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州耕牛堂主
-
2 # 瀟灑哥有氣質
不隨波逐流可去三分,
不趨炎附勢可去三分,
不拜金求價可去三分,
最後當留一分煙火氣,
如此俗氣應盡。
-
3 # 為龍書法
非常感謝邀請。書法如何去掉俗氣?這個問題,應該說問的太好了,為你點贊。在學書法的過程中,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或者說,這個問題也不存在。只是老老實實、原原本本的想再現和呈現古人碑帖上的精神風貌。當然,臨摹、學習古人,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因為古人的法帖是範本,那是千百年來大浪淘沙出來的精品佳作。即使有這方面的問題,也只是學書者的能力和水平不夠,用心的學,認真的練,積極的向傳統名家、名作靠攏,就能取得不俗的表現和進步。所說的“俗氣”,也是功力不濟和筆墨幼稚的暫時現象。但是,如果說到在創作上沾染了“俗氣”,可以說,那就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我這樣說,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危言聳聽”。實話實說,還真不是。元-趙孟俯就曾說過:“書不宜俗,俗便不可醫矣”。由此可見,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甚至再嚴重點說,有可能斷送了自己的藝術生涯。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呢?或者說,為什麼會走到今天的這種地步?要說起來,因緣、因素還真是很多很多,非常複雜。既有內因也有外因,也就是說既有自己的問題,也有外在環境的原由。有時還會感覺自己很冤枉:“怎麼就成了俗書”?說句實在話,簡單的來說,根源就是“名、利”二字而已。奇怪嗎?是很奇怪。如果你仔細想想,是不是這樣。這兩個字把自己的心態、人格、處事、修養、語言、思維、境界全部扭曲,唯利是圖,身不由己,書法不俗氣才怪。“書為心畫”,古人早已經下了定論。心不清靜(淨),沾染凡塵,“俗氣”非你莫屬。人清字就雅,人濁字便俗。現在何以“醜書”一片,“俗氣”滿天,歸根到底就是人心不古。至於,書法如何去掉俗氣,看著辦吧。
-
4 # TeaC
外行。
不過我覺得,不僅僅是書法,還包括很多其它東西,很可能,去除俗氣的方法之一,是不要刻意地追求外形如何相似、如何漂亮。
比如,在書法上,就是不要刻意地求外形漂亮,而要力圖領會其神韻在哪裡。先了解了大師書寫的章法,然後你自己寫出來什麼樣,那就是什麼樣,哪怕和你原本所想師承的在外形上不太相似也沒有關係。
-
5 # 狂喜淡墨a
書法俗氣,是每一個習書人必經的過程,這個俗氣乍一看一聽,詞彙不入耳不入眼,言外之意書法落俗套,屬常常之平平,無特點無別樣,由此可見,視為一般書作。
俗氣,是有時間性,有背景時代,清代以前,視遒美為繩墨,中晚期,有了變化,追個性之尚形質,姿態姿勢的究探究底,一時間清新之風蔚然,變革帶來了書法的新意,由此將明清推崇之閣體,稱俗氣了,而今天再給予欣賞,則有佩服之五體投地,確是臻至,看蘇州園林題匾,石柱之榜書,古宮之內所題字,遒勁圓融,中和中正,大方古樸,正統之間,代表國風,傳統之跡,彷彿瞬間,感慨系之,安能不美?野俗之所以稱野,實為狹美,乃整局與個體的區別,而今仍以儒輝思想哲學,漫透於書質之內,中和中庸,才是今天美學俗成的淵源,比如,中國畫,離開國之筆法及審美思想,就不成為中國畫。也從而畫不出中國道家儒家含蓄玄妙之意境。同樣,書法亦如此。
俗氣是大眾的書法氛圍,
脫俗是謂境界,是個性之創杰特。也隨時間轉化,個性融於俗,此俗乃中國中和之傳統思想、哲學精神、及審美習慣準則,否則可入野俗。大眾稱之野俗之上,加上醜怪。
那麼,如何理解俗氣,理該特定條件,背景而言,
大眾包容書法的創新,法外之法,亦乃書之境,發展就是硬道理。
無視大眾之俗成欣賞習慣,視為隔離書法傳統而於真空中舞蹈。
俗氣在書法人口語中,一般理解為寫的不入眼,或不合法度,而要深刻陳述“俗氣”,其中寓哲理思辨,才是客觀公正。
-
6 # 讀書耕田人王七
這個問題確實讓人頭疼,就像凌空飛舞的蝴蝶,你若原地不動,它會落在你的頭上,肩上,手上,甚至滿身都是,可如果你張牙舞爪去抓它們,卻是很難,即便哪一隻不幸被抓到了,它還是原來的那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麼?
