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崖之殤

    總的來說治療理念就是透過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和行為來減輕焦慮症狀(這也是為什麼這種療法叫做認知行為療法的原因)。這裡的大概原理是,一個人之所以會過度焦慮,是因為這個人有很多關於社交的錯誤想法;然後又基於這些錯誤想法,又各種社交回避行為,進而產生了社交焦慮障礙。

    改變想法

    改變想法的第一步是覺察。覺察就是意識到自己有哪些錯誤想法。這種自我意識,其實是很難的。很多人感到緊張時就是大腦一片空白,沒有辦法說清楚自己為什麼會緊張,感到緊張時想到了什麼。 這種情況的話,那就根本談不上改變了。 但是覺察是可以訓練的,多關注自己的想法就會慢慢有更好的覺察。所以,有社交焦慮的童鞋,下次你焦慮的時候,請停下來想想,問問自己腦子裡想到了什麼,最好是能把這些想法記下來。

    當一個人能對自己想法有覺察的時候,就會發現可能很多想法都是一個主題。比如,如果一個人透過觀察,發現經常有類似於“我社交能力差”、“我不會說話”、“人家覺得我很傻”這樣的想法,這裡就有一個主題就是“我不夠好”(這也是社交焦慮患者最常見的主題!)。意識到了之後,就可以開始嘗試改變和挑戰這些想法。比如我們常用的方法是記錄,你擔心的事情有沒有發生。因為焦慮症患者都是關注未來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往回看看,就會發現你擔心的大部分事情,其實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技術,這裡就不詳述了。

    改變行為

    僅僅改變想法還是不夠的。如果治療停止在這一步,就會出現很多人常常感慨的“道理都懂,可是怎麼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情況。因為有的時候想法改變了,情緒和行動卻還沒有變化。比如遇到別人沒跟自己打招呼,可能想法上已經能意識到“哦,那個人沒跟我打招呼可能只是今天心情不好,可能著急去幹什麼沒看到我”;但是還是會難以抑制地產生緊張的感覺(比如出汗、心跳加速)和迴避行為(比如目光迴避、想要逃離現場)。針對這種情況,就要採取更進一步的行為干預方法來進一步改善焦慮。行為干預方法主要有3種:暴露、社交技能訓練、放鬆訓練。

    1) 暴露

    o 暴露,顧名思義,就是暴露於讓人感到焦慮的社交情境,直面自己的恐懼。比如怕和陌生人講話的,就多去和陌生人講話;怕和妹子聊天的,就多去和妹子聊天。因為無論多麼令人焦慮的場景,如果一個人呆的時間夠久,就算什麼也不做,焦慮水平也一定會下降。在心理學上這個叫做習慣化(habituation)。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看恐怖電影,可能第一次看嚇死了,但是看個10遍20遍的,最後非但不覺得焦慮,會覺得很無聊。很多人可能會問,那我焦慮了那麼多年,為啥還沒有習慣化。這是因為社交焦慮患者通常會有很多回避或者安全行為,比如目光迴避啊,沉默啊,社交上極度順從啊,玩手機啊,或者一定要和自己熟悉的人出席某些社交場合,等等,總之就是各種各樣的辦法讓自己可以不去直面最深的恐懼。慢慢就覺得我只要做了這些事情,那我擔心的事情(”別人不喜歡我””朋友離開我”)就不會發生了。這些行為都會在短期內緩解社交焦慮,但是長期來看,其實是維持了社交焦慮,因為你永遠會覺得與人交往是很恐怖的事情。所以真正的暴露,就要確保這些事情都沒有做,而是真的讓自己在社交環境,想象最壞的可能性(就是可能別人喜歡你),真切的感受焦慮。聽起來很自虐,但是長痛不如短痛。如果能堅持下來(一般10餘次),慢慢就會發現自己開始慢慢沒有那麼焦慮了。因為長時間感到焦慮是很累的,一個人沒有那麼多能量可以長時間焦慮。所以焦慮一段時間之後,一定會開始感到累,焦慮就開始下降。經過反覆多次的暴露,之後在類似情境中就基本不會很焦慮了。

    o 暴露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打破錯誤行為和想法之間的惡性迴圈,讓一個人有機會透過實際經歷和體驗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是不對的。比如一個人擔心自己和別人講話,沒有人會搭理自己。如果一直迴避社交活動,這個人就會對這個信念深信不疑。 打破這個惡性迴圈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主動去和別人講話了,並且得到一些正性反饋(比如發現大家沒有拒絕自己,甚至有人還誇獎自己),這個人就會發現,自己的那些擔心是多餘的。再比如,擔心自己給報告會搞砸,別人會覺得自己講的很差,那暴露就是多去給報告,慢慢就發現,真實情況是,別人很有可能不會這麼覺得。當然有人會問,如果真的去暴露了,又搞砸了怎麼辦,這個時候就需要社交技能訓練。

