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早起五分穿襪子
-
2 # 醫聲護事
女性體檢需要根據年齡階段側重做一些檢查。
20歲-30歲女性20歲就要開始關注一些癌前病變了,比如是否感染有人乳頭瘤病毒(hpv),此病毒為宮頸癌的最常見誘發因素。特別是有性生活的女性要特別注意篩查,因為宮頸癌是長期病毒感染引發的病變,所以,一旦發現有hpv感染,應當儘早治療,把癌變消滅在萌芽狀態。
另外也要高度關注乳腺癌,特別是有家族史的女性,在沐浴的時候可以自己用手觸控,感觸是否有腫塊,如果自己不能判定可以到醫院乳腺外科進行檢查。
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推薦的檢查:盆腔超聲、宮頸塗片檢查、乳腺自查(如果發現腫塊建議到醫院請專業醫生檢視)。
30歲-40歲也是重點關注宮頸癌和乳腺癌,另外還要關注血糖情況。
此年齡段推薦的檢查:盆腔彩超、宮頸癌篩查、乳腺檢查、血糖檢查等等
40歲-50歲重點關注宮頸癌、乳腺癌、心臟病、糖尿病等。
此年齡段推薦的檢查:乳腺鉬靶檢查、盆腔超聲、心臟彩超、血糖檢查等等。
50歲-60歲還是重點關注女性兩癌,還要關注骨質疏鬆、結腸癌、卵巢癌、心臟病、腦卒中等。
此年齡段推薦的檢查:骨密度、腸鏡檢查、盆腔彩超、心臟彩超、宮頸癌篩查、乳腺檢查、血糖檢查等等。
60歲以上建議每年進行兩次常規體檢,重點檢查參照50歲-60歲。
老樣子,把我自己整理寫出來的東西給你們摘錄一部分。
三、自檢與體檢
(一)自我家中檢查
1.不做第二個姚貝娜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家族中有患乳腺癌的女性,尤其是媽媽和至親姐妹有乳腺癌的。
30歲以上仍未生育、40歲以前沒有哺乳過的女性。
12歲以前月經初潮或55歲仍未絕經的女性。
飲食結構以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為主,或體脂比例過高的女性(肥胖)。
從事的工作會經常接觸放射源的女性。
沒有運動習慣,經常熬夜、抽菸、喝酒的女性。
本身患有其他可轉移至乳腺的癌症,如子宮癌、淋巴癌等。
臨床上,乳癌的一個表現就是橘皮徵,即面板像橘子皮一樣。酒窩本來是很好看的,但是酒窩出現在胸部的時候叫做酒窩徵。另外就是硬塊,有時候腫塊完全看不出來。
如果乳房出現包塊,按壓疼痛的是炎症,按壓不痛的有可能是癌變。癌症只有到晚期了才會疼痛!經前綜合徵也會產生包塊,月經後會消失。
如果乳房出現了溢液的現象,流出黃色或者血色的液體,那就必須去醫院檢查,看是乳腺的良性腫瘤還是乳癌,然後透過微創手術進行處理。
乳房自檢方法:
不能在月經來臨的時候自檢,這時往往不準。一般在兩次月經之間,比如月經後一週自檢。
看是不是對稱,大小是不是一致,有沒有一側大一側小,或者一側高一側低,輪廓有沒有變化。另外觀察面板有沒有改變。
把乳房托起來,進一步觀察外形。觀察乳房面板有沒有酒窩徵、橘皮徵,另外看乳頭有沒有改變,是否會流出液體,同時仔細看輪廓有沒有改變。
用手檢查。一般是右手檢查左側,左手檢查右側。檢查的方法可以從外向內,或者從內向外,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併攏,以指腹轉動的方法來檢查,即打圈式觸控。每一個部位都要檢查到,左手同樣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檢查,千萬不能抓、捏。先從比較輕的、表淺的腫塊開始,再慢慢加壓,觸控深部有沒有腫塊,按內上、內下、外下、外上的方法進行。
檢查完後可以仰臥,把肩膀稍微抬高一點,也可以墊一個枕頭,同時把右臂舉起來,往後舉,把腋窩充分暴露出來,用左手觸控右側腋下,檢查乳腺尾葉有沒有腫塊,就是靠近腋窩的一部分。左側用同樣方法檢查。
最後別忘了要檢查一下乳頭周圍這個中央區。
2.善待“花朵”
洗澡後用小鏡子自檢檢查“花朵”,看看各外部器官顏色、形狀是否有變化,面板表面有無凸起或者小疙瘩等。可以採用坐姿,雙腿分開,放鬆身體。最後看看分泌物的顏色,聞一下分泌物的味道,看看有沒有異味。
(二)關愛自己,每年至少體檢一次
3.HPV是什麼
