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封爵雖仍分為宗室和異姓兩類,但具體爵稱有較大變動。
宗室男性爵位
親王:皇嫡長子立為太子,皇帝諸子年十歲立為親王,有封地,故又稱藩王,親王的正式名稱為王,其封地稱國,王璽稱“某國之寶”,二十歲就藩.
郡王:親王嫡長子年十歲立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 親王諸子年十歲,則封為郡王;
鎮國將軍:郡王嫡長子為郡王長子;嫡長孫則授長孫;郡王諸子則授鎮國將軍;
輔國將軍:鎮國將軍長子襲位鎮國將軍,諸子為輔國將軍;
奉國將軍;輔國將軍長子襲位輔國將軍,諸子為奉國將軍;
鎮國中尉;奉國將軍長子襲位奉國將軍,諸子為鎮國中尉;
輔國中尉;鎮國中尉長子襲位鎮國中尉,諸子為輔國中尉;
奉國中尉,輔國中尉長子襲位輔國中尉,諸子為奉國中尉
所有爵位世襲,永遠有別於齊民。
自親王以下,不再食租稅而領取歲支祿米。
親王封號一個字,如周王,燕王等。一般在親王死後由皇帝賜予諡號,稱呼時採用封號加諡號假王的方法:如朱樉,封秦王,諡號愍,習慣上稱為秦愍王。
郡王封號為兩個字,如靖江王,寧靖王等。
洪武二十八年,重定歲支祿米數額,
親王 一萬石,
郡王 二千石,
鎮國將軍一千石,
輔國將軍八百石,
奉國將軍六百石,
鎮國中尉四百石,
輔國中尉三百石,
奉國中尉二百石。
此外,國家還為宗室修建宮邸、墳墓,提供隨從官員、僕役以及其他待遇。
明初,宗室封爵中親王名高位崇,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間,朱元璋授予親王以兵權。特別是分封在北方沿邊的藩王,不僅擁有直屬的護衛軍,還經常統率大軍出征,稱為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後不久,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朱棣即位後,逐步解除藩王兵權,加強對宗室的限制和監視,從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
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數不斷增加,祿米成為明政府的沉重負擔。藩王也競相非法佔田,少者幾千頃,多者數萬頃,減少了明政府的賦稅收入,激化了社會矛盾。萬曆以後,為解決這些矛盾,朝廷被迫開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許鎮國將軍以下參加科舉考試,以期宗室自養,而不再寄生食祿,但收效甚微。
朱元璋二十六個兒子除了二十六子早夭外,其餘皆封親王:
朱標,長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晉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碩妃出,但自稱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楨,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齊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達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 焚死)(達定妃出)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
朱檀,十子,魯荒王(郭寧妃出)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獻王(郭惠妃出)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獻王(胡順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簡王(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肅莊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韓妃出)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餘妃出)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楊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莊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趙貴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賢妃出)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劉惠妃出)
朱㰘,二十五子,伊歷王(葛麗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
宗室女性爵位
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冊,祿二千石,婿曰駙馬都尉。
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孫女曰郡君,曾孫女曰縣君,玄孫女曰鄉君,婿皆儀賓。郡主祿八百石,餘遞減有差。
朱元璋女兒被封為公主列表:
臨安公主,1376年下嫁南韓公李善長子李祺(-1403年),1421年卒。
寧國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淮安總兵官),1434年卒。
崇寧公主,1384年下嫁牛城,未幾薨。
安慶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81年下嫁歐陽倫。
汝寧公主,1382年下嫁吉安侯陸仲亨子陸賢。
懷慶公主,母成穆貴妃孫氏,1382年下嫁永春侯王寧,子王貞亮。
大名公主,1382年下嫁灤城侯李堅,1426年卒,子李莊。
福清公主,母安妃鄭氏,1385年下嫁鳳翔侯張龍子張麟。麟未嗣侯卒。永樂十五年(1417年)卒。
