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有知社
-
2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兩者其實都失敗了,沒有成功的定義。
吳三桂後來的結局,筆者就不多言了,我們就看安史之亂中,唐軍借用回鶻兵的結果如何。
借師助剿的目的是消滅安祿山的叛軍,這是沒法子否定的要求。但整個安史之亂結束後,安祿山的地盤,照樣不屬於李唐王朝控制的。也就是說安史之亂其實沒有得到徹底的根除。而代價則是慘痛的,唐朝許諾收復長安以後,允許回鶻人搶劫長安,可以說是安史之亂後,讓李唐王朝更加雪上加霜了。
回鶻人洗劫長安還僅僅只是個開始。在安史之亂後,回鶻人已經對李唐王朝的認識由敬畏變成覬覦了。安史之亂後,僕固懷恩造反,引誘攻擊唐朝的軍隊中,就有回鶻的軍隊,還是老蔣郭子儀出馬,才讓回鶻軍隊棄暗投明,打敗了吐蕃等的入侵軍隊。
在當時還有那麼一個軼事典故,後來的軍軍閥頭子李正己在安史之亂的時候,一個回鶻酋長瞧不起唐朝的軍人,可以說是肆意妄為。李正己和他比摔跤,把酋長摔得尿了褲子,這才給唐軍出口惡氣,自此回鶻酋長才不敢小瞧唐軍將士。
這個例子就很說明問題了,安史之亂後,見到唐朝軍力的下降,回鶻和吐蕃人隨時想要入侵搶劫唐朝內地的財物。所謂的借師助剿的成功,根本不存在,不僅沒有成功嗎,還給唐朝留下了一個潛在的對手,起碼幾十年。
-
3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了。
在中國歷史上,確實發生過內戰中其中一方引入外藩勢力最終逆轉戰爭結果的情況,比如唐朝借回紇勢力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石敬瑭引契丹勢力助戰,擊敗後唐;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消滅李自成;清朝引入洋槍隊擊敗太平天國等。
在這些借師助剿的案例中,很多成為經典,很多卻一地雞毛,比如唐朝借師回紇對比吳三桂借師清軍。
1、主借身份不同:唐朝是國家元首,而吳三桂是邊將臣子
755年,一場安史之亂打破了盛唐氣象,整個北方陷入戰火之中,因為承平日久,唐朝北方邊境空虛,面對驍勇的安祿山史思明集團,唐軍無力抵擋,加上玄宗錯誤的決策,很快洛陽淪陷,緊接著是潼關、長安!
玄宗倉皇出逃四川,而太子李亨北上靈武即位,這就是唐肅宗。此時,想要徹底消滅安史叛軍,就要先收復兩京,即長安和洛陽,這樣也可以提振唐軍計程車氣,所以唐朝向回紇借兵收復兩京。
757年,唐肅宗李亨向回紇英武可汗借兵,因為唐朝和回紇的關係一直不錯,唐朝皇帝和回紇可汗的關係為兄弟關係,這種國家元首之間的借兵更多的是國與國之間的一場交易。
而吳三桂不同,此時的明朝已經滅亡,吳三桂及5萬吳軍成為名符其實的孤島,雖然明朝滅亡了,但是吳三桂不具備成為天下共主,因此吳三桂始終是一個臣子的身份,在地位上就比多爾袞、李自成等低一個層次。
在當時的情況下,吳三桂更應該是一個軍閥,一個沒有主人的軍閥。在多爾袞眼中,吳三桂更像是一隻喪家之犬,沒有和自己平起平坐談交易的資格。這樣的人,是不會得到多爾袞尊重的,把他當槍使還差不多!
2、借師目的不同:唐朝為收復國土,而吳三桂為衝冠一怒
在唐朝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時想到了回紇,唐肅宗的目的就是收復兩京和周邊的國土,這讓唐朝的形象無比高大。
本來唐朝也是可以不用借兵回紇的,但是在當時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這意味著唐軍要和叛軍進行漫長的持久戰,毫無疑問,這造成的傷害更大。
當然,兵不能白借,幫不能白幫。為了回報回紇,唐朝答應收復長安後,“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不過在收復長安後,唐軍將劫掠目標改為洛陽。《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記載:“初,收西京,回紇欲入城劫掠,廣平王固止之。及收東京,回紇遂入府庫收財帛,於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財物不可勝計” 。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記載:“耆老以繒錦萬匹賂回紇,止不剽”。
所以,為了收復國土,唐朝和回紇做了交易。在損失大量財務的基礎上實現了光復首都的目標。
而吳三桂就有點私仇的意味了。因為李自成集團的“追餉”,吳家被李自成敲詐勒索,這還不算,為了逼迫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將吳江老小全給綁了,這讓吳三桂十分憤怒,而在得到吳三桂不投降的訊息後,李自成集團殺掉了吳三桂家人,並大舉進攻山海關,逼著吳三桂投降多爾袞。
在吳三桂的信中,有這樣一句話:“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庭,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從這裡可以看出,為了借兵消滅李自成,吳三桂自作主張割讓土地。自古以來土地就是比命還要重要的東西,比如“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隨便尺寸於人”。
也許吳三桂只是哄哄多爾袞,但是這種行徑著實令人不齒,和唐朝奉獻財務的做法形成了反差。
而且最重要的是,消滅李自成是為私仇,吳三桂也沒有提什麼恢復大明社稷的話。這和唐朝借兵回紇又是兩碼事!
