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澹奕
-
2 # 歷史探索公元
乾隆時期,有一位身份低賤的宮女被乾隆冊封為了皇后,此人便是魏佳氏,她本是一位包衣家奴,後來一步步被晉升為皇后。
上圖為乾隆皇帝畫像
歷來的封建皇家選妃對門第身份非常講究,要講究個門當戶對,越是家世顯赫越容易與皇家攀上親戚。
魏佳氏作為包衣身份的女子透過皇宮的選秀進入皇宮做了宮女,進宮後被安排伺候乾隆。時間長了後和乾隆關係一步步親密,不就後被乾隆冊封做了魏貴人。又過了幾年又被封為三嬪之首,但在這三位嬪妃中她的身世是最低賤的。
上圖為《還珠格格》令妃劇照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去世後,她被封為令妃(就是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令妃原型),從此之後便一直陪伴乾隆身邊,不管是祭祖還是下江南,乾隆都會把她帶在身邊。魏佳氏深知後宮是個險惡之地,所以她在後宮中格外的謹慎,做人行事都很小心,對後來的繼皇后那拉氏非常尊敬。
再之後,魏佳氏為乾隆生育了多個子女,被冊封為令貴妃,她從不參與朝廷政事,生活也很簡樸,是當時乾隆最寵幸的嬪妃。
後來的一次下江南中繼皇后那拉氏因為剪髮事件被乾隆打入了冷宮,事件的原因就是乾隆要立魏佳氏為皇貴妃,那拉氏怕影響到自己的地位不同意,便引發了此次事件。本來就不得乾隆喜愛的那拉氏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然而魏佳氏很快便被冊封了皇貴妃。
上圖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畫像
繼皇后那拉氏被打入冷宮後,乾隆便沒有再立過後,就這樣魏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便開始統管後宮事物,行使皇后權利。
魏佳氏在後宮的幾十年裡,把後宮治理的井井有序,也是後宮為乾隆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子。根據世宗秘密立儲的策略,乾隆將繼位於顒琰的遺詔放入正大光明匾後。
但魏佳氏最終沒有等到兒子顒琰繼位便過世了,乾隆以皇后禮儀厚葬了她,並追封為孝儀純皇后。
魏佳氏雖然沒有被封為皇后,但她一生也算功德圓滿,從一位包衣女婢逐步晉升為皇貴妃,備受乾隆寵愛,兒子顒琰也被乾隆立為太子,死後也被乾隆給予了皇后待遇,其在乾隆心中乃至整個後宮中,也是最有影響力的。
-
3 # 國史館
不請自來。
題主的這個標題相當地危言聳聽。其實,真實的情況完全不是題主所說的那個意思。
這是因為,題主預設了“包衣出身就是家奴”這個邏輯,把上三旗出身的官員都當成皇帝的家奴了。
按照八旗制度,八旗的旗主相當於主人,有生殺予奪之權。八旗中的所有成員都要無條件服從旗主。但實際上旗主的身份再高,也不能真的把旗中的成員當成奴隸。因為旗主只是個職務,是有一定任期的,不是終身制更不能世襲。
八旗的旗主一般都是由皇帝在八大鐵帽子王或者親王中選拔任命,雖然任期比普通的官員要長,但也有相當的隨機成分,不確定因素很多。而八旗中的人是不能隨便得罪的,男人稍有出息就能混個朝廷大員。女孩更不用說,除了選秀女進宮還有可能被指婚給王公貝勒或者親貴。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哪個旗主昏了頭把人不當人看。
清入關之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皇帝親領。順治入關,多爾袞死了以後,皇帝將多爾袞所統的正白旗收回,形成了上三旗下五旗的格局。
雍乾以後,打仗的任務由專門組建的綠營等常備武裝代替,八旗由專門的軍事組織演變成旗人的生產和生活管理組織。上三旗的主要任務是替皇帝管理內務府。而內務府是一個非常大的衙門,其規模相當於六部九卿的總和。不僅如此,內務府的官員還有外放的便利,雖不至於出任方面,但到各省去擔任道臺、藩司和臬司是很普遍的。所以上三旗官員的身份是很值錢的。
清制,八旗官員無論文武,其中四品以上的人家生有女孩,13-16歲沒有出嫁的,一律報內務府候選秀女。清朝的皇后、嬪妃都是從秀女中選出的。不僅如此,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和近支親貴的福晉也由秀女中擇配。
所以,清入關之後的9個皇帝的皇后,有一多半是上三旗出身的,單說乾隆皇帝從家奴中選後太片面了。