壽春公主,洪武十九年(1386年)下嫁穎國公傅友德子傅忠,1388年卒。
十公主,早薨。
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下嫁東川侯胡海子胡觀(自 縊死),1438年卒。
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鎮,1455年卒。
十三公主,早薨。
含山公主,母高麗妃韓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尹清(掌後府都督事),1462年卒,壽82歲。
汝陽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1392年)下嫁謝達(前府都督僉事)。
寶慶公主,太祖最幼女(父崩時,年3歲),1413年下嫁趙輝(南京都督),1433年卒。
福成公主,父南昌王(朱興隆),母王氏,嫁王克恭。王克恭曾任福建行省參政,後改福州衛指揮使。
慶陽公主,蒙城王(仁祖朱世珍弟壽春王之子)女,嫁黃琛(淮安衛指揮使)。
異姓爵位
明初一循元代舊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罷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還有宦官子弟與少數民族首領。
受封而領鐵券者,為世襲封爵,否則為流爵。襲封則還其誥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襲,或降等以襲,如封侯而世襲伯。
公、侯、伯封號分四等:
佐太祖定天下者,曰開國輔運推誠;從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難推誠;餘曰奉天翊運推誠和奉天翊衛推誠。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歲祿以功為差。
洪武初規定:
公 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
一等開國輔運推誠,
二等奉天靖難推誠,
三等奉天翊運推誠,
四等奉天翊衛推誠,
侯 千五百石至千石,
伯 千石至七百石。
但有的伯僅當侯爵俸祿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洪武十年後,伯之祿與侯等;至永樂初,規定伯之祿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階勳皆與侯等,而伯爵益重。公侯伯入則可掌參五府總六軍,出則可領將軍印為大帥督,轄漕綱,但不得預九卿事。
番外
明朝初年功臣有死後被追封為郡王,如魏國公徐達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進封奉天開國推誠宣力武臣魏國公,祿五千石,世襲。十八年二月己未卒。追封中山王,諡武寧。
明朝後期也有功臣因勤王有功被封郡王,如延平王鄭成功。
對於朝貢國,一律封為郡王,如北韓王,越南王,日本王等。
明代封爵雖仍分為宗室和異姓兩類,但具體爵稱有較大變動。
宗室男性爵位
親王:皇嫡長子立為太子,皇帝諸子年十歲立為親王,有封地,故又稱藩王,親王的正式名稱為王,其封地稱國,王璽稱“某國之寶”,二十歲就藩.
郡王:親王嫡長子年十歲立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 親王諸子年十歲,則封為郡王;
鎮國將軍:郡王嫡長子為郡王長子;嫡長孫則授長孫;郡王諸子則授鎮國將軍;
輔國將軍:鎮國將軍長子襲位鎮國將軍,諸子為輔國將軍;
奉國將軍;輔國將軍長子襲位輔國將軍,諸子為奉國將軍;
鎮國中尉;奉國將軍長子襲位奉國將軍,諸子為鎮國中尉;
輔國中尉;鎮國中尉長子襲位鎮國中尉,諸子為輔國中尉;
奉國中尉,輔國中尉長子襲位輔國中尉,諸子為奉國中尉
所有爵位世襲,永遠有別於齊民。
自親王以下,不再食租稅而領取歲支祿米。
親王封號一個字,如周王,燕王等。一般在親王死後由皇帝賜予諡號,稱呼時採用封號加諡號假王的方法:如朱樉,封秦王,諡號愍,習慣上稱為秦愍王。
郡王封號為兩個字,如靖江王,寧靖王等。
洪武二十八年,重定歲支祿米數額,
親王 一萬石,
郡王 二千石,
鎮國將軍一千石,
輔國將軍八百石,
奉國將軍六百石,
鎮國中尉四百石,
輔國中尉三百石,
奉國中尉二百石。
此外,國家還為宗室修建宮邸、墳墓,提供隨從官員、僕役以及其他待遇。
明初,宗室封爵中親王名高位崇,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間,朱元璋授予親王以兵權。特別是分封在北方沿邊的藩王,不僅擁有直屬的護衛軍,還經常統率大軍出征,稱為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後不久,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朱棣即位後,逐步解除藩王兵權,加強對宗室的限制和監視,從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
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數不斷增加,祿米成為明政府的沉重負擔。藩王也競相非法佔田,少者幾千頃,多者數萬頃,減少了明政府的賦稅收入,激化了社會矛盾。萬曆以後,為解決這些矛盾,朝廷被迫開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許鎮國將軍以下參加科舉考試,以期宗室自養,而不再寄生食祿,但收效甚微。
朱元璋二十六個兒子除了二十六子早夭外,其餘皆封親王:
朱標,長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晉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碩妃出,但自稱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楨,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齊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達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 焚死)(達定妃出)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
