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range攬月

    “心靜自然涼”,出自白居易的一首詩。在一個天氣酷熱的日子,白居易去拜訪一名叫做恆寂的禪師,見他在悶熱的房間裡安靜地坐著,白居易不解地問:禪師,這裡好熱啊!怎不換個地方?恆寂禪師說:“我覺得不熱,甚至還很涼快呢”!白居易深受觸動,於是賦詩一首:“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自涼”。後來 白居易還曾作一詩《消暑》雲:“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其心靜自然涼的心態和修行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都在說現在的世界是一個煩躁的世界,這個社會到處在流淌著一種急躁的情緒。社會的煩躁來源於社會整體的價值觀和急功近利,人的各種煩躁則來自於自身的慾望所激發的內心的不靜。心不平則氣不靜,心不平則氣不和。氣不靜和氣不和則容易心神激盪、波瀾叢生,從而引發各種狂躁和不安。很難想象,一個滿腦子功名利祿的人能夠真正沉下心來,享受那種風輕雲淡;很難想象,一個心機重重的人能夠擁有那種簡簡單單的愜意和輕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左右自然、左右環境,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左右得了自己的內心,照樣可以從烏雲密佈中看得見清風明月;照樣可以從風雨雷電中欣賞到鳥語花香。安之若素,平心靜氣,是一種生活的狀態,更是人生的一種修行。

    我們都經常有著這樣一種感覺,總想著去幹某一件事,但總靜不下心來,於是很多事情便一拖再拖,有的被半途而廢,有的甚至從此就被束之高閣。捫心自問,是真的靜不下心來嗎?其實不然。如果真想去做一件事,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心無旁騖,也完全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我們做不到、做不好的根本原因還在於我們內心的不平靜,還在於我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容易被很多舒適、好奇、八卦、誘惑等所吸引,讓那種缺乏自我剋制的盲從和衝動佔據了上風,從而讓行為背離了思想前進的方向。

    真正的高人都是耐得住寂寞的,真正的高人也都是能夠沉下心來去學習和思考的人。正如毛澤東的在繁雜街頭上讀書,也如姜子牙渭水邊的自在垂釣。心靜了,也便空了;心空了,也就輕鬆了;心輕鬆了,智慧也就產生了。在這種情況下,一杯茶是人生,一本詩書是人生,一個釣竿也是人生,從而身處酷暑不覺炎熱,身居鬧市不覺煩躁,身處滄海而波瀾不驚。

    沒有永遠的晴天,也沒有永遠的雨季。

    晴天曬曬太陽,雨天聽聽雨聲。慢下來看看這個世界,吹吹風,就很美好。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我也很喜歡這句詩

    人這一輩子,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也不會事事如你所願。有些道路,註定要一個人走,有些問題,註定要一個人解。

    一個人走的時候不要害怕,沒什麼是過不了的,人這一輩子,遲早要學會孤獨,安安靜靜地過好自己的日子……不羨慕、不嫉妒、不攀比。淡然、心靜如水也是一種美與灑脫。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願你在無常的歲月中,任時光荏苒,心靜悠然。願你,靜心慢慢成長

    以靜養心,心平氣和,平平淡淡也是福。

    靜心靜氣,身體才會好。

    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獨處也是一種清歡。

    物隨心轉 ,境由心生 ,心若靜好 ,幸福常存。心靜了,福氣就多了。

    以靜養心,笑看花開,細細品味當下的每分每秒,你會感受到一種自在的歡愉,一種恬靜的溫暖。願你在無常的歲月中,任時光荏苒,心靜悠然。

    經歷的多了,也會見怪不怪,然後平靜了,看透了,看開了,就釋然平靜了。

    心靜,靜心。一個簡單的靜字,卻需要大量的時間去修煉,靜不下來的時候,可以寫寫字。寧靜致遠,把心靜下來,或者所有都會平靜下來吧。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什麼困難也不怕,心靜則暖,心煩則亂。心境決定你的狀態。

    以前有一個人這麼教過我,遇到什麼事,首先把心靜下來。現在我只能認可,像他說的一樣,他也是能算是我的半個老師。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可惜了,我缺了一項明志,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珍惜擁有的美好時光!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很喜歡這一首詩

    人生不易,一路上跌跌撞撞,有時候想抱抱弱小的自己,有時候為自己的勇敢而自豪。

    當你能在浮華中,不再取悅於人,不再在意別人的目光,而是甘願獨守一份清靜,守住自己的心,你才能真正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心有多寬就有多靜,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美好的生活

