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圓的金窩

    在二戰時期,日本一口氣造了20多艘航母。其中除了包括11艘大中型航母,剩下的都是一些載機量不多的輕型航母。猛的一看讓人覺得日本的戰爭潛力還是非常大的,能一口氣拿出這麼多航母,而且還敢於對美國亮肌肉,並且拿下了一戰後攻擊美國本土(珍珠港)的獨有成就。看起來確實挺不容易的!

    但其實日本的戰爭潛力非常有限,在面對美國這個工業實力強大的龐然大物,日本在戰爭中逐漸耗光了自己的家底。然後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等於一直被美國按在地上摩擦,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對抗手段了。在這個時候我們就可能有一些疑問,為何戰爭潛力不強大的日本能夠一口氣造出這麼多航母?難道二戰時期的航母真的就是白菜價想造就能造嗎?問題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二戰時期航母建造相對簡單,難度較小

    日本除了11艘主力航母以外,還有大量的輕型航母。在這其中,由別的軍艦和民用輪船改裝而成的居然有15艘。可以說改裝的航母比按照正常設計的航母要多得多。其原因在於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公約》,對於英、美、日、法、意五國新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了單艦排水量和總排水量的噸位限制。而日本是早就制定了對外侵略的國策,如此的限制必然讓其戰略計劃無法實現。

    於是日本在戰爭之前和戰爭進行階段,通過將巡洋艦戰列艦以及遊輪進行改裝,使之具備起降飛機的能力。在這其中甚至具有戰列艦和航母混合的半成品-伊勢號航空戰列艦。在二戰時期就可以實現戰列艦混改的方案,可見那時候的航母技術難度並不大。有一定工業實力和海軍實力的國家,是可以在短時間通過改裝其他型別的艦船來實現航母的功能的。

    高強度的太平洋戰爭使得海軍對於航母的需求量大增

    航母的造價自然不可能是幾毛錢一斤的白菜價,但是如果在戰爭時期有大量的需求,國家自然對海軍的想法予以支援的,尤其是日本海軍內部有一批諸如山本五十六這樣身份的航母制勝論的支持者。所以,日本海軍擁有如此多的航母不足為奇。

    其實日本的航母看起來很多,但是和財大氣粗的美國比起來,日本的家底就很不夠看了。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建造的所有航母加起來有100多艘,輕型航母居多,但是別拿輕型航母不當回事啊!人家載機量也有36架,最高航速30多節,在戰場上也是可甜可鹹的角色。

    為了實現戰略目標,日本國民節衣縮食支援國家海軍建設

    在很早以前,日本開始制定侵略中國,佔領東南亞的計劃。而這樣的計劃需要強大的海軍,但是日本國財政收入並不豐厚,無法支援實現大海軍戰略。在此基礎上上,日本政府向國民宣告相應內容,讓國民支援購買戰爭債券,以激發出全國最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整個國家的海軍建設。

    順從且信奉國家的日本國民開始節衣縮食,奉獻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支援國家。而以前的日本明治天皇也曾經自掏腰包30萬支援海軍建設,並且每天只吃一頓飯節約財政開支。上行下效,日本國民的這般行為也就不足為奇!再看看隔壁大清的統治者過的是什麼日子以後,你就知道為什麼日本在那段時間能夠崛起,併成為東亞一霸。

    日本海軍的規模和技術水準也支援其使用如此多的航母

    日本海軍在二戰前的規模就相當大!不僅可以完勝海對面的中華民國海軍,對於美國太平洋艦隊也有一定的優勢。早年師從英國的日本聯合艦隊在艦隊建設和管理上思想先進不落後,敢於緊跟潮流大膽創新!世界上第一艘專業的航空母艦卻是日本製造的排水量一萬多噸的鳳翔號。這一點也可以說明日本對於新的作戰觀念也是樂於接受的。

    加上二戰前期主政日本艦隊的山本五十六對於航母相當感興趣,也看到了美國恐怖的經濟實力。所以力主發展適應日本艦隊的海軍航空兵戰術,希望以優勢航空兵,抵消日本和美國在綜合國力上的巨大差距。但是人口數量和工業實力上的巨大差距,是無法使用戰術來抵消。山本為此喪命,也是他自己沒有想到的。

    所以,日本在二戰期間擁有並使用20多艘航母是不奇怪的。日本當時的國策就是希望通過對外戰爭獲取海量的利益來發展自己。所以早期的資本積累來自於海軍,並應用於海軍是必然的事情。而擁有大量的航母和海軍航空兵,來打擊對方艦隊主力,是日本必須具備的手段和實力!

