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州耕牛堂主
-
2 # 不二齋
用筆和結構哪個更重要,一直都有爭議,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元代的趙孟頫曾經說用筆千古不易,很明顯是更傾向於用筆,而啟功先生字更注重結構,這一點從他對於何紹基的評價以及他的作品中也能看得出來。
但是對於硬筆書法,自有它的特殊性。硬筆書法是用來使用的,是一個實用性的工具,越美觀通俗越好,當然需要更加註重結構。
想練習筆法的可以去學毛筆書法,對於硬筆書法,他的用筆並不複雜,更加註重結構,這是有它自身所決定的。
古人云:唯筆軟則奇怪生焉。意思就是毛筆只有軟了,才能寫出千變萬化的筆畫和線條,才能表現出豐富的筆法。
而硬筆,無論是鋼筆、鉛筆還是中性筆,它的筆尖都是硬的,書寫的時候可以進行水平的運動,很難進行垂直的運動。
所以,硬筆很難進行提和按的動作,其筆法的豐富性也就少了大半。
當然,關於這個問題,很多書法家也想了一些辦法,比如在紙的下面墊一個塑膠的軟墊子,把毛筆筆毫的軟轉嫁到點子上。還有人直接用美工筆書寫,不過這些都很難和毛筆相比。
這樣寫的另一個後果是,會大大的降低書寫速度,本來硬筆書法就是用來實用的,速度降低太多也會影響它的實用性。
雖然硬筆書法更加註重結構,但是,他仍然是中國書法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門藝術。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
3 # 汶水才子
對於此問題,好多書法家常年探討這個問題,有的說結構重要,有的說筆畫重要,說法不一。就連啟功大師也說過結構重要。我的任務如下:
一是字的結構重要。鋼筆字好看不好看,就是我們直觀的感受,字正的,別先說筆畫了,就是能把字寫正規的給你順眼的感受,就是說好字了。畢竟我們普通人都不是書法家,平時寫正規了就是好的字。寫正規了,就是寫的字結構美。否則不會表現出來好看字。
二是筆畫寫好為結構美的字增色增姿。你能把字的結構拿準拿穩,即使你的筆畫不過關也能表達出來字的美感,若你再能把筆畫粗細刻畫出來,那你的字就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可以說你繼續連下去,加上專業的書法培訓,說不準你能成書法家。
-
4 # 翰墨書道
這樣的提問似乎有些問題,筆法和結構並列出現,有些不倫不類。筆法是使用毛筆書寫的技法是書法技法術語,而結構則是字型方面的術語。不知題主說的“筆法”是指點畫的技法還是書寫技法。
不過,無論點畫線條或結構,筆法和用筆技法,都可以劃歸書法技法的範疇。
作為書法的基本技法,可以說都重要,就像“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句話講的道理那樣,一個有機的整體一旦有所缺失,便成為一個不完善的整體一樣。
對於書法技法的範疇道理是一樣的。我們知道書法的結構或偏旁部首是由最基本的點畫所構成,而一個形質完美的點畫又要靠筆法來完成,所以這些技法是不可或缺的。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如果偏重於任何一方面或顧此失彼,都不能使得書法作品,無論從整體到區域性達到盡善盡美。不知書法技法的執使轉用,就無法書寫出具有美觀的點畫,點畫不完美,一個字就空有一個骨架,而缺少筋骨血肉。相反點畫線條書寫非常完美,而結構甚至大章法方面有缺失字或作品也就立不起來,那樣作品也就不成作品,字也就沒有字形了。過去我們常說“人靠衣裳馬靠鞍”,“紅花尚需綠葉配”,其裡也是一樣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書法的規程中,每個環節的基本功都要打紮實了。每一個技法都有練精熟了,每一個字的點畫線條與結構都要掌握精準了,方不錯用功夫。
-
5 # 郭伯一書法課堂
這個問題很好!所以不請自來。
我個人認為:
硬筆字的結構和筆法問題,不相矛盾,但是,在學習的不同階段也應有側重。在硬筆學習中,無論是學楷書、行草書,不同階段,其側重點會有所不同,應該有個先後。
一、學硬筆楷書,要以筆法為基礎,必須把基本筆畫的學習放在首位,想掌握輕重,快慢等。之後(或同時兼顧結構,因為基本筆畫的練習也離不開寫完整的字),再加強結構的練習,加強疏密關係、收放關係等結構方面的問題。基本筆畫都寫不好,結構再好也不能達到書法的美感,表現不出書寫的節奏、輕重感覺。
二、學習行書,就要先掌握結構,知道疏密、收放等,之後還要提高輕重、緩急,該快則快,該慢則慢,恰到好處的掌握書寫的節奏。
三、還要根據個人的基礎進行安排,這一點還是必須要注意的。要知道什麼時候“補短板”。
-
6 # 筆畫人生
結構和筆法都很重要。
而且每個階段,重要的程度還會有所變化!剛入門學字和寫日常字階段,結構應該是相對更重要些。但如果要對自己的字有更高的追求,那麼筆法肯定是優於結構的!趙子昂題蘭亭跋就有說到筆法優於結構。但當代書法大師,啟功先生的觀點是結構要勝於筆法!那麼他們誰對誰錯呢?我認為他們說的都對。我很敬重啟功先生,也很喜歡老先生的字。但是在書法造詣上,啟老還是無法和趙孟頫相提並論!趙對結構早已瞭然於胸,所以千變萬化的筆法才是他更高的的追求。而啟老可能還沒有達到趙的那種境界!特別申明:以上純屬個人淺見,也沒有半點貶低啟功先生的意思!看客一看置之就是了!謝謝!
