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行天穹
-
2 # 十萬瓜皮
每個劇組都有一個選角導演,會為劇本里面的角色找形神相似,契合度高的演員。
因為即便是演技超好的演員,受外形限制,也會有某些角色無法駕馭。
選角選好了的話,會事半功倍。
如果演員無比貼近該劇劇本角色。
不僅會縮短導演講戲、調教的時間。
也會讓角色更有說服力,觀眾看了後會相信這個演員就是這個角色。
這種時候就考驗演員挑劇本的能力了。
有些演員有自知之明,知道什麼樣的角色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不適合。比如周冬雨:我演不了大美人,因為我確實長得就不是大眼睛美女。
有些演員就比較喜歡挑戰自己,比如……
前段時間許鞍華導演改編拍攝張愛玲小說《第一爐香》的選角就被群嘲為自殺式選角,因為大部分演員氣質和小說中人物不符合。
小說中的葛薇龍長了一張精緻小巧的小凸臉,看上去柔弱,骨子裡卻倔強。
而馬思純,由於骨架大很吃虧,看上去五大三粗,再加上這髮型,這氣質,明明是個革命女戰士……
小說中的姑媽,風情又充滿愛慾。
俞飛鴻看上去端莊、知性優雅,和角色也完全不符。劉嘉玲、陳沖的呼聲反而更高。
-
3 # 小青年娛樂文化
我們來談談導演與演員的關係。因為演員是導演思維最直接的傳達者,所以導演必須要理解演員,理解自身與演員之間休慼與共的關係。對此有一個貼切的比喻,即心理治療師與病人之間的關係。我不是從“懺悔式”關係的意味上這樣說,而從創作的角度來談。在合作默契的時候,治療師和病人能夠協力打造一條通道,通向一個“新”人,在這個世界上更具行動力和存在感的人。在這一意義上,優秀導演和演員也是打造了一條通道(即表演),通向一個新人——影片中的角色。那位人物將使敘事成立,並構建另一種關係——與觀眾的關係。這些創造性的、引人入勝的關係正是觀眾亟亟以求的。惟其如此,好演員才收入優厚。同樣出於這個原因,不能夠把演員潛力發揮到極致的導演自然薪酬微薄。我還要補充一句,演員位於電影攝製的前線上,他們個人要冒最大的風險,他們的勇氣值得觀眾尊敬,而且,我敢說,值得觀眾愛戴。在創作影片和實施導演思維的過程中,他們是重要的搭檔。
選角
許多導演相信:“選對角色,你作為導演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半。”這個宣言至多說對了一半。在這個造星計劃氾濫的時代,經濟上的考量往往跟導演的願景一樣左右著選角。強勢的經紀人和選角導演的興起,把原本搖擺不定的天平壓向了為“錢途”而非創作來選角的一端。下文的論述只關乎為創作而選角(請容我說一句,為了維護導演對於片中角色的願景,他們應該鬥爭到底)。
選角是拍攝開始之前導演思維的第一次表達——更說明了為什麼導演必須在前期製作階段形成明確的導演思維,在這一階段,導演思維應立足於劇本闡釋。選角過程首重演員的外表。但是演員外表是否符合導演對於角色的願景,並不及演員在外表與舉止上投射出的特質來得重要。我建議,在導演與演員第一次見面以及隨後試讀劇本時,導演要列出一份選擇標準清單,以此來評估演員,比如:
1. 專業性(professionalism)
2. 演員賦予情境的張力(tension)
3. 能量(energy)
4. 魅力(charisma)
5. 性感(sexuality)
要牢記這一觀點:導演應該把同樣的標準貫徹於隨後的試讀,以及該演員與其他演員合作的試讀。
我們首先談談專業性的標準。使用專業性這個詞,我指的是按時到場,以專業的態度迴應面談。演員到場是想受僱扮演角色,導演到場是要僱用演員。如果會面無助於達到這兩個目標,那就是導演和演員的失職。
第二個標準是演員帶給情境的張力。當個性、願望和機遇融為一體,張力就會顯現。演員能夠製造多強的張力?演員怎樣產生並傳達這種張力?張力可以化為能量。作為導演,如果演員無法產生必要的張力,我會忐忑。如果在某種環境(比如試演)下,演員激發的張力超出了我的預期,我同樣會擔憂。此處的關鍵是,不但期望演員有張力,而且希望張力對演員起到正面作用。
第三個標準是能量。好演員知道,不管影片型別為何,能量都是關鍵。快樂、悲傷、憤怒、機智和魅力都歸屬於能量範疇。演員能否生成能量場(energy field)?或者他們是否能夠吸收周圍的能量?看到此處,讀者或許會覺得導演要想選角得拿個心理學學位。其實大可不必。但是如果對人有直覺,理解人,明白是什麼使人之為人,會很有幫助。
第四個標準是魅力,這是能量的一種形式,但是它涉及到某種更為特別的東西——信念,強烈的、持之以恆的、而且躬行實踐的信念。似乎演員希望觀眾能夠分享他或她的信念。這一信念極其強烈,以至於充溢著靈感、力量,乃至魅惑。擁有魅力的演員具備超群的吸引力,或曰拉力。你的演員有沒有魅力呢?