    所以,在早期規避《華盛頓海軍公約》的時候,日本就建造了很多適合改造成航母的艦船,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推出跳躍解開封印,可以大量改建航母來獲得爆發式的戰鬥力!這才是日本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大量擁有航母的祕訣和手段!

  • 2 # 井字遊戲

    美國和英國在二戰時期本來是想實施一系列措施來限制日本當時發展海軍,想要阻止日本建設鉅艦和大炮的軍事戰備,可沒想到的是,日本竟然獨闢蹊徑,在多重包圍下,開始大力發展航母,提前進入航母時代。

    在甲午海戰和日俄海戰勝利後嚐到甜頭的日本,決定大力發展海軍,甚至提出了著名的八八艦隊計劃,即建造一支由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組成的主力艦隊。

    ▲一戰後堅持鉅艦大炮思想的日本提出八八艦隊建造計劃

    但是由於如此浩大的海軍軍備擴充對日本經濟形成了嚴重的負擔。當時財政緊張的日本政府只能被迫接受美國的提議,參加了由美國作為主辦方在華盛頓開展的限制海軍軍事裝備的會議,在日方代表和美國代表經歷了三個月的探討後,才終於達成統一意見。

    ▲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

    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終止了締約國新主力艦隻的建造。

    2、美、英、日海軍噸位限制分別為5:5:3,日本拿到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000噸,排名世界第三。

    3、締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也明碼標價,日本拿到了81000噸的額度。

    日本無法再建造大規模戰列艦等大型主力艦,此外由於當時的日本戰列艦遠遠超過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拿到的315000噸配額,所以日本不得不面臨一個抉擇,必須拆掉正處於建設時期還沒建造完成的戰列艦。可日本人在戰列艦上不僅花費了鉅額資金還投入了很多心思,怎麼忍心就這樣拆掉呢?

    所以當時的日本政府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之前簽訂的華盛頓條約,給海軍的航母額度,可以用到戰列艦上啊,把戰列艦改成航母不就可以了嗎?這樣就不用拆掉戰列艦,還能降低損失,隨後日本也實施了這個想法。

    ▲日本人另闢蹊徑,將戰艦改裝為航母

    這樣日本就只剩了2萬噸了,可日本人很厲害,想著物盡其用,日本又建造出了2艘小噸位的航母,分別是1.2萬噸的蒼龍和8000噸的龍驤。

    這樣日本就巧用華盛頓海軍條約造出了5艘航母。日本公然撕毀條約,瘋狂擴軍,大力擴充航母,不得不說《華盛頓海軍條約》對日本海軍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瑞鶴號航空母艦

    到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日本又有5艘航母下水。

    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就擁有了10艘航母,比最鼎盛的美國航母數量還要多,再加上美國對日本的扶持,日本的海軍力量在當時是超過了美國的。

    ▲民用船隻改建的雲鷹號航母,航速過低,無法進行高機動作戰,只能承擔飛機運輸船的工作。

    至此日本自1922年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到1945年戰敗為止,一共有25艘航母。

    但是至於說二戰時的航空母艦就是白菜價,那就言過其實了。

    航空母艦發展到二戰時候已經初露鋒芒了。各項技術理論和建造技術也日趨成熟。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競相建造航空母艦。野心勃勃的日本也不甘其後。

    日本在二戰各列強當中。無論是工業水平和國家實力都不是第一梯隊。那麼日本為什麼能夠建造如此多的航空母艦呢?

