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明山紅色地Zqz68781
-
2 # 天太2
從今天開始,美國已開始了重啟了對伊朗的制裁,這是2015年伊核協議簽署後,美國取消對伊朗制裁的恢復。美國製裁的重點是伊朗的石油和銀行系統,目的是不讓伊朗賣油。因為美國現在國內能源產業弄的轟轟烈烈,大有坐全球石油產量,銷售第一把交椅的位置,特朗普把它當作一張神主牌,GDP上升是它,增加就業也是它。賺錢當然也是它了,不過賺錢這種事比較複雜,產量多了價格就低,產量少了,價格就升高。價格低時不賺錢,價格高時,美國也是用油大國,自然國內用油企業成本就會升高。那不就要物價上漲了嗎?
特朗普是學經濟出身,又是成功的商人,他自然懂得這個道理。美國的石油,他希望的是產的多,賣的多。但美國的石油價格要高出別人許多,如果別的國家不傻,自然會選擇最低的價格。但如果世界上的石油稍微緊張一下,那麼價格自然會上揚,美國的石油就不愁賣不出去了。在這之前,歐佩克組織生產石油就是有配額的,成員國協商一致:產量多了就降一降,需求旺了就多生產一些。而美國現在突然冒出來,生產了大量石油,石油的價格肯定下跌,這就需要減產。減誰?俄羅斯是硬骨頭,沙特是盟友。唯有找個“莫須有”的罪名讓伊朗當“冤大頭”。這就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盤。
但美國雖然想的美,現實卻並不完全買帳。美國這一次拿歐洲盟友開刀,英,法,德全不在豁免之列,原因大概在於歐洲盟友沒有聽話。歐洲鐵了心要買俄羅斯的石油,伊朗的石油,並且為此準備了新的結算系統。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它的實際功能卻是不利於美元霸權的。世界可能就是這樣了:英,法,德,中,日,韓,印,土繼續買中東,俄羅斯的石油,伊朗當然在內。美國的石油自然也要買一些,美國一定得降價,因為大家不傻。但美國的石油本身成本就高,那也沒辦法,只好自己消化了,真的幹不下去,關門停產也是出路一條。經濟是有規律的,這個特朗普懂的,雖然有時也可以人為干預,但總要順勢而為,這個就不知道特朗普是否懂了?
-
3 # 陶大兵TD
隨著美國全面對伊朗能源金融等進行制裁,油價將在正常範圍浮動,上次150美元/桶高價不會上演。由於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六方協議,失去道義制高點,連其馬仔英國都持保留意見,可見全球反美情緒越來越大。一,在美國設定11月4日製裁大限之前,伊核協議另5方特別是法德英三國幫助伊朗打通石油銷售結算通道,繞道美元結算體系,讓其失去抓手,制裁形同虛設。二,美國振臂一呼應者如雲已成過去了,歐洲在覺醒洞察其出爾反爾險惡用心,美需要分崩離析的歐洲嘍囉跟班,不希望出現平起平坐的世界一極歐盟,故在制裁伊朗和美若即若離。三,伊朗國家體制另類,美顛覆滲透成效甚微,在制裁封鎖圍堵中,建成比較全面軍工體系,中短程導彈可不是吹火統,全國上下一心,抱著魚死網破信念令美忌憚。況且如果美武力阻擊油船,涉及大國核心利益,大國們不會做觀眾看客的!四,經濟全球化將世界各國利益捆綁在一起,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局面,故就有了村長批條子,放水豁免買家的奇觀!
-
4 # 商務新觀察
根據美國財長姆努欽確認,從美東時間11月4日週日23點59分開始,特朗普政府對伊朗的新一輪制裁令將正式生效,這意味著,美國對伊朗制裁擴大到石油領域。不得不說,這是美國釜底抽薪的險招,想以極限施壓之法達到迫使伊朗重新回到談判桌的目的。
但由於,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第三大產油國、世界第六大產油國,擁有超過1570億桶的原油和33.6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分別佔世界的9.4%和18%。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如果美國掐斷了伊朗的石油出口,就等於卡住了伊朗的“咽喉”,可謂斷人家的財路和經濟支柱。舉個例子,2017年伊朗石油出口和石化產品收入達700億美元,佔其外匯總收入的70%以上。由此可見,石油出口收入對伊朗有多麼地重要不言而喻!
可以肯定地說,若伊朗在被逼無奈之下,一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那接下來,國際油價上漲就是板上釘釘,主要就看上漲的程度了!
