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細水

    魏打的敗仗多,恰恰說明打的仗多;比蜀、吳強大,說明勝仗也多。而且在關鍵的官渡之戰中打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從而奠定了對劉備、孫權等諸侯的優勢。

    還有《三國演義》是以蜀為正統,曹操為奸雄的小說。當劉備被曹操攆成了喪家犬,老婆都投井自盡了的時候。小說裡面仍然有張飛威震長阪坡、趙雲七進七出的精彩演繹。

  • 2 # 史鑑於今

    三國演義是演義類小說,主體是貶曹的,但是歷史大趨勢是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而後來天下大勢,三足鼎立,卻是經過多年搶地盤戰爭,魏蜀吳三家誰也暫時制服不了誰。

    劉備佔領蜀地,東吳據江東,而曹操擁北方。若從戰爭次數和成敗得失來看,應該說是魏蜀之間戰爭較多,在諸葛亮手裡魏軍吃敗仗的機會會多一點,主要是小說想表現神化諸葛亮。

    而從後來的情況看 魏蜀吳三家最後沒有一家是贏家,所謂三家歸晉。

    所以,三足鼎立是歷史使然,不會因為勝多勝少而決定。

  • 3 # 曺秀鈺

    曹操帳下謀士是多,沒有象劉備擁有鳳雛、臥龍得一人者可安天下,何況二者兼得,也沒有孫權帳下週公瑾、魯肅那樣被稱王佐之才的首席軍師,但也有被曹操稱之為孤之張良的郭嘉,不過死的早。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軍師,迎漢獻帝入許昌,官渡以少勝多戰勝袁紹,荀彧功不可沒。至於徐庶、賈詡、許攸等改投曹操帳下以來基本沒獻過一計,是光拿工資的員工,。而程昱倒是有見識的一位,每提出的看法都正確,但一直由曹操自己拿主意不干涉,赤壁之戰前程昱提出的一些細節曹操有所忽略。

    三方鼎足並不意味著各安其位,任何一方都想吞併另兩方,成為一家獨大,但似乎三方才智均衡,長時間膠著有攻有防誰也佔不到誰便宜。直到哪方人才有所枯竭了,這種囧境漸顯,到最後誰也沒能力挽狂瀾,逐漸地被新的一方所取代,這也許是歷史的一個程序吧!

  • 4 # 冰封的刀1

    三國時期論英雄,我個人觀點,英雄排行榜第一位,非曹操莫屬。<<三國演義>>只是一本歷史小說,也是一本野史。所以可信度不高。羅貫中,元末明初的小說家。大家知道小說的題材,可以誇張虛構。想了解真實一點的曹操,大家不防看《三國志》。《三國志》是三國時期陣壽所寫。而且他以前在蜀國做主薄。所以身在三國末期的陣壽,更瞭解三國時期的歷史。咱們回過頭來說曹操。曹操硬把一個要倒閉了的漢氏王朝,給起死回生了。年輕時候的曹操,可謂是金戈鐵馬,馳騁疆場,所向披靡。而且善於以少勝多。不可一視的袁氏兄弟,武功蓋世的呂布等等亂世英雄。無不被曹操所擒,所殺。但是曹操也是人,是人都會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時候。赤壁之戰,損兵折將。(這一戰曹操到底損失了多少人馬?歷史介爭論不休,我個人觀點,赤壁之戰有可能是一次遭遇戰。我估計是曹操,輕敵冒進,孤軍深入致而兵敗。兵馬損失不會超過20萬)。所以這一戰的失敗,不足於形成三國鼎立的局勢。哪怕曹操再損失20萬人馬。他也有一統天下的能力。促成三國鼎立的力量,我個人認為是曹操內部。曹操本人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他能不知道,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嗎?我曹操把蜀吳滅了。那我就成了天子的最大敵人。下場可想而知。而且當時,天子已有殺曹操之心了。你說曹操還敢統兵在外嗎?萬一後院起火,咋死的都不知道。當然,還有其它的內部原因,外部因素,一起促成了三國鼎立。

  • 5 # 360生活館

    曹操打的敗仗比蜀、吳多是因為曹操參加的戰役比蜀、吳多,曹操在逐袁術、敗張繡、滅呂布、破袁紹的時候,劉備和孫權都基本沒打過什麼大仗,在這段時間劉備大多數是作坐上客,孫權則是有長江天險作隔岸觀火。 曹操在跟袁術、張繡、呂布和袁紹逐鹿中原的戰役中有勝有負,而勝負乃兵家常事,曹操就是透過逐袁術、敗張繡、滅呂布、破袁紹使得自己的勢力越來越強大的。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赤壁之戰後曹軍北返,曹軍因這場戰役大傷元氣數年內無力南下,孫劉兩家則是在這段時間積極擴張, 劉備在取得荊州和兩川之地後實力大增。 在後來的漢中之戰中曹魏和蜀漢雙方都是精英盡出,曹操是完敗退出漢中。 經過這場漢中之戰可以證明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了。