    首先日本在發動太平洋戰爭後,在面對暴發戶美國狂風暴雨般的打擊下,日本許多的航空母艦都折戟沉沙。而日本的工業水平根本彌補不了這些損失。為了彌補戰場上的損失,日本便開始濫竽充數。

    其實日本許多航空母艦都是商船,甚至是軍艦改裝來的。只要能改裝的能夠,起降戰鬥機就算是航空母艦了。這些航空母艦。無論是防護能力和適航性。都與專門設計的航空母艦,有著巨大的差距。完全是趕鴨子上架。這也與日本貧弱的工業水平有著巨大關係。而反觀山姆大爺像下餃子一樣建成航空母艦。日本最後的粉身碎骨也就早已註定。

  • 3 # 不忘初心1998

    截止二戰結束,日本一共建造、改造16級航母29艘。其中在戰爭中戰沉21艘,停建4艘,戰爭結束後僅剩下正規航母鳳翔號、葛城號以及改建航母隼鷹號、龍鳳號這4艘航母。作為一個資源極其匱乏的島國,日本在進行軍備擴張的過程中能夠建造這麼多航母,真的有那麼多資源和財力來建造嗎?答案是否定的。

    戰爭狀態下的必然產物

    1920年,日本海軍在修訂《海戰要務令》是首次增設“航空母艦”這一艦種,並對航空母艦的職能進行了定義。隨著1922年世界第一艘專門設計的航母“鳳翔”號的服役,日本也拉開了航母時代的帷幕。

    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日本通過不斷髮動戰爭,掠奪周邊國家的資源及財富。他們深知海權對日本的重要性,而且敏銳的洞察到航空兵將是未來奪取制海權的關鍵力量。因此他們不斷尋找《華盛頓條約》和《倫敦條約》的空子,大力發展航母力量。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已經完成改造、新建大型航母6艘、小型航母4艘,成為當時太平洋乃至全世界最強大的航母力量。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航母在大洋上風光無限,但是也讓對手們深深認識到航母的重要性。1942年6月,隨著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海戰中的失利,4艘讓日本海軍引以為榮的精銳航母以及數百名精英飛行員沉入海底,太平洋戰局開始發生扭轉。

    為了挽回敗局,日本在1942年提出了“空母增勢案”,緊急建造15艘飛龍級航母的簡化版雲龍級艦隊航母,同時計劃增建5艘大鳳改型裝甲航母,並把建造中的大和級戰列艦3號艦信濃號改建為航母。但是燃油極其缺乏的日本海軍,在馬里亞納海戰中,東拼西湊出9艘航母的日本艦隊一天之內就一敗塗地,自此日本海軍再也無力再進行大規模海空戰,增建的航母計劃也多為紙上談兵。

    因此,太平洋戰爭前及初期,日本海軍航母之所以高速發展,完全是為了滿足“以戰養戰”的需求,但是隨著日軍在各個戰場的失敗,失去能源和財力支撐的日本軍工業已經無力再維持新型航母的補充速度。

    日本海軍的航母真的是“白菜價”嗎?

    當然不是。1934年,日本國防開支總預算約為23億日元,其中海軍預算約5億日元,佔總預算近四分之一。而一艘翔鶴級航母的造價約8500萬日元,摺合4250萬美元;一艘雲龍級航母造價9300萬日元,摺合4650萬美元。同時期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的造價約6800萬美元,而日本航母無論在航母裝甲配置、防空火力、雷達系統等方面均無法與埃塞克斯級航母相提並論,因此日本航母這個造價對於日本而言已經是相當高的,說它是“白菜價”實在是無從說起。

    日本海軍的強大始於航母的發展,但也終結於航母。為了滿足日本軍方日益擴張的野心,日本海軍航母力量得到了迅猛發展,因此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大量航母可以耀武揚威於大洋之上,但是隨著戰爭不斷消耗著日本的國力,日本航母在戰爭中必將走向消亡。

  • 4 # 123觀察室

    圖為描繪日本航母的油畫作品,畫中為蒼龍號和飛龍號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航空母艦初現崢嶸,無論是珊瑚海海戰還是中途島海戰,亦或是萊特灣海戰,許多人都如雷貫耳。而這些海戰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航母都作為主力參與到了戰爭中,而作為參戰的雙方,美國在整個二戰期間擁有上百艘航母,而日本也擁有二十五艘航母之多。這不僅讓人感到疑惑,難道二戰時期的日本很有錢嗎?怎麼會有如此多的航母?