美國已經於11月5日對伊朗恢復制裁,將禁止伊朗向國際市場出口石油。對此,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表示,美國針對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的禁令,意圖導致伊朗經濟不再增長,而事實上卻加強了伊朗自給自足能力。
但同時伊朗方面也表示: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受限,將直接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屆時,油價或漲至400美元/桶!另外,據伊朗反對派訊息,伊朗什葉派高階宗教領袖、聖城馬什哈德週五聚禮領拜人Ayatollah Ahmad Alamolhoda 向其追隨者表示:“如果我們的石油沒辦法出口,那麼霍爾木茲海峽將被封鎖。沙特的郵輪也將被扣押,甚至該地區的國家會被伊朗的導彈夷為平地。”
很明顯,美國此舉已經將伊朗逼向牆角,而伊朗似乎沒有屈服的意思。就在今天伊朗舉行了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軍演,包括伊朗國防軍和革命衛隊都參與了。這是向美國叫板,更是全國戰鬥意志力的最終凝聚。早在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後,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沿岸就已經豎起了無數枚的導彈,以美伊對峙的局面,以伊朗的實力完全可以封鎖該海峽。
眾所周知,霍爾木茲海峽具有石油“咽喉”之稱,每天大約有1550萬桶原油從該海峽經過,是中東石油運輸的重要動脈。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勢必將導致全球原油供應的巨大損失和油價飆升。
-
5 # 海扁王8088956
絕秘~美國在大力增加美國石油生產意在取代主要原油輸出國的地位但是原有的石油輸出國已經形成主要的產銷一條龍要想實現美國原油輸出國的主體需要價格和輸出原油的便利化下本錢而且價格要低至三分之一才有可能實現各國轉向美國購買
-
6 # 七師弟
美國瘋狂打壓伊朗的目的在於支配國際能源市場
敘利亞的戰事未定,美國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瘋狂打壓伊朗,赤裸裸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試圖零封伊朗的能源出口份額,且把這一份額分給自己陣營之中的沙特,約旦等國,而此後隨著美國進一步打壓俄羅斯和在英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美國就將開始進一步接盤歐洲和中東亞州廣闊的能源市場。
制裁伊朗,只要沙特沒有按要求增產,油價會上漲對伊朗的制裁,不論效果產生了多少,油價是一定會上漲的,據第三季度中立機構的資料顯示,在10月份之時,伊朗的減產已經預計達到了原先總出口的三成,所以說在美國的淫威之下,伊朗的出口也確實遭到了打擊。縱觀油價的走勢,在剛剛出臺製裁措施之時,油價一度到達過80美元的大關,且一度在向90美元挺近,有人說,這是否對於美國是件好事,因為美國開始出口石油?但其實不是的,美國出口的石油與自己國內仍然需要進口的石油數額相比,差距仍然是巨大的,美國現在仍然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家。油價的上漲一定是不利於特朗普繁榮國內經濟的野心的,故而特朗普一直在要求沙特拿出一直雪藏的剩餘產能來彌補伊朗的空額。
當前油價低迷主要由於美國市場信心低迷在短暫迴歸過80美元之後,從十月下旬開始的油價又往下回走一個10美元分為,諸多分析者認為,當前美國油價市場的信心之所以低迷是來自於對於銷售市場前景的不樂觀以及對目前伊拉克和俄羅斯等中國產能全開的擔憂,本身並不具備市場佔有度的美國原油市場對於美國因制裁伊朗而改變市場前景並不樂觀,簡單地說,那就是,美國的油商們不覺得因為特朗普制裁伊朗之後,在沙特不增產的情況下,自己的石油就能夠賣得動。且目前,美國政府已經向沙特等國高度施壓,而迫於外交和國際壓力,美國政府還將與近期公佈一份針對伊朗制裁的豁免名單,這批豁免名單裡就包括:土耳其,印度,日本等等國家,也就是說,這些國家能夠繼續向伊朗購買石油。那麼說白了,這次美國的制裁就大機率除了針對歐洲之外,沒有實際作用,所以導致美國市場信心低迷,繼續保持油價的走低。
-
7 # 心有主宰33
美國重啟對伊朗的制裁,油價可能會出現波動,但幅度不會太大。
美國實施制裁的同時,給予7個國家和1個地區豁免權:中國、印度、土耳其、希臘、義大利、日本、南韓、中國臺北,可以繼續進口伊朗石油,這將決定此次制裁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因為從下面2017年的資料可以計算出,豁免的6個國家進口石油量佔伊朗出口原油的77%,如果歐盟堅持維持伊核協議,那還會進口伊朗原油,再加上伊朗可透過俄羅斯轉賣一部分石油,那他的原油出口基本不受影響,因此國際油價因美國製裁伊朗引起的波動幅度不會太大。
伊朗石油出口量佔比:中國(24%)、印度(18%)、南韓(14%)、土耳其(9%)、義大利(7%)、日本(5%)
回覆列表
美對伊制裁,特不靠譜有權衡之計,一,中東盟友的支援 ,二對朝關係暖和,建立新的敵人。三,提高油價對美國內經濟提振最快捷方法。順便打壓歐洲盟友和制約中國經濟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