3、被借主體不同:回紇為部落聯盟,而清朝為封建制政權
唐朝時期的回紇,長期是唐朝的藩屬,到唐朝安史之亂的國難時期,也不過和唐朝結為兄弟,自始至終都沒有僭越到唐朝之上。
一直以來,回紇都是部落制的政權,因為沒有完成封建化的改革,回紇不具備南下中原和唐朝爭奪中原統治權的能力和想法。
而清朝不同,從努爾哈赤開始,清朝就一直在為消滅明朝而努力,在皇太極時期,清朝終於完成封建化程序。這意味著清朝和明朝一樣,在制度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1644年,明朝滅亡,藉助吳三桂主動投降的契機,多爾袞果斷出擊,反客為主,迅速完成了入主中原的所有工作。
因為準備充分,且覬覦已久,因此清朝的策略成熟而高效,本來和清朝合作的吳三桂瞬間成了清朝的新員工。而被耍的吳三桂沒有辦法,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所以,吳三桂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行為,註定是要遺臭萬年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回覆列表
吳三桂是明清之際具有轉折意義的人物,也是被認為明末的最大漢奸。然而,客觀地講,吳三桂延請清兵入關,其初衷是借師助剿,而不是降清做漢奸。吳三桂鎮守遼東多年,深受朝廷的器重與厚恩,而與清兵長期廝殺,國恨家仇交織在一起,主動降清在情感上就說不過去。
而據吳三桂致多爾袞的書信,信中寫道: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脅、西脅,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土以酬,不敢食言。” 而滿清佔據北京之後,吳三桂還請求多爾袞:“毋傷百姓,毋犯陵寢。訪東宮(明太子)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黃河為界,通南北好”。
再據吳三桂起兵反清時的檄文,檄文中指責滿清:“逆天背盟,乘我內虛,雄居燕都,竊我先朝神器”,而滿清卻並沒有做出正面迴應。從種種的史料記載,說明吳三桂是在借師助剿之路上,而上了滿清的賊船才被迫降清。
借師助剿,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都不是冷僻詞彙。從中國有較為詳實歷史記載的春秋時期,就有很多“借師”的案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申包胥哭秦庭”。春秋後期,伍子胥引吳兵入郢破楚,楚昭王出奔在外。而在此楚國的存亡之際,楚國大夫申包胥到秦國乞師相救。秦哀公不允,於是,申包胥依秦庭牆而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使得秦哀公為其忠心所感動而答應出兵救楚,才使得楚國得以復國。
而在中世史上,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大唐危急存亡之秋,也曾借回紇之兵而平亂。那為何唐朝借師助剿較為成功,而吳三桂借師助剿卻上了賊船呢?這主要有以下幾點的不同。
首先,安史之亂時,雖然大唐丟了首都長安,唐玄宗流亡蜀地。但太子李亨(唐肅宗)在靈武稱帝之後,而使大唐的領導中樞並沒有被中斷。而明朝自崇禎帝自縊後,北方一片混亂。吳三桂借師助剿,卻已沒了朝廷為其依託。
再則,大唐借回紇之兵,並不佔主導,易於控制。其時,郭子儀、李光弼等各握有精兵,而大唐各地方上亦有兵力,回紇兵並不佔主導。而吳三桂的兵力卻只有四、五萬,滿蒙聯軍的兵力不少於二十萬。顯然,吳三桂不能制多爾袞,多爾袞也便“反客為主”了,強迫吳三桂降清。
第三,當時的形勢也大不相同。安史叛軍攻佔關中之後,已是強弩之末,其戰線太長,後方不穩。而並不能給大唐殘餘勢力進一步的威脅,大唐借回紇之兵時,並非到了生死關頭,而是為了收復失地。但吳三桂借清兵之時,面對李自成大軍的征討,又背靠著滿清,已是一支孤軍,形勢緊急,已無再思量、迴旋的餘地。
第四,回紇與大唐的關係長期友好,對大唐並無太大的野心。而滿清與大明交戰多年,敵意、仇恨已久,不可能放棄此良機而不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