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歷史上的皇太極與崇禎帝有著驚人的軌跡重合,他們登上皇位的日子僅相差一年。在歷史記載中兩人從來沒有碰過頭,卻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兩股勢力的最高執行者,一位代表大明帝國的最後一位君主,一位是第一次讓大清鐵騎殺入關內的皇帝,在二人身上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共同點,就是施政上都是全力以赴的鐵血人物。但兩人的結局卻完全不一樣,皇太極最終走向了人生巔峰,而崇禎卻落了個身死國滅的結局。歷史似乎再最後時刻也要開個玩笑,兩人離世的時間竟然也是相差一年,這次倒是皇太極先駕鶴西去。他們兩人的政治生涯時間幾乎可以說是相同,都是在位十七年。
崇禎帝拼了命給即將滑入深淵大明王朝踩剎車,而皇太極在繼承努爾哈赤基業後,也是拼了命要往前跨出一步,二人咬緊牙冠似乎在隔空發力拔河,最終將那個時代徹底撕裂。
天啟二年,朱由檢在十三歲那年被封為信王。他的童年很悲慘,五歲喪母,十歲喪父這種環境導致性格變得很孤僻,時刻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好在他資質不錯又勤奮學習,不僅擅長書法、詩文,而且還擅長彈琴,內心脆弱的他從來沒想過以後會當皇帝。
隨著他成長,生存環境所帶來的恐懼卻絲毫未改變,使小小年紀防範意識特別強,就算是生了病他都不肯吃宮中的藥。這種脆弱而又多疑的性格,讓他以後就位後處理國家大事時,表現的很焦躁和極端。
而他的對手皇太極就幸運多了,他是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十二歲就失去了母親,從小就被父兄待在身邊,與他們一起出生入死打仗,在前線他得到了良好的鍛鍊,戰場培養了他的擔當和責任。表現出色的他在二十四歲時就被封為貝勒。由於處事穩健,智勇雙全,努爾哈赤特別疼這個兒子。
所以這樣一比較,兩人誰優誰劣已經分出了勝負,崇禎帝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朱由檢自幼在深宮中長大,很少接觸到外界。相反皇太極的成長平臺就寬廣多了,雖然戰場環境很兇險,但他在父兄的引導下,得到了很好的歷練,成長的很快。反觀崇禎帝卻圍繞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孤軍奮戰,標準的孤家寡人。而他的疑心病也很難與別人一起去探索分享。
臨危受命卻也勇於擔當,朱由檢片刻不放鬆,日夜操勞,想透過改革拯救大明,此時皇太極也馬不停蹄,虎視眈眈覬覦關內。十八歲時,朱由檢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登上皇位,此刻大明已是病入膏肓,尚存一口氣。但朱由檢不這麼看,他對大明王朝懷有強烈的責任感,他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去讓大明轉危為安。
繼位不久他就釋出詔令“諸臣服飾袖長不得過一尺。宮中盡撤金銀等器,俱用陶器。”並要求大臣不得擅自使用金銀。但如果要評判他的施政得失,最一針見血的評價就是一個“急”字,在他十七年的執政生涯走馬燈般換了十九任首輔,很會察言觀色的奸臣溫體仁也只乾乾了四年,最短的只有一個月。
《明史》對此頗有諷刺:十七年裡,庸才遍地,“委政柄者,非庸即佞”。以當時的權力機關內閣情況來看,總共五十人,溫體仁、周延儒兩人算是首輔裡做比較長的了,然而這兩人什麼貨色,歷史早有定論:“延儒實庸篤無材略,且性貪”;溫體仁“專務刻核,迎合帝意”,且在其任內,“未聞其進一善言,未聞其行一善政”。