女性從18歲開始,特別是18歲之前就有過性經歷的女性每年應該至少婦科體檢一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HPV病毒檢測,HPV病毒是宮頸癌的誘因之一,通常是由性伴侶傳遞進來,接觸不乾淨的馬桶,甚至馬桶水濺起到花朵都有可能傳染。
HPV病毒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但是這種病毒對男人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可以透過男性的丁丁傳染給女性。
世界上宮頸癌發病率最低的是猶太女人,因為猶太男人生下來就被割了包皮,HPV病毒沒有地方藏了。
但是正規醫院不會輕易給男孩子切包皮,除非是到了影響正常“使用”的病態階段。只有盈利性醫院會誇大宣傳。所以,不要有太多的顧慮,讓對方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預防HPV感染。
因此,HPV病毒數量檢查是必須的,女性從30歲開始免疫力開始下降,更容易感染。80%的女性一生中會感染HPV病毒,但是,數值高不代表就有高的患病風險。因為HPV病毒有100多種,但和宮頸癌相關的有十幾種,也稱為高危型HPV病毒。就算篩查出高危型的病毒,如果沒有細胞病變,就可以不管。過一年後再去篩查也許就會成陰性。如果還是陽性,就繼續篩查,看看細胞有沒有變化。如果檢查結果正常,之後可以每三年做一次檢查。
宮頸癌篩查TCT檢測(巴氏塗片檢查)是必須要做的,從21歲開始,如果篩查後呈陰性,第二年就可以不用做(也有觀點認為每年都應該檢查),到30歲時如果連續三次檢查結果正常,那麼65歲前每三年查一次就行了。
標準的婦科檢查還有指診和觸診,醫生會把手指伸入有性經驗史的女性陰道內,另一隻手放在患者腹部配合來探查子宮大小和位置是否正常。對於處女,手指從肛門進入探查。
當然,檢查宮頸時候會用陰道鏡等裝置插入陰道內進行檢查。
切記!在婦科體檢前一定要告訴醫生自己是否處女,以便醫生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
4.被誤導的宮頸糜爛
前面說過,宮頸的開口只有3-5毫米。女人在自然生產的時候,宮頸口會撕裂,但漸漸都會癒合。在引產和人流的時候,醫生會用器械強制擴開宮頸口,讓器械進去,也會撕裂宮頸口。這就造成了人流後和坐月子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遭遇細菌感染,因此宮頸問題多出現在人流和生育後女性身上。
宮頸糜爛是翻譯的問題,英文為erosion(本意為腐蝕)。由於種種原因,宮頸口周圍的多層細胞細胞變成了單層細胞,表面的細胞不能遮蓋下面的血管,隨看起來紅紅的很難看,其實那是細胞生長隨著週期帶來的激素變化而表現出來的那樣,是正常的表現,不代表有任何問題。除非伴有有非正常的表現,主要是白帶出現了問題(發黃、異味、量多),糜爛面積大,有接觸性出血和宮頸癌引起的糜爛。
但是,絕經後的婦女,如果體檢發現宮頸糜爛,就應該高度重視,有很大可能性和宮頸癌有關係。
醫學教科書中已經不使用“宮頸糜爛”這個詞,千萬不要被盈利性的醫院忽悠,宮頸糜爛只是個過時的概念,在沒有其它異常症狀的前提下不代表疾病,不影響健康和生活。
此外,宮頸光滑也不代表沒問題。有特定型別的宮頸癌不會改變宮頸的外面,在光滑的外表下癌細胞已經生長了。
5.宮頸癌
宮頸癌高發人群是停經10年左右的60歲左右的老年婦女和40歲左右有多年性生活史的女性。宮頸癌一個表現為停經以後突然出血,民間稱“倒開花”。宮頸癌晚期會有大量惡臭的分泌物出現。因此TCT檢查至關重要,早期治療存活率很高。
宮頸癌的早期症狀:1.接觸性出血,也就是同房以後出血;2.陰道不規則出血,出血時間和出血量都沒有規律;3.陰道排液,白帶增多,有血樣的,血水樣的白帶,並且有異味。
PS:宮頸病變篩查三階梯方案:
第一步是到醫院做一個婦科檢查,從宮頸上取一點細胞化驗;如果宮頸表面的細胞有問題,如細胞形態和正常的不一樣,則進入第二步,在陰道鏡下進行檢查;如果陰道鏡看到宮頸有可疑病變部位,就要進行第三步,在陰道鏡的指導下,把可疑病變部位的宮頸組織用活檢鉗取一點再化驗。透過這三步,一般來講,90%以上的宮頸病變都能診斷出來。
總之,每個女孩子每年都應該積極參與兩癌(乳腺癌和宮頸癌)的篩查,不要像姚貝娜和梅豔芳那樣等到了晚期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