    圖為鳳翔號航空母艦,是舊日本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

    其實,和美國相比,日本的航母數量並不算多,要知道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擁有的航母數倍於日本。而且,當時的日本也並沒有多少錢,航母也沒有多便宜。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的航空母艦是從明治維新的時候就開始建造了,而當時的舊日本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於1919年開工,1921年下水,年齡非常大了。鳳翔號學習了百眼巨人號等航母的經驗,但是並沒有被日本海軍方面所重視。

    圖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署現場

    當時,日本還認為大艦巨炮是海戰的主流,所以相比於航空母艦來說,戰列艦、驅逐艦日本造的更多,指標也更先進。但是,就在這一時期,一件事情激起了日本建造航空母艦的熱潮。當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條約,即華盛頓海軍條約,在這份條約中,日本的海軍噸位份額是31.5萬噸,其中光航母的噸位額度就達到了8.1萬噸。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不得不做出一個抉擇,就是到底是拆除現有的戰列艦還是和條約對著幹。

    圖為偷襲過珍珠港的加賀號航空母艦

    情急之下的日本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將那些沒有建造好或者是剛建造好的戰列艦改裝為航空母艦。這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赤城號和加賀號航母,加賀號航母一開始是八八艦隊計劃中的一員,但是由於條約的限制,半路改成了航空母艦,並且最終被擊沉在中途島。另外一艘赤城號也是因為條約的原因,由巡洋艦改裝成了航空母艦。所以,日本在二戰時期航母多的原因之一,就是公約的限制。

    二戰前期各國的海軍航母數量都不多,日本算是數得上號的

    而日本建造瞭如此多的航空母艦,還有另外一層原因,就是嚐到了航母的甜頭。日本在撕毀華盛頓海軍條約後,開始擴軍備戰,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又接連下水了五艘航空母艦,總量一度超越美國。而且,在偷襲珍珠港的過程中,對於航空母艦的成功運用,讓日本嚐到甜頭,並且認為航空母艦在海戰中會起到決定性作用。實際上,這個認知是沒錯的,但是日本偏偏掉入了這個怪圈裡。

    圖為出海就被擊沉的信濃號航空母艦

    日本不但用巡洋艦改裝航母,還用民船改裝航母,雖然是一個航母,但作戰效率低下。至於大和級戰列艦中的信濃號,甚至剛剛出港就被擊沉。所以,日本的航空母艦和美國幾乎沒有可比性,日本的航母絕大多數都是由戰列艦、巡洋艦改裝而來,所以,在二戰時期日本有如此多的航母也就不足為奇了。

  • 5 # 開著皮卡打坦克

    日本的正規艦隊航母,只有蒼龍、飛龍、翔鶴、瑞鶴、赤城、加賀、大鳳、雲龍、天城、葛城,這10條,其中質量較好的只有:翔鶴、瑞鶴、赤城、加賀這4條,在戰爭前期基本上就是這4條船抗大梁了,到處東征西討,中途島一戰這4條被垂乾淨之後日本基本上也就歇菜了。

    蒼龍、飛龍,噸位小隻有一萬多噸,作為正規航母其實很勉強

    雲龍、天城、葛城,蒼龍級的改進型,也就稍微比蒼龍級強一點

    大鳳,裝甲航母走歪路的代表,實際戰鬥力也很感人

    剩下的15條不知道能不能叫“航母”的東西,其中大部分說是白菜價都是高抬她們了,這些玩意就是民船,然後做了一下簡單改裝。

    瑞鳳、翔鳳這兩個是供油船改的

    鳳翔(注意和上面的翔鳳是兩條船)是日本最早建造的航母,已經非常老舊到42年時這艘船已經服役了20年

    龍驤是重巡改的,小的可憐

    龍鳳是潛艇母艦改的,你可以直接理解為潛艇維修船,是一種非常老舊的船種,現在俄羅斯還有一艘。

    千歲、千代田、瑞穗、日進、秋津洲、神威是水上飛機母艦反正也不是航母,地位大約等同於現在的直升機母艦,你非要說這玩意是航母我有什麼辦法

    神鷹號德國郵船改的

    海鷹號運輸船改的

    大鷹、雲鷹、衝鷹都是客輪改的

    若宮號貨船改的,19世紀的東西(那時北洋水師還在呢)還是燒煤的,勉強起飛一下水上飛機

    能登呂貨船改的勉強起飛一下水上飛機

    信濃號,大和級戰列艦改的,噸位唬人7萬多噸,但戰鬥力感人,因為這東西沒設計專業機庫,只有一個很小的零時機庫裝飛機只能放48架(比一萬多噸的蒼龍號還少二十幾架簡直感人),不過日本也只准備把這東西當個會跑的跑道用。

