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日本《朝日體育》媒體透露,日本足協正在策劃2018世界盃日後,向國際足聯提交建立亞太足聯的提議。
4
回覆列表
  • 1 # 兵哥侃球

    近年來亞足聯的腐敗、低效、不專業讓人越來越難以忍受,看不到希望。這並不是本屆U23亞洲盃才出現的,而是多少年來一直都這樣的。據報道亞足聯長期被西亞人把持;充滿了各種爭鬥和腐敗傳聞;無論是國家隊還是在俱樂部,中國足球似乎永遠是受害者,主場被耍,客場被黑也成了常態。

    實際上,儘管都屬於亞足聯,東亞和西亞有各自的足球協會。東亞足球協會2002年成立,包括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北、日本、南韓、蒙古和關島的8個東亞地區足球組織;西亞足球協會創立於2001年,由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巴林、卡達、科威特、阿聯酋、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阿曼、敘利亞、葉門足協組成。

    東亞有東亞杯,而西亞有海灣杯。而且在亞冠上,東西亞交流也不多,只是在決賽才有可能相遇,東西亞本身就沒多大的交集.

    東西亞時差也相差太大,對賽事組織,安排都不好統一處理,特別照顧亞洲所有球迷都是一個難題,處東亞看球要深夜才能看西亞,感覺看歐洲比賽,那索性就看歐洲聯賽了,而西亞球迷根本不用看東亞比賽,因為他們與歐洲時差更接近,所以東西亞球迷根本看不到一塊去,如此還不好分開,大家都好!

  • 2 # 散兵有勇

    今年亞洲盃被坑,脫離亞足聯的聲音一直在響

    今年在U23亞洲盃上,因為西亞黑哨的判罰導致我們中國隊無緣小組出線,賽後中國足協第一時間上訴,因為是在我們中國舉辦的。

    我們的球迷也同仇敵愾的一致進行“空場行動”。結果卻不了了之,不僅上訴無果,這可惡的伊朗裁判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之前日本人就提出過,但沒有透過

    由此就有了,民間的聲音,希望我們退出亞足聯,成立新的亞洲組織。應該說是成立新的亞太足聯。之前日本就在2009年就曾提出過,當時日本足協的副主席小倉純二,因不滿西亞人長期把持亞足聯,向國際足聯提出提案。

    他以東、西亞空間跨度大,有8個時區,避免東西亞球隊之間的舟車勞頓,希望可以拆分東西亞,成立新的亞太組織,但很可惜,這樣的方案是肯定不會受到亞足聯認可的。

    現在看來,想要脫亞成立新的組織,是沒有那麼容易做到的事情。因為亞足聯如果不願意,國際足聯肯定也不會同意的,兩者之間的緊密紐帶關係,我想大家都很瞭解吧。

    所以,我們也僅僅是聯想一番吧,如果能分東西亞最好,分不開也只能這麼玩了,這事究竟如何,還得留給時間來觀望。

  • 3 # 沒事侃侃球

    亞洲足協目前共有47個會員協會,可實際上大致分為東亞和西亞兩大陣營,由於種種原因亞洲足球分家勢在必行?

    地域遼闊導致差異太大,由於地理因素東亞和西亞相距甚遠,加上文化差異,可以說東亞和西亞在足球方面並無太多交集,雙方早就同床異夢,東亞球隊去西亞簡直是“折磨”,並且受到不公平待遇,沒必要受這口惡氣。亞洲足球會員國太多,背後的利益以及相關權利爭奪異常激烈,可以說東亞足球在亞足協並沒有太多話語權,亞足協一定程度上受西亞影響,不利於亞洲整體足球發展。獨立有利於東亞足球發展,總所周知東亞整體水平並不比西亞差,無論是國家隊層面還是俱樂部層面,東亞足球有自己的特點,將東亞足球綁在一起利於整體發展,尤其是世界盃擴軍後東亞足球可以加強和歐洲足協甚至國際足協的合作。

    不久前的中國的U23亞洲盃又一次將西亞和東亞的矛盾激化,在亞洲足協被西亞人完全把控情況下,東亞足球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可以考慮獨立出來自立門戶,你覺得東亞足球應該獨立出來嗎?

  • 4 # 逸飛嶺伯爵

    東西亞足聯分家的事情並不是2018才出現的,早在2006年,日本人足協主席川淵三郎就丟擲了這一建議。

    當時日本人提出的方案並不是分裂亞足聯,而是把世界盃預選賽分開,按照川淵三郎的給布拉特的建議,亞洲世界盃預選賽將分成兩個大區。西亞包括南亞、中亞和西亞球隊。東亞包括東南亞、大洋洲。

    如此一來,世界盃亞洲區名額也得分為東西亞各2個名額,另外0.5個名額由東西亞第三名打附加賽。由於東亞區強隊多,西亞區強隊少,西亞人自然沒意見。但是由於東亞有日韓澳洲三強,日韓澳洲無論誰拿第三,都有把握贏附加賽,但是對中國來說就徹底沒戲。

