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米長頸鹿
-
2 # 安彭飛
營商環境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地方對企業的友好程度和服務水平。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營商環境涉及很多部門,工商、稅務、發改、財政、工信、金融等等。公司設立、專案審批是否簡便,支援扶持政策是否執行到位,市場環境是否公平,監管部門是否友善等等,可以說一個好的營商環境對企業的發展影響很大。企業能否專心、無後顧之憂的發展,取決於當地政府的營商環境。好的營商環境能吸引更多的企業,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不好得營商環境會讓企業經營步履艱難。
-
3 # 知產財經人
營商環境通俗地說就是做生意所面臨的外部環境,這個環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在某個地區生存發展的難易程度。
根據世界銀行的權威報告,中國2018年的營商環境位居全球第78位,有小幅度上升。這個排名依據的是營商環境所包含一系列的指標。這些指標包括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獲得電力、獲得信貸、登記財產、保護少數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和保護破產。這些指標又分為很多細化的指標,例如,開辦企業當做包含最低註冊資本、開辦企業所需要的天數和成本等,這些實際上是在度量政府的辦事效率和對企業的管制程度。再例如,執行合同中包括了天數指標,即從原告起訴到實際執行的天數,這度量了司法審判效率和執行效率。
由此可見,營商環境實質上是對一個地區與經商有關的經濟、金融、法治、基建等全方位的綜合指標。營商環境越好,企業在該地區獲得的營商便利度、財產保障、金融支援、政府服務就越好。
隨著中國的發展,硬體設施已經不是阻礙中國營商環境改善的重要因素,而關鍵問題在於軟環境。近期,全國各地都在開展改善營商環境的工作。長期以來,由於政府缺乏服務意識、金融資源配置錯位和法治不健全等因素導致了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遭遇不公平待遇,遭遇吃拿卡要,舉步維艱。改善營商環境,在當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無論從社會公平角度還是法治程序角度,都顯得迫切和必要。好的營商環境是促進經濟發展,激發市場活力的必要條件。
從個人感受來說,中國目前深圳地區的營商環境是最佳的,東南沿海次之,而其它地區要加油努力了。
-
4 # 木星寒老師
營商環境,白話說就是商人所在地的經營環境,包括政府各部門的服務水平和態度,辦事速度,行政效率,執法人員的公正廉潔程度,也包括百姓的消費水平,對商人的態度是否友好,社會治安如何,綜合看就是市場的所有影響因素怎麼樣,是否有利於經營。好的營商環境能吸引企業入駐,有利於企業快速發展。
-
5 # 財經趣彈
據最新統計資料表明,廣東省營商法治指數出現較大差異,位列前五位的依次是深圳(0.8331)、廣州(0.8249)、珠海(0.7991)、東莞(0.7790)、佛山(0.7756),位列後五位的是梅州(0.7215)、潮州(0.7134)、汕尾(0.7091)、雲浮(0.6982)、揭陽(0.6972)。同時,深圳市營商法制、司法、守法指數均居首位,分別是0.8381、0.8571和0.8083,廣州市營商執法指數最高(0.8324)。
如果從四大區域來看,珠三角較為領先,區域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珠三角區域的城市營商法治指數最高,為0.7752;粵西次之,為0.7329;粵北為0.7197;粵東最低,為0.7133。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著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從離散係數來看,全省219離散係數為(0.0508),其中珠三角離散係數最高(0.0487),粵東(0.0212)次之,粵北0.0172,粵西離散係數最低(0.0023)。說明珠三角區域九個城市的營商法治指數差距較大,粵西地區三個城市湛江、陽江、茂名的營商環境基本相近。
一般而言,營商法治環境越好的地區,“實際利用FDI”、“GDP”、“人均GDP”越高。從不同區域來看,珠三角區域九個城市的營商法治指數較高,但離散係數較大。同時,開展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等方面改革的試點城市,營商法治指數較高。
基於營商法治環境指數與商業投資存在較強的正相關,最佳化營商環境,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應堅持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高企業滿意度。
1 加強營商環境法制建設,完善營商法規制度,充分發揮法律制度在最佳化資源配置、保護企業權益的功能
