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瀟然歷史觀
-
2 # 陳參
儒家學說在成為大漢王朝的主導思想之前,經歷過幾個不同階段。首先是儒家創始人先聖孔子時期,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華人(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孔子建立推行的是西周的以禮樂治天下,這也是孔子終生的奮鬥目標,然而儘管孔子游遍天下,也沒用君主接受孔子“禮”的思想,因為當時天下紛爭,思想也是儒道墨法百家爭鳴,亂世之下各國都想富國強兵,沒人對孔子的思想感興趣,所以孔子認為天下已經禮崩樂壞沒有希望了。一百多年後,儒家學說又出了兩個人孟子和荀子,繼續發揚孔子的思想和學說,但是這兩個人也有不同,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戰國時期的鄒華人,孟子推行“仁”,主導思想是以仁治國,強調民為貴君為輕,這種過於理想的論調,沒有君王賞識是肯定的事。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繼承推行孔子思想的同時,還批判吸收了其他諸子百家的思想學說,更多闡述的是人性中惡的一面。這三位儒家先聖,都沒有讓儒家學說成為主導天下的思想學說。因為與時政需要不符合,戰國時期各國都在推行“法家”思想,競先施行變法以富國強兵攻滅他國,而秦國是其中的代表。
秦王贏政在實行變法強盛之後,統一了六國,在治理國民時,仍然實行的強刑峻罰的法家思想,這也導致了民眾不堪重罰,揭竿而起的抗爭運動,最後大秦帝國迅速滅亡,高祖劉邦取代秦始皇,建立了漢朝。
可以說劉邦接手的就是個爛攤子,連年的戰亂民眾凋零人口稀少,天下人口從秦朝的兩千萬,下降到只有一千三百萬,減少了三分之一,而當時擺在劉邦面前的,有各地的反判以及北方虎視耽耽的匈奴。所以在用財物和美女擺平匈奴之後,在國內治理上,劉邦反思了秦朝以法治國的弊端,推行的是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具體措施就是休生養息,輕揺薄賦獎勵耕織,這才使得民生得到安定和發展。高祖劉邦之後的漢惠帝,推行的還是蕭規曹隨的治國理念,國家得以繼續發展。再下來繼位的漢文帝,因為是意外的得到皇位,政治基礎不穩固,為了穩定統治,還是以無為而治的黃老道家思想作為主導思想。由於從高祖劉邦到漢景帝,都是把黃老道家思想作為主導治國理念,所以漢朝國力得到迅速發展,人口從建國之初一千三百萬,到了漢武帝繼位時已經有三千六百萬之多,可稱得上民富國強!
漢武帝剛繼位時只有15歲,朝政由他奶奶竇太皇太后說了算,而竇太皇太后推行的還是黃老學說。等到竇太皇太后死了以後,漢武帝掌權執政時,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打破竇太皇太后遺留下的政治局面,聯立自己的政治格局,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這個時候儒家學說就應運而生了。
漢武帝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就是說他要幹自己想幹的事情,結果還幹成了!漢武帝要威伏天下讓北方匈奴徹底歸服,首先要改就是變推行了幾代的黃老道家思想,找到以君權至上的學說思想來代替道家思想,董仲舒就在這個時候進入了漢武帝的視線。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儒家學說的繼承發揚者,是荀子學派的傳人。他在繼承荀子思想學說的同時,還創新發展提出了天人感受陰陽五行和三綱五常學說,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召見董仲舒,董仲舒侃侃而談,全面闡述了自己的儒家思想,尤其是三綱五常符合了漢武帝的需要,想想看君為臣綱,不正是漢武帝總攬朝政統治天下的思想學說嗎?所以漢武帝毫不猶豫地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施政方針,這之後儒家學說,也就此成為大漢王朝的主導思想,並得以繼續發展。之後漢朝的大臣選拔,幾乎都是以是否學習儒家學說來定標準的。大漢結束後,儒家學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過短暫的失落期,在隋唐時得以恢復,到宋朝時再次發養光大,成為主導思想。經歷了元朝短暫的中斷,在明朝時再次恢復,清朝也認識到要統治中原,必須認可推行儒家思想,因為儒家思想依然是中華的主導思想。民國的新文化運動對儒家思想產生了衝擊,但是無法摧毀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儒家思想。
-
3 # 滄浪有話說
我是滄浪,學金融出身,乃非精研國學的文化領域的小學生,斗膽在各位老師面前班門弄斧,各位見笑見笑,還望若有不妥或錯誤之處,各位海涵海涵!
在孔夫子創立儒學時,其學說和主張並不為當時的當權者或者說既得利益者接納,因為孔子的政治主張是復禮,那些信奉拳頭硬就是老大的諸侯能喜歡?他們只對孔子說“滾球”;而後來的孟子更是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你說這當頭的能接受?他們對孟子也只有兩個字“玩去”!