    當你能在浮華中,不再取悅於人,不再在意別人的目光,而是甘願獨守一份清靜,守住自己的心,你才能真正成為,更好的自己。

  • 2 # 驀然相逢

    “心靜自然涼”這句話包含了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Idealism)即唯心派,又譯作理念論,馬克思主義認為唯心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與唯物主義對立,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精神、意識或理念為第一性,物質為第二性,即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

  • 3 # 義暱暱

    心靜自然涼,這句話不同的人也許有不同的理解。從字面意思看,心靜下來,人自然涼。然而,心怎麼能靜呢?心臟呯呯跳,怎麼能自然涼下來呢?除非心臟停止跳動才靜下來,才涼下來?如果這樣理解,可就誤解了。此處的靜,應指清靜,正所謂心靜如水!而不是指安靜。此處的“涼”,應指清涼,而不是冰涼。完整理解,心靜如水,自然覺得清涼。大概應相對於心情浮躁,人自然顯得煩躁不安。而浮躁,大都由於眼高手低,理想與現實相距玄遠等導致的頭腦中矛盾衝突利害糾結,讓人莫衷一是難斷取捨,時常表現為六神無主手足失措。如果找到平衡點,則昏水慢慢沉澱,待塵埃落定清濁分層,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心清靜了,則是非黑白界線標準透徹了,人自然清涼了。

    浮躁大部分時間體現了人的本性,不加約束率真折騰是本能,稍加約束識趣折騰是本事,簡約練達識度折騰是本領,心靜如水隨分折騰是本真,笑口常開率性折騰是本聖。

  • 4 # 碧海藍天193978532

    回答:古人說“心靜自然涼”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心靜,是指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幽居獨處時的一種自然、平和的心態。心靜自然涼本義是說心裡平靜、內心自然涼快。在遇到問題、困難挫折時、放平心態、以一課平常心態去處理生活中的問題。

  • 5 # 自觀殊院

    夏天避暑利器——心靜自然涼清朝雍正皇帝追錄康熙皇帝的訓話而編輯成《庭訓格言》,內中有一則訓文叫《心靜自然涼》,大意是說只要能做到內心平靜,身上才不熱。“盛暑不開窗、不納涼者,皆因自幼習慣,亦由心靜,故身不熱。”還提出,“且夏月不貪風涼,於身亦大有益。蓋夏月盛陰在內,倘取一時風涼之適意,反將暑熱閉於腠理。彼時不覺其害,後來或致成疾。每見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調者,皆因外貪風涼,而內閉暑熱之所致也。”

    心靜自然涼是道家哲學術語。心靜,指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幽居獨處時的一種自然、平和的心態。心靜自然涼(The calm nature is cool ),本義是說心裡平靜,內心自然涼快。後用來指在遇到問題、困難、挫折時,放平心態,以一顆平常心去處理生活中的問題。

    心靜自然涼為道家哲學體系範疇,心靜,為心靈的安靜,心淨,則為內心的清淨,清淨而得清涼,安靜而得神安。其意所指強調其自然、平衡、平和的心理狀態,本意為內心得平靜、清淨之感,則身心亦得清涼之意。

    對於現代而另有引申,其意為:“在遇到困難、挫折時需放平心態,良好處之,以一顆平常心、平靜、清淨之心來決絕生活中所遇到的煩惱與問題。”

    清淨與躁動相對,清淨則為靜態之相,躁動,則為動態之相,猶如水靜而倍感清涼,烈火炎炎火焰蒸騰,而顯其熱。心靜而安,心焦而躁,心靜則自然涼。

  • 6 # 梁平甫

    當人的情緒激動時體表微迴圈加快,會產生熱量;而情緒平緩時,微迴圈減弱,人自然覺得涼快,這就是所謂講的"心靜自然涼"。

  • 7 # 花開方向

    心靜自然涼,字面意思是心靜下來,就會感覺到涼爽。其實這是唯心主義的說法,也有點佛系思想。在高溫酷暑難耐的天氣,不管心如何靜也是會感覺到熱的。

    心靜自然涼,更多的時候是指一個人不管身處何種紛繁複雜的環境,只要不忘初心,堅持自己,就不會被外界所擾亂心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腦梗後手腫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