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諸葛亮一腔熱血的北伐,轟轟烈烈,為何不被後人看好?
3
回覆列表
  • 1 # 像魚兒一樣自由

    六次北伐,一次大敗,其它基本上都是平手,然後吃光糧食退軍,再然後射殺追擊的魏將

    一次大敗,就是第一次北伐,損失慘重,馬謖2.5萬人守街亭,除了王平的本部千人,其餘“大為頜(張頜)所破,兵將不相復錄”,基本上全軍覆沒。趙雲在箕谷的疑兵,約1萬人,也損失了一些,兩者相加,算個2.5萬人吧。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帶了10萬人,損失了1/4,戰後自貶三級。

    最大的勝利有兩次,一次是第四次北伐,那是一代名將曹真死後,司馬懿接任主帥的第一次表演,成績零分。漢軍斬殺魏軍三千多人,繳獲軍械不計其數。從此司馬老兒堅定了烏龜戰術,打死也不出頭。第二次是第五次北伐,司馬老兒繼續烏龜戰術,諸葛亮不得不退軍,老兒借刀殺人,派遣張合追擊,結果諸葛亮安排伏兵射殺張合,這是漢軍臨陣擊殺的魏國最高級別的將軍(時任徵西車騎將軍)

    其餘基本上都是魏軍裝烏龜,漢軍吃光糧食撤退

    其實諸葛亮蜀漢北伐,還有一次重大的勝利人們很少提及,就是230年魏延單獨的北伐。魏延率兵萬人,大破雍州刺史郭淮,後將軍費遙。戰後魏延被晉升為徵西大將軍,南鄭侯。可惜,魏延單獨統兵的機會太少太少!

  • 2 # 發白見識少

    先說諸葛亮為什麼非要北伐呢?當然掌權問題啦。不北伐無以掌權。劉備入川的時候,川內已經有兩派勢力了。一派是最早期的蜀地人士,包括龐義、嚴顏等。另一批是劉焉劉璋的人,可是這批人因為劉璋失勢所以加入了蜀地派,如李嚴、黃權、秦宓等人(這批人比較有實力,諸葛亮再後來打壓他們比較嚴重)。劉備手底下也有兩派勢力(少數民族的亂戰不提了,影響比較小),一派是荊州集團,包括諸葛亮、馬謖、馬良、霍峻等在內,還有就是老革命集團,最早起兵那波人,劉備死之前,老革命集團基本就煙消雲散了,關羽、張飛、糜竺、孫乾都故去,劉備死後,雖然託孤給諸葛亮,但是同時還交給李嚴(此人比較厲害,諸葛亮說他完全可鎮住東吳等人)。諸葛亮出於掌權目的,必須打擊蜀中勢力,而打擊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掌握資源,也就是北伐。

    下面來說下結果,歷史記載,諸葛亮北伐屢戰屢敗。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提拔馬謖為先鋒,負責守衛街亭。結果馬謖導致大敗,損失2.5萬兵,只有王平帶了一千兵回來。隴右叛投的三個郡都被張頜奪回,諸葛亮還額外失去武都和陰平兩個郡(個人覺得慘敗啊)。這次慘敗回來後,諸葛亮斬馬了謖,同時自貶三級(自己讓自己貶了三級,看來還是大權在握)。

    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兵出散關圍攻陳倉小城。陳倉城是前一年諸葛亮北伐後臨時剛修好的小城,守城的只有一千多人,郝昭(無名之輩都找到出處的人)為守將,結果圍攻了幾個月也沒攻下(蜀兵戰鬥力也去不是那麼強),蜀軍傷亡較重,最可笑的是張頜援兵還沒趕到,諸葛亮以糧盡而退兵了,幸好損失士兵不多。

    第三次北伐,雖然出兵奪回了無人看守的武都和陰平(這兩地魏兵在蜀軍退兵後,也沒人去佔,守城官員,誰來聽誰的),郭淮欲出兵保護武都,發現諸葛亮大軍後撤為守(諸葛亮因為前次攻城不立不敢再進攻),雙方都沒大的人馬損失,算是無功亦無損失。本次收回了第一次北伐丟失的武都,陰平兩地,雖然都是無人把守,劉禪卻也給予嘉獎,讓諸葛亮官復原職。

    第四次北伐再次出祁山攻天水,這次對手是司馬懿。《晉書》中記載諸葛亮大敗,被俘被殺萬人,因此之後諸葛亮消停了三年。本次戰後,魏明帝派使勞軍,獎勵司馬懿,增加了其封地。諸葛亮亂軍射殺張頜,但是卻大敗損一萬兵,故無任何獎懲。事後的獎懲也證明了此戰司馬懿大敗諸葛亮,《晉書》更加靠譜。

