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茶清歡渡
-
2 # 萌小妮
一般而言,病魔纏身的病人會產生抑 鬱、焦慮、懷疑、恐懼、被動、依賴等一 系列消極情緒和心理波動。此時,病人是痛苦的,如果探望者言語不當,會使他們的痛苦雪上加霜。但是,倘若探視者的語 言運用得好,就會使病人精神振作,進而積極配合治療,早日恢復健康。所以,探望者在探望病人時,不要過多談論病情, 以免加重病人的不良情緒。
探望病人時遵守基本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探望病人之前,應當對病人所患的疾病和病情有所瞭解。如探望患傳染病的病人,像傳染性肝炎、傷寒、痢疾或流行性腦膜炎、流感、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的病人時,要儘量避免接觸病人的用具、衣服,更不要帶小孩去醫院。
探望病人最好避開休息時間,以免干擾病人休息。目前,探病的禮品大致有鮮花、水果及食品之類的東西,其中,以水果和鮮花,尤其是鮮花為最佳。
進入病房看望病人,要在醫院允許的探視時間範圍內,才能進入病房探望病人。否則,既破壞了醫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又影響了病人的治療和休息。
切忌言行舉止不當。由於特殊的心理狀態,人在患病期間顯得相當敏感。因此,探望病人時,如果言語不慎或舉止不當,往往會給病人增加思想負擔,甚至更大的精神壓力。
進房時要先敲門,讓病人感到自己仍然受別人的尊重。看到病床周圍的醫療器械或藥品等,不要大驚小怪,那樣會使病人增加一種無形的壓力。見到病人要像平時一樣握手(不宜握手的病除外),親暱的表示常能傳達出言語不能表示的情感。
站在床前會使病人產生緊迫感,因此要儘快找一把椅子挨著床邊坐下。
探病時,最忌的是說些增加病人負擔的話。應該儘量讓病人減輕心理壓力。探望重病人,一定要同家屬、醫生口徑一致,不可輕易當病人的面洩露“天機”,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說話時要看著病人的眼睛,不要東張西望,使病人感到你在真心實意地關注他。注意問話。不要問:“你怎麼啦?”最好問:“今天感覺好多了吧?”不誇誇其談。
要有分寸地用樂觀的話語鼓勵病人。不可提及使病人不愉快或傷害病人自尊心的事情,因為病人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勵。
不宜拖沓探望時間,一般以15分鐘左右為宜。探望病人要選擇合適的禮物。探望病人所帶的禮品要根據物件和病情而定。
選擇探望病人的禮品,應更多地注重精神效應。要能使病人享受到生活的樂趣,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無需人照料的各種植物是送給住院病人的好禮物,不過,在送花草之前得先問明白,有些醫院是不準給病人送花草的。
探望病人所帶的禮品是有一定的講究的,既然送禮就要送到心坎裡,不要送一些病人忌諱或華而不實的東西。現將探望病人時不宜帶去的禁忌禮品列舉如下,僅供參考:
對於患腎炎的病人,不宜送含動物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魚、蛋等。
對於患糖尿病的病人,不能送各種糖果、甜點心、水果、果子汁等含糖食品。 急性胰腺炎病人必須禁食,只靠靜脈輸液維持,所以探望時不能送任何食品;慢性胰腺炎病人,不宜送高脂食物,如雞、鴨、肉類、奶油、蛋糕等。
對於患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不宜送奶油蛋糕、桔子汁、楊梅露等食品。 對於患菌痢、腸炎的病人,不宜送香蕉、蜂蜜、奶油蛋糕、核桃等。 對於患膽囊炎、膽石症的病人,不宜送膀蹄、老母雞、油炸和含油量較多的食品。
-
3 # Mike芭比
準備:探望病人時遵守基本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探望病人之前,應當對病人所患的疾病和病情有所瞭解。在決定去探望某個病人之前,有必要先向人簡要了解一下病人的病情。例如:病人得的是什麼病,病情重不重,治療情況如何,病人的心理和情緒怎麼樣等等。如果知道病人得的是肝炎等傳染疾病,正在隔離期間,醫院一般規定是不能探望的,則可以透過寫信去表示慰問。
如果病人手術不久,十分虛弱,或者正在搶救之中,家人一般也是不希望探病者貿然前往的。有的病人剛住進醫院,同事、親友就川流不息前去探望,使病人和家屬不勝負擔,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宜集中在同一時間去湊熱鬧。
其次,要弄清楚病人住在什麼醫院、什麼病區和什麼病床號,還要了解醫院探病的時間。
最好,儘量避開病人休息、用餐和醫療的時間。如果病人在家治療養病,則應該在午休之後去探望為好。
