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部
一共48個。
一、西漢(14)
1、皇帝名字
劉邦、劉盈、劉恭、劉弘、劉恆、劉啟、劉徹、劉弗陵、劉賀、劉洵、劉奭、劉驁、劉欣、劉衎。
2、開國皇帝介紹:
劉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
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
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登基後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
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
二、玄漢(1)
劉玄。
2、開國皇帝介紹
劉玄(?—25年10月),即更始帝,南郡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自稱是西漢皇裔,漢景帝劉啟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族兄。
公元23年,劉玄被綠林軍在淯水(今南郡荊州)之濱擁立為皇帝,年號更始,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滅亡,劉玄入主長安,成為天下之主。
公元25年,更始政權在赤眉軍和劉秀大軍的兩路夾擊之下,土崩瓦解,劉玄向赤眉軍出降,獻出傳國玉璽,更始政權滅亡。
不久,劉玄被赤眉軍所殺,後劉秀大將鄧禹遵劉秀之意將劉玄安葬在長安附近的霸陵。
三、赤眉漢(1)
劉盆子。
劉盆子,泰山郡式縣(今寧陽縣華豐)人,為西漢遠支皇族,漢太祖高皇帝(漢高祖)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之後。
劉盆子祖父劉憲元帝時被封為式侯,父親劉萌嗣在王莽篡位後被殺。初與兄劉恭、劉茂被掠入赤眉起義軍,從事放牧。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軍領袖樊崇等擁立劉盆子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稱劉盆子為建世皇帝。
建武三年(27年),赤眉軍兵敗,劉盆子投降劉秀。漢光武帝劉秀厚賜劉盆子,任命劉盆子為劉秀叔父趙王劉良的郎中。後來劉盆子因病雙目失明,劉秀又下令用滎陽的官田租稅來奉養劉盆子終身。
四、東漢(14)
劉秀、劉莊、劉炟、劉肇、劉隆、劉祜、劉懿、劉保、劉炳、劉纘、劉志、劉宏、劉辯、劉協。
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省棗陽市)人。東漢王朝建立者(公元25年—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九世孫。
西漢建平元年,生於陳留郡濟陽縣濟陽宮。王莽篡位後,建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亂。作為漢室宗親,起兵於南陽郡。
更始三年(25年),公開與更始政權決裂,即位於河北鄗縣南千秋亭,建立東漢,定都洛陽。
經過長達12年統一戰爭,滅亡河北、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農民戰爭、軍閥混戰與地方割據局面。
動亂已平,勵精圖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飭官風,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發展經濟。
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開創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中元二年(57年),駕崩於洛陽南宮前殿,享年六十二歲,葬於原陵,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五、蜀漢(2)
劉備、劉禪。
劉備(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透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
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六、前趙(5)
劉淵、劉和、劉聰、劉璨、劉曜。
劉淵(?~310年),字元海,新興郡(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五胡十六國時期前趙開國皇帝(304~310年在位),匈奴首領冒頓單于後代,南匈奴單于於夫羅之孫,左賢王劉豹之子,母為呼延皇后。
文武雙全,擅長騎射。父親死後,接掌部屬。八王之亂時,趁著西晉諸王內亂,割據幷州,建立漢國,設定百官,追尊漢朝皇帝。永嘉二年(308年),正式稱帝,年號永鳳。用賢納諫,恭儉勤勞。
河瑞二年(310年),去世,在位六年,諡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七、南朝宋(9)
劉裕、劉義符、劉義隆、劉劭、劉駿、劉子業、劉彧、劉昱、劉準。
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裡,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後。
劉裕自幼家貧,初為北府軍將領。自隆安三年(399年)後,對內平定孫恩和桓玄,消滅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
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即位後,又派兵南征林邑國,使其全境歸附。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併,實施土斷,整頓吏治。
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
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清代李贄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出征北魏,尚未出兵,便因病逝世,終年五十九歲。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葬於初寧陵。
八、後漢(2)
劉知遠、劉承佑。
劉知遠(895—948年),即後漢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東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稱帝后改名為劉暠。
幼時不好嬉戲,個性厚重寡言。長大後,面有特象,為當時人所咋異。雄武過人,勇猛善戰,事後唐明宗及後晉高祖時頗得戰功。
開運四年(947年),劉知遠稱帝,復為天福十二年。其統治期間,各地割據成勢而朝廷難控,並且手下多貪婪之輩,因此形成弊政,一時斂賦成災。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劉知遠因病崩於萬歲殿,廟號高祖,諡號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葬於睿陵,位於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陽。
展開全部
一共48個。
一、西漢(14)
1、皇帝名字
劉邦、劉盈、劉恭、劉弘、劉恆、劉啟、劉徹、劉弗陵、劉賀、劉洵、劉奭、劉驁、劉欣、劉衎。
2、開國皇帝介紹:
劉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
