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三省

    自己培養幾十年的接班人出現問題,太讓這位皇帝傷心,同時也可能有點質疑自己的眼光,想透過比較民主的方式去處理一下此件事情,好這只是其中一種可能,更大的原因是康熙已經察覺了兒子們的勾心鬥角,派系爭鬥,想透過選舉太子來觀察一下,哪些朝臣和哪個兒子是一撥的,明朝亡於黨爭,所以清朝在這方面是比較忌諱的。

  • 2 # 讀書益多多

    這不是真心的。首先,老四一直對太子所作所為很不滿意,太子私心重,不在乎江山社稷。老四胤禛只是礙於“君臣之分”,和兄弟情誼。所以,一直幫扶太子。太子在清繳國庫欠款一事上,很讓老四傷心。老四得罪了那麼多人,太子卻一直在裝好人,還給自己手下說情。最後,老四費力不討好,弄得一身髒。

    其實,老四一直做"冷麵王",做"孤臣"。表面上是為了太子出力。其實呢,是為康熙解憂。更深層次來說,是為了大清江山。老四胤禛才是心繫天下的皇子。所以,為了大清江山,老四也要爭太子!其次,老十三被放出來以後,勸說老四胤禛爭太子位。此時,老四被說動了。當初,二哥是太子,他們支援太子是對的。現在,太子位子空出來了,老八又是個假“賢王”。所有皇子中,只有老四是幹事的人,所以,老十三支援胤禛爭!

    胤禛也覺得自己對太子仁至義盡,他也清楚老八是什麼德行。所以,為了江山社稷,為了皇阿瑪,他必須爭太子位!再者,鄔思道給胤禛等人出主意,要“爭是不爭,不爭是爭”!鄔思道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老爺子老了,要把家產留給兒子們,可是,鑰匙只有一把。這些兒子為了鑰匙爭的你死我活,頭破血流。只有一個兒子,很聰明,從來不爭,只是默默的幹活。後來,老爺子想明白了,就把鑰匙給了這個不爭的兒子。

    老四和老十三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不爭”,還是推舉廢太子。最後,太子位置是個燙手山芋。太子被廢,老四作為原來的太子黨,不敢舉薦自己。這樣,會讓原來的太子黨官員寒心。而且,康熙爺讓眾人舉薦太子人選。百官都被老八收買了,按照投票數量,老四肯定不佔優勢。所以,不如舉薦廢太子。這樣,在康熙面前還能留個“有情有義”“忠君識大體”的好印象。老八是受百官推崇,卻在康熙爺心裡落下了朋黨的印象。老子還沒死,你竟然結黨!這不是找死嗎!這樣一來,更加突出了老四“孤臣”的秉性。

  • 3 # 丿映月灬芙蕖

    個人觀點。覺得是真的。首先是對前太子的不滿,都知道不滿分很多種,程度有深有淺。廢立這樣的事都是朝廷的大事,稍有不慎都會動搖國本的,應該不會兒戲吧。其次老八做的太好,寬厚仁慈,一派明君氣象。應當說是深的聖心的,從喜歡乾隆來說,應該能窺得一二(有點小心思,總覺得老八和乾隆某些行事作風還是很像的)。再者後來復立太子懟老八是因為突然覺得老八勢力也太厲害了,這一點是康熙都始料未及的。綜上所述,康熙再立太子是出於真心,本心屬意老八。不曾想老八勢力已大到他始料未及的層面了,他感覺到對自己有威脅。無奈之下才又復立前太子,實在也是權宜之計。自古這種皇帝太子的關係也是很難處理的,試問哪個至尊,能容的下,眼皮子底下天天有一個等著接班的人,權御天下怎肯輕易拱手讓人,哪怕是親生兒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待歷史的想發,這是我心中那面。

  • 4 # 青言論史

    這一點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不僅不是真心的,而且還是非常有深意的一次試探性行為。

    《清史稿-聖祖本紀》記錄的非常明白,在胤礽被廢以後,“太子既廢,上諭:‘諸皇子中如有謀為皇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所不宥。‘”明白無誤地表明瞭自己的觀點,自己暫時不想再立太子,如果誰還惦記著這一出,那他就不是皇子,而是國賊!

    而偏有人不信這個邪,那就是八阿哥:“諸皇子中皇八子允禩謀最力,上知之,命執付議政大臣議罪,削貝勒。”在皇帝得知他活動太子之位最活躍的時候,二話不說就褫奪了他的貝勒爵位,下手不可謂不重了。

    因此,電視劇中的演繹就非常有深意了。在皇帝有明確上諭不許奪嫡、八爺奪嫡還被嚴厲處罰的情況下,如果在之前他要公推新太子,那他的心態就很明顯了——看站隊形勢。

    在這種條件下,他必須看清楚誰想擁立皇子建儲,然後搞清楚哪些大臣站的是哪位皇子(比如四爺和八爺),再對其做一個一刀切。這是非常高明的政治策略,一般人很難看出皇帝的用心所在。

  • 5 # 歷史茶坊

    來看看康熙當時是怎樣說的:在京四品,地方二品以上官員,皆可擇賢舉薦新太子人選。更重要的是後來在上書房說的這句話:朕一唯公意是從,決無偏私。

    那麼,康熙是真心想讓百官公舉新太子嗎?答案:當然不是。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廢太子原因探究

