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77346281233

    笛子十大名曲有:姑蘇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鷓鴣飛、黃鶯亮翅、五梆子、揚鞭催馬運糧忙等這十首曲子。

    姑蘇行

    《姑蘇行》採用崑曲音調,具有江南風味。樂曲典雅,表現了古城蘇州(古稱姑蘇)的秀麗風光和人們遊覽時的愉悅心情。寧靜的引子,是一幅晨霧依稀、樓臺亭閣、小橋流水誘人畫面。抒情的行板,使遊人盡情的觀賞精巧秀麗的姑蘇園林。中段是熱情的小快板,遊人嬉戲,情溢於外。接著再現主題,在壓縮的音調中,更感旋律婉轉動聽,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連忘返,令人尋味。此曲韻味深長,發揮了曲笛音色柔美,寬厚而圓潤的特徵,再結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疊音、打音、顫音等技巧,使樂曲表現更加動人完美。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濃郁。樂曲表現湘江兩岸秀美的春光和人們歡欣鼓舞、建設家園的豪情壯志。因子,廣闊而富於激情,展現出湘江碧波滾滾、煙霧繚繞的壯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輕盈的旋律,時而吟唱般低迴,時而激揚高歌,甚為柔美動人;中段由羽調式轉同宮徵調式,意境清新。歡騰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戲韻味,熱烈中隱有鼓點聲聲,又有深情交融,灑脫豪放,詼諧樂觀的神態躍然笛聲裡。幾翻遞升的旋律,如翻似滾把情緒層層推向高潮。演奏宜使柔潤與激情互動輝映,以把深切的情誼富有神韻的呈現出來。吐音清秀通暢,乾淨利索,並注意安排好吸氣點。各音區要變換自如,高音要富於共鳴感

    喜相逢

    此曲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後被山西梆子、二人臺吸收為過場音樂,用來伴奏戲中角色入洞房、拂試灰塵等動作。改編後,表現一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一]以散板的形式開始,加之緩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運用,表現親人依依惜別時難捨難分的心情。[二]表現久別重逢的喜悅。[三]表現返回家鄉時歡欣雀躍的情緒。[四]氣氛更為熱烈,描繪出全家團聚時的歡樂情景

    牧笛

    《牧笛》作於1958年。是劉森根據劉熾為雙人舞《牧笛》寫的舞蹈音樂改編的。表現了五十年代農村年輕人的美好生活,可稱之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將人們帶到新的農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現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戲時的快樂心情。第二段慢般優美、動人,抒發的年輕人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戀人的熱愛。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現和發展。《牧笛》屬於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風格,但又與和常見的北派民間演奏風格不同。從技巧上說,樂曲的演奏能隨情所至,充分的、恰當的運用了氣息控制,深刻的表達了人們的思想感情

    小放牛

    笛曲,陸春齡改編,樂曲明快流暢,表現了天真活潑的牧童在互相問話對答時的快樂情緒,富有有田園風味。笛子獨奏曲,原為崑曲中的"吹腔"曲牌,描寫村姑向牧童問路,兩人一問一答,對歌而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音調明快流暢,富於表情。後經陸春齡編成笛曲,根據歌舞音樂進行器樂化加工,充分發揮笛子演奏技巧對曲調的裝飾作用。引子的《八板》頭和第一大段運用南方曲笛運氣的綿長不斷、悠揚曲折,以及打音、倚音、贈音、連奏等,使音樂富有田園風味和歌唱性,流暢活潑,富有生氣。第二段轉入快板,旋律多在高音區活動,吐音和連奏交替進行,清晰明快,富有韻味,加上調性變化,音樂顯得更加活潑愉快

    牧民新歌

    《牧民新歌》是以內蒙民歌音調為素材,70年代由簡廣易創作的一首笛子獨奏曲。樂曲的引子,描繪了寬廣遼闊的大草原,藍天白雲下,牛羊成群……短暫的離調,使動人的引子又增添了迷人的動力。第一段抒情的慢板,內蒙民歌風味的曲調,傾吐了牧民對黨、對新生活的熱愛。第二段在羽調旋律上,再配上活躍的節奏型,描繪出牧民騎著駿馬賓士的歡樂情景。接著進入第三段,節奏放寬,旋律舒展,表達牧民們對社會主義的衷情歌頌。第四、五段音樂情緒更加高潮,運用了花舌、吐音、飛指等技巧,形象的模擬駿馬的嘶鳴聲。最後,在強烈的節奏音型襯脫下,旋律更加急驟,進一步的渲染了一望無邊的草原上人歡馬叫的熱烈氣氛,在高潮中結束了全曲

    鷓鴣飛

    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間樂曲,也用於簫獨奏或絲竹樂合奏。後經笛子演奏家陸春齡改編,注入了江南絲竹的風格,使樂曲更加清麗動人。樂曲透過對鷓鴣飛翔的形象描繪,表現了人們嚮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願望。樂曲分慢板、中板兩個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間樂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發揮曲笛渾厚抒情的特長,透過氣息的控制、變化,運用音色、音量得收放變化以及滑音。輕音、打音、疊音等手法,使音樂悠揚委婉、明澈、圓潤。中板部分是前奏的變奏,音樂活撥流麗,表現鷓鴣展翅高飛的情景

