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家漢中
-
2 # 正其居
松錦之戰,為明朝與清軍在關外的最後一戰,結果雙方傷亡慘重,明朝一方損失達13萬之多,且丟失了關外幾乎全部地方,至此,山海關以北只有寧遠一個座孤城,關錦防線幾被破壞殆盡。清軍一方,也損失慘重,雖奪取城池土地若干,但也付出了11萬的傷亡。
經此一役,清軍攻明的前哨已推至山海關外,幾可入關,但鑑於雙方情境,最後議和,原因為於:1、明朝財務狀況己非常窘迫,而且關外己無拒點,關寧鐵騎保持防守戰力己顯不足,更無法發動積極攻勢,且李自成、張獻忠等流民為寇,攻城掠地,導致內患嚴重,急需圍剿,已無力兩邊開戰。2、清軍方面,雖然勝利,但負出傷亡慘重,清方本來人口不足,兵力更顯緊缺,如需進軍,清軍本是以長途奔襲為長,攻城本非強項,可能會有更大傷亡;己佔據山海關以外地區,要樹立牢固統治,對於一個機構本比較糙的政權而言,猶為吃力,如不整頓體系,恐難以應對更大範圍內施政需要;因攻勢己佔優,皇太極己看到中原可圖,不再拘於自己族類的生存空間,而想圖中原,所以以關外跳板,己方秣馬厲兵,整頓民治,外方力量自己他人消耗。所以雙方議和,但在明,為暫緩之策,在清,為進攻前奏。
-
3 # 論史
松錦會戰是明清之間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較量。崇禎十三年即崇德五年,皇太極集中兵力圍困錦州,試圖佔領這個關寧防線的前敵堡壘。由此引發了崇禎皇帝派總督洪承疇統領13萬兵馬,以救錦州之圍。皇太極驚聞明軍傾力出動,也急忙“傳檄各部兵馬,星集京師”,支援錦州前線,與明軍決戰於松山,最後明朝13萬重兵集團全被殲滅,清軍奪取山海關外的松山、錦州、塔山、杏山四城,幾乎控制了整個錦、寧地區。至此,明軍退守寧遠,再也無力與清朝對抗。
就在這場會戰結束後,便發生了明清雙方的議和,明清之間在此戰前曾經議和多次,此次議和不同之處就在於是明朝主動開啟了這次和談。在松山會戰後,松山和錦州兩城被長期圍困,明朝元氣耗盡,無法支援,崇禎皇帝為了擺脫內線農民軍和外線清軍兩面作戰的被動局面,在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的影響下,做出了與清和議的決策。
《國榷·卷九十八》:上曰:“城圍且半載,一耗不達,何間可乘?可款則款,不妨便宜行事。”所以,對於明朝來說,此次議和的動機和原因不難解釋,就是從腹背受敵的困境中掙脫出來,避免兩線受敵,以集中力量對付農民起義軍。
《三垣筆記》:寧錦之潰,北邊精銳幾盡,而中州寇禍正張。上意亦欲以金幣姑緩北兵,專力平寇。但是,清朝在明軍主力盡損的情況下,不再接再厲,乘勝追擊,卻對和議抱有開放態度,在整個和議的過程中,清朝也是表現的更加積極的一方,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戰勝者刁難明朝使團,反而極盡禮節。就如時在崇德七年五月,當皇太極得知明兵部郎中馬紹愉等十三人,到達寧遠城,欲赴瀋陽,皇太極迅Superb人護送馬紹愉一行十四日到達盛京,並派官出城二十里迎接,“上命大臣迎於二十里外”,清朝一方對待和談如此隆重,難道是良心發現,真心議和,然後與明朝相安無事到天長地久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皇太極取明而有天下的雄心早已有之,或許他的父親努爾哈赤只想在關外自立為王,但是,在天聰和崇德年間,隨著戰爭的節節勝利,後金(清)國內從皇帝到大臣無不以稱帝號、得天下相號召。
早在皇太極第一次繞道攻明時,到達通州時發出檄文給明朝各城軍民,就顯露出稱帝奪天下之志,極其張揚。
《清太宗實錄·卷五》:若謂中國褊小,不宜稱帝,古之遼、金、元俱自小國爾成帝業,亦曾禁其稱帝耶!且爾朱太祖昔曾為僧,賴天佑之,裨成帝業。豈有一姓受命,永久不移之理乎?隨著後金(清)實力逐步擴大,與明爭天下之心愈發熾熱,外交檔案當中口氣也是越來越強硬,就比如在皇太極稱帝的第四個年頭,即崇德四年,他給崇禎皇帝的書信中取明而代之,為中國主的慾望溢於言表。
《清太宗實錄·卷四十七》:自古天下,非一姓所常有,天運迴圈,幾人帝,幾人王。有未成而中廢者,有既成而覆敗者,豈有帝之裔常為帝,王之裔常為王者哉!皇太極甚至夢見進入明朝宮中見到萬曆皇帝,天下一統之心真可謂魂牽夢繞。
《清太宗實錄·卷三十六》:上忽至明國宮內,見萬曆帝端坐,上側立視之。萬曆帝探囊出一絲絛,其穗飾以珊瑚,將欲授上。上默唸,明主欲與珍玩,何所不有,受此何為?皇太極的雄心其實也能理解,畢竟他當時掌控著漠南和幾乎整個東北的廣大疆土,手握當時東亞戰力第一的十幾萬八旗軍這個大殺器,只要是一個稍微有志向的人都會有逐鹿天下的想法,更何況像皇太極這樣的雄傑自然不甘心偏安一隅?而且皇太極手下還有一大批漢官,他們都熱切的希望皇太極建立大一統之業,如當時的漢官胡貢明、寧完我天天勸皇太極要學漢高祖“拿出顛倒豪傑的大手段來”,要“不五年間,便成一統之功”,俗話說謊言說過一百遍都變成了真話,更何況以清朝之實力,取明而代之有可操作性,皇太極能不動心嘛!