    康熙在熱河行宮接見蒙古王公時突然廢除胤礽的太子之位,表面上看起來是由於熱河都統凌普奉太子手諭帶兵進駐行宮和私會康熙妃嬪鄭春華被夜行出遊的康熙當場捉姦,使康熙龍顏大怒,於是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可實際上真實的原因卻是由於太子主持朝政期間的無能與貪婪,使康熙感到祖宗基業斷不可託付於胤礽之手。太子胤礽主持朝政多年,不僅無絲毫建樹,反而弄得國庫出現鉅額虧空,各地官員草菅人命,連天牢死囚都可以由人頂替,代為受死。不僅如此,胤礽還帶頭拖欠下國庫五十萬兩白銀,在康熙追比庫銀時又透過賣官買官鬻爵,收受賄賂來償還欠款,被康熙發覺。種種劣跡,使康熙感到所託非人,於是在前往熱河行宮時便有意廢除太子,而在行宮發生的變故只是導火索,引發了這次廢儲風波。

    廢太子後的醒悟

    康熙在熱河行宮廢除太子,一方面是由於情勢危急,凌普的兵馬奉太子手諭進駐行宮,為求自保而不得不做出斷然處置。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胤礽往日失德行為的懲罰。但在戒得居內聽聞老三胤祉告發大阿哥胤禔有魘鎮太子的不法行為,使康熙認定胤礽往日的行為失常是由於妖邪作祟,情有可原。於是,康熙下令圏禁了大阿哥胤禔和與胤礽過從甚密的老十三胤祥。

    回到京城以後,康熙回想起行宮中發生的事情,越發覺得廢除太子過於孟浪,是情急之下的無奈之舉。因此,康熙詔告天下,令在京四品,地方二品以上官員擇賢舉薦新太子人選。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廢除太子的詔命是康熙下達的,雖然很想復立太子,但做為皇帝,君無戲言,總不能出爾反爾,復立太子吧!康熙想的是,太子畢竟主持了多年的政務,文武百官念其舊情的應當不少,眾多官員們舉薦太子復位的情況下,自己也好順水推舟,復立胤礽為太子。

    出乎意料的結果

    康熙沒有料到,以上書房大臣佟國維為首的官員早就和老八胤禩沆瀣一氣,聯合門生故吏同共保舉胤禩為新太子人選,並把舉薦太子的薦章排除在候選人之外。平日裡一臉和氣,頗具人緣的胤禩頓時脫穎而出,成為了新太子最熱門的候選人,這個結果使康熙感到非常震驚,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的朝局之下,其實暗流湧動。康熙不得不仔細盤算,敲打敲打這群勢力龐大的“八爺黨”,把佟國維趕回家中閉門讀書,嚴厲斥責馬齊等保舉胤禩為新太子人選的官員們,褒獎顧念舊情,保舉胤礽的張廷玉,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等人。所以說,廢太子後康熙下令公舉新太子的行為,並不是出於真心,而是想借此機會讓廢太子復位,還差點弄巧成拙,形成騎虎難下之勢。正是:玩了一輩子鷹的人,最後差點被鷹啄瞎了眼!

  • 6 # 妖姬的情感課堂

    當然不是真心,康熙要公舉新太子是別有深意。

    公舉新太子,是因為康熙在熱河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胤礽被廢,可謂罪有應得:他指示刑部官員收受賄賂替換死囚,與庶母張春華私通,最後十四阿哥模仿太子手跡擬了一道調兵手諭,成了壓垮太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然而,這些事情都是康熙心裡清楚,外臣卻不清楚:刑部冤獄案中肖國興揭發太子的摺子被張廷玉燒掉了,這口鍋肖國興背了;太子與張春華私通是宮闈醜聞,康熙自然不會拿出來說。至於太子調兵之事,連十阿哥都不信,更別說其他人了。

    在封建王朝,廢立太子是一件大事,被視為國之根本。康熙如此輕易地廢太子,他也知道人言可畏,特別是怕後世史書對自己有不好的評價。

    因此,康熙要大臣們公舉新太子,其用意很明顯:選誰做太子是你們大臣的意思,這可不能怪我草率行事了。

    此外,公舉太子還有另一層深意。

    經過熱河一事,康熙發現皇子們暗潮湧動。大阿哥暗中詛咒、魘鎮太子;八阿哥在辦刑部冤獄案時給太子下套子;不知哪位皇子偽造了太子的調兵手諭……

    由於康熙吸取明朝的教訓,讓皇子們參與政事,培養能力。然而這樣一來,皇子們也各自培植了自己的勢力,一旦為了皇位爭鬥起來,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康熙想透過公舉太子,摸摸各位皇子的底,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大的勢力。

    八阿哥和他的智囊佟國維沒有看透康熙的意思,以為他真的想要公舉太子,居然大張旗鼓地串聯,共同推舉八阿哥,鬧出了聲勢浩大的八爺黨。這下正好觸犯了康熙的忌諱,鬧了個灰頭土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歲寶寶舌頭長潰瘍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