  • 6 # 一貳一橙

    以《三國演義》的角度來看,曹操赤壁戰敗就是由諸葛亮和周瑜合作完成三國鼎立局面的。因為羅貫中寫的小說雖然有很多不符史實的事,但作為一個合格的小說家,他也不會去改變歷史的最終結果。關羽義絕最後也要被一群負義的小人害死,尊劉抑曹也不乏對高貴鄉公曹髦的真實還原,以蜀漢為正統可也要三家歸晉。但即使結果不變,但經過也可加以各種佐料來豐富內容,說白了就是為成功找原因,為失敗找藉口,而曹操的赤壁戰敗就是這樣的一點佐料。以魯肅的《榻中隊》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來看,天下是一定要兩分或是三分的,不同的是從中參與的人物的區別而已。曹操如果赤壁之戰的時候勝利的話,那天下就會一統,三分之勢就只是一紙空話而已。所以曹操和羅貫中“合作”,成功地避開所有勝利的可能:被周瑜一封書信所騙,在軍心未穩的情況下斬殺蔡瑁,張允,失去了統率水軍的最佳將領。又接受龐統的連環計,以鐵鏈連線戰船,導致了火燒連船,一發不可收拾。對黃蓋的投降不在意,最後被偷襲了。最後被諸葛亮借東風之力,風助火勢把自己燒得一塌糊塗,只能灰溜溜地逃回北方。曹操好不容易逃到了華容道,卻在最後遇到了關羽,本來是死路一條了。可關羽又偏偏把他給放了,這一切都是在諸葛亮的計謀之中,他夜觀星象,窺探未來,知道天下始終是要三分的,而為了劉備能擠入這三分之勢,就必須有一個強力的盟友,而為了牽制這強力的盟友,則需要一個更強力的敵人。以外部的壓力來促成內部的團結,曹操就是最合適的外部壓力,要是曹操一死,曹丕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壓制住北方的各派勢力,那北方必定大亂。北方大亂最有利者就是孫權和馬超,這兩方肯定不會放過這大好時機的,馬超會吞併關中,而孫權也會往北發展,可劉備當時並沒有能力和這兩個人爭鋒,甚至連劉璋都對付不了,所以曹操不能死,一定要活。

    赤壁之戰失敗了,曹操只能逃回北方和馬超爭關西,孫權雄踞江東,劉備則往西邊發展,三足鼎立之勢自此形成,直到夷陵之戰後才最終確立。

  • 7 # 十澗溪

    兵多將廣的同時,也要照看相對較大的土地,不能集中優勢兵力。不只是光三國對立使兵力分散,還要用兵防禦北方蠻族。

  • 8 # 要三四喂

    不是強行科普,只是噁心有人黑正史裡的丞相。演義丞相粉不要擔心,因為正史裡的丞相同樣非常優秀,希望你們也能喜歡正史裡的丞相。

    歷史上的丞相:又高又帥氣質又好

    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

    歷史上政治地位

    歷史上六大政治家:管仲,商鞅,諸葛亮,王猛,王安石,張居正

    歷史上軍事地位

    唐朝武廟十哲: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張良,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

    宋朝武廟十哲:管仲,韓信,諸葛亮,李靖,李勣,郭子儀,田穰苴,孫武,范蠡,樂毅

    元朝:《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條》載:"武成王立廟於樞密院公堂之西,以孫武子、張良、管仲、樂毅、諸葛亮以下十人從祀。

    其實陳壽說得也沒錯啊,政治高於軍事只能賴我丞相政治太好了這可怎麼辦233333

    文學才華:丞相從來不賣弄文采詞藻,但是句句真情實感,《出師表》:臨行前給皇帝寫了些建議,然後就千古流傳了。《誡子書》:臨終前給兒子寫封家書,然後又千古流傳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被歷代書法家喜愛233333 此外還有《論交》《論光武》《論諸子》《論讓奪》等。還有軍事作品,以及兵法推演等。

    另外,說丞相是全才是因為,他還會音樂,繪畫,書法,發明,,水利,法律學,天文,兵器學,農業學(這段太恐怖了,不太信)

    歷史評價(這群人可都沒看過演義)

    李白: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杜甫: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李商隱:管樂有才真不忝,梁父吟成恨有餘。

    杜牧:子夜星才落,鴻毛鼎便移。

    元稹: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劉禹錫:軒皇傳上略,蜀相運神機。

    白居易: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孟浩然:誰識躬耕者,年年梁甫吟。

    陳子昂:猶悲墜淚碣,尚想臥龍圖。

    岑參:遺廟空蕭然,英靈貫千歲。

    楊萬里:四川全國牙旗底,萬里長江羽扇中。

    王安石: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

    范仲淹:留侯武侯者,將相俱能任。

    王陽明:八陣風雲布時雨,七擒牛馬壯秋風。

    蘇軾: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

    辛棄疾: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

    朱熹:英姿儼繪事,凜若九原作。

    羅隱: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文天祥:天下皆傳清獻節,人心自有武侯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哈登在美國人氣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