是維修的時間和費用足以再建造一艘新的航空母艦了,人類的科技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 5 # 礪劍堂

    現代航母在噸位上差異比較大,小型航母排水量只有2~4萬噸,中型航母則在4~6萬噸,大型航母6~8萬噸,全球目前只有美國裝備有10萬噸級超級航母。由於航母噸位上差異較大,因此抗風浪能力也有很大差別。通常情況下,排水量達到6萬噸的中型和中型以上航母對於颱風是不敏感的,也就是說大中型航母完全可以直接從颱風海區穿越而不比擔心颱風對於本艦造成傷害。但是由於海軍都是以艦隊方式編隊作戰,所以航母顯然不能只考慮自身的航行效能,而是還需要考慮為其護航的其他水面艦艇的抗風浪能力。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颱風不僅伴隨強降水還包括大風氣象,因此航母在臺風區域內行駛時,艦上飛機因為海況過於惡劣無法使用,這會對航母戰鬥群整體的作戰效能產生很大影響。所以,從各方面看,儘管大中型航母確實不怕颱風,但是通常情況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海軍的航母戰鬥群還是儘可能的避開臺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讀什麼書,如何讀書,你的讀書習慣能否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