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往只茜

    變法只能說可以讓宋朝更加富有,而不能變強。

    首先看,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富裕的朝代。紙幣交子的使用,司泊司的建立無不顯示貿易的繁榮,一副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到他的繁榮。

    其次,宋朝是高薪養廉的朝代,他們的年薪百萬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宋朝出的是奸臣,而沒有貪臣。而且,宋朝特別是北宋,名臣武將有很多,也很有名。但是,宋朝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最窩囊的朝代。

    究其原因,在於趙匡胤。雖然說,北宋的建立之時,契丹崛起,西夏建立,女真興起,蒙古復甦,這些外敵的崛起是外因,最主要的還是內部原因啊。

    看看宋朝,是因為趙匡胤想學春秋時期的宋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天下,結果就是禁武崇儒。這樣很多人就把宋朝的軟弱歸結到儒家,認為儒家思想所害。其實縱觀儒家文化,儒生從未放棄過武力,六藝中的射就是攻擊手段,結果就是在宋朝這裡斷絕了 。

    很多人都知道,趙匡胤是所有開國皇帝功夫最高的,一套太祖長拳,現在還在流傳,按理說他不應該這麼斯文才對啊。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他的皇位是怎麼得來的,一出黃袍加身讓他成為皇帝,既不反叛,也不刀兵,可以說是歷史上當開國皇帝最輕鬆的吧。這也讓他有了疑心,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好戲,解決了黃袍加身戲碼的覆轍,從此也就奠定了整個宋朝時期軍事上的一個現象“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樣的軍隊,在古代是沒有多少戰鬥力的,因為在冷兵器時代,還有熱兵器的初期(火藥在北宋開始使用),兵是將之膽,將是軍之魂啊。這樣不接觸,不識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打勝仗呢。

    所以,綜上所述,王安石的變法,可以使宋朝更加富有,百姓更加富足,但是沒有強大的軍事建設,一切都是外敵的肥肉。所以說,王安石的變法只能使國更富,而不強。

    以史為鑑,在當今世界一樣,即使一個國家再怎麼富,而沒有一個強大的軍事國防事業為屏障,一切都是空中樓閣,而且更加讓人覬覦。

  • 2 # 四川達州人

    個人這麼理解的。

    1、北宋本身是富裕的。

    2、王安石變法不可能成功。

    3、歷史不好假設,北宋滅亡原因太多。

    一、變法的原因

    北宋面臨諸多問題:

    1、困於唐代民族政策的遺禍,北宋缺乏合格戰馬,周邊少數民族異常強大。

    2、因為唐末藩鎮及五代戰亂,北宋推行強幹弱枝政策,推崇文治,壓制武將。

    3、北宋對內溫和,比如爆發災荒,政府就將災民青壯年編入廂軍。

    因此北宋軍費畸高,宋太宗時禁軍30萬,廂軍36萬,宋神宗時期,禁軍高達50萬,廂軍超過70萬,還不要說邊境團練、效用軍、番軍等武裝力量,國家財政開支7成是軍費。

    此外,為安撫文臣,控制政權,北宋官員疊床架屋式增加,官員少則三四個多則十多二十個職務,還能給五六個子弟帶來恩蔭出仕,個個都有豐厚俸祿。

    這就是北宋三冗。

    冗官、冗軍,導致冗費。早在宋仁宗時期,三冗已經是朝野上下認同的危害,也才有慶曆新政的出現。

    二、王安石的錯誤

    王安石變法目的錯誤,手段激烈,黨徒各有異心和貪慾。

    1、民不加賦而國用足?

    顯然,在非機器化大生產時期這是偽命題。

    比如,變法前,北宋的常年財政收入是7000萬貫/石/匹。變法高潮時達到1.2億。

    看起來增加7成,實際卻是各種變法名目從百姓頭上搜刮的。因為貴族地主會承擔嘛?

    百姓增加賦稅7成,算上各種折變,實際最少增加了一倍以上的負擔。

    但,國用足嘛?

    依舊不夠。因變法沒有觸動任何形成三冗的因素,沒有加以改善,變法目的又何在?

    2、變法擾民殘民

    鄭俠—流民圖:

    如青苗法—被無數人吹捧的農業小額貸款:

    變法規定,地方州縣以常平、廣惠倉糧食,在青苗不接時向下等戶發放貸款,夏收秋收後加20%利息收回。

    然而,中國有地域差。

    江南成都農民不需要這個,地方官就強迫百姓貸款。山區丘陵農民需要貸款,地方官勾結地主將糧食拿出來放高利貸。都是為完成上級下達的利潤指標,老百姓會滿意嘛?

