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珂伴讀
-
2 # 直言60
巜人生》《平凡的世界》中我就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和路遙同齡,當然也和巜人生》中的高加林同代,好像他的經歷就是寫自己,怎能不產生共鳴呢!人生的喜怒哀樂,人生的事業、愛情、人生的風風雨雨、我們和我們的父輩以及弟兄姊妹們,誰沒有一夲厚厚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在路遙的作品裡都或多或少有所體現,有的象孫少安、有的象郝紅梅、有的象金波、有的象孫少平等等等等。看到書中的自己,我們怎能不激動呢!
-
3 # 宏文
《平凡的世界》看完之後,讓人心酸流淚,並不意外,因為這是一本路遙用生命寫出的書,平凡的生活中,看似簡單,其實充滿艱辛。
一、這部小說的愛情都有殘缺
這部小說寫了好多愛情,孫少平的、孫少安的、賀秀蓮的、田曉霞、田潤葉、李向前、郝紅梅等等,每一個人的愛情都不是那麼美滿,總是有所缺憾的。
以孫少安為例,拒絕的青梅竹馬的潤葉,娶了真心對他的秀蓮,然而,最後秀蓮竟然得了癌症,讓人痛惜;
孫少平更不用說,曉霞的犧牲,最終的歸屬是娶了一個寡婦;
潤葉的愛情,是在丈夫成了殘疾之後,才真正的融入其中,總是不那麼美滿;
郝紅梅,變成了寡婦之後,才獲得了潤生的愛;
而金波的愛情,更是一場苦戀,而這場苦戀沒有結果……
平凡的世界的愛情這麼難,不由得不讓人感到心酸。
二、主人公孫少平的歸宿讓人心酸
在古代,讀書是仕進的重要途徑。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孫少平,就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
孫少平也是一個能吃苦的人,做攬工漢的時候,孫少平吃的苦是平常人難以想象的。
而最終喜歡看書的少平,能文能武的少平,最終的歸宿不過是一個煤礦工人。
從現在的價值觀來看,假如孫少平不看書,沒有啥才藝,也可以勝任當一個煤礦工人的。
是什麼原因讓孫少平的人生如此平凡呢?他的奮鬥究竟有沒有意義的?
最後的歸宿讓人感到心酸。
田潤葉的最先喜歡上了農民孫少安,孫少安覺得自己配不上公家教師田潤葉,而潤葉最後的選擇的向前,變成了一個修鞋匠,少安卻成為農民企業家,這個結局是不是也讓人感到心酸呢?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只能隨波逐流,很少人能夠改變命運,哪怕你吃太多的苦,而最終的結局,並非是理想的,甚至很多人在半路上就失去了人生。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讓人看的感動,正是這種拼搏的精神讓我們動容吧!也許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世間你曾經來過,努力過,愛過,也拼搏過……
-
4 # 爭取向上文學作品的素材大都是來源於生活,也只有貼近生活的文學作品才能打動人。所以你看《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會心酸的流淚,那是因為它引起了你的精神和情感的共鳴。《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為精神世界的理想而奮鬥,遭遇各種挫折不氣餒,而是面向Sunny努力拼搏。這樣一種精神上的激勵是每一代人都需要的,是一種精神財富;《平凡的世界》中的故事真假難辨,可能它們不會集中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但絕對在我們生活中出現,作者把它們集中還原展示給讀者看,能最大限度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平凡的世界》中人物為精神世界的理想而奮鬥,遭遇各種挫折不氣餒,而是面向Sunny努力拼搏。這樣一種精神上的激勵是每一代人都需要的,是一種精神財富孫少平為擺脫農民身份,隻身一人去黃原闖蕩,自力更生。他的精神世界不在雙水村而在廣闊的外面世界。他不甘平庸,工作積極,為人正直善良,得貴人相助成為大牙灣煤礦正式工人。如果不去為心中的世界奮鬥,孫少平能走出雙水村?如果不去為心中的理想奮鬥,孫少平能成為領工資的正式工人?一切都是積極奮鬥的結果。
孫少安雙水村的能人,可他也有失敗受挫折的時候,他沒有放棄發家致富帶領大家富裕的信念。他敢作敢為,有魄力、有遠見,不僅讓自己家脫貧致富,還讓村民們一起過上好日子。他本可以做一個安穩的農民,可他是公認的能人;他本可以做一個平庸的農民,可他是十八歲就是隊長的領導。所以他有一份奮鬥的責任與使命。年輕一代人就是需要使命與責任,需要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來激勵他們不斷向前。
任何年代都需要積極向上的事例激勵我們去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因為好的生活與事業都是奮鬥而來的。
