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水煮周易

    中國象棋起源很早,但定形為現代象棋模式的年代是在北宋末年。

    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它與 火藥廣泛應用於軍事有關。

    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起源於煉丹術。在火藥用於軍事之前,戰爭中已經常用火攻,並使之成為一種強大力量的制勝手段。唐朝末年,火藥已較多地被用於軍事。從此,以前投石機投的是石頭,或者裹了油料的火球。當火藥用於軍事後,投石機就投火藥包和火球。當然,可能火藥是石頭做包裝或與石頭有關,所以以前的炮字為“砲”。

    用了火藥的砲,威力顯然比石頭、火球等具有更大的震攝力和殺傷力。

    到了兩宋時期火藥武器發展很快,甚至有專門的火器兵工廠,製造火箭、火炮。

    “炮”的產生,催生了“象棋”的現代模式的出現。象棋中的“炮”大致就是這樣子來的。

  • 2 # 象棋愛好者

    第一,考古出土的象棋什麼時候有“炮”這個棋子

    我查找了很多相關資料,最有說服力的是2016年在成都考古發現的30枚宋代青銅象棋,棋子種類跟現代32枚的象棋已經沒有差異,而缺少的2個棋子,考古專家表示可能在入土的時候就已丟失。在宋代以前的朝代,目前為止都沒有出土過含有“炮”這個棋子的象棋,由此可見,象棋中的“炮”很可能是古人在宋代加上去的。

    第二,當時那個朝代有沒有書籍留下相關象棋棋子的記載

    宋代古籍《事林廣記》中的“藝文類”五卷,書中已經記載了2個順炮全域性,還有1個叫“雙龍出海勢”的象棋殘局,書中記載的象棋除了沒有象相、兵卒之分,其餘都跟現代的象棋一樣,也包含“炮”這個棋子。而在宋代以前的朝代,在眾多宋代之前的古籍記載中,都沒有發現記載當時的象棋含有“炮”這個棋子,由此可見,象棋中的“炮”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了。

    第三,聯絡當時那個朝代的發展情況,為什麼會加入“炮”這個棋種

    我認為象棋最初的誕生,跟古人的軍事戰爭思想是分不開的。古人以棋盤作為戰場,不同的棋子作為將士,在棋盤上捉對廝殺,鬥智鬥勇,以此來模擬戰場的勝負。有看過《三國演義》的棋友都知道,當時古人打仗除了弓箭、刀劍、戰馬之外,在攻城的時候會利用投石機等裝置來裝石頭或者易燃的火球,以前“炮”的寫法也有“石”字偏旁的寫法。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有: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4種。其中火藥在中國唐朝時期就已出現,主要跟道家的煉丹術有關,而到了宋代,火藥被廣泛運用於軍事戰爭領域,象棋作為模擬軍事戰爭的一種棋類遊戲,很可能就是在宋代加入了“炮”這個棋子。

    綜上所述,目前我們所見到的象棋,裡面的“炮”這個棋子,應該是古人在宋代加進去的,由來是跟古代的軍事戰爭有關。

  • 3 # 象棋殘局解析

    中國象棋是傳統的弈棋類遊戲,雖然象棋發明的源頭有多種說法,不過不少人都有疑惑的就是,象棋出現的年代火藥尚未發明,更不用說火炮用上戰場,為什麼有隻棋子名為“炮”?

    中國古代的象棋中並沒有炮這個棋子,這個棋子是後來發明了火炮之後,才加上的一個棋子。這個說法的根據是,一是中國目前的象棋棋子基本定型於宋代。二是火藥發明的時間是宋代。三是火藥第一次正式在戰場試用,也是宋代。

    綜合這三點根據似乎也有一定道理。但是沒有史載,不過找到了別的記錄,根據記載,宋朝理學家程顥曾寫過一首象棋的詩,把象棋的每個棋子都提到了,但是唯獨沒有寫“炮”這個棋子。難道是他忘了麼?顯然不是。這隻能說明在理學家程顥寫象棋詩的時候,象棋中還沒有“炮”這個棋子。但是又有專家堅持這個“炮”是後來加進去的,其觀點是火藥雖然發明於宋朝,但是真正投入戰爭使用,是南宋到元明時代,也可能是元明時期加進去的。

    象棋中紅黑兩方的棋子叫法是不一樣的。紅棋的老大叫帥,黑棋老大的叫將。紅棋的小兵叫兵,黑棋的小兵叫卒。紅棋的象寫作“相”,黑棋寫成“象”,而“炮”的寫法是,紅棋的炮,寫法是左邊一個火,右邊一個包,就是火炮的炮,而黑棋的炮,寫法是左邊一個石,右邊一個包,這個字沒法打出來,但這個字確實存在,不然象棋上怎麼會出現這個字呢。但是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專家解釋說:火包炮,打出去的是火藥,而石包炮,打出去的是石頭。