我也沒有辦法擺脫俗氣,只能談談自己目前對俗氣的認識,就是在書寫過程中偽裝和表現的成份。
我們會覺得沒有學過書法而拿毛筆胡寫亂畫的小學生沒有俗氣,為什麼?他沒有偽裝和表現的原材料,即與書法有關的一切理論知識,試想一下,我們沉迷與書法的朋友們,離開了這些,我們還能寫字嗎?不過,我們更不能去學習小朋友寫字,否則就更俗更裝了。
還有一種是脩行之人,但比起前者脫俗的程度會顯稍差一些,因為前者沒俗可脫。
但做為我們,只有認真寫字,成不成仙那是造化,既不可遇,也不可求。
-
7 # 呂永亮
書法如何去掉‘’俗氣‘’的問題,猶如人如何改掉自身的‘’惡習‘’一樣的困難,所以就會有“字如其人”之說了。(比直接說出惡習好吧)
這是因為,人由於受教育、閱歷、環境、智慧等等的不同,針對“俗氣”的理解必然也不一樣的啦。
所以,在《詩經》中的“雅”篇,分為了‘’大雅‘’與‘’小雅‘’。而針對“俗”,如果能做到“大俗”又是一種境界囉……
-
8 # 我們一起寫書法
書法的俗氣是大忌。
而如何去掉俗氣,一直以來是書法藝術的重要課題。
近現代的帖學大師沈尹默先生的書法之路,就可以充分闡述題主的問題。
沈先生書法入門是以祖父和父親的書法為練習物件,大致屬於館閣體一路的。到了二十餘歲時,被陳獨秀先生當頭棒喝,指斥其字俗可及骨。沈先生其實當時自己也有所覺,因此痛下苦功,用十幾年的時間根治俗病,終成一代宗師。
沈先生透過臨習漢魏碑版來醫治自己的書法俗氣,以碑入帖,又再出帖。碑版書法的特點是生拙古樸,或者天真爛漫,屬於個性比較顯著的書法藝術,正好和帖學的因高度發達而出現的流於習氣、滑、熟、千篇一律等等相補充。
沈先生醫治自己俗病的另一個辦法是讀書和著述。沈先生著述了若干通俗易懂書法理論著作——沒有大量的閱讀是不可能做到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我的一位老師到北京參加青年書法家研討會,主持會議的是啟老那一輩人。我的老師對自己的書法頗不滿意,於是向老先生請教。寫完之後,老先生說:你的書法寫得太漂亮了(原來寫的太漂亮是一種病)。問該怎麼辦時,老先生給列了一個長長的書單,主要是傳統文化典籍。十餘年之後,我的親老師也拿出來一個書單,是我的師爺爺列給他的。兩份書單內容基本一致。
可見讀書是醫治書法俗病的良方。
綜而言之,去掉書法俗氣的辦法一是初期臨帖需取法乎上,儘量選擇高古一點的法帖,至少不能選擇個人習氣濃重的;另一點就是多讀書,多體悟,最好有好的師友幫助矯正。
-
9 # 雲鼎居士
俗和氣韻相關,王羲之指出:“若平直相似,狀如運算元,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比如下方的行書很工整很秀氣,也有動感,對於初學者而言,能寫成這樣都不錯了。但是,就書法表現角度而言,很俗。
如何脫俗關鍵就是結構上要錯落有致,從而形成強烈的對比。把握的精妙能,讓你的字耐看、有味道。比如左短右長,左長右短,左窄右寬,上窄下寬,使之變得狹窄、緊湊,從而形成頭部大、底盤小。左右等長的字,可伸左抑右,有意把左邊部首拉長、把右邊部分縮短,形成高低不平的動勢。還有就是留白處啊筆畫的粗細啊用墨的變化啊……
-
10 # 一笑貫長天
這個真的不易!
怎麼培養呢?我建議如下:
一,臨帖!臨帖必須有所選擇,比如唐以後得法帖儘量少臨,不是不能臨,是唐以後的書法大家多數都是名不副實!
二,多看書法理論書,多思考,理論聯絡實際地看,然後你也必須做深刻的思考!
三,最好在學習書法的同時學一學古詩詞,因為書法與古詩詞的聯絡非常深,學習古詩詞對於理解書法有莫大的幫助。
回覆列表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去掉書法中的俗氣的唯一辦法就是多臨古人的名碑名帖,多讀書,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提升自身素質,讓寫字與自己的涵養相匹配。
古人的書法都是高雅的。如果認真深入臨帖,深入讀帖,努力領悟古人的書法精神,就會逐漸去掉自己的書寫俗氣。但是,僅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還須多讀文學方面的書,多讀國學方面的書,多讀哲學和邏輯學等書籍,只有這樣,才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整體素質提高了,自己就文雅之人了。自己成了文雅之人,書法中的俗氣就會慢慢去掉的,就不會再寫俗不可耐的江湖書體和自由書體了。
舊書常讀出新意,俗見盡棄做雅人。蕭子升的這句話,非常適應書法人的。我認為。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