鑑於當時內憂外患戰事吃緊,崇禎帝還胡亂指揮換了十四任兵部尚書,其中七人直接被他處決,裡面名氣最大的是袁崇煥。更致命的是,崇禎提拔的一些負責明朝軍事的總督、巡撫都是東林黨人,他們大都是文官出身,大多對帶兵打仗一竅不通。尤其是袁崇煥死後,整個大明的軍事佈局已經危如累卵。當時兵部主事指出“廷臣言兵者即以為知兵,大者推督撫,小者兵備”。
崇禎帝是個工作狂,論勤奮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外,沒有一個皇帝能比的過他。他經常因為召集大臣商量國事而忙的沒時間吃飯。有時到了深夜他還在處理國政,更傳奇的是他從登基到最後上吊這17年內沒有給自己放過一次假。
皇太極和他一樣也是勤奮之君,但兩人在用人和謀略上卻有很大的區別。由於崇禎帝急躁的性格和大明內閣整體素質越來越低,他對文武官員已經失去了耐心和信任。崇禎帝認為,站在朝廷上的大臣沒有一個是可以託付重任的,實在沒有辦法,他又開始走父兄的老路重用宦官。對於使用宦官內臣,崇禎帝也給自己找了臺階,他認為整個大明已經找不出一個像樣的大臣了,只能去找找那些擠眉弄眼,善解人意的宦官,雖然他們素質低下,不安好心,但至少還是能為皇帝辦些事的。
與崇禎帝相反,皇太極識人用人的本事可以稱得上爐火純青。比如沙場老將祖大壽,皇太極非常欣賞他,為了能招降他,費了不少心思。他先是派人千里迢迢去尋找祖大壽的族人,後來找到了到祖大壽的兩個兒子、一個侄子。命令將這些親戚都被帶回盛京軟禁,但好吃好喝招待著。
皇太極大打感情牌,好幾次親自寫信給祖大壽,還讓祖大壽的兒子也寫勸降信。但即便如此祖大壽也是無動於衷。
天聰五年(1631年)七月,皇太極親率大軍將在大淩河城祖大壽的軍隊圍個水洩不通,十天後,又開始寫信給祖大壽做思想工作,前後共寫了四封。大淩河城被圍數月後,城內已經變成人間地獄,軍隊由於沒有糧食已經把戰馬都吃光,緊接著殺人相食,城內百姓也成了明軍的軍糧,而祖大壽已經無法控制局面了。
皇太極再次致書祖大壽,懇請他投降。農曆十月二十八日,彈盡糧絕、心灰意冷的祖大壽選擇了開城投降,皇太極與皇宮貴族一齊隆重迎接祖大壽等人。後來兩人還登壇發誓祭天,皇太極還親自拉著祖大壽手進入大帳,為祖大壽設宴慶賀。
為了顯示出他對祖大壽的充分信任,皇太極大膽的讓祖大壽擔任先鋒攻打錦州。在錦州城下,祖大壽卻藉機逃出軍隊進入城中,再次組織部隊抵抗清軍。此時皇太極絲毫沒有動怒,似乎預料到了這個結果,他親自安慰和祖大壽一起投降過來的將領,並給祖大壽的兒子們賜予宅院,並向他們保證祖大壽的降而復叛與他們毫無瓜葛。
這樣時間過了十年,錦州城又被皇太極圍的水洩不通,城中殺人相食的慘狀也開始重演。祖大壽沒辦法這次主動開門請降。皇太極激動萬分,命人立刻將祖大壽請到盛京。當祖大壽向他跪倒時,皇太極立刻走下皇位,將他攙扶起來好言撫慰:“你上次背叛我是因為忠於你的明朝皇帝,我曾經對大臣們說過,你是一個有骨氣的人,我是不可能殺你的。既然事情都已經過去,我只要求你以後忠心耿耿為我辦事就行了。皇太極用十年之久的耐心征服了頑固的祖大壽,可見其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人。
歷史證明皇太極是一個聰明人,在他對漢人懷柔政策下,越來越多的權高位重的漢人來歸降,這是後他能最終奪取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也就是錦州祖大壽投降前一個月,松山城也被攻破,被俘洪承疇也被押送到盛京。洪承疇剛到時也是一心想以死殉國,在監獄裡痛罵不止並絕食。
皇太極對這些漢人的舉動早已習以為常,他仍舊保持耐心做思想說服工作,給他精美衣食待遇,還頻繁的去監獄中親自探望。一次,當看到洪承疇穿著單薄的衣服凍得瑟瑟發抖時候,皇太極立馬脫下自己的貂裘給他披上,並且溫和問道:“先生得無寒乎?”這句“暖心”的話讓洪承疇的心理防線徹底奔潰了,無奈的說:“真命世之主也!”然後叩頭請降。
