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琴音萬古

    書法,是人尋求社會生存意識理性即文化哲學的藉助形式。中國文化以書法形式表現人的尋求形式可分楷書出現之前“以氣而流形”的包括大篆、小篆、漢簡、古隸、漢隸、魏體的變化過程;楷書登堂尊位由而“以形而傳氣”是由漢字的形態審美變為漢字的氣韻審美。是因楷書完全抽象了人處之封建社會的“仁”性瀟灑。館閣體是官方認定的“工作”檔案傳遞的規範體,無疑這種體帶“中和”性而為眾之認之,無疑是中和性之審美。

    中國書法代表著文化哲學又必是個求變,以“變”為生命性,所以,中和性為“一”之得到又必然是個實而又虛尋變為生命的。唐之後宋四家的書法態度走在、走向行、草書體,就是分明的厭倦了堂正的以楷而組的館閣體,尋求人性的消逸與自由。

    如此說“館閣體”是在適應之社會性下的人性綜合審美,它在中國書法裡豈能是被後人批判出局?它是文化哲學的抽象,是中正、中和之審美抽象。它是不以任何人個性審美而尊崇在廟堂而抽象述之文化理性。

  • 2 # 千千千里馬

    館閣體書法是實用書體,沒有概念只有信念,必須寫得工工整整漂漂亮亮而已。不過,館閣體書法,也不是人人都寫的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由於是實用大於藝術,所以,只要是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書法,都是對的,其它藝術不藝術都無所謂,有沒有創新也無所謂,這就是館閣體書法的信念,所以,作為書法,館閣體書法必須從書法藝術中死亡。只有追求死亡的藝術,才會欣賞館閣體。

    館閣體書法不但是民國時代,被當做封建八股文一樣批判的書法,就是古代也沒有什麼地位。

    早在魏晉時代,那時還沒有館閣體書法呢,但是,書法家眼裡的書法,絕不僅僅是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字。

    例如,鍾繇有一個外甥的書法就寫的工工整整漂漂亮亮的,自以為書法很好了,就去請舅舅鍾繇評點一下。

    沒想到,被舅舅臭罵一頓,說,你寫的跟算盤子似的,這叫什麼書法?

    以後再也不要拿這種字惹你舅舅生氣了。鍾繇的外甥也不明白,怎麼就叫寫的如算盤子似的了?我們明明認認真真寫的字呀。

    後來這個外甥,學習了鍾繇的書法理論,對筆法、墨法、章法都做了認真研究,終於再也不寫那種死氣沉沉,毫無個性趣味的書法了,書法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大家敬佩的一個書法家。

    書法有公務書法,這種公務書法真的不需要你寫得搖曳生姿,妙趣橫生,而必須是工工整整、乾乾淨淨、漂漂亮亮就是最好的標準。

    這是社會化公共交流平臺的需要。就像我們今天的報紙手機,每一篇文章都是充滿個性的書法行嗎?一篇社論是草書,一篇通訊是行書,一首詩是狂草,你覺得這報紙手機上的文章還看的下去嗎?不要說普羅大眾,就是書法家還看的下去嗎?

    所以,一個公共交流平臺,是絕對不允許“書法藝術”的,這是由文化交流的平臺決定的。

    所以,古代大量的館閣體書法,是真正儲存文化歷史資料的必要書法。

    作為在沒有發達的印刷術以前的古代,館閣體書法,就是最好的人工印刷術了,大量歷史文獻就是這樣儲存下來的,這就是館閣體書法的功勞。

    這是館閣體書法存在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基礎。

    但是,書法藝術是有二重性的。一方面具有強烈的實用性,一方面也需要書法的藝術性。

    優秀的書法是兼有實用和藝術的雙重性的。而只具備實用,不具備藝術欣賞的書法,就沒有雙重文化只有單純的實用性了。

    館閣體書法,只存在於楷書,尤其只存在於小楷之中。因為,公共平臺的書法,是不存在大量大字書法的,絕大部分都是小楷,也就是公文謄抄。

    例如,趙孟頫也寫了很多墓誌碑版,但是,他的書法無論書卷還是碑版,藝術和實用性都非常高,所以,就兼有藝術和實用的雙重性,而且能夠成為書法的楷模。

    如果同樣是公文碑版,字字寫的如算盤子也不是什麼錯,但是,想成為書法字帖,那就沒有這個可能性了。

    宋代科學家沈括這樣評價館閣體書法,他說:三館楷書不可謂不精不麗,求其佳處,則死無一筆是矣。竊以謂此種楷法為書手則可,士大夫亦從而效之,何耶?

