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一般授予那些在學術或技術應用上具有重大或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和專家,其稱號因其學術性和榮譽性在國內享有很高的關注度。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兩者均為終身榮譽,兩年增選一次,在奇數年選舉,從國內外最優秀的科學家及工程技術專家中選拔。
在中國,增選院士有一套嚴謹、細緻、科學、公平的評審流程。以工程院院士為例,《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中提到:院士增選每兩年(奇數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及其分配,由主席團研究決定。候選人可單獨透過院士或有關學術團體提名,也可以同時透過以上兩種渠道提名;不受理個人申請。特別通道提名是院士提名的特殊形式,透過院士或有關學術團體提名的候選人,不得同時作為特別通道候選人。根據《實施辦法》,兩種提名渠道中,院士提名方式規定,每次增選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選人。候選人獲得3位院士的提名方為有效,且僅能接受3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學部院士應不少於2位。年齡超過65週歲的候選人,獲得6位院士的提名方為有效,且僅能接受6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學部院士應不少於4位。
學術團體提名方式則規定,中國工程院委託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的提名工作,候選人年齡不得超過65週歲。中國科協所屬的有關全國學會負責推薦本學科(專業)領域的候選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負責推薦所屬行政區域的候選人,中國科協組織對以上兩種方式推薦的候選人進行提名。
中國院士制度在推動科技界出思想、出謀略、出成果、出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社會關注、科技界反映突出的問題。近年來,中國對院士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對各自章程進行了較大調整,包括改進和完善院士遴選機制、學科佈局、年齡結構、退出機制等,並逐步修訂和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如2014年,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別對各自章程進行“大修”,本次院士制度改革中,從“進兩院的大門”就有嚴格的規定,院士候選人提名途徑縮減至兩種,部門和地方政府組織遴選的做法今後不再保留,而候選人想當選需要全院院士投票終選。
院士一般授予那些在學術或技術應用上具有重大或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和專家,其稱號因其學術性和榮譽性在國內享有很高的關注度。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兩者均為終身榮譽,兩年增選一次,在奇數年選舉,從國內外最優秀的科學家及工程技術專家中選拔。
在中國,增選院士有一套嚴謹、細緻、科學、公平的評審流程。以工程院院士為例,《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中提到:院士增選每兩年(奇數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及其分配,由主席團研究決定。候選人可單獨透過院士或有關學術團體提名,也可以同時透過以上兩種渠道提名;不受理個人申請。特別通道提名是院士提名的特殊形式,透過院士或有關學術團體提名的候選人,不得同時作為特別通道候選人。根據《實施辦法》,兩種提名渠道中,院士提名方式規定,每次增選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選人。候選人獲得3位院士的提名方為有效,且僅能接受3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學部院士應不少於2位。年齡超過65週歲的候選人,獲得6位院士的提名方為有效,且僅能接受6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學部院士應不少於4位。
學術團體提名方式則規定,中國工程院委託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的提名工作,候選人年齡不得超過65週歲。中國科協所屬的有關全國學會負責推薦本學科(專業)領域的候選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負責推薦所屬行政區域的候選人,中國科協組織對以上兩種方式推薦的候選人進行提名。
中國院士制度在推動科技界出思想、出謀略、出成果、出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社會關注、科技界反映突出的問題。近年來,中國對院士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對各自章程進行了較大調整,包括改進和完善院士遴選機制、學科佈局、年齡結構、退出機制等,並逐步修訂和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如2014年,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別對各自章程進行“大修”,本次院士制度改革中,從“進兩院的大門”就有嚴格的規定,院士候選人提名途徑縮減至兩種,部門和地方政府組織遴選的做法今後不再保留,而候選人想當選需要全院院士投票終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