就拿辛酉政變以後開始垂簾聽政的兩宮太后舉例。咸豐2年2月,慈禧與後來的慈安太后同一天選秀女入宮,但因為出身不同,兩人剛入宮時的待遇完全不一樣。慈安姓鈕鈷祿氏,他的父親是鑲黃旗滿洲的廣西右江道穆楊阿,從三品。慈禧姓葉赫那拉氏,她的父親是鑲藍旗滿洲的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徵,正四品。穆楊阿因為出身於內務府,家世殷實,所以慈安太后在廣西出生,全家都隨父親在任上,家庭非常幸福。而慈禧的父親最初只是鑲藍旗都統衙門的筆帖式,雖然後來當到吏部文選司主事和驗封司員外郎,甚至外放山西歸綏道,但惠徵這個人天生不會弄錢,家中入不敷出十分拮据。惠徵外放時就只能隻身赴任,因為攜眷到任上是一大筆開銷,惠徵生了大大小小五個孩子,光靠惠徵的俸祿絕對養不起。道光年間八旗中對於旗人還有些貼補,所以把家人留在北京是可以勉強度日的。可能是基於這個原因,慈安入宮不到一年就被立為皇后,而慈禧只是在立後時借光被立為嬪。
其實,法律上清朝入關以後所有的皇后都是出自上三旗,按題主的說法就是所有的皇后、太后都是皇帝的家奴出身。這是因為,皇后被冊立以後,皇帝還會額外頒發一個恩詔,皇后的孃家是下五旗的,會將其升至上三旗,俗稱“抬旗”。這個抬旗一般是抬皇后的父親一家,但有時候也會抬到皇后的祖輩,將其祖輩三代一大家子都抬入上三旗。皇太后也會被抬旗,因為她生的兒子當了皇帝。慈禧就是當了太后以後將孃家的三個弟弟都抬旗到了上三旗的。
說上三旗的人是皇帝的家奴雖然不能說不對,但不是通常我們理解的那種普通的家奴,正式的名稱叫做“包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出身於正白旗包衣世家。他的曾祖父曹璽是江寧織造,他的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媽,他的祖父曹寅因此在少年時是康熙皇帝的玩伴,青年時就是御前侍衛。而曹雪芹的姑姑則被太后指婚嫁給了平郡王訥爾蘇,她生的兒子就是第五代平郡王愛新覺羅·福彭,是曹雪芹的表兄。所以,上三旗出身的官員身份是很高的。雖然理論上說上三旗的人都是皇帝的家奴,但此家奴不是彼家奴,皇帝從來沒有把哪個上三旗官員招到宮裡像對待太監一樣使喚過。
其實,清朝滿大臣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是一種自謙,表示願為皇帝像奴才一樣效犬馬之勞的意思。因此,所有八旗出身的官員,不管身份如何,在皇帝和太后面前一律都自稱奴才。而漢大臣則不論文武一律都自稱臣。這是一種禮節,不能亂,亂了會被人笑話,嚴重的會被言官糾參。
-
4 # 浮生若淺
正是因為清朝十分重視門第,所以是不可能冊封包衣出身的女子為後。而題目中所提到的應該是嘉慶帝的生母魏佳氏,而她的皇后之名是在乾隆公開宣佈冊封永琰為皇太子之時追封的,此時魏佳氏已經薨逝20年了。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嘉慶帝生母,初入宮時被冊為魏貴人,同年晉為令嬪,乾隆13年晉妃位,乾隆24年晉令貴妃,乾隆30年晉封為皇貴妃。從小小的貴人到皇貴妃,魏佳氏光速一般的晉升之路,不得不令人驚歎。
乾隆30年,魏佳氏被冊為皇貴妃時,乾隆帝的繼後輝發那拉氏並沒有被收回名號,所以令皇貴妃雖是後宮的實際掌權者,但是注意,她的名分只是皇貴妃,終究不是皇后的名分。
乾隆40年,魏佳氏因病去世,乾隆帝給她的諡號是令懿皇貴妃,她是以皇貴妃名分入葬裕陵的。到了乾隆60年9月,乾隆宣佈令皇貴妃之子永琰為皇太子時,才對令懿皇貴妃進行追封,追封她為孝儀皇后。
所以出身包衣的魏佳氏並未被乾隆帝冊封為後,而是魏佳氏死了20年,同時明確繼承人是她的兒子永琰之後,才對她進行追封,這與乾隆帝冊封她為後在概念上是不太相同的。
回覆列表
清朝是個特殊的朝代,“奴才”的地位遠遠比“臣”要高得多,因為“奴才”是真正的自己人。清朝重視的不是門第,而是出身。清朝乾隆帝一生冊封的只有兩位皇后,一個就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另一個就是著名的帝繼純皇后那拉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人的確是“家奴”出身,但是在當時來說,兩人的出身非常高貴。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出身滿洲鑲黃旗,乃是上三旗之首,由皇帝親自統領,其父親榮保乃是察哈爾總管。富察氏的曾祖父乃是太子太保,祖父曾經是戶部尚書,伯父也是當時的一品大員,如此出身的皇后,在清朝也是非常罕見的。
乾隆帝的第二位皇后,也就是著名的《還珠格格》中的那位,帝繼純皇后那拉氏,出身雖然比不上孝賢純皇后,但是也不算低。出身上三旗之一的正黃旗,其父親是個包衣佐領,官位並不算高。
如果說真的“家奴出身”,那麼就是乾隆的第三位皇后——死後被追封的皇后,就是著名的令妃娘娘魏佳氏。魏佳氏臨終是皇貴妃,然而她是內務府宮女出身,與雍正帝的生母烏雅氏類似,她才是真正的“家奴”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