-
7 # 翰墨今香
與毛筆相比,線條變化單一
毛筆書法中有一種說法叫“筆軟生奇”,什麼意思呢?就是因為毛筆比較軟,那麼毛筆與紙面接觸的面積就會由小到大,這種變化會很多。
毛筆書法中線條的變化,因為毛筆與紙張接觸的力道不同會產生輕重、粗細的變化,書寫的時候,快慢節奏的變化,表現在書法線條上也會不同。另外在用墨的方面,還會有燥潤、濃淡、飛白等不同的效果。
毛筆具體書寫的時候,有露鋒起筆或者逆入藏鋒起筆。行筆的過程中有中鋒和側鋒的區別,中鋒渾厚,側鋒質妍,就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收筆的時候有出鋒的還有回鋒的,有平出的還有頓筆的。毛筆在筆畫的轉折處還會有方折或者圓轉的變化。如果把這些變化彙總在一起,就能產生千變萬化的效果,這一點硬筆書法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了的。
硬筆書法要揚長避短,重視結字那麼硬筆它的優勢是什麼呢?就是方便、書寫快捷。我曾見一些朋友在影片中用硬筆來模擬毛筆小楷的效果,很多地方確實是模仿的很好,但感覺不像寫字了,而是畫字了。硬筆書法要揚長避短,而不是拿自己短處偏要和毛筆的長處去比較。
毛筆在古代它的很多筆法都是以實用為基礎的,因為毛筆在古代是唯一的書寫工具,不像我們今天毛筆已經失去了實用性,而只剩下藝術性了。毛筆書法一直以來都很推崇魏晉筆法,魏晉書法的特點就是“韻”,就像音樂一樣很流暢,我們從二王的法帖當中能看到這一點。
書寫的流暢性和節奏變化,這一點應該是硬筆需要像毛筆書法學習的,我們在學習硬筆書法時,既要寫出一定粗細變化的線條,也要保證書寫的流暢性和節奏感,不能因噎廢食。硬筆書法要重視結字,然後再去練習對書寫工具力道的控制。爭取在結字漂亮的基礎上,有線條的變化。
硬筆書法結字要像毛筆取法硬筆書法因為不能像毛筆一樣產生豐富的線條變化,因此在結字上更要向毛筆書法學習,多臨摹古人的法帖,然後寫出來的硬筆字才能有古意,有韻味。
學習硬筆書法的時候,也要多去看一些毛筆書法的書寫影片,去理解體會,毛筆書寫的時候那種快慢節奏的變化,然後再用在硬筆書法上面,這樣才能產生更多的藝術效果。
我早期練硬筆書法的時候,特別是行書的時候,特別容易寫的很快,後來好不容易改過來一點。因為寫的太快了,有些筆畫很難控制,節奏沒變化,很不耐看,流於浮滑。但不是要大家寫的很慢啊,硬筆書法寫的時候一定會比毛筆快的。硬筆書法的快,不是一個速度的快,一定要有快慢的變化,有節奏感,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古人有大量優秀的小楷字帖,都是我們學習硬筆書法的範本,行書方面,趙孟頫的行書和文徵明的行書,包括現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的行書,也都非常適合我們學習。另外宋徽宗的瘦金體,也非常適合作為我們硬筆書法學習的範本。
-
8 # 臨池管窺
相對於毛筆書法,硬筆的性質決定了結構比筆法更重要。
結構是能表現書法風格的法則,而筆法則是美化筆畫的方法。顯而易見,相較三維的毛筆表現力,只能二維運動的硬筆是差了一點。
但這也並非就指硬筆不需要筆法,如果只是把火柴棍般的筆畫組成再精美的結構,也總會覺得欠缺點什麼。
硬筆同樣能表現露藏、逆順、頓挫、輕重、粗細等運筆過程,只是體會不是那麼明顯。但也可自然的運用其中,不要如寫毛筆字般刻意則可。
寫好硬筆字,既要有毛筆字的韻律(筆法),又要體現出硬筆的簡潔(結構),這需要拿捏好其間分寸。所以,我們強調練習硬筆書法也須臨古人帖,就是這個道理。它不僅能展現你的功力,也能提升格調。
回覆列表
根據我的經驗,硬筆字的筆法和結構應該是同等重要!
字的法度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筆法,二是字法。若用筆不入法,字的間架結構搭配得再好,那將是缺力乏筋,無精打采,沒有神韻的。
反過來說,如果字的結構不符合法度,即便是用筆入法了,若字的間架結構搭理不合理,點畫隨意佈局,寫出來的字將是非常難看、且俗氣十足的。
建議題主還是要多讀讀龐中華的硬筆字帖,他在用筆和結字的處理方面都做得甚為完美,是值得硬書愛好者學習的。
另外,題主也可以研習古人的碑帖,慢慢就會悟出用筆和結字同等重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