《平凡的世界》中的故事真假難辨,可能它們不會集中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但絕對在我們生活中出現,作者把它們集中還原展示給讀者看,能最大限度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青梅竹馬最終沒在一起的橋段我們看過太多,也有人經歷過。經歷過的人會覺得似曾相識,共鳴的感情不由得產生。為現實妥協選擇合適的有份感情的婚姻這是當下社會婚姻裡最常見的,誰都會覺得孫少安的愛情選擇很現實。而我們現在社會的婚姻不都是現實的婚姻嗎,也是更多的門當戶對,身份對等嗎。所以這些故事肯定能激起讀者的興趣與共鳴,感動是在所難免的。
美好的事物人人都向往,可不是人人都能得到。我們羨慕得到的人,可憐得到又失去的人。這種情感是人之常情,誰都會情不自禁的產生。孫少平和田曉霞完美的戀情值得我們羨慕,多少人都渴望自己也能有這樣一段感情。可一旦美好的失去了,我們都唏噓不已,為孫少平的愛情悲傷不已。
所以,路遙抓住了現實中人們情感的需求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對它們進行集中還原,這樣能吸附讀者的情感,達到情感共鳴。
總之,能打動人的作品是能讓每個人都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這個影子的成長故事就是每個讀者的成長故事。看到這樣的作品,我們自然而然在情感和精神上會共鳴,那心酸流淚也就不足為奇了。
回覆列表
路遙說過這樣一句話:故事可以虛構,生活不可以虛構!我們之所以讀《平凡的世界》時,會感覺到心酸,那便是路遙寫了一群農民的真正生活,而非是一群農民的故事。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嘛: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真正快樂的時光很短暫。而我們之所以看的心酸,總結有二點:1、路遙本人經歷在書中遍地可尋,而他的經歷也是非常令人慟容。
《平凡的世界》其實很多寫的是路遙自己的人生經歷,路遙好友曹谷溪這樣說路遙:他是從一個卑微的弱者,慢慢成長起來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路遙始終說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而且還是純血統的。他的老家是在陝北延川縣清澗鄉一個偏僻的農村,貧窮那就便不用說了。
路遙從清澗老家走出去的時候,正是他父親將他過繼給路遙伯父的時候,那年他7歲,他兄妹5人,而只有他被過繼給別人,原因是他的家庭太過貧窮,無法養活這麼多的子女。路遙的父親當年將他放在繼父家中時,騙路遙說:我先去買個東西,一會兒回來接你。7歲的路遙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要將自己撂這了,不管他了,路遙當時抱著伯父家大門口的一棵樹痛苦,但是他沒有叫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知道,他一叫父親,父親就會立即將他帶走。而他也將在那個貧窮的家庭裡永無出頭之日。
小小的年紀,卻要經歷如此殘忍的事實。其實路遙伯父家並不富裕,之後路遙讀書、上學也十分的艱辛,但他愛讀書,一有時間,他便去縣城的圖書館,讀報、讀課外書。這一點便是孫少平的人物形象。包括路遙成年後的愛情、事業等等都是坎坷的。
這便是路遙的人生,其實也是《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孫少安等人的人生。
2、《平凡的世界》不是故事,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實生活。路遙說過,作學作品,閉門造車也是可以的,但是卻造出的只是故事,而非生活。一個有活力的故事必須有血有肉,而那血肉必須要作者去親身體會,去感受,這不是簡單的採訪——記錄——成書,這樣刻畫出來的人物是蠟像,沒有靈魂,也就無法感動讀者。
所以路遙在寫作《平凡的世界》這作品的時候,翻看了十年的《人民日報》,讀上百部的文學著作,實地去鴨山煤礦廠去體驗生活,感受煤礦工人的生活,瞭解地下“頭茬炮”的驚險與礦工那寂寞的生活。
所以我們看到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有靈魂的生活史詩,而非沒血沒肉的蠟像展。而那生活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生活。
《故事裡的中國》主持人董卿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平凡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們在讀這作品的時候,會有很強的帶入感,自己的人生經歷有多少風雨只有自己才能懂;裡面的艱辛與心酸也只有能夠明白。
參考資料:路遙“《延河》編輯部青年作者座談會發言”
路遙紀念館館長厚夫的《路遙傳》
厚夫、曹谷溪等人在《故事裡的中國》採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