當然皇太極的軍事戰略思維也很讓人欽佩。在很早的時候他就摸清楚了明朝的七寸在哪裡,為此他確定了進攻關內的三個方向點:“選擇打燕京,乃是黑虎掏心;二直抵關門,此處是咽喉部位拿下就能卡死對方;三先得寧錦門戶,此剪重枝伐美樹之著也。”同時,他還想出了一個毒辣的戰略,他要把義州打造成屯兵、進攻錦州的後方基地。認為此處土地肥沃,前後均可縱深,是兵家必爭之地。
松山—錦州大戰結束後,眾將領就亟不可待地向皇太極建議,應該乘著這個時候迅速全面發兵“率大軍直取燕京,控扼山海關,大業克成”。這時候的皇太極卻高瞻遠矚,他並不認同將領們的看法,他認為時機還未成熟。他把明朝比成一棵粗壯大樹,和眾人說:“不管你有多大的力氣,絕不可能只一斧子把樹給砍斷,需要慢火出細工,從大樹兩旁一斧斧地砍下去,砍到了一定程度,這棵大樹自己會倒下。”
根據後來的歷史發展表明,皇太極的戰略是完全對的。皇太極臨終前幾個月,已經敏銳的察覺到明朝內部的流寇已經非常嚴重了。他和即將出徵的將領們說:“你們如遇到的是流寇而不是官兵,就說明大明氣數已盡,你們就可以放開手腳打了。”
皇太極如此的戰略遠見,比後來的吳三桂李自成等高明多了。可惜的是,正當皇太極準備在山海關與李自成決一雌雄時,卻中猝然離世,未能見到自己預言明朝這顆樹倒下。不得不說也是一個遺憾。
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歷史上的皇太極與崇禎帝有著驚人的軌跡重合,他們登上皇位的日子僅相差一年。在歷史記載中兩人從來沒有碰過頭,卻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兩股勢力的最高執行者,一位代表大明帝國的最後一位君主,一位是第一次讓大清鐵騎殺入關內的皇帝,在二人身上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共同點,就是施政上都是全力以赴的鐵血人物。但兩人的結局卻完全不一樣,皇太極最終走向了人生巔峰,而崇禎卻落了個身死國滅的結局。歷史似乎再最後時刻也要開個玩笑,兩人離世的時間竟然也是相差一年,這次倒是皇太極先駕鶴西去。他們兩人的政治生涯時間幾乎可以說是相同,都是在位十七年。
崇禎帝拼了命給即將滑入深淵大明王朝踩剎車,而皇太極在繼承努爾哈赤基業後,也是拼了命要往前跨出一步,二人咬緊牙冠似乎在隔空發力拔河,最終將那個時代徹底撕裂。
天啟二年,朱由檢在十三歲那年被封為信王。他的童年很悲慘,五歲喪母,十歲喪父這種環境導致性格變得很孤僻,時刻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好在他資質不錯又勤奮學習,不僅擅長書法、詩文,而且還擅長彈琴,內心脆弱的他從來沒想過以後會當皇帝。
隨著他成長,生存環境所帶來的恐懼卻絲毫未改變,使小小年紀防範意識特別強,就算是生了病他都不肯吃宮中的藥。這種脆弱而又多疑的性格,讓他以後就位後處理國家大事時,表現的很焦躁和極端。
而他的對手皇太極就幸運多了,他是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十二歲就失去了母親,從小就被父兄待在身邊,與他們一起出生入死打仗,在前線他得到了良好的鍛鍊,戰場培養了他的擔當和責任。表現出色的他在二十四歲時就被封為貝勒。由於處事穩健,智勇雙全,努爾哈赤特別疼這個兒子。
所以這樣一比較,兩人誰優誰劣已經分出了勝負,崇禎帝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朱由檢自幼在深宮中長大,很少接觸到外界。相反皇太極的成長平臺就寬廣多了,雖然戰場環境很兇險,但他在父兄的引導下,得到了很好的歷練,成長的很快。反觀崇禎帝卻圍繞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孤軍奮戰,標準的孤家寡人。而他的疑心病也很難與別人一起去探索分享。
