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朝溝通教練

    生氣發脾氣就是自己認為對此事無能為力了!就承認自己的無能!

    家長就不應該輔導作業。

    學習的事要交給學校的老師!

  • 2 # 姜白的樹洞

    很多人以為“憤怒是無能的表現”,實際上,有策略的發脾氣也是一種高情商。

    就像謙虛和展示自己要分場合一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運用好你的鼓勵和憤怒,比一味地誇獎更能幫他們建立原則。

    輔導孩子做作業,可以借鑑企業管理的績效規律:

    如果員工(孩子)在多鼓勵、多溝通的領導(父母)管理下,任務高效完成,那麼優先選擇鼓勵和溝通;如果在領導(父母)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之後,員工(孩子)仍然拖延、推諉、找藉口、故意做錯,就要板起臉,明確懲罰,講明後果自己承擔。
  • 3 # 劉八八EIGHT

    現在以及之前,我們在輔導小孩功課的時候都是難免發脾氣的。發脾氣的原因也無非就是:一、家長覺得小孩比較笨,在家長眼裡,多麼簡單的問題,和小孩講一遍兩遍,他們還是不會,所以就引起了家長在輔導的過程中脾氣暴躁,大多數的家長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發脾氣。二、覺得在輔導的過程中,小孩根本集中不了注意力去學習,去聽家長的輔導。

    這些情況也並不是一個家庭中存在的,在中國大多數的家庭當中都是常事。首先要澄清的是:我們的孩子並不笨,他們都是非常的聰明的。

    現在網上也是有很多的影片都是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控制不住發脾氣。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小孩的原因,他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對於孩子,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他們的認知水平是不同的,這是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也會提高。換句話說就是,他們對於問題理解的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的提高。再者就是,現在的兒童都是比較怕老師的,在他們的心中,老師是神聖的,是具有很大的威嚴的,他們對於老師有一種恐懼感,所以在學校的時候,他們都是非常的聽老師的話的,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他們不敢不用心聽,因為他們害怕老師提問到他們的時候,因他們的不會而被責罰。而家長是孩子朝夕相處的,在孩子們的心中,沒有那麼多的威信,所以在家長輔導的時候,孩子因心中並沒有那種恐懼感而對學習怠慢。

    還有就是家長方面,很多的家庭都是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不理解孩子。不光是自己的孩子是這樣,就連我們小的時候也是這樣的,畢竟學習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還小,得一步步的慢慢來。家長更應該像朋友一樣去幫助他,耐心的引導他。我們家長一味的發脾氣也並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家長對孩子的態度。

  • 4 # 家長指南

    這段時間網上風靡一時的家長陪讀的段子以及影片好多,看來後不禁讓人忍俊一笑。笑是笑了,可是背後有多少無奈心酸只能自己知道。

    這畢竟是個嚴肅的話題。說的通俗些,都說現在人生活就是過孩子,孩子教育學習每個當父母的都不敢鬆懈一絲一毫,可是關心則亂,過猶不及。“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這就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問題不能迴避,可是白天工作,晚上勞心勞肺惹一肚子氣,無奈之下唉嘆道“我這麼聰明,怎麼生這樣一個笨孩子?”

    孩子真的笨嗎?孩子真的不是學習那塊料?我想大多數不是那麼回事,現在孩子比父母同齡時候聰明是不爭事實。還是問題出在自己的教育理念方法上。

    我因為工作關係,接觸了太多家長,各個冤屈的竇娥似的,我話儘可能婉轉,意思是一個,不懂教育的家長又不去學習教育的家長,就是把愛因斯坦的童年少年給你,恐怕也是扼殺。

    你可能給我列舉好多孩子的不端,我要強調的是你為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孩子學習的習慣做了些什麼?

    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孩子學習興趣和培養習慣,這是根本,這點不解決,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相反不要過於計較知識接受的程度。建立的方法很多,殊途同歸,這裡不多說,解決根本問題,那麼陪孩子做作業發脾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不管你孩子現在多大,這項工作都不晚,當然越快越好。

    這是一個長期過程,如果現在還沒做到很滿意,孩子作業什麼的讓你抓狂,日復一日,反覆如此,我建議糾正孩子之前先糾正自己,你要知道是自己錯了。

    孩子學習不會聽不懂不理解,他是孩子,記得你還曾經為他的天真無邪開心大笑,怎麼怎麼快變臉了?他是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

    孩子不斷溜號不知道再想什麼,他是孩子,玩是他的天性,養個小貓還挑個愛玩耍的,何況孩子。

    先理解孩子,再控制自己,就容易多了。

    不要著急,中小學生知識還不是很難,把心思放到引導孩子習慣和興趣上,這點做好,一切都不難。

    這樣你在陪讀陪作業時候就有任務了,為了完成任務,把心思用在提升興趣和習慣是上,我相信你很可能就不會亂髮脾氣了,因為你知道發脾氣正在讓孩子遠離學習的興趣。

    在說一點需要注意的,很多家長有個惡習,總挖空心思讓孩子多學點什麼,孩子玩成你的規定內容,你馬上又再陰險狡詐的加上點新的。這樣你就把孩子推向敵對陣營,等著你們之間的十年戰爭吧!