秦,信奉的是法家那一套,嚴刑峻法。嬴政對儒生儒家很不待見,尤其是儒生們經常批評他,妄議朝政。於是搞了個篝火晚會,坑了一批儒生,燒了一些儒家的書籍(當然,後來有人認為這事有待考證,也有人說嬴政坑的是術士)。
劉邦這哥們,對儒生也是很不待見,甚至拿儒生的帽子當溺器。當酈食其去投奔,一開始,連線見都不想,但等第二次通報說“高陽酒徒”,這連鞋子都顧不上穿就跑出去接了!不過,還得說,人老酈有兩下子,僅憑三寸不爛之舍就讓齊王連帶著七十多座城池歸了劉邦,所以,滄浪在另一個回答裡面說了,儒生,不迂腐非窮酸!
大漢建國後,這劉邦手下多粗人,有時,在朝堂之上,也沒啥規矩,劉邦覺得這皇帝坐得也不是那麼威風!咋辦呢?這時,就出來一個叔孫通,給他制訂了一套符合實際的朝堂禮儀。劉邦很高興,覺得有了這套禮儀,哥們這皇帝坐得還算有點模樣!也就說,從祖宗開始,人家劉漢就開始用儒生了!
有朋友認為,文景時期,採用的黃老學說,說是實行的道家的“無為而治”,根據是“蕭規曹隨”的曹是道家。滄浪不太認同,休養生息輕徭薄賦,這是實際情況導致,皇帝的專車都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馬,有的大臣還坐牛車,您說這不讓天下人喘口氣緩一緩能行?再說了,這是不是“仁”的體現?其實,學派之間也不是絕對對立,孔夫子不是還曾問禮老子?
到了漢武帝時期,經過前人栽樹,國力強盛了!這時,漢的政治氛圍還是比較寬鬆的,但一些其他學派的有時竟然妄議朝政,劉徹可是雄才大略之人,也比較霸道,看看他手下的將領們就知道。這哥們脾氣不太好:馬勒戈壁啊,這群東西聒噪啥,瞎逼逼!於是,就有了董仲舒的橫空出世,這儒家思想裡面有講秩序的啊!得,於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由此登堂入室,得講秩序,講等級,儒家文化地位越來越高!
儒家文化。對中華政權的中央集權管理、國家的大一統、中華文明的持續,是有功績的!這一點,不能抹殺!
至於後來的發展,有人認為阻礙了文明的進一步發展,這可不能怪罪儒家,只因為統治階級為了自己利益,斷章取義的有,命人篡修的有。後人的解讀,是否還是起初的儒學呢?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同的斷句就有不同的解釋,但是,到底誰的解讀否符合孔子當初的意圖?還得回到孔夫子當時的歷史背景去研究。一個推行教育大眾化的人,怎麼會推行愚民政策?所以,這句話的斷句我認為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回覆列表
漢承秦制,所以漢的治術一直都是法家的,包括肉刑一直持續到元帝吧!但漢又是眼看著強大無比的秦帝國灰飛煙滅的,自然要加以總結反省,漢開國的帝王將相都是底層,起兵反秦也是以反抗暴秦的壓榨為號召的,加上逐鹿中原的代價太大,民力實在被壓榨到了極點,所以漢初以道家為意識形態。但任何一個民族或文明,想延續下來,都不能長期以清靜無為為指導思想,在個人這無所謂,但一個文明失去了積極進取的精神,如煌煌羅馬,亡無寧日。所以到了漢武,國力恢復之後,欲有所為,自然就要更換意識形態,而先秦諸家,成系統的、可作為國家指導的、積極的只有儒法,而法家是秦作為國家指導思想的,二世而亡,所以在漢的總結中,法家可作為治術,但不能作為國家指導的意識形態,所以儒學成為種花家的意識形態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儒法是傳統中國,傳統中國是精耕小農的熟人社會,所以就簡單的說下:高流動性的半陌生人社會,註定無法以德治國.自獨尊之後,儒學就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儒學精神也就成為華人的精神:積極進取、厚德載物、堅韌不拔、理性平和。
任何一個文明為了保持活力,一定是要分層的,從下到上按能力、按貢獻排個序,然後保持一個可以透過努力上升的通道。不排序的一定長不大、沒有競爭力;不按能力、貢獻排序而是按什麼血緣、出身最終也不成;而沒有上升通道的一定死。這也是為什麼科舉這麼重要的原因。因為除了皇權,整個社會的排序是知識,參加科舉制然後國家按等級分給你一堆的福利,那麼你自然要維護這個國家和地方、宗族的安寧。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仁”字。請記住,作為一種哲學,其本體必然是無所不包、兼該有無的,其功夫必然是“當下即是”的。如果不能滿足這兩個標準,就是有問題的哲學。“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即是說仁體至大無外;“我欲仁斯仁至矣”,即是說求仁的功夫“當下即是”。仁即是良知,時時刻刻只有良知一念,就是仁。儒學,心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