    也就是說日本在接近10年的時間裡基本上也就搞出了5條重型航母,5條輕型航母,其餘的那些玩意擱現在就是1000條3年之內也給你改出來,而且在二戰之中航母真的不算技術水平高的造物,二戰造船業的巔峰是重型戰列艦,這才是能匹敵現在重型航母和超級航母的東西,二戰航母的地位就和現在的兩棲攻擊艦差不多,而現在的兩棲攻擊艦中國從裁下第一塊鋼板到下水只需要9個月。所以,我們得出結論,日本就是一個窮鬼帝國主義。

  • 6 # 桌面戰爭兵棋

    (日軍的航空母艦)

    眾所周知,航空母艦可以說是全球最貴的武器裝備了,2018年,中國最新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進行了下水試航,而這艘航空母艦花了500億人名幣。而這還不算什麼,美國福特號航母,可以說是世上最大、最先進的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達到10萬噸,總造價在130億美元左右。

    (現代戰爭的航母應用許多高科技技術,所以造價也十分昂貴)

    但是轉眼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感覺航母就像下餃子一樣,各個國家都有航空母艦往海里放,光是日本這麼一個小國,都大概建造了25艘航空母艦,美國更不用說了。建造了150艘航母。那麼是當時大家都十分有錢嗎,可以建造那麼多航母。

    (當時的艦載戰鬥機大多都是螺旋槳式的,對於航空母艦的起降跑道要求並不高)

    其實並不是的,首先是和現代戰爭相比,當時的航空母艦在技術製造上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差距會非常大。現代航空母艦會涉及到航空電子系統,航母的整體結構還有艦載戰鬥機等等,這些技術的出現會導致現代航母要比二戰時期的航空母艦成本要高。而反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航空母艦大多數都為螺旋槳飛機,這類似的戰鬥機一般重量較輕,對於航空母艦的跑道起降要求並不高,在技術和構造上要求就更低了,造價也便宜了很多。

    (日本的航母大多都是利用郵輪和商船改造而來)

    甚至很多國家的航空母艦都是使用大型郵輪或者商船進行改造的,只需要在上面鋪上甲板就成了簡易航母了,所以在成本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航空母艦會低很多,和現代的航空母艦不是一個等級的了。

    (日本著名的加賀號航空母艦)

    這也就是日本本身資源匱乏,還能建造如此多的航母的原因,但是這種使用“偏方”建造的航空母艦當然和正規軍建造的航母是無可比擬,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出動大量的航空母艦,其中有四艘主力航母就被美軍炸沉,僅僅是美軍的飛機飛過來5分鐘,就有三艘航母徹底失去戰鬥力。反觀美國的航母,只被日軍炸沉一艘,並且是在受到了第一波轟炸的時候,遭受到了重創,維修後立刻加入戰場,最後才被日本擊沉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航母雖然說是水分極大,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能夠建造極多數量的航母,讓他成為二戰中的交戰國的主戰國,曾今一度成為亞洲實力最強的國家。但始終還是敵不過正規軍的航母,最終在戰爭中失敗了。

  • 7 # 無月文化館

    日本拿不出那麼多標準的航母,是有原因的。

    工業水平

    戰時,日本的工業水平並不是世界上一流水平,而是二流的,所以很多軍事武器裝備上的工藝,日本工業並沒有足夠的能力達到。

    真正在戰時一下子拿出很多航母的是美國,因為人家的工業規模足夠龐大,可以一下子多條生產線開工。

    敵人水平

    日本的主戰場是東亞、東南亞,這些地方的敵人與日本比起來,戰鬥力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因此日本的軍備發展就不像德國那麼快,戰爭的壓力是科技進步的動力,顯然,日本的壓力沒那麼大。

    簡單的來說,看看日本的坦克,那就是個移動的小炮樓,再看德國的虎式坦克,差別太大了。

    海軍裝備自然也一樣,日軍並沒有事先計劃和美軍展開太平洋大戰,偷襲珍珠港也是快速摧毀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部署,以便擺脫和美軍作戰的局面,當然,日本決策失誤了。

    (中途島海戰)