    要言而有信。

  • 5 # 小令老師

    作為家長,我們都會有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經歷,有的很輕鬆,有的則會發脾氣。每個孩子是不同的,學習能力各個方面等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家比,那麼怎麼剋制自己不發脾氣呢,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就此我簡單談幾點。

    1、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畢竟是孩子,都會有貪玩,不想學習,不喜歡寫作業的時候,我們需要慢慢去引導他們,或者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能夠每天認真完成作業,就會有適當的獎勵,給他們規定時間,培養孩子自覺獨立完成作業,並且及時不拖拉的好習慣,比啥都重要。這需要一個過程,畢竟孩子的自我管控能力不強,他們需要有監督的。

    2、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肯定狀況百出。當我們想發火時,想想我們小時候,想想孩子的感受,換位思考一下,其實孩子也希望自己什麼都會,考試考第一,但是學習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孩子出現不會做的題目,寫不完作業都是正常的,我們那時上學時,也是一步步這麼走過來的,多點耐心,少點煩躁。如果你生氣發火,孩子心裡也會難受,情緒會受到影響,更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思考,甚至給孩子留下陰影。

    3、如果你實在忍不住想要發火,那麼我建議你先去外面待一會,讓自己冷靜一下,再回來。我們的情緒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

  • 6 # 樹洞工作室

    記得曾經和孩子爸爸探討,為什麼我們都能對學生充滿耐心,遵遵教導,慈師益友,到自己孩子這沒過多久就耐心全無,火冒三丈,他淡淡的說:親生的,因為親生的,所以更在意,因為在意反而更易焦慮。各位奮戰在陪讀大軍的戰友們,你們覺得呢?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成了中年老母親,朋友圈中一個特別存在的梗。

    真的是源於親生的,才會導致親子溝通中出現種種障礙嗎?

    最近朋友圈中,佛系老爸走紅,江蘇,有位平時零分的小朋友考出了七分的成績,他的爸爸為了激勵孩子,買了一千元的煙花慶祝,被激勵的小朋友學習越來越認真,已經可以考出57分的成績了,這孩子的成長中,點滴進步都值得鼓舞與欣賞,相比於心靈麵包中小溪筆下的這位鈍感老爸,生活中的敏感父母,是什麼讓我們覺得陪讀的不快樂呢?是不是我們對孩子的慣性思維讓我們變得不快樂?蔡瀾在《不如任性過生活中》寫道:壓力的敵對頭是好玩,什麼東西都把它變成好玩,壓力自然減少。可能你會說,說的容易,的確如此,如果不做永遠沒有改變。

    焦慮不就源於想的多而做得少嗎?做,機會是50對50,不做等於0,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擔心假期孩子作業,無計劃沉迷網路,於是開始了各種假想,越想越焦慮,在這樣一種焦慮狀態下,假期戰爭肯定少不了,畢竟大部分娃的自控能力還是處於不能讓家長滿意的程度,與其這樣,不如靜下心來動手做一做,做一做假期計劃,寫寫畫畫,制定和孩子溝通好的假期學習計劃,讓假期學習有一種儀式感。

    選一件或幾件孩子想做的事,但請記住,任何興趣開始的前提條件都是先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任務制定後,第一週的執行是關鍵期,多給予孩子積極行為的肯定,少一些消極行為的懲罰,這樣假期就有了美麗的開端。

    這樣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有了行動,接下來就是談談家長的心態,不想大談各種道理,分享一段鄭淵潔《父與子》文章中的一句話:我的兒子是一頭小豬,這就足夠了,我不羨慕別人家猛虎的兒子,我也不嫉妒人家的千里馬兒子,我愛你,只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無條件的愛你,而與其他無關,做人不管貧富,只要注意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小小的快樂已經可以享受不盡,生命的長短是不受自己控制,但是生命質量的好壞卻是我們自己能夠提高的,生命的素質關乎你是否想得通,悟得透,想得通透,遠離焦慮,活得瀟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的女足球員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