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anfengz2
-
2 # 時空舞者
其實一般裸辭是有兩個動向的:
1)主動裸辭
2)被動裸辭
從第一個角度來獎,本身有能力裸辭,排除富二代和有一定職業經歷祭奠以及部分極少數暴富的情況,以上這些情況都可以說是經濟自由,這些人裸辭,社會壓力以及家庭壓力並不會大,更多的是來自於peer pressure,就是所謂的同儕競爭。幹得不開心了,短暫裸辭,gap階段讓自己歇一陣子再重振旗鼓;其實生活中更常見的是平凡的普通人,不是富二代也沒有太多工作經驗,他們甚至是剛步入社會的95後,這類人裸辭儘管沒有很大的資本,但是年輕氣盛,職場裡不開心了就拜拜,也有一些小年輕因為各種各樣的主客觀因素勇敢裸辭,其實對這類人來講,一般是有退路才作出的決定,好比談戀愛,心裡有備胎了,且下家正在路上,和前東家分手對他來講沉沒成本並不高,離開了對他們來說反而更有時間集中精力去做接下來的面試準備。
從第二個角度來看,被動裸辭,很容易理解,無非是你個人本身對企業來講經濟效益不大了,沒有什麼可以貢獻給公司的了,而對公司來講,培養你成本是很高的,這時候可能會做出一些變形的舉動讓你被動裸辭,可能讓你連找下家的反應時間都沒有,實際上這種情況是非常悲哀的。企業因為經濟不善辭退員工還有賠償費呢,而你被動裸辭什麼都拿不動。
總結一下:在公司待得不太開心;職場政治;有資本裸辭;你個人對公司沒什麼效益了。
當然了,裸辭一時爽,還是要考慮現實環境的噢
-
3 # 小樹樹同學
裸辭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不滿意薪資福利,有的是受不了公司管理制度,有的對工作產生了倦怠情緒……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選擇裸辭,而是不得已為之。
一 裸辭其實是客觀原因造成的
如果我不想裸辭,那麼就需要在還沒離職前,找到一份新工作。找工作並不是在網上投幾份簡歷就可以搞定的。很多時候,如果你的簡歷顯示目前在職,到崗日期不確定,那麼HR即便覺得你很合適,也會考慮你能不能按時到崗這個實際問題。
即便你幸運地收到了面試邀請,接下來你就要面臨請假面試這個問題。估計沒有人傻到填寫請假原因是去面試,於是你不得不向公司撒謊。如果公司識破了你的謊言,可能不會給你批假,那麼你怎麼去面試呢?曠工嗎?如果公司沒有識破你的謊言,批了你這次請假,但是你要知道,很少有人只面試一次就能成功的。於是,你需要不斷地撒謊,而且謊言越來越離譜。你在面試的途中還要擔心是否被公司知道你是請假去面試,無形中對你的面試發揮也是有影響的。
再者,即使你過了面試這一關,找到了新工作。接下來是給公司遞交辭職信,我們都知道正式員工離職,從提交離職請求開始,要30天才能離開公司。你的新公司能夠等你30天嗎?你總不能跟公司說我找到了新工作,所以你們要馬上讓我走,或者說一個星期以後我就要走。確實有人這樣做,但是基本上沒有哪個公司會這麼仁慈,且不說你拿著人家的工資,到外面去找工作,找到工作就立馬甩手不幹,不管人家有沒有人接替,現在還要求人家能提前讓你走,方便你去新公司上班?
有人會說,我不要工資,直接走人不行嗎?這樣好像是最直接了當的,但是,年輕人我要告訴你,這也是後續麻煩隱患最多的一種方式。
你去新公司上班,人家只是給你一個試用的機會,很多公司會在員工試用期間做一個背景調查。如果你跟原公司鬧僵了,人家會給你說好話嗎?即使你的新東家相信你的話,確實是原公司很不好你才跳槽的,但是人家也會擔心將來有一天你也不給他們準備,拍屁股走人。善始還要善終,撂挑子走人是最幼稚的一種做法。
還有人會說,我先提出離職,然後再開始找工作。這樣就不會造成找到工作無法上崗的現象了,也不會等30天那麼久。這樣做的前提是你在30天可以找到新工作,要不然還不是裸辭。
雖然裸辭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很多HR更原因選擇裸辭的求職者。為什麼呢?
