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0後大叔講歷史
-
2 # 歷史笑春風
國號是一個國家政權的名字,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官方名稱。在中國古代,只要一個國家政權建立,第一件事情就是定國號。它代表了除故建新,代表了一個新的朝代的開始。
一是以政權的所在地和發源地為依據。比如五代十國和南北朝期間,燕國、蜀國等國號。再比如秦的國號來自於封地秦地,宋的國號來自於趙匡胤原來所任歸德軍宋州節度使。
二是來自於讖語。比如南齊的國號齊,來自金刀利刃齊刈之的讖語。元來自《易經》,明來自明教。
三是來自寓意。比如遼在契丹語為鑌鐵的意思,金國則是取義“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壞。”以金為國號。
四是來自傳承。一些政權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性,在以前的政權尋找傳承關係。比如匈奴人劉淵認為自己和劉邦子孫有血緣關係,故此取國號為漢。五、來自於封爵。比如劉邦的漢就是他過去被封為漢王,隋朝的隋。唐朝的唐等等。
至於說孫權建立的政權為什麼叫“吳”?這應該屬於第五種情況。孫權在稱帝前,曾經向曹魏稱臣。曹丕下詔賜孫權九錫,封為“吳王”。因此,政權稱帝后,就以吳作為國號了。
-
3 # 大秦鐵鷹劍士
公元221年十一月,魏國皇帝曹丕冊封孫權為吳王,吳國正式立國,也就是說吳國立國之初是王國。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吳王國變成了吳帝國。因此從傳承上看,東吳之所以立國號為吳,原因在於是曹魏政權的冊封。吳國最開始是承認魏國的正統地位的,那時正好處在漢中之戰與襄樊戰役之後,孫權跟劉備正在爭奪荊州,故魏國冊封孫權為吳王,離間蜀、吳之間的聯盟。
漢朝的正統地位是無法撼動的,公元220年曹丕強迫漢獻帝禪位給他,魏國接替漢朝成為正統。曹丕對外一向主張征伐,渴望早日實現統一山河的志向。他積極折衝疆場,曾兩次興師伐吳。不過孫權強盛,一時也無法擊敗吳國。公元221年劉備建立蜀漢政權,自稱漢朝正統,並興師伐吳,意圖收復荊州失地。孫權為了避免魏蜀夾攻,上表向魏國稱臣,並在夷陵之戰中擊敗劉備,取得大勝。劉備敗退白帝城後,與孫權耦合,魏吳聯盟出現鬆動。
公元222年,曹丕發現孫權與劉備聯合,便命曹休、張遼、臧霸出兵洞口,曹仁出兵濡須塢,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率軍圍攻南郡,三路伐吳。魏國三路伐吳大軍,其中兩路各有勝敗,魏軍整體局面佔優,然因吳將朱桓重創曹仁軍,扭轉了整個戰局,魏軍戰果不如預期,只得於次年全面退兵。同年十二月,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前往白帝城拜謁劉備,蜀、吳兩國重新通好。但孫權與曹丕之間仍有使節往來,至次年正式斷絕關係。
由此可見孫權建立的國家稱為吳國,主要原因是魏國冊封,其次是東吳領土基本在春秋戰國時代的吳越地區。孫權認為論實力自己不及魏國,論血親自己不如劉備,因此選擇一個比較偏居的國號符合自己的身份。以吳為國號,表明了孫權只想偏居一隅,不跟蜀漢和曹魏爭正統地位,孫權只要實利,不在乎正統問題。如果孫權給國家取名為夏、商、周、秦四個中的任何一個,那麼就有統一天下的想法,必然會受到魏國、蜀漢的主動進攻。
-
4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這就涉及到古代國號的由來了,大致有五六種,比如源於封地,源於封爵,或者是自己發跡地的古國名,以及以自己的姓氏等,孫權稱帝后以吳為國號就借鑑了以上的兩種。
三國魏蜀吳我們都耳熟能詳,其實細細瞭解歷史你會發現,吳國的建國史與魏國和蜀國有點不同。
魏國是魏文帝曹丕在曹操去世後直接逼迫漢獻帝將東漢取而代之,蜀國是劉備聽說曹丕稱帝后,自己打著為漢獻帝報仇,延續漢朝正統的旗號也順勢建國。
吳國不同,孫權能擁有三分天下,他的父親,哥哥出力不少,尤其是他的哥哥孫策居功至偉。公元196年,當時還是東漢朝廷的時候,孫策因為有功被封為吳侯。孫策去世後,孫權掌權,天下進入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代表的三方割據時代。
後來我們都知道魏國和蜀國相繼建立,孫權也想建國稱帝,但有一個現實問題是孫權師出無名,魏國說它繼承了東漢的道統,蜀國劉備宣稱自己是皇族後裔,自己才是正統,孫權兩個都不佔,自己實力又不是最強大的,貿然宣佈建立吳國不合時宜,所以孫權很聰明的向曹魏表示臣服,曹魏投桃報李封孫權為吳王。