    2)社交技能訓練

    o 學習一些社交小技術,也是很有必要的。很多社交技巧其實很簡單,短時間就能學會,並且透過有效訓練,反覆練習,可以明顯提高一個人的社交技能。比如微笑、讚美別人、表達感謝、學會提出請求、學會委婉拒絕等等。 這些小技術的學習,可以讓一個人很快在社交情景中體會到一些以前沒有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就是正性強化。讓這個人更願意去練習、暴露、學習更多技能,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改變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社交的那些錯誤想法和信念。

    3)放鬆訓練

    o 特別焦慮的人,還可以多做點放鬆訓練。 至於什麼放鬆訓練好,因人而異。正念、呼吸訓練、肌肉放鬆訓練。如果有自己喜歡的放鬆訓練方法,也可以使用,比如有的人喜歡游泳、有的人喜歡爬山、聽音樂、寫作,只要能讓自己放鬆下來的就都可以。這個可以比較靈活和有創造性一點。

    大概就是這樣。社交焦慮患者可能自己覺得很痛苦,人生很灰暗,但是社交恐懼症已經有很有效的療法。很多社交焦慮患者大都是外冷內熱的,明明很善良友好,可是偏偏很難和別人建立好關係。好的關係是幸福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社交焦慮,可以先試試自助,下面這本書算是美國這邊心理治療的聖經。

  • 2 # 月光戒律大師

    社交恐懼症是指患者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產生異乎尋常的、持久的恐懼和緊張不安,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是恐懼症中最常見的一種。患者明知對自己並無真正威脅,明知自己的這種恐懼反應極不合理,但在相同場合下仍反覆出現恐懼情緒和迴避行為,難以自制。

    本病以藥物治療為主,輔助以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1.抗焦慮藥物:如阿普唑侖、奧沙西泮、勞拉西泮等抗焦慮藥和普萘洛爾等快速緩解恐懼症狀見效很快。2.抗抑鬱藥:常用藥物是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帕羅西汀、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等藥物,以及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類抗抑鬱藥物如度洛西汀、米那普蘭及文拉法辛。

    心理治療:

    1.認知療法:社交恐懼症患者平常表現為心理緊張或焦慮。因此,當心理過於緊張或焦慮時,不妨兜頭一問:再壞又能壞到哪裡去?最終我又能失去些什麼?想通了這些,一切就會變得容易起來。

    2.系統脫敏法: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礙。這種避免直接碰撞敏感中心的方法使一個原本看來很困難的社交行為變得容易起來,這種方法對輕度社交恐懼症一般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預後情況

    兒童時期起病預後較好,5年以後基本恢復或明顯緩解。病程1年以上者,若不經治療,以後5年內變化不會很大,但在更長時間以後會有些逐步改善。

    日常護理

    1.要對自己有自信心。

    2.不要害怕別人的議論。

    3.學會自我積極暗示。

  • 3 # 莉淇心理

    社交恐懼症治癒之路之一:擁抱內在受傷的小孩,發展出內在完美父母。

    雨後春筍,青蛙呱呱清唱,課間孩子們歡聲雀躍的捕捉青蛙,一隻青蛙被一夥男孩子用大石頭碾碎。她羞澀好奇的探頭望去,一男孩不懷好意的拎起青蛙往她的嘴裡塞去,引來一波男孩子哈哈大笑。女孩子驚恐的亂跑、滑倒在操場的泥沼中,老師很快阻止了那個男孩子。

    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進入教室上課,她擦了又擦嘴巴上青蛙的血,驚恐的座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師講了什麼她全然記不起來。

    回到家裡,她躲在一角開始哭泣起來,這時母親走了過來,沒有好氣的說“沒事哭什麼哭,快去把盆裡的衣服洗了”。

  • 4 # 隆光1

    “你越是在乎什麼,什麼就會對你傷害最大”,“黑夜的轉彎是白天,社交恐懼轉彎是淡化,不攀緣不追求”。轉彎方法看你選擇……你可以一心一意做義工去,專心專意哄孩子去:誠信誠意做事去;平平淡淡生活去,只管當下做好自己去……。不執著不妄想管它社交不社交,做事就是做人而已,何去追求社交管它鳥。放下攀緣才能得到自在……。

    有佛法就有辦法 一 須要真心真意拜明師,聞思修.覺正淨.戒定慧……。

    (當然,如果你是由失眠焦慮憂鬱等身體病症引起的,那必須去專科醫院就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孩子攀比性太強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