    3、變法手段惡劣

    三無畏相公王安石:

    變法其實只是王安石的手段。

    為了奪取權力,打擊反對派。而只要變法出現問題,就只能是反對派的掣肘。王安石乾脆以辭職脅迫宋神宗處分反對派—徵誅。

    王安石既然開了惡例,違背君子政治的和諧傳統,報復當然難免。

    4、新黨品行普遍不端

    比如呂惠卿。作為王安石學生,竟然對王安石落井下石,自己登上宰相。

    此外,王安石本人號稱清廉。但他的兒子、兄弟、侄兒、學生、女婿,均在變法過程中撈取鉅額財富。

    這樣的清廉,只能是個笑話。

    三、變法必然失敗

    從目的上看,變法沒有解決或者試圖解決變法的核心問題——三冗。

    從過程上看,變法手段簡單粗暴,反而殘民害民,又盲目擴大政治打擊面,造成反對派大團結而反對變法。

    從結果上看,除王韶收復河泯五州外,變法於國家財政局面、地方經濟發展,軍事力量建設均毫無建樹。反而破壞穩定的政治體制,撕裂統治階層,造成延續70年黨爭。

    王安石女婿、學生——蔡京:

    王安石黨徒,哲宗宰相章惇:

    首鼠兩端的宰相曾布:

    因此,王安石變法並不是真正的改革,只是企圖獲得權力的遊戲,以搜刮掠奪百姓財富為主要目的,失敗自是必然。

    當王安石的學生鄭俠,寧願承擔罪責也要非法透過銀臺司向宋神宗呈遞《流民圖》,王安石變法已經事實上破產了。

  • 3 # TonyDeng

    變法神聖論可以休矣。

    王安石變法的口號是“富國強兵”。所謂富國,是解決國家(朝廷)的財政危機,三冗兩費導致北宋政府瀕臨破產,故急切需要解決困境。為此有兩個途徑,一是開源,二是節流,王安石主張前者,司馬光主張後者。開源即是開創多渠道增加政府財政收入。青苗法是向民眾攤派高利貸,即每個人不管是否需要,都規定必須向政府借貸一筆資金,在年度繳稅費時償還,本來並非所有人都有借款的需要,但王安石是逼著不管窮人富人都要借的,政府的收入當然增加了,富人本來向窮人貸款,現在不單貸款少了還無緣無故欠政府一筆借款,他們會把這些開支轉嫁給窮人,即多收佃租,為此,又導致窮人逃亡和富人隱匿人口。為了繳納無辜的稅費,人們被迫進行更多的生產和貿易,所謂的宋朝富庶資料就是這樣逼出來的。免役法也是本來需要服差役的公民義務,可以用錢買了,你交錢代替,政府另外用低價請窮人、罪犯之類頂替,這裡有差價。至於發明紙幣之類,其實古代對如何保證信用貨幣價值根本沒有完善的體系,不說宋朝,看看元朝如何利用紙幣搜刮財富的就知道了,他們採取的辦法,無一不是照王安石創制而為,的確是政府創收的有效途徑。

    王安石改革,國的確是富了的,說沒有成功不正確,它解決或延緩了政府的財政危機。但強兵,卻做不到,西夏戰爭失敗即是證明。用免役法那樣請回來的兵,會賣命給你才怪,金兵一來,百萬大軍能戰的一個沒有,不滅亡才真是豈有此理。後人說北宋亡自王安石,不是亂說的,多少有點道理,不負全責,也要負一部分。蔡京等,也是王安石派系出身的,行的也是他那一套。

  • 4 # 小怪軟體管家

    王安石是北宋年間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最出名的便是屬於他的王安石變法了!能不能使北宋王朝變得富強,首先要看他變法的內容是什麼!

    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繼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的又一次巨大規模的社會變革運動!試想一下商鞅變法的全面性和徹底性,我們就可以大概瞭解到,王安石變法改革的不僅僅是農業生產,更重要的是改變宋朝的軍隊模式!

    宋朝最值得世人詬病的便是宋朝的軍隊戰鬥力遠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那麼強大,這與宋朝的軍隊制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宋朝對軍隊的把控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軍隊經常互換防務,將軍掌握不了軍隊,甚至由文臣去把控軍隊建設,雖然這杜絕了武力造反的危險,但同時也大大削弱了宋朝的軍事力量,這才是宋朝面對那些少數民族入侵經常戰敗的原因!

    想要使宋朝變得富強,軍隊改革是必不可少的,而王安石變法當中正好有這一項!保甲法,按照相應的要求在百姓當中抽取人丁,在農閒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裁兵法,使不符合當兵要求的人退出部隊,保證了部隊計程車兵素質。更有一些關於騎兵的馬匹改革!這些改革雖然沒有在根本上改變武將勢弱的情況,但畢竟有所改變,大大加強了宋朝的軍事實力!

    在我看來,如果王安石變化可以堅持到底的話,足可以讓宋朝的實力上升一大截,可惜的便是王安石變法中途夭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飼養巴哥犬哪些錯誤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