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為別的山上面的石頭堅硬。出自出自周代《詩經·小雅·鶴鳴》原文如下: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譯文:
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游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面灌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
幽幽沼澤仙鶴唳,鳴聲響亮上雲天。淺淺渚灘游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面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
這是成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出處,常用來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也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對於此詩的背景,歷代學者有不同的說法。《毛詩序》說:“《鶴鳴》,誨(周)宣王也。”鄭箋補充說:“誨,教也,教宣王求賢人之未仕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舉例證明魯詩、齊詩、韓詩都與毛詩觀點一致。
到了宋代朱熹《詩集傳》則說:“此詩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陳善納誨之辭也。”認為這是一篇意在勸人為善的作品。方玉潤認為此詩是“諷宣王求賢山林也”。今人程俊英在《詩經譯註》祖毛、鄭舊說而加以發展,說:“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發招致人才為國所用的主張的詩,亦可稱為‘招隱詩’。
意為別的山上面的石頭堅硬。出自出自周代《詩經·小雅·鶴鳴》原文如下: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譯文:
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游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面灌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
幽幽沼澤仙鶴唳,鳴聲響亮上雲天。淺淺渚灘游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面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
這是成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出處,常用來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也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對於此詩的背景,歷代學者有不同的說法。《毛詩序》說:“《鶴鳴》,誨(周)宣王也。”鄭箋補充說:“誨,教也,教宣王求賢人之未仕者。”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舉例證明魯詩、齊詩、韓詩都與毛詩觀點一致。
到了宋代朱熹《詩集傳》則說:“此詩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陳善納誨之辭也。”認為這是一篇意在勸人為善的作品。方玉潤認為此詩是“諷宣王求賢山林也”。今人程俊英在《詩經譯註》祖毛、鄭舊說而加以發展,說:“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發招致人才為國所用的主張的詩,亦可稱為‘招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