“完善的營商法律體系是促進市場主體守法經營、依靠規則和法律健康執行的前提和保障”瑐瑡。因此,良好的營商法制環境必須首先健全民商法等“私法”,同時也要注重“公法”完備性。同時,著力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網路交易、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立法,提高ZF法規政策穩定性和“ZF誠信度”。尤應完善政策落實兌現制度,不得以ZF換屆、領導人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加強政務誠信建設。
2 地方ZF應當將“加強法治ZF建設和企業權益保護”作為改善地區投資環境的一項核心工作
目前,ZF履職和行政執法中的非法或不當干預問題仍較為嚴重,在行業准入、專案稽核、土地使用、環境保護、生產安全、稅收等方面存在突破政策“紅線”、對企業過度保護現象,不同地區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效率、反FB措施力度和效果等均存在較大差異。“法治經濟的核心是打造約束權力的籠子”。
從ZF角度,需要進一步簡政放權,適當減少監管,最佳化服務改革。同時,完善對於企業的產權保護制度,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完善立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同時,也要加強反FB措施力度,完善約束ZF權力範圍和邊界的法律制度,及全面落實准入負面清單、行政審批清單、ZF監管清單三張清單,讓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有更為廣闊的空間。
鑑於目前公眾對於司法公正和企業對於司法解決商事糾紛的“滿意度”不高,應將恪守司法公正始終作為司法活動的靈魂,提高司法效率必須建立在保證司法公正的基礎之上。“現代民事訴訟之所以成為一個能進行充分商談、溝通的平臺,內在程式日益規範和完善,與律師的大量參與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
沒有律師參與的民事訴訟和有律師參與的民事訴訟之間,溝通的充分程度有著巨大的差別,有資料表明,中國每萬人的律師擁有量是2.17人(美國是37人),廣東省為2.99人,但各地市差距顯著且分佈不均衡,珠三角區域律師數量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專家評議對法律服務市場發育程度以及企業對法律服務供給的滿意度得分率較低。完善法律服務是法治經濟的保證,加強營造健康有序的法律服務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律師功能,是推動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的重點內容之一。
4 進一步築牢法治基礎,營造誠信守法的社會氛圍
契約精神是法治經濟的根基。經驗表明,較差的社會治安環境對企業投資具有明顯的阻礙效應,如果合作者缺乏誠信不能有效履行合同而法院又不能公正判決,投資者會減少或者放棄交易。法治化營商環境本質上要求形成全民守法、弘揚契約精神的氛圍,即ZF依法行政、企業守法誠信經營、社會和個人普遍知法守法。
但研究發現,公眾法律意識滿意度和全民守法滿意度不高,企業製假售假、坑蒙拐騙、低價傾銷、不正當競爭等問題還比較突出,騙取貸款、非法融資、逃避債務等行為依然存在,癥結在於守法精神的缺失。鑑於華人契約精神的缺失,改善企業投資法治環境絕非地方ZF招商引資文字上的宏篇大論,需要在全社會弘揚平等、自由、協商和誠實守信的契約精神價值觀念,培育以契約精神、法治意識為核心的社會誠信文化,強化對法治的信心、信仰和認同。
概而言之,營商法治環境建設應以提高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為目標,以法治觀念和契約精神為基石,建立起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的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實現ZF依法行政,市場主體誠實經營,公民尊法守法。( 鄭方輝 、王正、魏紅徵,2019)
-
6 # 政企芯
營商環境指影響企業活動的經濟、社會、政治、法律要素等內容,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簡單來說,營商環境就是一個企業在註冊、發展和登出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外部因素。
回覆列表
2001年世界銀行提出加快發展各國私營部門新戰略,急需一套衡量和評估各國私營部門發展環境的指標體系,即企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為更好實施促進各國私營部門發展的戰略,世界銀行成立Doing Business小組,負責企業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建立,經過幾年努力,小組將企業營商環境指標由2004年的五組發展到2005年的十組,並正式出版了2004和2005兩份年度報告。2004年Doing Business小組重點研究有關企業生命週期的環境指標。2005年側重研究登記物權、稅制環境、對投資者保護等指標。2006年重點研究智慧財產權保護、跨國貿易、治安環境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