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壺醉天下宜興紫砂壺
-
2 # 紫砂壺
並不能。
因為全手、半手,甚至現在有的手拉胚壺都會進行推牆刮底。
許多不法商家會將手拉壺當成半手,甚至是全手壺來欺瞞消費者,但是手拉的壺,其壺身內壁會有成型的橫紋。
為了隱藏這種痕跡,也會進行推牆刮底的工序。
-
3 # 問壺藏家APP
很顯然是不行的。
當一項技術或者指標能衡量整個產品的好壞,那麼這項技術或者指標很快就會走樣或者變味。
君不聞08年的三鹿奶粉為何要新增三聚氰胺?只是因為食品工業中檢查蛋白質含量,使用一種叫做“ 凱氏定氮法”的方法,透過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而三聚氰胺能讓蛋白質成分增加。換句話說在牛奶里加水,在加三聚氰胺,這樣就能透過蛋白質成分的檢查,而高蛋白的奶源能賣更多錢。
同樣的道理,在同質化很高的紫砂圈中,往往全手工代表著工藝師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更好的技術、作品更值得收藏,當然結論就是要更高的價錢。於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管事手拉胚還是模具亦或是機制壺,都會在成品壺上動手腳,模擬全手工製作的一系列痕跡,雖然有的挫劣,有的精細,但假的就是假的,無論如何也成不了真。
買壺,選對工藝師很重要,挑對購壺渠道更重要,多玩多看,別聽壺商的忽悠,最最最重要的是買把壺實操,紙上談兵是永遠不得真諦的。
-
4 # 紫砂壺韻
其實,說到“推牆刮底”很多壺友對其一知半解。那麼,什麼是“推牆刮底”呢?它對於紫砂工藝而言,又有著什麼作用呢?“推牆刮底”可以作為分辨全手工製作的依據嗎?那麼,帶著這些問題,開始我們今天的講解。
一,什麼是推牆刮底。
首先,“推牆刮底”是一項十分古老而又傑出的工藝,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並且由於受到時代文化的影響,“推牆刮底”在當時是一項要求細緻且十分重要的工藝,因為,古人都比較看重內在美,講究內在的修養。那麼,在這種文化形式的薰陶之下,其製作而成的紫砂作品,也都是具有其鮮明的時代文化特點。所以說,我們在觀察明清時期以及民國初期老壺的時候,無論是名家還是普通陶藝人的紫砂作品,其內部的工藝處理,都是十分規整的。這種乾淨利落的風格,使人在開啟壺蓋的一瞬間,就可以感受到工藝的魅力所在。所以說,“推牆刮底”並不是一項受人排斥的工藝,反而是一項充滿文化底蘊與智慧結晶的傳承技藝。
那麼,“推牆刮底”的作用又是什麼呢?首先,在講解其作用的同時,我們先來看一下,“推牆刮底”的這個工具,具體請看圖一,這種工具呢,有的是工藝師自己製作而成,材質和形狀並沒有統一的形式,制壺藝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選擇材質和趁手的形狀。形狀可以大同小異,材質還是以竹質居多,不同的器形對於工具的選擇也不盡相同。那麼,簡單瞭解過這個工具之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其作用。其實,“推牆刮底”的作用就是:這項工藝,可以使紫砂壺的內部,更加的規整有序、乾淨利落。以全手工紫砂壺為例,比如說:我們在平時製作紫砂壺的時候,紫砂泥片在經過,裁切、圍身桶、拍打、塑形、上底片、銜接等一系列工藝之後,由於伴隨著大量“製作工藝”的介入,紫砂壺的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產生這些變化的同時,都會在紫砂壺的內部留下痕跡。那麼在這些痕跡之中,有一些“痕跡”是不美觀的,就像:脂泥外溢的痕跡、不平之處、不規則的紋路、褶皺、銜接的痕跡、多餘的砂礫、泥渣、制壺藝人留下的手印、指甲印等等吧。所以,“推牆刮底”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修飾,紫砂壺內部出現的不美觀、不規則的地方。像上文提及的這些“種種痕跡”,其實,在以前都是不允許出現在,紫砂壺的成品壺之中的。因為,這些“痕跡”都是被視為是瑕疵和不良的,這些痕跡的出現,說明這個制壺藝人制做的紫砂壺,做工敷衍、潦草不濟。像類似這樣的紫砂壺是沒有老闆會去收的,就像現在製作的很多的紫砂壺,為了保留“所謂的手工痕跡”,有的藝人甚至直接省去了“推牆刮底”這個工藝。這樣的壺,拿到以前那個時期,如果有人來收壺,老闆開啟壺蓋的一瞬間,會被紫砂壺內部的粗劣的工藝嚇壞的,如果是以制壺為生,依靠出售類似這樣做工的紫砂壺,家裡人連粥都是喝不上的。其實,這個工藝的作用,與明針工藝是相輔相成的。“明針工藝”是用來修飾紫砂壺的外部身形的,“推牆刮底”是用來修飾紫砂壺的內部結構的,我們經常說的:內外兼修,其實說的就的就是此處。對於“推牆刮底”這個工藝,我同時也有附工藝圖,以便朋友們進行參考。具體請看圖二、圖三。