最後,性感。每個好演員心裡都明白,他或她的電影表演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誘惑;為了吸引觀眾,演員必須精擅此道。這一特定的演員有那種磁石般的力量嗎?演員能夠吸引作為導演的你嗎?
這份清單有助於導演決定某個演員是否符合自己對於人物的願景。通常演員看起來不會與角色如出一轍,但是也許會給角色補充另外的維度。選角步驟的第二個階段——演員的試讀——也需要憑藉上述五點進行篩選,雖然試讀本身另有要求,“貫線”(through line)變成了衡量標準。演員打算怎麼詮釋人物?這種詮釋是符合導演的意圖,還是有所偏離?有哪些差別?這種詮釋是如何成形的?演員是否做出了有意識的努力來建立“貫穿線”?有沒有魅力?有沒有能量?有沒有信念?演員是著意取悅還是存心冒犯?這些都是在角色闡釋中生髮的問題。不管人物是聰明還是愚蠢,是存心還是無意,導演必須能夠看出演員是如何為人物營造詮釋、喚起感情的,於是乎導演就知道了,演員已經編織了連繫人物的紐帶,表演開始生根發芽。
如果演員的詮釋與導演的看法不盡一致,問題就轉變為演員的詮釋是否有趣。如果能夠吸引導演的注意,顯然就有值得開掘之處。演員可能年紀和外貌都合適,但在試讀中卻把一切都搞砸了。對於導演來說,試讀其實揭示了演員與人物是否有情感共鳴,演員的詮釋能否推陳出新。最後,每個演員都想爭取到角色,所以在試演中自然不乏慾望和能量。導演的工作就是藉助上述五個標準來考察演員的試讀和人物詮釋是否引人入勝。
試讀時的第二層演技測試,是給予挑戰,再進行另一個試讀。有些導演會規定一個極端的情境——你媽媽剛剛去世,你剛剛接到胰腺癌的診斷書——然後要求演員重新試讀這一場景。這樣做是為了檢驗演員的彈性。
演員能否呈現出比上一次試讀更豐富的內涵?這一測試可以讓導演判斷演員的廣度。好演員能夠給出的詮釋範圍相當廣——滑稽、哀慼、悲慘。這樣的挑戰是對於角色塑造的熱身。演員的彈性反映在他或她對於人物的理解上,可能有別於導演對於人物的認識。這種差別何其有趣,一個人作為演員的廣度又是何等迷人!
選角過程的第三層級,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個單獨的階段,也就是讓演員與另一個演員、另一個人物配合試讀角色。可以應用同樣的五個標準來評估這一次試讀。人物之間有“化學反應”嗎?如果有,這種“化學反應”的本質又是什麼?演員是彼此協作還是相互競爭?競爭並不一定是壞事,反而經常妙用無窮。這一次試讀和隨後與多名演員共同進行的試讀能夠說明演員可否跟觀眾建立聯絡。演員能否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能量、魅力和性感程度協同合作,足以使觀眾——以及導演——全神貫注,不能自拔。
回覆列表
每個導演的選擇標準都不盡相同,有的是因為與角色的契合度高,有的是因為演員的明星效應,而有一些完全是因為演員能給他帶來金錢或者是精神上的享受。
好的導演都是根據劇本需要去選擇演員的,這就要求除了有好的演技外,演員本身的形象要與劇本有極高的契合度。當然演員的素質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如果人品不好,就算演技再高,都難以打動導演。
有的導演則完全看重演員的明星效應,高流量的明星往往都有很高的票房號召力,即便一部普通的影片,有了明星的加盟,也會有很好的票房收入,同時也會減少對於導演所帶來的壓力。
對於那些平凡的導演,往往對於作品的好壞並不在意,他們追求的是自己的利益。只要演員識相,能儘可能的滿足自己的慾望,用誰不用誰都在於自己對利益的取捨。
當然導演在選擇演員時也不是為所欲為的,他們也要與投資方和製片人溝通,最終的主演往往還是要協商敲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