    日軍內部矛盾

    日本陸軍部和海軍部的矛盾是公開化的。

    兩軍互相掣肘,互相給對方挖坑。

    相對而言,陸軍的勢力更大,所以壓制海軍壓制的很厲害。

    所以,日軍的航空母艦雖然多,但只是為了空軍的規模而建,為的是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作戰飛機數量足夠達到一定的規模。

  • 8 # 歷史環形社

    航空母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從常規動力發展到核動力,從螺旋槳飛機到噴氣式飛機,從滑躍甲板到彈射起飛甲板,航母的技術取得了日新月異的進步,但同時航母的造價也得非常的高昂,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母造價高達130億美金,這還不算平時的維護保養費用。

    目前全球航母數量最多的也就是美國了,高達11艘在役。而我們知道在二戰時期的各國航母數量更是誇張,比如日本就建造了二十五艘航母,而美國竟然建造了一百多艘,就跟我們現在建造軍艦下餃子一樣。相比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在航母建造費用如此高昂的情況下為何日本能夠建造這麼多數量的航母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航母的造價不同

    和現代戰爭相比,現代航母的由於在技術上和二戰時期的航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所以在造價上,會差距非常大,比如涉及到航空電子系統,航母整體結構,艦載戰鬥機等等,都要比二戰時期的航母成本高昂。

    而二戰時期的航母大多數都室螺旋槳飛機,飛機重量較輕,起降要求不高,而且在技術和結構上要求較低,甚至很多航母都是大型遊輪或者商船進行改造的,在上面鋪設甲板就成了簡易航母了,所以在成本上,二戰時期的航母會低很多,這樣就足以支撐日本建造很多艘。

    戰爭需求

    眾所周知,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以及太平洋戰爭都屬於不正義的侵略之戰,而日本偷襲珍珠港能夠成功,正是靠了航母上的艦載戰鬥機才取得了偷襲的勝利,所以航母在戰鬥中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日本顯然也認識到了航母所帶來的巨大價值,所以說,日本為了戰爭需求會大量的建造航母。

    同時由於戰爭的需求,日本本身極度重視航母的建造,再加上戰爭軍費的急劇增加,也是建造航母的助推器。同時,日本在戰爭中的資源掠奪,包括鋼鐵等自然資源,以及黃金、珠寶、私人財產等個人資源都會成為航母建造的資金來源,也加速了日本航母的建造。

    總結

    整體來看,日本在二戰時期建造的航母,除了少數幾艘有著較高的質量,大多數航母的建造質量不高,跟現在的航母標準更是沒辦法比,但即便如此,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海上軍事力量,除了美英等國可以抗衡以外,其他國家基本上不能和日本相比擬。

    但由於日本的高傲自大以及戰術上的錯誤,導致後來太平洋戰爭失利,很多航母都在戰爭中損毀,日本在戰敗後更是被迫簽署條約不得擁有航母。

  • 9 # 蒼穹何以如此湛藍

    二戰時期的航母造價當然不能跟現代航母去比,曾經的航母大國,放到現代,能拿的出手的,也就美國和英國了。

    但是,造價肯定也不會是白菜價的。日本之所以發動戰爭,都是蓄謀已久的,可以說,日本為戰爭,做了充足的準備,可以說是傾全國之力在打一場世界戰爭。包括襲擊珍珠港事件,是否與美國作對,日本都是考慮再三的。再加上馬關條約的賠款2億兩,那可是白花花的錢啊,割到之前,也就是幾百萬兩到頭了,人家直接獅子大開口。整個清王朝,不吃不喝,至少五六年光景才能還清,再造十個航母編隊都夠了,可以說砸哪個國家,都能砸出個胖子。

    所以,日本能夠在二戰擁有幾十艘航母也不足為奇了。畢竟,日本工業改革早,工業基礎也放在那呢。

  • 10 # 汗青正浩

    2012年9月25日,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下水服役,從那時起,中國無航母的歷史被終結了,一直以來的“航母夢”也終於變成了現實,當年關於“中國要不要造航母”的爭論,自然也都煙消雲散了。