    沈括所說的“三館”是廣文館、大學館、律學館。這些地方都是為皇帝辦公的“文館”,主要產生和處理檔案,所以,對書寫的要求,必須符合嚴格的規範。這些規範,決定了“三館”書法,不需要搖曳生姿,妙趣橫生。

    沈括對“三館”書法的批評,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館閣體書法,作為藝術欣賞的物件是根本不值的。

    館閣體書法,在清代也是被置於書法藝術欣賞之外的書法。

    當代一些人搬出館閣體,為館閣體書法搖旗吶喊,說館閣體也是書法,有些人的書法還不如清代館閣體。千里馬覺得這是魚目混珠,顛倒是非。

    館閣體書法的定性決定了不屬於書法的師法書法,只有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學不到書法的精華,才墮落為館閣體,怎麼可以顛倒過來,去學習館閣體書法呢?

    如果說,古代把館閣體書法,僅僅作為寫字而排斥在書法藝術之外,那麼,寫的書法連館閣體生存的空間也沒有了。

    例如,我們抄書,人工成本還不如印刷便宜,例如,你寫了一本小說要出版。

    古代沒有辦法,只能手抄保留作品。現在,就是處於保留作品的成本都很高。

    例如,如果你的小說不是在電腦上完成,那麼,就要重新打在電腦上儲存。這樣儲存下來,本身就是一個可以向全世界傳播的檔案了。

    如果你是手稿就無法傳播出去。所以,現在,寫小說都沒有人願意用鋼筆寫,更不可能用毛筆寫,而是直接在電腦上寫作。

    至於辦公和公文更是為了效率,直接在電腦上寫作釋出,紙張都不用。

    那麼,我們哪裡還有使用館閣體書法的空間呢?

    我們今天學習書法,即使是鋼筆字,那也不是以館閣體書法為字帖的,因為館閣體書法的藝術趣味太低,學習這種書法的過程都是毫無生氣的。

    不過,如果為了寫字,把字寫得像館閣體一樣,這也不是什麼錯。

    但是,書法藝術寫得像館閣體一樣,真的可休矣。

  • 3 # 古靈精怪的熊

    我覺得大師說的對,館閣體既不是真草隸篆的書體,也不是張王李趙的個人字型,而是一個概念,應該是一個綜合概念。

    為何是綜合概念?從社會實用角度看,館閣體有自己的意義,從藝術角度看館閣也有自己的意義,從文字發展看,館閣也有自己的意義。

    很多人誤以為範笑歌反對館閣體,那就錯了,範笑歌是文字與書法專家,他知道館閣體的優與劣。範本身也會寫館閣體,但範笑歌不只是一個館閣體書法家,他的領域非常廣闊。

  • 4 # 崇賢服義

    館閣體屬於楷書,但不等於楷書,從這個角度看,範笑歌說館閣體不是一個體是對的。

    那館閣體是個什麼概念,的確從各角度看,都有各角度的概念和說法。

    我看了一下範笑歌的楷書,其實如果去掉範楷中的個人結構特點,個人點畫特點和個人情感特點,剩下的東西也可以說是館閣體,說範笑歌楷書是以館閣體為骨都是行的。

    如果說館閣體是骨,那二田書法只有骨,而範笑歌楷書有骨又有肉,所以二田是純館閣,範笑歌就是範體正楷。

  • 5 # 微墨知雲

    何為館閣體

    館閣體又稱臺閣體是正楷書法的一種寫法,是從明初開始官方使用的專用字型,明朝起科舉考試考生均寫館閣體,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流傳下來的狀元的書法大多屬館閣體,所以館閣體講究黑密、圓潤、規範、規整。書寫時必須橫平豎直,工工整整,大小一致。

    館閣體的形成

    館閣體是以歐、趙兩種風格漸漸演變而形成的,由於明朝士大夫清玩風氣和帖學的盛行,影響書法創作,所以及至明代書體以行楷居多,而楷書皆以纖巧秀麗為美。

    至永樂時,翰林院侍講學士沈度,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深受成祖朱棣賞識,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紙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爭相仿效,遂成標準書體。正統年間,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先後入直翰林院和文淵閣,寫了大量的制誥碑版,以姿媚勻整為工,號稱“博大昌明之體”,即“臺閣體”。士子為求幹祿也競相摹習,橫平豎直十分拘謹,所以明初書法的形成,以及風行,是由於統治者大力干預的結果。

    館閣體的影響

    館閣體書寫規範規整,流行至今成為人們練習書法的基礎,現在學校書本上和報紙上的楷書均接近館閣體,我們經常在抖音視屏及其他視屏軟體上看到的一些人書寫的楷書也大都是館閣體寫法,可見館閣體對後世影響至深,但館閣體的缺陷性,就是書寫基本都是千篇一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物連續動作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