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學生競賽彙編

    1999年3月24日,科索沃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對南聯盟展開了為期78天的狂轟濫炸。6月10日,聯合國通過了關於“科索沃問題的決議”,南聯盟從科索沃正式撤軍,北約停止對南聯盟的轟炸。至此,科索沃戰爭結束。

    儘管戰火紛飛的局面,暫時結束了。不過,圍繞著科索沃戰後利益的分配,各方勢力卻才剛剛開始暗自角力。

    北約方面將戰後的科索沃,分成了5個區域,由美、英、法、德、意等國各霸一方,分別派出了維和部隊。把南聯盟的傳統盟國俄羅斯撂在了一邊,這讓一向以強硬著稱的俄羅斯顏面掃地。

    葉利欽同時還下令,俄羅斯的航母、巡洋艦、驅逐艦、導彈部隊進入戰鬥狀態,以隨時應對惡化的科索沃局勢。

    但是,在俄羅斯外長同美國方面進行了緊急磋商後,葉利欽的態度在一夜之間出現了180度的轉變。只是強調,俄羅斯會派出三艘船進行監督,而且,這3艘船並未攜帶任何武器。

    葉利欽的這一表態,立即引來了國際輿論的口誅筆伐,不斷指責俄羅斯當局軟弱無力,不敢同北約針鋒相對。南聯盟甚至尖銳地批評俄羅斯,拋棄了曾經的盟友。俄羅斯國內,一時也民情洶湧,紛紛要求俄羅斯出兵,保護斯拉夫民族。

    面對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葉利欽仍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明白,此時的俄羅斯,還不足以同強大的北約抗衡。不管從軍事上還是經濟上,俄羅斯都明顯地處於下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做姿態,動動嘴皮,做一個輕鬆的旁觀者。

    但是,葉利欽沒想到,在科索沃戰爭結束後,關於各國派遣維和部隊的方案,一直和美國談不攏。而且在協議尚未達成之前,北約居然撇開俄羅斯,私下裡將科索沃瓜分了。

    這讓葉利欽忍無可忍,他在尋找一切機會試圖反擊,以增加俄羅斯在科索沃的發言權。

    1996年6月11日晚上,俄羅斯駐波黑的維和部隊,接到了一個命令,召集200名精銳空降兵,趕在多國部隊之前,搶佔科索沃首都普里斯蒂納機場,並隨時做好戰鬥準備。

    接到命令的這支部隊,隸屬於俄空第76師。他們驍勇善戰,戰功卓著,曾參加了第一次車臣戰役,是俄羅斯部隊的精英和驕傲。其裝備水平、戰鬥素養和快速反應能力,在俄羅斯部隊裡有口皆碑。

    隨著指揮官扎瓦爾金的一聲令下,10輛裝甲車和30輛卡車載著殺氣騰騰計程車兵,風馳電掣般向著普里斯蒂納機場滾滾而去。

    當俄軍來到波黑邊境時,遭到了在此警戒的美軍的盤問。但俄軍根本沒做過多解釋,只表明他們是受聯合國授權的維和部隊,直接闖關而去。面對遠去的俄軍和他們清一色的維和部隊標誌,美軍只剩下滿臉的驚愕和無奈。

    直到此時,北約才得到訊息,明白了俄軍的目的,是試圖佔領普里斯蒂納機場。而這個戰略要地,則屬於英軍維和部隊的範圍。北約正打算將它作為戰後維和部隊的指揮部。

    英軍隨即火速行動,急急忙忙地將第5空降旅,投送到了科索沃地區,從另一個方向,向普里斯蒂納機場快速推進,和俄軍展開了一場速度的爭奪戰。

    但英軍的速度,被雷區大大地減緩了。儘管南聯盟士兵,為他們標記出了地雷所在的位置。但英軍指揮官還是異常小心,每隔幾百米都要命令部隊停下來,待掃雷結束後才再次前進。

    當英軍還在和地雷頑強戰鬥時,俄軍已經達到了普里斯蒂納機場。迎接他們的,是翹首以盼的塞爾維亞士兵,以及手持鮮花的科索沃民眾。指揮官扎瓦爾金迅速將兵力分散到了機場的各個角落,佔領了各個制高點,嚴陣以待地迎接英軍的到來。此時,正值6月12日的拂曉時分,普里斯蒂納機場的上空還是一片漆黑。

    幾個小時後,當曙光呈現在普里斯蒂納機場的天邊時,疲憊的英軍終於氣喘吁吁的趕到了目的地。但面對荷槍實彈的俄軍,英軍也只好接受陣地失守的現實。

    儘管在出發之前,北約指揮官曾下令,如果俄軍提前佔領了機場,英軍可以武力驅趕。儘管此時英軍部隊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武力奪回機場是輕而易舉的事。但英軍還是剋制住了衝動,向指揮部請示,該如何行動?

