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0後的c先生

    國內很多城市都在禁摩!不支援這個產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最好的摩托中國產的也就是春風吧!其他的都是合資的,用的還是人家二十年前的技術,這個差距可能比汽車的技術差距還要大!

    而且很多廠家也不爭氣,搞的出口到越南,高棉等國家的摩托車經常出現質量問題!

    一句話:怒其不爭吧!

  • 2 # 騎士分享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深思的問題,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能力,國內發展最好的摩托車一哥豪爵,現階段大排量的摩托車一輛都沒有,只是在小排量的車型中混的風生水起,不亦樂乎。而再看看其他的自主品牌錢江,春風,宗申,隆興,升仕,力帆哪一家企業具備製造世界名車的能力。

    2.市場,先別說造出像哈雷一樣的世界級名車。 就算現階段能製造出綜合性能超過合資品牌的車型又能怎樣?誰會買單,合資品牌的摩托車已經在華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很難將這個觀念改變掉。

    3.耐心,國內的摩托車車企缺少耐心一款新車型研發的差不多就會上市,絕對不會把它做成精品。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做成精品也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所以他們只注重整體外觀不在乎產品質量,一款車型能夠賺錢就可以,不在乎他的口碑有多好。

    其實以上三點分別代表的是技術,工匠精神,使用者口碑。如果不注重技術和工匠精神使用者口碑一定差。而這三樣東西聯絡在一起就會形成惡性迴圈市場不買賬,企業不投入研發只負責賺快錢。如此的大環境下要想造出高效能的產品很難,除非行業進行重新洗牌。所以,現階段千萬不要奢望會有世界級的中國產名車誕生。以上只代表個人膚淺的認知。

  • 3 # 機甲Bro

    這個事情並不那麼複雜,也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但問題的形成確實值得推敲的。

    1.歷史原因

    成立於1903年的哈雷摩托是正經的百年老店。二戰期間遍佈全球戰場的哈雷摩托和飛行員眼鏡,Zippo打火機一起成為戰後美國的戰爭時尚產物。而相對於其他歐洲品牌,哈雷獨特的文化和相對低廉的價格也深受美國年輕人的喜愛。

    年輕時候有哈雷,老了以後有卡迪拉克,這才是標準的美華人。戰後哈雷標榜v型雙槓,大油箱,底坐姿,霸道舒服的騎行姿勢,讓摩托界出現了一個新分類叫美式巡航車。就是這種獨樹一幟才讓眾多摩托廠商紛紛效仿。如今大街上不管是不到一萬塊的中國產叛逆者還是比哈雷都貴的川崎大火神。不是愛好者的朋友看到這種轟隆隆的大傢伙第一反應肯定喊哈雷……

    那麼在哈雷崛起和發展的時間段內,我門的摩托車工業呢?

    1945年前肯定不用提了。全國焦土,生產自行都困難。而且那時候所有機械類產品都以軍工優先,而車輛這玩意當時國內真的搞不了,都靠美國援助,也不用操這個心了。所以摩托工業當時是屬於不需要發展的產業。

    49年之後,雖然中國產了汽車,飛機,火車輪船,但摩托車依舊是個很另類的存在。雖然幾乎是復刻德軍寶馬侉子的長江750經常出現在軍隊和警察的序列裡,但民用摩托車依舊是不聲不響。

    第一輛中國產摩托車是井岡山型摩托。於51年量產,產量五臺……這五臺就是一比一仿製的俄羅斯烏拉爾摩托。而且幾乎是手工敲打出來的,算是手工藝品,不算是量產產品。之後,我們國內一直處於屋子匱乏狀態。摩托車這種拉不了貨,跑不遠路,載不了人,還不安全的東西絕對不是國家拿有限的社會資源去加大投入力度專案。

    直到改革開放後,忽然之間人們有錢了,想改善出行方式了。這時候,家用小排量摩托車才出現在人們生活裡。幾家日本廠商當時抱著感恩的心態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直接連圖紙帶機床拉到國內,當時一批半軍工性質的摩托車企業才開始嶄露頭角。那時候已經是八十年代中期了。

    所以從歷史層面看,哈雷百年老店,國內連幾個超過五十年的都難找。起步晚加不重視加沒需求,這是一個原因。

    二,現實原因

    美國和中國國土幾乎一樣大。高速公路里程也僅次於中國。但人口只有四分之一不到,所以美國除了個別超級大城市之外幾乎都沒啥交通壓力。而且一個百年車輪國家,人們在駕駛習慣駕駛技術和交通法規方面都是很優秀的。多幾臺摩托車在美華人看來純粹就是給生活新增樂趣。甚至著名黑幫組織地獄天使的入會條件就是得有一臺哈雷。

    反觀國內,老百姓對於摩托車的印象無外乎三點 吵 不安全 買不起車。我們同學聚會,女生們圍著開SONATA的頻頻諂媚,沒人搭理騎水鳥的我……

    加上華人天生不愛遵守法規,路上騎摩托的九成沒有摩托車駕照,各種鬼火天天夜裡從城鄉結合部出發來市區炸街,要麼半夜兩點各種水車仿賽呼嘯而過。由於種種不安全因素,向來是一刀切的立法機構直接來了個禁摩。

