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31173721557

    中國神話 傳說為治理洪水而操勞得“股無肱,脛不生毛”的大禹,他的夫人塗山氏之女就是九尾白狐。所以《聊齋志異·青鳳》中的老狐精自稱“我塗山氏之苗裔”。 在中國與南韓的傳說中,常出現的九尾狐是隻有九條尾巴的狐狸。它可以變成豔麗的女人誘惑男人,據說每條尾巴都有不一樣的法力。其實九尾狐並不是指它只有九條尾巴,而是有無數條。據說,當一隻狐狸活了超過一千年,它就會變成九尾狐。 外國神話 月護王旃陀羅笈多建立了孔雀王朝(古印度摩揭陀國的奴隸制王朝),同時他也是個虔誠的耆那教信徒。耆那教是筏陀摩那在公元前6世紀所創立的宗教,同印度教和佛教一樣,相信靈魂解脫,業報輪迴,主張非暴力、不殺生、行善積德。當他死後被火化,留下了三顆類似於寶石的東西,相傳為舍利,有大法力,得之者可得天下。九尾狐希望得到這三顆舍利。幻化成人形嫁給了旃陀羅笈多的兒子印度君王賓頭沙羅,成為其妃子華陽天。 結果被賓頭沙羅正妻達摩王后之子阿育王識破,被趕出宮廷。後來一位印度僧人將三塊舍利中最重要的一塊帶來中國,並且央求當地有名的玉石工匠將其和一塊名玉鑲嵌在一起,那塊玉就是和氏璧。九尾狐隨即追隨舍利來到正處於戰國時代的中國,不過戰亂紛爭,九尾與玉都失蹤了。 後來三塊舍利一塊留在了印度另外一塊在展轉中落到了月氏族人手中,張騫出使西域是將其帶回。印度的一塊在玄奘法師與印度的佛法交流時候也帶到了大唐長安供奉。三塊舍利此時都在中國。然而唐玄宗時,鑑真東渡日本交流佛法卻又帶走了一塊,天寶十二年抵日本。後來日本派遣使者吉備真備到中國來,妖狐便溜進了吉備真備的船裡到了日本來。然而,帶去日本的那塊舍利卻引起了日本的動盪,成為了眾多妖魔爭搶的寶物。在日本引發了一場常世與現世之間人和鬼魂的慘烈戰爭,已至於當時的京城成了一座鬼城。可見它的力量之強大。在公元794年,恆武天皇建京不到十年,被錯殺的皇太子早良親王怨靈不散,天皇被迫移都至平安,設了幕府將軍扳之上田村麻呂像鎮攝皇太子的鬼魂,從此拉開垂天下以治四百餘年的平安時代的序幕。 不久後九尾狐則化身玉藻前,迷惑鳥羽天皇。當時玉藻前受鳥羽天皇寵幸,玉藻前這個名字就是天皇所賜;和桀紂的傳說一樣,玉藻前引誘天皇不理朝政,又得了怪病倒臥床榻,大臣們開始懷疑她,請安倍泰成暗中對她進行調查,證實千年九尾妖狐所化,御體康復的天皇惱羞成怒,將其逐出宮廷。結果離開皇宮後九尾狐在那須野屢添惡名,上皇命令派遣出三浦義純和上總廣常及其部下八萬的討伐軍並將其擊退。後來在第二次戰鬥中被陰陽師安倍晴明擒殺,據說其殘骸變成了會放出毒來的石頭即殺生石(會噴出毒液攻擊鳥類及昆蟲,令動物無法近身的石頭,保留在那須野)。它是帶有非常厲害的咒毒的石頭,接近的人或獸會被毒死。本來是在栃木的那須高原,後來被名為玄翁和尚的高僧打碎,飛散到日本中三處名為高田的地方。另外,據說在此時飛散的殘渣化成尾先狐和犬神,成為了被各地的使役術師使役的使魔。 狐在先秦時期曾被視為瑞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世狐之善良形象、美好品德之象徵、祥瑞之兆,逐漸讓位於與兇惡形象、惡劣品質之象徵、兇險之兆。與之密切相關,人類對狐的敬仰、認同之情與厭惡、恐懼之情,也彼消此長。 人類之所以對狐敬而遠之,燒香禮拜,討好賄賂,正是想制制不住,防又不勝防的結果。例如《朝野僉載》寫道:“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飲與人同之,事者非一主。當時有諺日:‘無狐魅,不成村。’”由《廣異記》所載,長孫無忌美人為雄狐所佔,請術士崔參軍懲治,崔參軍調動家神,戰不能勝,又調五嶽神前來,最終也只是驅趕了事的故事,可見人類對神狐的無可奈何。 山海經(周、秦、漢) 九尾狐和玄狐、白狐等最先出現在原始宗教的圖騰信仰中。《山海經》就記有青丘九尾狐。又有是與西王母一同出現的神獸,是祥瑞於子孫興旺的象徵。解讀這些古老記載,九尾狐其實是位於東方或南方的青丘這個地方原始部族的圖騰物,《山海經》說它“能食人”,表明它在威脅敵人、保護本部族安全方面具有神性。又說“食者不蠱”--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邪氣的侵害,這顯然是與九尾狐圖騰信仰相關的原始巫術,相信九尾狐具有辟邪的魔力。 千字文(南北朝) 九尾狐象徵子孫繁息,亦禹娶於塗山氏之女的遺意。後世反其意,以“食人”之九尾狐為妖,六朝時李邏注《千字文》“周伐殷湯”,已謂妲己為九尾狐,明人小說《封神榜》則更發揮其說,因而乃成為妖媚工讒的女子主詈稱。在中國狐文化史上,狐的一件倒黴事也是發生在漢代,就是被妖精化,在“物老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隨處可見的狐狸不比龍鳳麒麟,是很難保住它的神聖地位的。