    以中國如此強大的國力,居然要到2012年才真正擁有自己的航母,而且要說起來,遼寧號還是一艘“二手航母”,其前身是從烏克蘭購買回來的半成品瓦良格號,經過中國的改裝之後,才得以正式服役。可即便是改裝這艘半成品,也花了中國相當長的時間,其間更是遇到過不少難題,好在通過中國技術人員的不斷摸索,這些難題都被一一解決了。

    航母妥妥的奢侈品,放眼全球,一共也只有20艘現役航母,其中11艘在美國

    為什麼中國一直到2012年才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一直到今年(2020年)也只有兩艘航母呢?原因很簡單,航母是軍事裝備中的奢侈品,不是一般的國家能夠玩得起的。

    放眼全世界,目前在役的航母一共也才20艘,其中更是多達11艘為美軍所保有。除美國外,擁有不止一艘現役航母的國家就只有中國和義大利,而且都只有兩艘。也就是說,別看中國只有兩艘航母,可按照數量排名,也能妥妥地在全世界並列第二呢。

    航母之所以如此奢侈,不但與它的高昂造價以及對工業實力的超高要求有關,還與它的保有成本過高有著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航母歸根結底還是個錢的問題,以前中國不造,最大的原因也是資金問題,如同買車容易養車難一樣,養航母比起造航母,也是一個更大的難題。在沒有迫切需要的時候,中國不造航母,是更理智的決定,反之,等到時機成熟,國內日增之後,造航母也必然會被提上日程,如今咱們的兩艘航母,就是最好的例證。

    航母既然如此奢侈,為何二戰的時候,光是日本就有好幾十艘呢?

    對二戰有興趣的人,一定會注意到二戰時期,日本是保有大量航母的。別的且不說,光是中途島一役,美軍就擊沉了日本的4艘航母,而據統計資料顯示,整個二戰時期,日本一共有過25艘航母,比今天全球現役航母的數量加起來還要多。這個資料,想必會讓許多人大跌眼鏡,既然說航母是奢侈品,那為何二戰時期的日本能夠憑一國之力保有這麼多?難道當時的航母都是白菜價嗎?

    其實這裡面是有一個很大的誤解的,許多人都想當然地把今天的航母和二戰的航母等同起來,可實際上,儘管它們都叫“航母”,卻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二戰時期的航母,拿到今天來說的話,充其量只能算是大型的鐵皮船,這樣的船,以今天中國的工業實力,恐怕一週下水一艘也是沒有問題的。

    二戰航母多,現在航母卻很少?奧巴馬一句話道出關鍵所在

    關於二戰航母多的問題,多年前美國總統選舉辯論的時候,就發生過一個有意思的橋段。當時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突然對著民主黨的候選人奧巴馬發難,他說:“美國的海軍力量縮水了,船都比以前少了很多。”奧巴馬當時就揶揄道:“如果羅姆尼同志仔細觀察的話,就可以發現我們的刺刀和戰馬也比以前少了。”

    奧巴馬沒有直面羅姆尼的發難,卻聰明地從側面來了致命的一擊。羅姆尼認為美國海軍的船變少了,所以力量有縮水,其實和現在的軍隊基本不再使用刺刀、戰馬是一個概念。

    同樣的,二戰時候的航母也是這樣,就拿日本來說,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曾保有過25艘航母,而現在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卻連一艘真正的航母也沒有,難道這就說明今天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比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還不如?相信沒有人會這麼認為吧。

    日本二戰時期的航母,大多數是改裝而來,甚至是用民用船隻改裝

    且不說二戰時期的航母與今天的航母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甚至不是一個概念。單說日本當初的那些航母,其實有許多也是用其他船艦改裝而來的。

    截至二戰結束,日本海軍真正建造的航母只有11艘,這裡面還包括了一些輕型航母,除此以外的其他被稱為“航母”的戰船,則是改裝而來,有的是用其他大型軍艦改裝,有的更是直接徵用大型的民間船隻或者商船改裝而來。

    可見,二戰時的日本航母不但質量上有水分,就連數字也是有水分的,這樣的航母,以日本現今的國力,幾年內下水個百來艘應該不成問題。

    航母在精不在多,質量不過關,再多的航母也只是海上的大型移動靶子。倘若把二戰時期的日本航母穿越時空平移過來,別說對戰今天的航母了,恐怕一艘普通戰艦都能立刻結果了它,這就是技術代差的威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年老和死亡,你的態度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