    隨後,英軍接到了北約盟軍最高司令克拉克的命令,立即消滅俄羅斯人,奪回機場的控制權。英軍士兵雖感到震驚,但仍然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一時間,普里斯蒂納機場上空瀰漫著令人窒息的氛圍,戰鬥已經一觸即發。

    就在英軍即將展開進攻時,時任北約聯軍指揮官的英華人麥克•傑克遜,最終做出了明知的選擇,他更改了之前的命令,告誡英軍“不要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隨後,英軍和俄軍展開了談判,最終同意將機場的一個狹小的角落,劃給英軍休息。機場爭奪戰,以俄軍的完勝而收尾。

    就這樣,俄羅斯兵不血刃地在科索沃的問題上出了一口惡氣,同時也強化俄羅斯在科索沃的存在感,增加了俄羅斯在戰後科索沃的話語權,拓展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 2 # 數學蔣一刻

    俄羅斯出兵科索沃首都機場一事史書上迷霧重重,俄軍的這一突發行動,究竟是葉利欽的反擊,還是俄少壯派奪權,至今難有定論。但俄羅斯這一在西方看來的衝動之舉,卻為其保住了極為寶貴的地中海出海口。

    下面我們先回顧一下科索沃戰爭爆發的原因: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波黑)、馬其頓、黑山原同屬於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其位於巴爾幹搬到,西鄰亞速海,東部與黑海沿岸國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相鄰,戰略位置及其重要。

    南斯拉夫錯誤的民族政策,特別是對主體民族塞爾維亞族採取了打壓政策,為其日後悲劇的命運埋下了伏筆。1961年,全南人口中自認塞爾維亞人的佔42.1%,到1981年則降為36.3%。對於主體民族的打擊政策使得國家凝聚力大為下降。

    1963年,又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74年,南斯拉夫修改憲法,6個加盟共和國獲得自治地位。塞爾維亞境內阿爾巴尼亞族聚居的科索沃省和匈牙利人聚居的伏伊伏丁那省成為擁有較多自治權的自治省。

    1980年5月,鐵托逝世,南斯拉夫失去了具有個人權威的領袖,各共和國的分離傾向不斷加強。1981年4月,塞爾維亞當局派軍隊對科索沃臨時實行軍事管制。這樣導致科索沃的塞族同阿族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常常醞釀成流血衝突。塞爾維亞人認為,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聖地,是塞族文明的搖籃,出於歷史的原因和民族的感情,塞爾維亞不能放棄科索沃。而從種族的角度來看,科索沃已越來越阿爾巴尼亞化了。到1991年,科索沃的塞爾維亞人只佔總人口的11%。占人口少數的塞族人日益感到孤立和受排斥,阿族人則努力爭取政治上的支配地位,民族矛盾不斷加劇。

    1989年2月27日,米洛舍維奇宣佈實行緊急狀態,派軍隊平息罷工和示威,並修改1974年憲法,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1991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迅速解體。阿族人自行組織了公民投票,並宣佈科索沃是一個共和國。6月25日,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宣佈脫離南聯邦獨立;10月15日,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獨立;11月20日,馬其頓獨立。

    1996年,阿爾巴尼亞族激進分子成立武裝組織“科索沃解放軍”,開始運用暴力手段的分離運動。面對阿爾巴尼亞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維奇為首的南聯盟和塞爾維亞當局採取強硬鎮壓措施,派遣大批塞族軍隊和警察部隊進駐科索沃,試圖消滅“科索沃解放軍”。1997年以後,科索沃地區不斷髮生武裝衝突事件,傷亡人員日趨增多,約30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

    科索沃危機的發展使代頓協議後力圖控制巴爾幹局勢的美國等西方國家感到不安,1998年底,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始介入科索沃危機,北約與南聯盟的矛盾逐漸成為主要矛盾。而北約介入科索沃的真正意圖,在於清除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力,不斷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並圍堵俄羅斯里海出海口,解除俄羅斯對南歐的威脅。

    然而,在戰爭結束後,西方各國露出了其猙獰的面目,北約方面將戰後的科索沃,分成了5個區域,由美、英、法、德、意等國各管一方,分別派出了維和部隊。而俄羅斯卻被撂在一邊。

    然而俄羅斯政府高層當時對此事都不知曉。事後證明,是時任俄總參謀長的少壯派軍人科瓦什寧以及俄駐北約代表扎瓦爾金策劃了此次行動。然而也正是這突入其來的奇襲,保住了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存在,雖然在事後北約不對也與俄羅斯發生了短暫的對峙,但是考慮到俄羅斯強大的武裝力量,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因此可以說,此次行動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真正讓俄羅斯在當地立足的還是蘇聯時期為俄羅斯留下的強大的常規及核軍事力量,並且由於在瓜分南聯盟利益時俄羅斯被排除在外,也讓俄羅斯認清了西方國家的真實面孔,更看清了北約圍堵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本質,從而在事件發生後,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讓北約不敢在採取冒進行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遊戲本的時候會有哪些常見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