    三年後經過籌備,這也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十萬大軍兵至五丈原,司馬懿渡過渭河,在南岸背水紮營,與諸葛亮對陣。諸葛亮攻北原被郭淮擊退,司馬懿又死守陣地。同期諸葛亮約好孫權從荊州到合肥及徐州發動全面進攻,其中孫權自帶十萬攻合肥,令陸遜、諸葛瑾大舉進攻攻襄陽,令一萬軍攻蘇北,吳國全軍出動,魏國主力用於拼命抵抗孫權,只能派司馬懿兵力只有十萬左右,採取防守策略。但是諸葛亮卻困在五丈原半年之久,無法攻入司馬懿陣地,糧草大量消耗。諸葛亮無計可施,給司馬懿送去女人衣服羞辱他以激他決戰,司馬懿卻依然不動,卻反而問來使諸葛亮生活如何,使者說諸葛亮吃得少操心的多,司馬懿判斷孔明命不久亦,果然不久諸葛亮病逝。諸葛亮臨死秘密召集所有人開會唯獨不召集魏延,提拔楊儀為總指揮,設計殺魏延,結果此戰蜀國同時失去了一員大將和丞相,實力大損。很多人說不是諸葛亮殺魏延的,而是楊儀藉故殺魏延,但是如果只是楊儀因私人恩怨殺魏延,為何楊儀回去後不受任何懲罰?難道朝廷可以允許楊儀未經中央授權擅自殺大將?如果說楊儀平叛,劉禪卻完全不認可魏延造反,否則應該給予楊儀升遷獎勵。諸葛亮提拔魏延最大死敵為總指揮,又瞞著魏延開秘密會議,無疑已經是要殺魏延了。楊儀擅自殺頭號大將,卻不受懲罰,也無獎勵,證明了楊儀只是奉命行事 ,(也有說下面將領不合)但終歸魏延被殺。

    再加上一個問題,三國後期,蜀國實在無力北伐,劉備老集團的人員都已不在,趙雲,關興,張苞也不在了,劉一代二代,都已失去地位,諸葛亮獨木難支,再加上長期征戰,朝中也是阻撓北伐(不然寫兩次出師表)。再說男丁出去打仗,國內生產力喪失,在農業為主的過去,誰能抗住連年征戰(這也變相說明一個問題劉禪並不是無能之輩,連年出戰,國內還是沒有內亂,還能為你做好後勤,不錯了)

    所以說諸葛亮五次北伐二次慘敗,一次大敗,一次無功無損,一次同時損失諸葛亮和魏延,加上大量糧草軍餉消耗,總體損失巨大而無任何收穫。

  • 3 # 一個逍遙浪蕩子

    真實歷史其實是十一次北伐!電影電視劇中是六次!咱們且說這真實歷史北伐!五次成功!四次持平!兩次失敗!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北伐第一人!北伐的目的是統一全國!坐擁天下!其第二目的是,只坐擁蜀地永遠也不會打敗魏國和東吳!因為財力人力物力都是有侷限性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諸葛亮是個有遠見的軍事家!而不是隻看眼前!所以只有拿下中原!才是硬道理!然後,你就算打贏了!拿不下城池失地也是白搭!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大致有三!一,北伐時蜀漢五虎皆有傷亡!不能全部出戰!所以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也是有來由的!二,魏國佔領中原大部分土地,屯田興兵,人口眾多,無論是後勤還是兵員都優於蜀國。士族階級作為當時重要的階級,他們擁護魏國政權的統治,換言之也就是魏國的統治比較穩定,非蜀國能夠一力而能搬到,何況還有東吳在一旁覬覦。其三,天時地利人和吧,沒有好的運氣也是佔一半!

  • 4 # 長城說歷史

    諸葛亮北伐的歷史戰績究竟如何?又為何說六出祁山減弱了蜀國實力?

    諸葛亮北伐的歷史戰績不怎麼好,六出祁山從整體兵力的減弱,整體物資的耗損,整體經濟的減弱,可以看出蜀國實力減弱。

    (諸葛亮劇照)

    一:整體兵力的減弱

    從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感覺愧對劉備,因為當時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諸葛亮曾許下諾言說,十年可以讓劉備統一天下。可是等到劉備臨終時,也沒有統一天下,讓劉備如願以償。故而諸葛亮開始了北伐,從每次北伐的情況來看,兵力是在逐漸的減少,其中一些大將也慢慢的失去。進而造成蜀國整體兵力大大的減弱,也是為什麼最後會失敗的原因。

    二:整體物資的耗損

    俗話說:只要出兵,就會勞民傷財。更何況在三國時期,此時的戰役更多。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也是不例外的,兵一出就是幾十萬人的糧食,以及其他用品,這些都需要提前準備。相應的這些都要從老百姓那裡籌到,從而加重了老百姓的生活壓力,比較嚴重的話,老百姓估計連吃的口糧都沒有,更導致了只有少部分人去種植糧食,一些年輕的人都去服兵役了。可以看出,每次的北伐物資耗損都是巨大的,更會讓老百姓面臨著苦難的生活。

    (劉備劇照)

    三:整體經濟的減弱

    三國時期,蜀國的經濟早期還是可以的,但是後面就慢慢的下降了。從諸葛亮北伐來看,很大部分造成經濟下降的原因。雖然諸葛亮前期做了很好的準備,可以經過六出祁山,讓諸葛亮束手難測,當時也沒有考慮蜀國整體的經濟減弱,心裡只想趕快統一天下,給自己的主子劉備一個很好的交待。讓劉嬋的江山坐的更穩些,讓自己的願望也得實現,不給自己留下遺憾。雖然諸葛亮想的比較好,但是最後還是遺憾的走了,始終沒有統一天下。從這裡看,六出祁山對蜀國整體經濟有著很大的影響,剛造成了經濟的急速減弱。

    (劉嬋劇照)

    品史公曰:諸葛亮北伐是完成劉備的遺願,故而不顧一切,造成了蜀國整體兵力減弱,物資耗損之大,經濟急速減弱,對老百姓的影響之大。這些種種原因導致了蜀國的實力減弱。

    文:長城品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皮卡車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