朱檀,十子,魯荒王(郭寧妃出)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獻王(郭惠妃出)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獻王(胡順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簡王(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肅莊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韓妃出)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餘妃出)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楊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莊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趙貴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賢妃出)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劉惠妃出)
朱㰘,二十五子,伊歷王(葛麗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
宗室女性爵位
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冊,祿二千石,婿曰駙馬都尉。
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孫女曰郡君,曾孫女曰縣君,玄孫女曰鄉君,婿皆儀賓。郡主祿八百石,餘遞減有差。
朱元璋女兒被封為公主列表:
臨安公主,1376年下嫁南韓公李善長子李祺(-1403年),1421年卒。
寧國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78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從子梅殷(淮安總兵官),1434年卒。
崇寧公主,1384年下嫁牛城,未幾薨。
安慶公主,母孝慈高皇后,1381年下嫁歐陽倫。
汝寧公主,1382年下嫁吉安侯陸仲亨子陸賢。
懷慶公主,母成穆貴妃孫氏,1382年下嫁永春侯王寧,子王貞亮。
大名公主,1382年下嫁灤城侯李堅,1426年卒,子李莊。
福清公主,母安妃鄭氏,1385年下嫁鳳翔侯張龍子張麟。麟未嗣侯卒。永樂十五年(1417年)卒。
壽春公主,洪武十九年(1386年)下嫁穎國公傅友德子傅忠,1388年卒。
十公主,早薨。
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下嫁東川侯胡海子胡觀(自 縊死),1438年卒。
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鎮,1455年卒。
十三公主,早薨。
含山公主,母高麗妃韓氏,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尹清(掌後府都督事),1462年卒,壽82歲。
汝陽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1392年)下嫁謝達(前府都督僉事)。
寶慶公主,太祖最幼女(父崩時,年3歲),1413年下嫁趙輝(南京都督),1433年卒。
福成公主,父南昌王(朱興隆),母王氏,嫁王克恭。王克恭曾任福建行省參政,後改福州衛指揮使。
慶陽公主,蒙城王(仁祖朱世珍弟壽春王之子)女,嫁黃琛(淮安衛指揮使)。
異姓爵位
明初一循元代舊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罷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還有宦官子弟與少數民族首領。
受封而領鐵券者,為世襲封爵,否則為流爵。襲封則還其誥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襲,或降等以襲,如封侯而世襲伯。
公、侯、伯封號分四等:
佐太祖定天下者,曰開國輔運推誠;從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難推誠;餘曰奉天翊運推誠和奉天翊衛推誠。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歲祿以功為差。
洪武初規定:
公 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
一等開國輔運推誠,
二等奉天靖難推誠,
三等奉天翊運推誠,
四等奉天翊衛推誠,
侯 千五百石至千石,
一等開國輔運推誠,
二等奉天靖難推誠,
三等奉天翊運推誠,
四等奉天翊衛推誠,
伯 千石至七百石。
一等開國輔運推誠,
二等奉天靖難推誠,
三等奉天翊運推誠,
四等奉天翊衛推誠,
但有的伯僅當侯爵俸祿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洪武十年後,伯之祿與侯等;至永樂初,規定伯之祿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階勳皆與侯等,而伯爵益重。公侯伯入則可掌參五府總六軍,出則可領將軍印為大帥督,轄漕綱,但不得預九卿事。
番外
明朝初年功臣有死後被追封為郡王,如魏國公徐達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進封奉天開國推誠宣力武臣魏國公,祿五千石,世襲。十八年二月己未卒。追封中山王,諡武寧。
明朝後期也有功臣因勤王有功被封郡王,如延平王鄭成功。
對於朝貢國,一律封為郡王,如北韓王,越南王,日本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