    那麼石包炮是什麼呢?根據史載,其實就是古代的投石車。關於投石車的歷史已經很長久了,在先秦時代,投石車已經在戰場上作為遠端武器而存在。據史書記載,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大規模投石車戰鬥,發生在戰國末期秦國攻打楚國一戰。當時嬴政決定出兵消滅楚國,就問王翦說:你滅楚國要多少兵?王翦說:六十萬。

    但大將李信卻說,我只要二十萬。嬴政很高興,就派李信去打楚國。李信帶領二十萬軍隊渡河而來,楚國名將項燕統帥軍隊抵抗,項燕提前準備好了許多投石車。秦軍渡河還沒站穩,楚國的投石車開始發射,一堆石頭飛向秦軍。打亂了秦軍陣營,陷入混亂,紛紛撤離,項燕就帶兵追趕,殺死七名秦軍大將,李信大敗而逃。

    有不少人認為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象棋經歷了時代變化,到了宋代才有棋子“炮”也不出為奇,但另一更大可能性就是,這個“炮”另有所指-投石機、火包砲。

    相傳,拋石機早在周代發明,但沒理據支援。到了先秦時期,拋石機就一定存在,戰國時期中原軍事著作《孫臏兵法》已有提及投石機,並廣泛運用:“飛石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換句話說,以2.7公斤的石頭,可投至280米遠,威力驚人。

    到了漢代,秉承著先秦發展,投石機有更大進步。當時投石機已可安裝在船上。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武器技術更層出不窮,三國梟雄曹操改良了投石機,可謂當時技術的一大進步。公元200年,曹操、袁紹大戰官渡。袁軍為了“地利”,在曹營前搶修了一座小土山,上面修建木質櫓樓,安排大量士兵站在樓櫓上向曹營射箭,身為一軍統帥的曹操,苦苦思索應敵之道,敵在上,我在下,弓箭佔不了優勢,於是曹操利用改良版的投石機反攻。

    原本的投石機只能固定在同一個地方,每次使用之後都要拆卸,組裝費時,曹操於是就在投石機的基礎上增加設底座,底座兩邊增加了輪子,於是新式投石機,轉化為投石車,可隨處走動,突破限制。曹操最終在官渡大勝,順道統一北方。這一次,也是史藉中清晰地記載投石車在戰爭中的運用。

    隨後南北朝、隋唐時期就不斷提升投石車的規模,唐代開始就有專門的部門規定投石車規格,不論是投石車的尺寸、材料或者是投石車所用的“彈藥”都有嚴格規定。投石車隊在戰爭中也越見越大,《新唐書》載,公元617年,李密攻打長安城,命令製造三百架投石機。到了五代,投石機技術進一步發展,開始結合燃燒物一起使用,各類投石機在戰爭中作用更大,攻守雙方都利用投石機來較量。

    至於中國史上投石機最大規模的對戰,相信就是襄樊之戰,是南宋與蒙古之間的一次重要戰役。為了這次戰役,忽必烈準備五年,當中投入戰爭的包括全新的投石機“回回炮”。根據研究,回回炮很可能出自阿拉伯人對中國投石機的改造。當時,中國使用投石機已有上千年,但一直都以人力驅動,效率不高。而回回炮,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為主要結構的投石機,其一端為炮彈,一端為配重物。先用人力或獸力拉下炮彈端,同時使配重端上升至高處來蓄能。發射時,放開槓杆使配重端下墜同時使炮彈上升並投射出去。當時宋元之間的戰爭,因“回回炮”的使用就令到宋軍的守城更加困難。這種利用重力勢能的投石威力,比中國一直使用的投石機要大,但是南宋所使用的投石機傳承著唐宋以來的精粹,在彈藥上有著不少的分類及針對性。這一次的襄樊之戰投石機的使用,可謂中國戰爭中的巔峰。然而回回炮的威力實在太強,宋軍無法再守,加速南宋滅亡。後來火器發展,使得投石機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象棋中紅黑兩方的棋子叫法是不一樣的。紅棋的老大叫帥,黑棋老大的叫將。紅棋的小兵叫兵,黑棋的小兵叫卒。紅棋的象寫作“相”,黑棋寫成“象”,而“炮”的寫法是,紅棋的炮,寫法是左邊一個火,右邊一個包,就是火炮的炮,而黑棋的炮,寫法是左邊一個石,右邊一個包,這個字沒法打出來,但這個字確實存在,不然象棋上怎麼會出現這個字呢。但是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專家解釋說:火包炮,打出去的是火藥,而石包炮,打出去的是石頭。

    根據有關資料可得知:象棋的雛形,在春秋戰國即已形成。到了南北朝,象棋被改造,成為目前棋盤上的雛形,取名叫“象戲”。原意為象徵,比喻,就是模擬戰場。到唐朝,象棋棋子的名稱又進一步改進,比如北周時叫日、月、星、辰的棋子,在唐朝被改成了車、馬、士、卒等。而“炮”,在當時應該不叫炮,而是一個“石”加一個“包”,念“pao”。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韓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