    黃鶯亮翅

    此曲取材於山西梆子曲牌《大救駕》改編。樂曲描繪黃鶯在晴朗天空自由飛翔的意境。全曲分四段,加尾聲。第一段:旭日東昇,大地一片清新,一切生物甦醒了,這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笛音要求清亮而悠揚。第二段:黃鶯醒來,在樹林的枝頭跳來跳去,亮翅高唱,好象向大自然宣佈:一天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又開始了。第三、四段:描寫黃鶯在蔚藍的天空中,展望著美麗的大自然盡情地飛翔,盡情地歌唱。尾聲:用徐緩的速度與遼闊而優美的笛音結束全曲

    五梆子

    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傳統樂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馮子存根據一首北方民間曲牌改編而成的。原曲是"二人臺"鐘的一首過場曲牌,名"碰梆子"。曲調明快、歡悅、樂觀向上,主題共六句,微調式,格局落音逐級下行,分別為3,2,1,6,5,5。全曲共四段,為變奏體結構。笛一段呈示主題,速度較慢,旋律明晰,富於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潤飾旋律,質樸明快。第一變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裝飾旋律,詼諧風趣。第二變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節奏性貫穿全曲,音樂變得輕快、熱情。第三變奏速度更快,即興發揮更大,多次花"花舌"(顫舌音),是音樂更加熱烈,推向高潮。

    揚鞭催馬運糧忙

    《揚鞭催馬運糧忙》是魏顯忠創作於1969年10月的一首笛子獨奏曲。該曲根據東北民間音樂風格創作,是新派笛子的代表樂曲之一。樂曲熱情明快,以生動樸實的音樂語言,描寫豐收以後的農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馬蹄擊節,車輪吟唱,快樂的農夫揚鞭催馬,把豐收的喜悅鋪撒在運糧的小道上。

  • 2 # 好歌老哥

    本人對笛子可以說是情有獨鍾,小時幾個小夥伴曾組隊自學,但後來卻半途而廢,沒學成。

    笛子是典型的中國民族樂器,屬木管樂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鳴樂器類。笛子音域寬廣,音色可塑性強,有著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它既能演奏出連音斷音、顫音和滑音等極富色彩性的音符;也能表達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緒。無論是演奏舒緩、平和的旋律,還是演奏急促、跳躍的旋律,都能遊刃有餘,應對自如,有其獨特之處。此外,笛子還能維妙維肖地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把聽眾帶入到或鳥啼蟲啾的季節,或戰馬嘶鳴的沙場;或風捲黃沙的邊關,或流水潺潺的田野的意境中去。

    笛子作為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優秀代表,多少年來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傳世佳作,據我所知笛子十大名曲有兩個版本。

    版本A的曲目是:1.姑蘇行,2.春到湘江,3.喜相逢,4.牧笛,5.小放牛,6.牧民新歌,7.鷓鴣飛,8.黃鶯亮翅,9.五梆子,10.霓裳曲(又名〈小霓裳〉)。曲目1-9在本條目下已有他人作了詳細介紹,在這我不重複介紹了,只介紹曲目10《霓裳曲》:《霓裳曲》又名《小霓裳》,以有別於清代李芳園所輯琵琶大麴《霓裳曲》。早由杭州藝人移植。樂曲分五段:玉兔東昇、銀蟾吐彩、皓月當空、嫦娥梭織,玉兔西沉,很明顯是根據唐明皇遊月宮聞仙樂的傳說編寫,曲調典雅靡麗,節奏有古代舞曲的特徵,確有月裡嫦娥翩翩起舞的意境。結構很有特點,主題在變化重複時,每一段首尾保持不變。“合頭”和“合尾”使主題音調貫穿全曲、給人深刻印象。

    版本B:曲目1-9與版本A相同,第十首是《揚鞭催馬運糧忙》。如果要投票的話,我會投給版本B。因為我的手機鈴聲,就是唐俊喬演奏的《揚鞭催馬運糧忙》這首曲子。這首曲子主題鮮明、獨特,形象生動、準確,全曲熱情、明快,極具濃郁的東北民間音樂風格,形象地表現了農民們喜送公糧的熱烈場面。樂曲以生動樸實的音樂語言,向人們展示了這麼一個場景:喜獲豐收的農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賓士在向國家交售公糧的大路上。馬蹄擊節,車輪吟唱,人們滿懷喜悅,揚鞭催馬,歡快、喜慶的氣氛撒滿在運糧的道路上。唐俊喬的笛子演奏技法功底深厚、技巧嫻熟、音色圓潤動聽,加上女人特有的細膩、溫柔,使這首曲子更富於感染力,令人百聽不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讓卡地亞、蒂凡尼、梵克雅寶都深深著迷的橄欖石有多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