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於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
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登基後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並採用休養生息之寬鬆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恢復殘破的社會經濟,穩定封建統治秩序。
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與匈奴之間的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
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
二、玄漢(1)
1、皇帝名字
劉玄。
2、開國皇帝介紹
劉玄(?—25年10月),即更始帝,南郡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自稱是西漢皇裔,漢景帝劉啟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族兄。
公元23年,劉玄被綠林軍在淯水(今南郡荊州)之濱擁立為皇帝,年號更始,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滅亡,劉玄入主長安,成為天下之主。
公元25年,更始政權在赤眉軍和劉秀大軍的兩路夾擊之下,土崩瓦解,劉玄向赤眉軍出降,獻出傳國玉璽,更始政權滅亡。
不久,劉玄被赤眉軍所殺,後劉秀大將鄧禹遵劉秀之意將劉玄安葬在長安附近的霸陵。
三、赤眉漢(1)
1、皇帝名字
劉盆子。
2、開國皇帝介紹
劉盆子,泰山郡式縣(今寧陽縣華豐)人,為西漢遠支皇族,漢太祖高皇帝(漢高祖)劉邦之孫城陽景王劉章之後。
劉盆子祖父劉憲元帝時被封為式侯,父親劉萌嗣在王莽篡位後被殺。初與兄劉恭、劉茂被掠入赤眉起義軍,從事放牧。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軍領袖樊崇等擁立劉盆子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稱劉盆子為建世皇帝。
建武三年(27年),赤眉軍兵敗,劉盆子投降劉秀。漢光武帝劉秀厚賜劉盆子,任命劉盆子為劉秀叔父趙王劉良的郎中。後來劉盆子因病雙目失明,劉秀又下令用滎陽的官田租稅來奉養劉盆子終身。
四、東漢(14)
1、皇帝名字
劉秀、劉莊、劉炟、劉肇、劉隆、劉祜、劉懿、劉保、劉炳、劉纘、劉志、劉宏、劉辯、劉協。
2、開國皇帝介紹
東漢光武帝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省棗陽市)人。東漢王朝建立者(公元25年—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九世孫。
西漢建平元年,生於陳留郡濟陽縣濟陽宮。王莽篡位後,建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亂。作為漢室宗親,起兵於南陽郡。
更始三年(25年),公開與更始政權決裂,即位於河北鄗縣南千秋亭,建立東漢,定都洛陽。
經過長達12年統一戰爭,滅亡河北、關東、隴右、西蜀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農民戰爭、軍閥混戰與地方割據局面。
動亂已平,勵精圖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飭官風,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發展經濟。
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開創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司馬光、梁啟超語)的“光武中興”時代。
中元二年(57年),駕崩於洛陽南宮前殿,享年六十二歲,葬於原陵,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五、蜀漢(2)
1、皇帝名字
劉備、劉禪。
2、開國皇帝介紹
劉備(160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透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
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六、前趙(5)
1、皇帝名字
劉淵、劉和、劉聰、劉璨、劉曜。
2、開國皇帝介紹
劉淵(?~310年),字元海,新興郡(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五胡十六國時期前趙開國皇帝(304~310年在位),匈奴首領冒頓單于後代,南匈奴單于於夫羅之孫,左賢王劉豹之子,母為呼延皇后。
文武雙全,擅長騎射。父親死後,接掌部屬。八王之亂時,趁著西晉諸王內亂,割據幷州,建立漢國,設定百官,追尊漢朝皇帝。永嘉二年(308年),正式稱帝,年號永鳳。用賢納諫,恭儉勤勞。
河瑞二年(310年),去世,在位六年,諡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七、南朝宋(9)
1、皇帝名字
劉裕、劉義符、劉義隆、劉劭、劉駿、劉子業、劉彧、劉昱、劉準。
2、開國皇帝介紹
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裡,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後。
劉裕自幼家貧,初為北府軍將領。自隆安三年(399年)後,對內平定孫恩和桓玄,消滅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
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即位後,又派兵南征林邑國,使其全境歸附。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併,實施土斷,整頓吏治。
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
他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清代李贄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出征北魏,尚未出兵,便因病逝世,終年五十九歲。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葬於初寧陵。
八、後漢(2)
1、皇帝名字
劉知遠、劉承佑。
2、開國皇帝介紹
劉知遠(895—948年),即後漢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東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稱帝后改名為劉暠。
幼時不好嬉戲,個性厚重寡言。長大後,面有特象,為當時人所咋異。雄武過人,勇猛善戰,事後唐明宗及後晉高祖時頗得戰功。
開運四年(947年),劉知遠稱帝,復為天福十二年。其統治期間,各地割據成勢而朝廷難控,並且手下多貪婪之輩,因此形成弊政,一時斂賦成災。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劉知遠因病崩於萬歲殿,廟號高祖,諡號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葬於睿陵,位於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