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愛福州

    小時候聽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三位父親經常到廟裡為兒子祈福,天長日久感動了菩薩。有一天他們同時被菩薩請去,允許他們從眾多的寶物中每人挑一樣,回去送給兒子。第一位父親挑了一隻鑲嵌著寶石的銀碗,第二位父親挑了一輛包滿黃金的馬車,第三位父親挑了一付鐵鑄的弓箭。得了銀碗的兒子每天熱衷於吃喝,得了金馬車的兒子喜歡在街市上招搖,得了弓箭的兒子整天在山間狩獵。多年後,三位父親去世。愛吃喝的兒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寶石摳下來變賣,最後不得不手端銀碗討飯吃;愛招搖的兒子每天從金馬車上剝點金子,換回糧食辛苦度日;會打獵的兒子練就了一身狩獵好功夫,經常扛著獵物回來,一家人有吃有穿。這個民間故事的寓意是樸素而深刻的:作為父母,如果我們留給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一些生產性、創造性的財富,才是真正對他們負責。那麼到了今天,什麼是我們能送給孩子、可保障他們一生幸福健康的禮物呢? 禮物一:做事有計劃做事有計劃的人才會贏得信任,不至於臨時抱佛腳。有些孩子每次考試前就一團亂麻,做作業時三心二意,早晨起床上學常常找不到襪子,零用錢花不到月底就一分不剩……當孩子有這方面的壞毛病時,父母一定要教會他懂得計劃的重要性。不妨讓孩子在睡前梳理好第二天的日程,讓孩子抄在便利貼上方便執行。養成這個好習慣,孩子絕對終生受益!禮物二:講道理,善待他人每個人都願意面對一張微笑的臉。微笑待人的人,總是真誠友善、寬容大度,他們走到哪裡都會是受歡迎的人。爸爸媽媽應當教會孩子講禮貌,比如日常生活裡常說“你好”、“謝謝”、“對不起”,在請求他人幫忙時多用“麻煩你幫我……好嗎?”的句式,平時多關心他人……長久以往,孩子會收穫到比禮貌更有意義的人生財富。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每天上學時,會主動跟看門的老爺爺打招呼。別的孩子都沒有這樣的行為,這讓老爺爺對他印象深刻。有一天上課鈴聲響起,老爺爺沒等到那個孩子,不由得有些擔心。正當老爺爺走到路口瞧瞧時,恰好看到一個男人正對那個孩子拉拉扯扯,想把他拖進麵包車。老爺爺急忙衝過去,制止了壞人的行為,解救了孩子。可想而知,正是孩子對老爺爺平時的禮貌行為,才讓自己保命!禮物三:自己的事自己做很多家長怕把事情交給孩子做的話,孩子會搞砸,可是誰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多給他一些嘗試的機會,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在孩子學會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特別在孩子進入小學後,起床問題,疊被子,整理房間,收拾書包等這些事情就不要再為孩子包辦了。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舉辦“小儀式”慶祝孩子的長大,然後提醒孩子:“你現在走進小學,已經是小大人,以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媽媽相信你能做好。”禮物四: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幫孩子建立物權意識,區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告訴孩子:“自己的東西可以自己支配,可是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如果想要拿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徵求別人的同意,不能偷偷拿,也不能明著搶。”有的孩子會偷偷拿大人的錢去買東西,看到其他同學的玩具,孩子可能會“順手”拿回家。這正是孩子沒有物權意識造成的,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承擔責任。當孩子喜歡拿別人的東西時,不要輕易界定孩子是小偷,請先幫助他分清楚:物品是私人還是公共的。對私人物品,不能亂碰;對公共物品,從哪裡拿的要放回哪裡,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來者就要學會等待。禮物五:遵守時間合理的生活安排、規律的作息可以增強孩子的秩序感,樹立時間觀念,提高做事效率。但讓孩子學會守時,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父母以身作則的同時,可以嘗試把主動權交到孩子手裡:“10分鐘後就關掉電視去做作業”、“再睡20分鐘就得起床了”。慢慢地,孩子也不會為了偷懶找各種藉口。禮物六:保持一顆謙虛的心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向他們學習。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應該從別人的閃光點中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能這麼做?”這個時候,保持一顆謙虛的心是極有必要的。曾經有個孩子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可同桌勇於發言,時常得到老師誇獎。孩子聽從媽媽的話向同桌請教“秘訣”,同桌大方地告訴他:“反正說錯了也沒關係,老師不會怪我們的。”正是這句話打開了孩子的心扉,慢慢地,這個孩子也跟著同桌主動回答問題,也正是這股勁頭,孩子的成績提高了,性格也越見開朗。禮物七:在錯誤中反思自己孩子在生活中做錯事,在學習中做錯題是常見的事,如何做到下不為例,這就需要孩子能在錯誤中反思自己,從而徹底改正過來。當孩子做錯事時,爸爸媽媽請別光顧著責怪他,不妨這麼反問:“你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嗎?”等孩子回答後,認真和孩子約定:“那下次我們記住這個教訓,不要再犯了好嗎?”對待學習也是,懂得反思的孩子能夠及時總結,查漏補缺,大大減少錯誤再次出現的機率。從長遠來看,這能夠“縫補”知識漏洞,給孩子的學科打下牢固的基礎。作為家長,我們必須銘記:與其為孩子留下萬貫家財,不如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會多一份自信心;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會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種好習慣,孩子就多一種享受美好人生的能力。