    全國八成的三線以上城市市區都是禁摩的。買了摩托只能偷偷跑,那銷量自然小。加上對中國產車質量的不認可,所以國內摩托車企業也不敢下大力氣去投入研發和生產。畢竟杜卡迪這麼大的名氣在國際市場上也是被天天賣來賣去不招待見。

    所以,國內老廠商類似宗申,力帆,乾脆生產發動機算了,給各種山寨廠商提供動力,這樣還能穩賺不陪。萬一下大力氣研發整車,錢花的肯定比有技術積累的國外廠商多,效果還未必好,最後華人還不買賬。咋辦?別整天就罵罵罵,把你換成摩托企業老闆,你會拿全廠的未來賭一口民族氣麼?

    好在,我們也看到希望了。

    1.類似錢江,直接收購貝納利這樣的知名大廠。反正我有錢,你們繼續生產繼續研發,別藏著掖著。國內市場慢慢弄,國外銷量也不錯。

    2.類似春風,隆鑫。從精品高仿做起,慢慢的把仿製的部分做到青出於藍,然後再引入自己的設計並保證質量。然後一家和摩托車老大ktm合作cdk順帶偷學經驗。一家已經能給寶馬摩托從代工發動機到整車代工。這都是巨大的進步。

    3.類似升仕,摩瑞,飛肯,臺榮這幾家小鮮肉廠商。老闆就是資深摩托愛好者,本身也想搞出點華人自己的東西。所以他們很努力。真的能看到他們的努力。升仕310從各方面都能抗衡寶馬G310。摩瑞讓中國產摩托進入V槓準公升時代。飛肯一直在研發單搖臂技術。臺榮讓中國產仿賽終於擺脫了地平線時代。不要看不起這些進步。假以時日,這些新人們未必不能站在更好的舞臺上和百年老字號們一較高下。

  • 4 # 驃騎府

    哈雷戴維森創始於1903年,由威廉.哈雷和戴維森三兄弟在美國密爾沃基創立,至今已經100多年,二戰時期曾作為軍用車輛服役過,這一百多年來,哈雷戴維森的始終堅持傳統的風格不曾動搖,始終是風冷V型雙缸機,下置凸輪軸頂杆發動機,馬蹄音和大面積鍍鉻裝飾件是哈雷最顯著的特徵。當然,現在的哈雷也開始有所改變,四氣門和水冷缸頭技術也得到了應用,不然的話,結局可能並非如你所願,以後可能要到博物館裡才能找到哈雷摩托車。

    第一,國情不同。

    美國國土遼闊,地廣人稀,公路網發達,巡航車型在那裡是很適合使用的,這樣就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且建國時間都已經兩百多年,偏居一隅,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美國沒有經受什麼大的戰爭摧殘,除了南北戰爭以外,一戰和二戰,美國本土並沒有經歷什麼戰火的洗禮,可以專心搞建設,這點比英國強多了,一戰和二戰,英國都是主要參與國,戰爭又是個無底洞,兩次傷筋動骨終於把昔日的日不落帝國拖垮了,由美國的宗主國變成了美國的跟班小弟。而美國則在戰爭中發了橫財,依靠出售軍火賺了個盆滿缽滿,國力日漸強盛。所以有人說,美華人都長著一張沒受過欺負的臉!

    一句話,窮人家的孩子不要跟大戶人家攀比,你比不了。

    然後文化上區別也大,美華人性格開放,他們更在意自己的生活精彩與否,華人又不同,假如你有個兒子,從出生那天起你就得盤算著將來能給他掙套房子娶媳婦兒吧?你得望子成龍吧?你得水往下流吧?這是普通老百姓最基本的願望,節衣縮食,哪有閒錢給你去買一臺純屬不務正業的哈雷?市場沒了,做出來的哈雷賣給誰?

    第二,哈雷的營銷。

    哈雷一直以代表美國牛仔精神自詡,博愛,自由,公正,開拓,勇敢都是牛仔精神的核心內容,艾瑪好大一碗毒雞湯!

    這個與美國的歷史有很大關聯,歷經挫折,奮力拼搏,也犧牲了不少人,才擺脫了英帝國的殖民統治,這段歷史使得美華人特別推崇哈雷代表的美國精神,並且竭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推行他們的價值觀。

    可以說,哈雷的聞名,與精妙的營銷密不可分,當產品與文化情懷結合起來之後,殺傷力是巨大的,你買的不僅僅是一臺摩托車,而是代表你認可他背後代表的文化內涵,這個就是營銷的最高境界了。

    第三,科技實力。

  • 5 # 手機使用者4642676513

    材質,技術,創新是成就優質產品的基礎!品牌有悠久的成就歷史。瑞士有個家族幾代人只製造錶針,為各品牌配套!耐得住寂寞,潛心認真持久的做好一件事,試問中國哪個企業做得到?急功近利,殺雞取卵式的生存態度,不可能生產出優秀的品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的國債為什麼會有國家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