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花瓣雨品原創文化科技

    對外漢語中的知識文化是基於對外教學和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理念,從而開啟通往世界的一種中國特有的語言文字(簡稱:漢字)。

    知識以儲蓄的方式進行。

    文化以廣義和狹義為主。

    文化和知識是兩個不同概念總稱。包含體現在傳統文化傳媒和世界文化傳播,裡面有人文精神,語言思維,組織結構,語言符號等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 2 # 國學小卒

    在對外漢語中,文化知識方面主要涉及:中國傳統文化、語言文化、中國社會知識等。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越來越高,世界上越來越多人關注中國,越來越多人加入學習漢語隊伍中來。國內也出現了對外漢語的專業,專門培養有較深厚漢語言文化功底、熟練掌握英語,日後能在國內外從事漢語教學或從事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專門人才。這個專業主要學習三個方面知識:文學、文化和語言。

  • 3 # 尼古拉斯憶心

    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 近幾年來,中國與各國經濟、文化聯絡日益密切。或出於對中國當前經濟持續發展的看好,或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仰慕,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 據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公佈的數字, 2006年在華留學生來自184個國家,總人數已超過16萬。

    隨著外國留學生規模的迅速發展,對中國的留學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以語言機能訓練為核心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各國來華留學生渴望瞭解中國文化、進行深層交流溝通的需求。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學習語言,掌握語言能力是首要的。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習者掌握語言這個工具,並培養他們運用語言進行得體交際的能力。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注重語言教學中蘊含著的文化因素教學。一方面,積極而充分的文化因素教學對語言教學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進和深化語言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為後者提供傳播的方式和手段。

    因此,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完全脫離文化的語言教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以往的語言教學,重視語言結構系統的學習和掌握,忽視文化的教學,尤其是忽視不同文化在語言上的反映。

    雖然現在的“漢語熱”日漸升溫,但是從總體上看,留學生的漢語水平普遍較低。很多教師在漢語教學中,僅僅教給學生最基礎的語言文字知識,就漢語講漢語,重視了語言結構系統的學習和掌握,卻忽視了文化的教學。有的學生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雖然沒有什麼問題,能說比較標準的漢語,但對漢文化知之甚少,在交際中不懂漢民族的風俗習慣,尤其是不懂交際禮節和規則,常常會使用一些不得體以致不正確的話語。對外漢語教學中這種只重表層因素而忽視其他文化因素滲透和拓展的做法影響了留學生對漢語的深入學習和對中國文化的進一步瞭解。

    因此,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應面對這一事實,將漢語教學與漢文化薰陶結合起來,提高外國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語言教學的同時要進行文化教學,選擇恰當的文化教學手段,這一點已逐步成為共識。 那麼對外漢語的教學與中國文化有著怎樣的關係呢?又該如何運用呢? 語言是在人類社會生活日漸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觀點、交流思想的符號系統,這套符號系統總是代表一定的意義和內容。

    雖然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懂語言中的文化含義,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學的語言。對外漢語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文化知識蘊涵在語言學習中,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瞭解文化的內涵。對其中的文化成分不是很在意,便會影響了對語言內容的理解。

    我們在講課中就應注意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在講授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樣一句話,我們就把其中蘊涵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家族的繼承性、重視家庭的觀念向學生解釋清楚,從而使學生對這句話的含義有一個清晰的理解。

    因此,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重點是要把握漢文化的內涵,進行文化的傳播和滲透。文化教學應當貫穿在整個漢語語言教學過程中,並逐次增強和逐步深入。對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張力的把握,有助於留學生更好地掌握漢語並用漢語進行思想和情感交流。

    對從教者來說,文化闡釋的過程也是對中國文化傳統以及諸多文化成果廣泛深入學習汲取的過程,同時還是對廣博且豐富的世界文化學習和汲取的過程。

    因此,從對外漢語教學的初級階段開始,就有必要重視並積極進行文化因素的教學,從而使學生真正學到純正、地道的漢語,並在獲得流暢地運用漢語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的同時,完成由漢語文化的仰慕者到傳播者這樣一個角色的轉變