皇太極此時此刻選擇議和,既有現實原因,又有長遠考慮,還反應出一定的心理矛盾。
首先,來說說現實原因。松錦之戰以後,清廷上下都知道“明之必亡昭然矣”,“成一統規模”似乎是大勢所趨,當時的張存仁等漢官建議皇太極“直取北京,控扼山海關,則大業克成”,但是當時的皇太極斷定明朝雖然衰弱,但仍為大國,清朝實力仍然有限,需要謹慎行事,他的戰略方案仍然為不斷的攻略明朝,耗盡明朝的國力,最終能不冒風險,輕而易舉的取而代之,所謂“取北京如伐大樹,須先從兩旁斫削,則大樹自僕”。
其次,從長遠角度來看,清軍或許能傾巢入關,軍事上的成敗尚在其次,如果勝利佔領中原,該如何治理,皇太極心中還沒有成策在胸,貿然進入中原在他眼裡看來絕非好事。
《清太宗實錄·卷二十二》:朕反覆思維,將來中國既定之後,大兵一舉,彼明主若棄燕京而走,其追之乎?抑不追而竟攻京城?或攻之不克,即圍而守之乎?彼明主若欲請和,其許之乎?抑拒之乎?若我不許而彼逼迫求和,更當何以處之?倘蒙天佑,克取燕京,其民人應作何安輯?中國貝勒等皆以貪得為心,應作何禁止?此朕之廑念者也。明朝降將張存仁曾上一疏最能體現皇太極的心理動態,指出皇太極“不過慮明國城池多,人民眾,語言風俗不與我同,順逆倏變,降叛靡常,恐難帖服耳”。
第三,我認為也是皇太極最大的顧慮。他雖有大一統的觀念,但是他也知道一旦進入中原,勢必會走上漢化之路,這樣就會動搖其統治基礎,數世之後使自己的民族消失。所謂“恐後世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俗,故常切此慮耳。”,他的這個思想確實和大一統思想是有衝突的,反應出了皇太極的矛盾心理。
以上三點才是皇太極在松錦會戰之後與明議和的真正原因。
此次和談皇太極提出的議和條件為五點:一、雙方有吉凶大事,互相遣使弔唁。二、每年明向清饋贈金萬兩、銀百萬兩;清嚮明饋贈人參千斤,貂皮千張。三、明清雙方對叛逃至對方境內者,一律返遣。四、以寧遠為界。五、明清雙方在連山地帶進行貿易。
就上面五點來說皇太極提出的條件不算太苛刻,比如說明向清饋贈百萬兩賞銀,基本上皇太極是沿用明朝過去給蒙古沿邊各部的舊賞額數,所謂“一歲插(察哈爾)賞百萬金”,而皇太極既然征服了漠南蒙古,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自然就要索取這筆撫賞。
而在邊界問題上皇太極也只要求以寧遠為界,守住現有利益為主,要知道在此前張存仁等人上書皇太極可是以“黃河為界,上策也。以山海為界,中策也。以寧遠為界,下策也”。而皇太極偏取奏議之下策。可見皇太極在心理上還是做出巨大的讓步的。
根據雙方約定,清方希望在當年九月之前給予回覆,否則就派兵攻打。如果此次明朝若以積極態度和談,就真的有可能獲得一次喘息的機會。但是此次議和對於明方來說,事關面子,是秘密進行的,不能為外廷所知,明廷兵部尚書陳新甲的僕人誤將前方特使馬紹愉的書信,當做塘報公佈於眾,舉朝輿論譁然,崇禎皇帝在大失顏面的情況下,惱羞成怒,將陳新甲斬首了事,和議遂無疾而終。
皇太極在收不到回覆的情況下,一是看到了明朝確實沒有議和的誠意。其次又拿出慣用手段以明朝背信棄義為藉口,製造輿論征伐明朝,所謂“朕屢欲與明議和,彼國君臣不從,是以命爾等率兵往徵”,這次議和的失敗無疑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引用文獻:《清太宗實錄》、《三垣筆記》、《國榷》、《楊嗣昌集》、《清初內國史院滿文件案譯編》、《明史》
回覆列表
松錦之戰為期兩年,可以說是明清之間的關外大決戰,這一戰之後,明軍大敗,精銳盡失。再也無力抵抗清軍。另一方面,這種長時間的對抗和消耗也是雙方的,滿清的國力更是匱乏,清軍的傷亡也不在少數,主帥皇太極更是打完這一仗就死去了。除此之外,明軍雖然大敗,但是還有堅固的永寧城和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十幾萬大軍,清軍也不敢小看。所以雙方暫時義和。一兩年內不再有較大的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