二,推牆刮底與全手工藝。
現在有很多人對於:推牆刮底與全手工製作的概念,分辨不清。那麼,“推牆刮底”到底能不能作為分辨全手工紫砂壺的一個分辨方法呢?我們在瞭解這一點的同時,我們要先知道:是什麼原因把“推牆刮底”這個工藝,在人們的心目之中打上,全手工製作的這個標籤呢?其實,在早期的製作工藝之中,並沒有什麼半手工、灌漿、機車等成型工藝,紫砂壺的製作工藝,在初期只有一種,那就是:全手工製作。那麼,前文我們也有講解過,全手工製作而成的紫砂壺,其內部必須要經過“推牆刮底”這個工藝進行修整。因為,在以前那個時期沒有人會去看什麼搭接線、泥門褶皺、內壁章(那個時期也沒有加蓋內壁章這種形式)以上這些形式的痕跡,都是被視為瑕疵、拖尾,都是需要經過“推牆刮底”進行修整和處理掉的,使紫砂壺的內部結構,體現出乾淨規整的內在之美,以實現“內外兼修”的一個作品效果。所以,在這麼一種氛圍的影響之下,經過長期的傳承,“推牆刮底”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全手工製作工藝之中的一部分。逐漸的,人們就把“推牆刮底”這個工藝,作為是全手工製作的一個辨別標準。
上文提及的這是“推牆刮底”為什麼會成為全手工製作的一個標籤。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說:推牆刮底,並不能夠作為分辨全手工製作的一個方法呢?其實,這種說法只說對了一半。首先,“推牆刮底”這個工藝的本質,就是因全手工製作而生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又讓“推牆刮底”剝離了全手工製作呢?我的結論和觀點是:還是,全手工製作。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就迷茫了,不禁會問:“推牆刮底”因全手工製作而生,又因全手工製作而止?確實如此,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前文,我們講了“推牆刮底”的應運而生,現在我們講一下“推牆刮底”為何而止。其實,“推牆刮底”這項工藝,現在正面臨著生存空間的壓縮和挑戰。因為,大量新工藝的產生,像半手工、灌漿、機車等等,這些工藝下製作而成的紫砂壺,通通都被運用上了“推牆刮底”這個工藝。那麼,它們運用“推牆刮底”的目的是什麼呢?它們運用“推牆刮底”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造假。造什麼假?造全手工製作之假。因為,在以前人們都知道,只有全手工製作而成的紫砂壺,才會出現“推牆刮底”這個工藝。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把有“推牆刮底”這個工藝的紫砂壺,認為是全手工製作紫砂壺。其實,事實也確實如此,只有全手工製作的紫砂壺,才會被用到“推牆刮底”這個工藝。
-
5 # 逸品坊紫砂匠人鮑雪琴
首先,作為一個職業紫砂壺匠人,我明確的告訴您,推牆刮底,不是全手工和半手工壺的區別標誌,甚至都不能用來做區分手工壺還是機器壺的標誌。
其次,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推牆刮底的工序和目的。
推牆刮底,簡單的說,就是用竹板在紫砂壺壺內底內壁推刮。此過程會留有明顯的放射線痕跡。此工序的目的,一是刮平壺內各泥片銜接位置多餘的脂泥,讓壺內看著更乾淨精緻,二是可以讓各處接縫更緊實牢固,更不易在陰乾燒製過程中開裂。這個痕跡的多少、高低,更主要取決於作者的製作習慣,沒有明確的標準,更不是各種做工的區分標誌。
目前很多人都會說,透過接縫、內壁章、推牆刮底等痕跡來判斷是哪種製作工藝,甚至還有人提出了看泥門鬆緊泥門褶皺看判斷。在此,作為做壺人,我就這麼說,您想要什麼痕跡,我都可以給您做出來。因此,這些都不是判斷工藝準確的方法。
真正要判斷一把壺是全手工還是半手工又或者是其它工藝,一定是要先詳細瞭解各種工藝在製作流程上的差異。不同流程,總會有不同的痕跡。然後再去找這些無法修整掉的痕跡,最後才能準確判斷。因此,只有真正瞭解制壺工藝,才能準確識別。
不要再相信所謂的看某種特定痕跡就分辨工藝的說法了,那些都是不是真正瞭解紫砂或者別有用心的人提出的觀點。另外,雖然我堅持做全手工,但是紫砂壺好壞不是看是全手工還是半手工做出的。主要還是得看泥料、壺型、做工等。
回覆列表
不少"專業"壺友看壺的時候會看兩個東西,藉此來判斷全手工還是非全手:一個叫做工,一個叫太陽線。其實看做工還靠點譜(當然,是在看不懂泥門的情況下),太陽線個人覺得吧,有點扯。太陽線就是壺底放射狀的線。身筒和底片是用脂泥粘合的,推牆刮底一是為了去掉過多的脂泥,二是為了讓粘合部位看起來更加美觀。因為推牆刮底的工具(竹片)是竹子材質的,留下痕跡也屬正常,但你要認為有推牆刮底痕機的壺都是全手工就大錯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