    2009年,日本人再次提出世界盃預選賽東西亞分割槽,仍然未能如願。

    2014年,日本人眼看世界盃預選賽東西亞分割槽得不到支援,便提出了東西亞分開,成立亞太足聯。

    具體的分割辦法是:東北亞(中日韓朝蒙港澳臺),東南亞(新馬泰緬老柬菲文等)以及西太平洋澳洲國家包(澳洲和紐西蘭)等合併成立亞太足聯,西亞穆斯林國家成立阿拉伯足聯,至於中亞五國以及南亞,可自由選擇加入亞太或者阿拉伯足聯。屆時,世界盃資格亞太爭取3-3.5個名額,阿拉伯爭取1.5-2個名額。其中的0.5名額又雙方附加賽產生。

    這個方案自然是得不到亞足聯支援的,所以最終也未能成功。

    其實,分開不分開不重要,以國足目前實力,分開不分開區別並不大,都一樣無法出線。打鐵還得自身硬,提高實力才是王道。

  • 5 # 綠茵如風

    大家知道,從2026年世界盃起將擴軍,每個大洲的出線名額也將增加,雖然具體的名額增加方案還沒確定,但亞洲最樂觀的出線名額是8個(或8.5個)。倘若亞洲保持現狀不分裂,中國隊的出線機率將大增:日韓澳伊鐵定出線,中國與剩下的對手爭奪剩餘4個名額還是很有希望的。

    那麼東西亞“分家”之後名額將怎樣分配呢?肯定是要均分啊!要不然西亞會答應嗎?那麼新組建的所謂亞太足聯最多將有5個出線名額(加上大洋洲的1個)。你或許覺得5個也很多,錯!

    整個亞洲範圍內,東亞的強隊明顯更多,這5個名額中,日韓澳毫無懸念要拿走3個。也就是說,中國要和北韓、泰國、菲律賓、越南、紐西蘭等隊來爭奪剩下的2個名額。這對於中國隊來說,難度相當的大。

    綜上所述,如果亞足聯真的“分家”,中國隊將會掉入強隊更多的所謂亞太足聯內,享受不了世界盃擴軍的紅利,再次折戟預選賽。

    所以中國不能夠支援這種分裂亞足聯的建議,這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

    當然,日本的這個建議被透過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一旦國際足聯開了這個先例,可能其他大洲會效仿(比如東歐國家會想和西歐“分家”),這樣下去世界盃預選賽就過於混亂了。

  • 6 # 湘楚風雲

    這個可以有。

    因為亞足聯的不得人心,以及亞洲區域太大,參加比賽舟車勞頓,球員們到客場比賽都很辛苦,一直就有把東西亞分家的想法。

    尤其是東亞幾個國家,一直受亞足聯不公正的對待。日本、南韓,包括中國等國家在內都曾經受過分組不利,裁判判的過嚴的不良影響。

    這次日本又一次提出了東西亞分家的想法,我覺得很好。想想年初的U23亞洲盃,中國隊就被裁判直裸裸的給吹輸了。受到裁判的“黑哨”,廣大球迷都怒不可謁,紛紛抵制亞洲盃的比賽,讓很多比賽都空場了。但又怎麼樣了?亞足聯這個被西亞控制的球隊,不但不對裁判進行處理,還要處罰比賽組織者,懲罰鬧事球迷。天理何在!?

    東西亞分家,東亞國家成立亞太足聯,可以把東亞的中國、日本、南韓、北韓等等國家,加上南亞,澳洲也可以來幾個國家。那亞太足聯的國家也比較多,這些國家經濟都比較好,組織的足球賽會更有水平,更有吸引力,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了。

    俄羅斯世界盃在六七月份舉行,舉報完了,是時候調整亞足聯了。我們舉雙手支援,成立一個新的亞足聯組織,這對東南亞國家,對中國隊都是很重要的大事。

  • 7 # 中超足球說

    分割亞足聯是在促進亞洲足球的進步,東西亞足協分治的呼聲越來越高,現在的亞足聯等同於是西亞把持下的亞洲足球秩序,東亞各國一直叫苦不迭。就拿亞冠聯賽為例來說,一個洲際性比賽被亞足聯認為性的劃分為東西亞球隊各自的競賽,冠軍的含金量聯賽的關注度都在不斷遞減,亞冠聯賽更像是東西亞霸主之間的對決而不是亞洲足球間的比較。

    亞足聯在亞冠聯賽作出這樣的調整意圖也能明顯就是為了維護西亞球隊的競爭力,14年的亞冠亞足聯明目張膽的在晉級賽淘汰恆大一場比賽接連罰下張琳芃和郜林兩位主力,這樣的亞冠聯賽還有競技的意義嗎?國家隊層面,年初的亞洲盃上中國慘遭卡達淘汰,西亞黑哨明顯的雙重判罰亞足聯熟視無睹,至今也沒有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迴應!

    東亞國家已經組成了包括東亞杯在內的各項賽事,從實力和經濟上東亞完全有能力獨立門戶,東西亞分治也大大減少了東亞國家在洲際比賽中遇到的不公正判決!

  • 8 # 華東0202

    上樑一定要正,而且定的規則,也不能有漏洞。亞冠亞聯小組抽籤,要把同時區非同成員的俱樂部儘量分在一組,實在不行,最後一輪同時開球,亞洲盃預賽、世預賽,還有其他賽事也是,小組積分如果相同,先比相互積分,再相同,就比抽籤前的FIFA排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能使人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