  • 4 # 學貴自得

    在英文中知識和文化對應的單詞分別是Knowledge和culture,可見在西方文化中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中國文化中這兩個詞也是絕不可等而視之的。比如我們平常說要做“有道德、有知識、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知識和文化並列,可見二者在正式用語中是不同的。但同時,二者又是緊密聯絡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將二者混用。比如我們說“這是個文化人”,實際上是說這個人有知識。

    我們有時侯在評價一個人時會說這個人“有知識沒文化”,就是說這個人雖然知識很豐富,但做人做事卻很糟糕。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得到關於知識和文化的兩個資訊:一是知識和文化的指向是不同的,知識指向認知而文化則指向行為;二是文化是比知識更高層次的存在和評價系統。

    在《論語》中有兩段話是有助於我們理解華人是如何區分知識和文化的。其一,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一個人在家能孝敬父母,在外面能友愛兄弟朋友,說話做事謹慎而有信用,進而能廣泛地仁愛社會上的其他人,並且喜歡親近品行高尚的人。如果這些都做到了,還有餘力的話,就可以開始學習知識了”。從孔子的這段話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裡的文即知識,主要是一些職業或生存技能,而前面所說的孝、悌、仁、愛等關於人性,可以指導一個人如何做人的基本素質就是文化的主要內容。

    有了上面的理解,那麼下面這段話就不言而喻了,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一個人,仰慕品行高尚的人,能態度莊重恭敬地對待他們;孝順自己的父母,能竭盡全力;對上級安排的事,能全身心地投入;與朋友相處,能說到做到。這樣的人,既使他還沒有正式學習文化知識,我卻認為他已是一個學有成就的人了”。

    由此可見,知識主要是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它可以提高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不斷提升人的生存空間和生存能力;而文化則主要是對於人自身的認識,以及如何透過實踐來完成對人這個主體的塑造。它可以提升我們生存的境界,昇華生命的意義。

    下面再舉孟子的一段話看看知識和文化在實踐中是如何區別應用的。“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魚是我想吃的,熊掌也是我想吃的,假如只能選吃一樣的話,我就選擇熊掌而放棄魚。生命是我所珍惜的,信仰也是我所珍惜的,假如二者產生矛盾,放棄自己的信仰就可以苟活下去,而堅持自己的信仰就必須放棄自己的生命,這個時侯我會選擇堅守信仰而放棄生命”。在這裡,魚和熊掌的選擇是一種理性價值判斷,因為我們知道熊掌比魚營養價值高,比魚好吃。這就是知識的作用。而生命和信仰之間的選擇卻絕不是一種理性價值判斷,如果是的話任誰都會選擇生而非死,那就不會有“捨生取義”的英雄,而都變成“好死不如賴活著”的狗熊了。所以生與義的選擇實際上是一種精神境界上的意義抉擇。而這個是文化所塑造的,賦予的。

    就象美國軍人打仗,打不過就投降;而中國軍人會選擇戰鬥到最後一刻。這就是文化的不同,而不是知識的差異。所以要理解一個人,預測判斷他關鍵時刻的行為,就首先要了解他背後的文化,因為文化的主要使命是完成對人性的塑造。一個民族的民族性,一個國家的國家性,亦復如是。

    至於二者之間的聯絡,大多數時侯,知識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則是一種精神性知識。普通知識是用來謀生的。精神性知識則主要用來體證生命境界的,用來謀生則毫無用處。

    最後,迴歸正題,在對外漢語中如何區別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知識。其實又是蠻簡單的,中國自古就有“三教九流”之說。三教(儒教、佛教、道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根本,而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雜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關於生活、教育、養生、戰爭、科技、醫療、務農、治國、理政等方面的內容就是傳統知識的主體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漫作品中有哪些被詛咒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