二 適當給自己一個心理調整的時間
很多職場人士都有一個願望,就是能夠出去走走,離開家鄉的人,能夠回家跟家人聚聚。我們國家最長的假期就只有3天,7天還要靠兩個週末拼湊。我想問問大家,誰休假的時候覺得3天就夠了?你離職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不是想出去看看世界,看看家人?如果你不想裸辭,這些願望能實現嗎?等你加入新工作時,這個想法還是會存在你心裡,於是到了新工作,你很快就有了倦怠期。很多心理學家都建議職場人士,適時給自己放個假,去看看世界。那麼,也只有裸辭這條路能走了。
還有,很多人都是帶著對上一家公司的不滿離開的,如果你的這種情緒沒有得到釋放,又開始了新一份工作,我們都知道,沒有什麼工作是容易的。你抱著對新工作的期望,結果卻不那麼如你的意,怎麼辦,繼續跳槽嗎?即使不跳槽,對工作也不那麼有激情了,又陷入了一個死迴圈中。
三 沒有公司喜歡招聘騎驢找馬的員工
當你發現你身邊有人裸辭,你是什麼感受?是不是會覺得這個人很勇敢,不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相反,如果你發現你的同事身在曹營心在漢,一邊上班一邊偷偷請假面試,你會讚賞他這種做法嗎?同理,面試官遇到還在職的求職者,心裡也會考慮,這個人到了我們公司後,會不會也像現在這樣?手裡的工作還沒有處理完,就急著為自己找另一條出路。而且我們也能猜到,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這個人仍然會繼續待在原公司,假裝認真工作。這就是我們那些專家告誡我們不要裸辭的原因嗎?
所以,我認為裸辭不能一概而論,並不是裸辭就一定不好。要看自己的具體情況是否合適馬上進入一份新工作。人的一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並不是只有工作這一件事。適當地給自己放個假,也有利於身心成長。等你做好了工作的準備,再開始也不遲。還在拿著人家的薪水,就要盡心盡力做好工作,找工作的時候就要坦坦蕩蕩,不要遮遮掩掩,你的小伎倆可能是人家面試官玩的不要的。
回覆列表
裸辭原因儘量講外交語言
這個不用多說,“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家裡有點事”“個人原因”。。。。。。
裸辭原因儘量不說前僱主壞話
任何前僱主、前領導、前同事的壞話,都不要說,實在對方問到你“如何評價你的前僱主?”你也要說它的好,說公司好,生意好,氛圍好,同事好,最起碼別說他們的壞話。
如果對方追問“既然這麼好,你為何辭職?”應對之法當然還是那幾個原因:“追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因為個人原因”“是貴司透過獵頭聯絡到我,這個職位更適合我”“我家裡......”
裸辭儘量說客觀原因
通常,裸辭,是個上家到下家的過程,表現形式就是:上家---->下家,只不過你是裸辭的,所以會有一個75天的斷檔期,則變成了:上家---->斷檔期---->下家。你的新僱主、你面試的這家公司,自然就是有可能的下家,它有理由知道你從上家離職的原因。
我們可以變通下,變成這樣的形式:上家---->緩衝區---->下家。這樣一來,下家能夠問你的,則是從這個緩衝區出來的理由,而不會過多問你為何離開上家了。
這個方法的要義,就是將你人為主動裸辭造成的斷檔期,變為你無能為力的客觀緩衝區。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語言難以描述,你看下如下真實回答吧,足夠覆蓋你任何一種裸辭原因了,從在你裸辭職業空檔1-3個月,再到你裸辭後失業4個月、一年甚至好幾年的原因解釋。
“我回老家處理了一下私事,現在事情已經完成,我心也安定了,所以重新回來找工作,迴歸職場。”
“家裡沒人照看孩子,懷孕和哺乳這一年,我必須辭職。現在有人照顧小孩了,因此我繼續出來工作。”
“我父母開了一個飯店,很多年了,他們年事已高,我必須回去打理。現在店也關了,我安心回來工作了。”
“我已經在一個小公司上班2個月,貴司人事透過獵頭找到我,我看這個職位跟我非常吻合,所以來了興趣,今天才會來面試,請給我這個機會。”
“我這幾個月回鄭州,賣掉了那裡的房子,我老公一直在上海工作,此間我們也剛買了上海的房子,現在安定下來,我要重新回到我喜歡的工作中來,貴司是一個不錯的僱主。”
“我年邁的母親得了重病,無人照看,我必須辭職照顧她。現在她病情好轉且穩定了,我也已經將她接到深圳來了。所以現在我重新找工作,看到貴司這個職位很符合我。”
“老婆和她父母命令我去年必須回去,我離職後經過幾個月的調節,現在問題解決了,我已經跟老婆一起在上海買了房子,將老人孩子都接過來了,現在迴歸職場。”
“我前面工作了12年,換過2次工作,中間一天都沒休息。這次我辭職給自己放鬆一下,參加了一個徒步西藏的旅遊,看了世界,完成了我人生的最大心願,現在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