儘管在唐代流行狐神、天狐崇拜,但那已經是妖神了,既然是妖神就不像正神那般正經,不免胡作非為,就像沒成正果之前的孫猴子一樣。不過在唐代人的觀念裡,最厲害的天狐--九尾天狐卻仍保持著正派風範。可惜九尾狐的光榮史終究是要結束的,只不過因為它神通最大比別的狐結束得晚一些,也正因為它神通最大,當它被妖精化後也就成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 儒林公議(北宋) 九尾狐最晚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田況《儒林公議》說宋真宗時陳彭年為人奸猾,善於“媚惑”皇帝,所以“時人目為九尾狐”,可見九尾狐在人們心目中已經不是什麼瑞狐、神狐,變成壞東西。而也在這個時期,中國遠古史上一個著名女人被說成是九尾狐,而且傳到日本,這便是商紂王的妃子妲己。宋趙令疇《侯鯖錄》卷八:“錢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號曰九尾野狐。” 日本《本朝繼文粹》卷一一收有一篇江大府卿寫的《狐媚記》,其中說“殷之妲己為九尾狐”。《狐媚記》記日本康和三年(1101年)事,相當於宋徽宗時期,可見在此前中國已經有這種說法了。其實唐代白居易在《古冢狐》中已經把“能喪人家覆人國”的妲己和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比作狐妖,當九尾狐變成妖精時,妲己這個用美色把紂王迷惑得亡國喪身的王妃被說成是九尾狐精,實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詩人、學者阿袁(即陳忠遠)《沁園春. 應邀出席全國政協禮堂常委會議廳首屆中國當代商會發展論壇感賦》中所及大抵亦是此義:“馳逐風雲,劉項英雄,總不讀書。算名廳座上,曾知牧豕;鮮花臺畔,仍戀呼盧。一旦從心,萬家駐足,滿賺金元卻膾鱸。今何日,看官商媚笑,左右歡呼。 紛紛權力尋租。更多少來回九尾狐!正世多苗晉,歸心元載;時無鮑叔,青眼夷吾。秋老燈紅,夜深酒綠,閒御金風憶五湖:扁舟外,問茫茫煙水,誰識陶朱!?” 武王伐紂書、封神演義(元、明) 妲己成了九尾狐狸精,真可說是超級狐妖的完美結合。在小說中的描寫,則是由元代講史話本《武王伐紂書》開了頭,再由明代長篇章回小說《封神演義》廣而大之。 在《武王伐紂書》中,吸盡妲己魂魄元氣骨髓而借其空皮囊化形為妲己的是隻“九尾金毛狐子”。妲己的結局是在武王克殷後被姜太公用降妖鏡逼住現出原形,然後把她裝進袋子用木碓搗死。之所以費了這麼多周折,原來是因為行刑的劊子手讓她那“千妖百媚妖眼”撩撥得下不了手。 《封神演義》在《武王伐紂書》基礎上對千年九尾狐狸精妲己的妖媚之性大加發揮,寫了她做的許多壞事。相反商紂王“才兼文武”並不那麼壞,而且外有忠臣良將,內有賢后淑妃,本來江山穩固得很,都是這個千年九尾狐狸精帶著九頭雉雞精和玉石琵琶精把他迷惑得失去“真性”。有趣的是妲己被斬時也有一段媚人的描寫,比《武王伐紂書》更為生動細緻。小說極力渲染她如何如何“嬌滴滴”地把行刑軍士迷得“軟痴痴攤作一堆”,最後還是姜子牙用寶貝葫蘆取了她的首級。《封神演義》的九尾狐狸精妲己形象,把古來關於淫婦型狐妖媚人的觀念推向極致,把狐妖之最的九尾狐觀念推向極致,也把女色禁忌觀念和“從來女色多亡國”的女禍觀念推向極致。 其它記載 《山海經》記載九尾狐有食人的特性,那麼它不能定義為靈獸,靈獸只有人食它的份,它是不食人的,也有學者認為,九尾狐能食人只能說明它能威脅敵人,這恰能體現保護神的特性,再結合後來的衍生出來的故事,九尾狐實際上是渴望人類生活的,白狐若想幻化為人,要經歷千年的修行,傳說狐狸修行一百年才多出一個尾巴,修行千年才長出九尾來,而只有九尾才能幻化為人類。正是由於東夷人對狐仙的特殊感情,才成就了<聊齋>的獨特成就和蒲松齡的極大成功。 此後還有一些小說寫到九尾狐,比如清代通俗小說《狐狸緣》中的玉面仙姑便是九尾玉面玄狐精,最後被呂洞賓收服,割掉她八條尾巴。晚清小說《九尾狐》不是寫狐妖而是寫妓女--妓女胡寶玉綽號九尾狐。小說說九尾狐最淫最媚,“比尋常之狐尤為厲害”,所以拿來比胡寶玉這“一個極淫蕩的娼妓”。清代流行狐妓一體的觀念,妓就是狐,最壞的妓當然是九尾狐。 從九尾狐塗山女到九尾狐妲己,九尾狐的神聖和光榮徹底喪失了,九尾狐成為最淫最媚最壞的女人的象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畫聖吳道子在沒有真跡傳世的情況下,如何能在畫壇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