  • 2 # 有個女孩兒叫大鈺

    大部分的家長只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就可了,自己省吃儉用,卻對孩子相當大方。可憐天下父母“薪”,忽略了對孩子理財能力的培養,只會養成孩子鋪張浪費,過度消費的壞習慣。 孩子理財觀念越早灌輸孩子就越早一天當家。

    孩子理財習慣的培養有七個 方法。

    第一,就是家長就可教孩子認識錢幣,可根據孩子對錢幣實際認識的多少來確定教學的深淺度。

    “因孩子尚幼,無法理解抽象概念,只對具體事物感興趣,教育時可讓他們知道錢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家長去購物儘量多用現金,告訴孩子,買他所需的日用品一共花了多少錢,有助於孩子瞭解物品的價格,瞭解錢是怎麼花出去的。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家長手中的寶,很多孩子從小沒有金錢意識,並不理解父母掙錢來之不易,總是任性的向家長提出各種物質要求。如果家長不正確引導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念,漸漸地會讓孩子誤以為家長的錢就是應該隨便花的,想要什麼就可以提條件,家長不給花錢就是小氣甚至不愛自己。漸漸地孩子覺得錢能滿足自己所有需求。所以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金錢的意識,讓孩子從小養成不亂花錢、節約的習慣。

    第二,家長要教孩子錢來之不易:

    很多孩子總是向家長提出各種物質要求,不是因為他們多需要那些物質,只是因為感覺家長花錢就可以買給自己,若家長不能滿足他,反而孩子不能理解。因為孩子根本不懂得錢是怎麼賺來的,也不懂得家長工作的辛苦,更不明白錢不是想花就能有的。所以家長要正確疏導孩子對錢的意識,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需要靠勞動掙錢的,錢不是揮之不盡的,所以錢要用在需要的地方。

    第三,讓孩子養成節約意識:大多數孩子生活在這個衣食無憂的時代,根本就想不到節約,也沒有節約意識。喜歡的東西就要,不喜歡的就扔,毫不吝惜。即便是一些家庭環境不是非常優越的家庭,家長也是極力為孩子創造優越的生活條件,讓孩子吃好穿好免受金錢壓力。而這樣環境下生長的孩子哪裡懂得生活艱辛,哪裡明白節約的重要。無論家庭條件好與壞,家長都要從小培養孩子節約意識,如不能剩菜、不能浪費水、不能亂花錢等,讓孩子從小有“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

    第四,讓孩子養成理智消費習慣,理智消費就是樹立孩子正確的消費觀念,該買的買不該買的東西,堅決不能買。若一味的任孩子有錢就想花,見什麼買什麼,這將是極其不理智的行為。家長要控制孩子消費,但也要保留孩子自主購物權利,比如允許孩子在超市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零食,但是不能超過多少錢的標準,孩子就會懂得花錢也是有許可權的,不適所有的東西我都可以買,我只能在有限範圍內選擇一樣自己最喜歡的。

    第五,讓孩子養成自己動手賺零花錢的習慣,家長不要一味的給孩子錢,去滿足孩子消費需求。要慢慢引導孩子用勞動換取價值,如讓孩子處理自己利索能力的家務,洗衣服、收拾房間、倒垃圾等等,換取零花錢。這樣孩子知道自己的零花錢來之不易,就不忍心隨意揮霍。在勞動的時候也會為了得到肯定的報酬而認真去做事。

    第六,讓孩子養成存錢的習慣,存錢時培養孩子理財的最有效的方法,有助於孩子養成不亂花錢的習慣。給孩子準備儲蓄罐,讓孩子養成存錢習慣,等錢咱多了,可以用來買必需品。存多了還可以放到銀行去理財。允許孩子用自己零花錢去買心儀的東西,當孩子拿到自己積攢已久零花錢買到的心儀物品,更加能感悟存錢的樂趣,也不會輕易亂花錢。

    第七,教孩子理財的習慣,當孩子的零花錢、壓歲錢等儲蓄慢慢增多,家長可以培養孩子養成自助理財的習慣,比如將錢存到銀行,存定期。或者由家長代為購買基金、理財等等。讓孩子理解合理的理財可以讓資金增值。

    各位家長您學會了嗎?希望您的孩子養成這7個習慣,早日成為理財小能手。祝您,生活愉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有多少強大,說說你認識的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