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孫權先後和魏國蜀國都打過打仗且不落下風,尤其是滅殺劉備的夷陵之戰讓孫權自信心爆棚,順勢在公元229年,孫權以吳為國號建立吳國。
他所建立的吳國借鑑了開頭所提的兩種,一種是封爵,一種是發跡地的古國名,孫權所建立的吳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於古吳國地界。
-
5 # 劉一千五
最簡單的回答就是沿用歷史上已經有了的地域名稱。
孫權的國號"吳國"也是如此。
這要追溯到周朝的分封制的結果。周天子幹革命成功後,分封了許多諸侯。形成了後來的各種以地域建藩的諸侯國。這是國名首次版本,也是"定版″以後各代取名均是"複製"。後來的興國立姓,只要找往古的所居地,祖先生活之地,必然找到這個源頭。例如:
燕召公,封於燕國,於姬姓中最後滅亡。之後,韓廣自立燕王,項羽之後,臧荼,盧綰,劉建,呂通等等,後來就更是前燕後燕南燕北燕……莫不以周朝的燕地紮根生長……齊太公,姜尚於齊,齊是大國,大國慰功臣,沿用上千年;魯周公,隨,陳杞,晉等莫不如此;
晉,後來三分韓,趙,魏。曹操後來被封魏公,魏地則是他的發祥地,他的魏國也因此而來。劉備的蜀國,也是古蜀國的舊址和民眾,秦司馬錯滅蜀國為蜀郡。蜀這名稱依舊不變,蜀漢之後建又有許多蜀地政權,也均是大同小異。
吳地的由來是因為吳太伯的原因。想當年,周朝的先人闆闆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三子叫季歷。古公亶父的家教非常成功,一家人和睦共處,兄仁弟義,父慈子孝。季歷有個兒子叫姬昌。古公亶父看到孫子,覺得非常驚奇。認為咱家要昌盛發達,非孫子姬昌不能擔當,太伯,虞仲在場聽到後,回去就逃跑了。為什麼要跑呢?因為姬周是按長子繼承製的。季歷的位列第三,上頭有兩個兄長,輪不到他。太伯虞仲不在了,這位子才輪得到他,姬昌才會當上大任,實現古公亶父的厚望。太伯虞仲"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髮,以讓季歷"
跑得遠,就跑到荊蠻吳越這些"東越西夷,南蠻北狄的荒野之地,整死不回去。還與古公亶父家斷絕關係,當了這裡的祖先,其實是在這蠻荒江湖之地搞殖民地。
周天子成功後,就封太伯於吳,號稱吳太伯。春秋時的吳國,五霸之一,與越國是冤仇,與楚國打得國破家亡,剽悍異常,之後楚國吞併殘破的吳越,秦滅六國,項羽封九江王,漢封淮南王,廣陵王,吳王……均是這塊地盤,到了三國,孫權歷三代之末,縱橫於此,不因此為王為國,又等什麼呢?
吳,蜀,魏的國名,均是有來歷的。均是後人得了先人的福祉。
孫權的吳王稱號確定後,他的國家就該是吳國。號稱孫吳,還有一點家國情懷,家國合一的思維在裡面,詩不云乎:"蛇化成龍,不變其紋;家化為國,不變其姓"。諸如,秦嬴,苻秦,姚秦……劉漢,蜀漢,前漢,成漢,後漢……魏,曹魏,北魏,東魏,西魏,
即使司馬家的晉國,也是因春秋時代的晉國之名而來。
曹操封孫權為吳王,是孫權受到蜀漢擠壓,向曹操靠攏,曹操順水推舟給孫權這名號,也是因地域而起的。他懂得多,不會疏漏,他自己的名號也是揀了"魏,大國之名,故梁徙也"的便宜而來的。戰國時魏國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國號"曹魏"。
沒點來歷則缺少說服力,誰肯承認後代取代前代的合法性?何況曹操早就想取代漢朝,多個吳王,反證漢朝喪失人心,而喪失人心的朝代是不會長久的。
回覆列表
“吳”作為地理概念本來是指現在中國長江下游南岸一帶地域的一個總稱,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常被用作爵位、國號的名稱。
孫堅為漢末吳郡富春人,因剿滅黃巾叛亂的軍功升遷做到了長沙太守。孫堅死後,其長子孫策向江東拓展勢力,藉助地方豪族一統此區域。《三國志》: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策命權曰:“......今封君為吳王,使使持節太常高平侯貞,授君璽綬策書、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大將軍使持節督交州,領荊州牧事,錫君青土,苴以白茅,對揚朕命,以尹東夏......欽哉!
公元196年,東漢朝廷承認了孫策對“吳”區域的統治,並正式策封孫策為”吳侯” 。孫策死後,其弟孫權接掌大權。公元220年,曹魏建立,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公元229年5月23日,孫權稱帝,就以“吳”為國號。孫權用“吳”作為國號,有兩方面原因:
1、孫權勢力所佔領和統治的區域,自古以來屬於“吳”地。
2、孫權兄弟二人的爵位都是“吳”,建國後繼承了賜爵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