時間:探望病人時,首先應選擇適當時機,儘量避開病人休息和醫療時間。由於病人的飲食和睡眠比常人更為重要,所以不宜在早晨、中午、深夜以及病人吃飯或休息時間前往探視。如果是探望住院的病人,還應在醫院規定的時間內前往。若病人正在休息,應不予打擾,可稍候或留言相告。
-
4 # 坤坤老爸2017
一般要上午去,聊家常,工作,生活,開心的事,不要提病,不要說和生病有關的人或事。不易太久,坐會就走,一是病人要休息,二是言多必失。
回覆列表
注意!探望病人有十忌
多數人住院期間都是身體虛弱,心理脆弱。因此,探望病人也很有講究,如果你不想無意傷害到病人,有10件事最好別做。
1.不勉強自己去探病,但也不害怕去探病。探病之前,先詢問對方是否願意接受探望,有些人只想安靜地休息養病,並不希望被打擾,甚至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生病。探病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出於真正關心對方,你必須先有能力接受自己的不安,才有能力面對別人的不安。萬一覺得詞窮,不知該如何面對家屬與病人,寄張卡片或打通電話表示慰問,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善意。
2.不要害怕真情流露。“我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但我真的很關心”,“我不確定我能做什麼,我也很難過”,面對別人的苦難表現出手足無措,並沒有什麼不對。安慰並不一定非要說出來不可,拍拍肩膀、握手、擁抱,甚至陪著他一起流淚,都是很真誠的表達方式。
3.不是當英雄,是當朋友。承認並接受別人正在受苦,與解救別人的痛苦是兩回事。有的人並不想被別人視為弱者,而是想被當成正常人看待。你只需要當一個接球的“捕手”,而不是發球的“投手”,不必把對方的問題攬在自己身上,相信他們自會找到解決的方法,安慰別人之前必須先弄清楚,責任到底是誰的。
4.不把同理心和同情心混為一談。如果對方開始說痛道苦,怨天尤人,怪罪老天對他不公,要接納而不批判,把對方任何的情緒反應都視為正常。可以這樣安慰病人,“你真的很辛苦,實在很不容易”,“難怪你會這麼擔心難過”、“不只是你,換成是別人也會如此”等等。讓他有機會訴苦,宣洩情緒。心理學研究發現,傾吐能強化一個人的免疫系統,一旦把苦悶轉化為敘述,愁雲慘霧也會暫時消散。
5.不要躁動不安地一直想“動手做”。一般人看到別人受苦,都會忍不住想要趕快終結這種情況,常常沒有多想就直接展開行動,做些自認為可以幫得上忙的事,但結果可能是幫倒忙,把事情弄得更復雜。《纖細一線》作者黛安娜·艾克曼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多年,幫助過許多遭遇“情緒危機”的人,她認為人們應該反思,“你有什麼權力未經允許就闖進別人的生活?難道只因為你不忍心看見他受苦?”其實,你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只是坐下來專心陪伴。幫助身患疾病的人,你不需要比他更強壯、更健康,你只需要全心全意地關懷他。
6.不要急著“開口說”。很多人以為自己在聆聽,其實大多是不停地在說話,問自己想知道的問題,要不就是追問事情的來龍去脈,而對方已經不想再多談。最好把自己的問題暫且擱在一旁,你只需要安靜地聆聽。何況你也無法從很片面的資訊中給出任何意見,最好是多聽、少說,把發言權交給病人家屬。
7.不要語帶暗示或批判。不亂下斷語,比如,“你不是很注重健康嗎?怎麼還會生病”。也不要說,“要看得開,放得下”等空洞、不著邊際的話。
8.不要把自己的信仰強加在別人身上。你可以為病人祈福、禱告,這是表達個人心願與對信仰的認知,但不要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強加在病人身上,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價值觀和宗教態度。信仰可以幫助病人得到內在的平靜與對抗疾病的勇氣,但不能當成起死回生的萬靈丹和特效藥。
9.不要扮演醫生。探病的人並沒有治癒別人的責任,而且每個生病的人狀況不同,對某人有效的治療方法對另一個人卻可能毫無作用。不提供缺乏臨床實證的醫療建議與資訊,比如某補品、偏方、藥材等,更不要說“某某某也是這樣,最後就沒事,終於戰勝病魔”等,如此加重對方的心理負擔,好像他的病情沒有起色,是因為他不夠積極、不夠努力。
10.不要散槍打鳥。如果真的想要有所貢獻,親朋好友可以集合起來,共同推舉1~2個人擔任統籌的“視窗”,並分派任務。有人負責跑腿聯絡、處理一些雜事,有人協助照料安頓家屬,有人負責追蹤醫療進度等等,化整為零打組織戰,才不至消耗資源,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