臨危受命卻也勇於擔當,朱由檢片刻不放鬆,日夜操勞,想透過改革拯救大明,此時皇太極也馬不停蹄,虎視眈眈覬覦關內。十八歲時,朱由檢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登上皇位,此刻大明已是病入膏肓,尚存一口氣。但朱由檢不這麼看,他對大明王朝懷有強烈的責任感,他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去讓大明轉危為安。
繼位不久他就釋出詔令“諸臣服飾袖長不得過一尺。宮中盡撤金銀等器,俱用陶器。”並要求大臣不得擅自使用金銀。但如果要評判他的施政得失,最一針見血的評價就是一個“急”字,在他十七年的執政生涯走馬燈般換了十九任首輔,很會察言觀色的奸臣溫體仁也只乾乾了四年,最短的只有一個月。
《明史》對此頗有諷刺:十七年裡,庸才遍地,“委政柄者,非庸即佞”。以當時的權力機關內閣情況來看,總共五十人,溫體仁、周延儒兩人算是首輔裡做比較長的了,然而這兩人什麼貨色,歷史早有定論:“延儒實庸篤無材略,且性貪”;溫體仁“專務刻核,迎合帝意”,且在其任內,“未聞其進一善言,未聞其行一善政”。
鑑於當時內憂外患戰事吃緊,崇禎帝還胡亂指揮換了十四任兵部尚書,其中七人直接被他處決,裡面名氣最大的是袁崇煥。更致命的是,崇禎提拔的一些負責明朝軍事的總督、巡撫都是東林黨人,他們大都是文官出身,大多對帶兵打仗一竅不通。尤其是袁崇煥死後,整個大明的軍事佈局已經危如累卵。當時兵部主事指出“廷臣言兵者即以為知兵,大者推督撫,小者兵備”。
崇禎帝是個工作狂,論勤奮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外,沒有一個皇帝能比的過他。他經常因為召集大臣商量國事而忙的沒時間吃飯。有時到了深夜他還在處理國政,更傳奇的是他從登基到最後上吊這17年內沒有給自己放過一次假。
皇太極和他一樣也是勤奮之君,但兩人在用人和謀略上卻有很大的區別。由於崇禎帝急躁的性格和大明內閣整體素質越來越低,他對文武官員已經失去了耐心和信任。崇禎帝認為,站在朝廷上的大臣沒有一個是可以託付重任的,實在沒有辦法,他又開始走父兄的老路重用宦官。對於使用宦官內臣,崇禎帝也給自己找了臺階,他認為整個大明已經找不出一個像樣的大臣了,只能去找找那些擠眉弄眼,善解人意的宦官,雖然他們素質低下,不安好心,但至少還是能為皇帝辦些事的。
與崇禎帝相反,皇太極識人用人的本事可以稱得上爐火純青。比如沙場老將祖大壽,皇太極非常欣賞他,為了能招降他,費了不少心思。他先是派人千里迢迢去尋找祖大壽的族人,後來找到了到祖大壽的兩個兒子、一個侄子。命令將這些親戚都被帶回盛京軟禁,但好吃好喝招待著。
皇太極大打感情牌,好幾次親自寫信給祖大壽,還讓祖大壽的兒子也寫勸降信。但即便如此祖大壽也是無動於衷。
天聰五年(1631年)七月,皇太極親率大軍將在大淩河城祖大壽的軍隊圍個水洩不通,十天後,又開始寫信給祖大壽做思想工作,前後共寫了四封。大淩河城被圍數月後,城內已經變成人間地獄,軍隊由於沒有糧食已經把戰馬都吃光,緊接著殺人相食,城內百姓也成了明軍的軍糧,而祖大壽已經無法控制局面了。
皇太極再次致書祖大壽,懇請他投降。農曆十月二十八日,彈盡糧絕、心灰意冷的祖大壽選擇了開城投降,皇太極與皇宮貴族一齊隆重迎接祖大壽等人。後來兩人還登壇發誓祭天,皇太極還親自拉著祖大壽手進入大帳,為祖大壽設宴慶賀。
為了顯示出他對祖大壽的充分信任,皇太極大膽的讓祖大壽擔任先鋒攻打錦州。在錦州城下,祖大壽卻藉機逃出軍隊進入城中,再次組織部隊抵抗清軍。此時皇太極絲毫沒有動怒,似乎預料到了這個結果,他親自安慰和祖大壽一起投降過來的將領,並給祖大壽的兒子們賜予宅院,並向他們保證祖大壽的降而復叛與他們毫無瓜葛。
這樣時間過了十年,錦州城又被皇太極圍的水洩不通,城中殺人相食的慘狀也開始重演。祖大壽沒辦法這次主動開門請降。皇太極激動萬分,命人立刻將祖大壽請到盛京。當祖大壽向他跪倒時,皇太極立刻走下皇位,將他攙扶起來好言撫慰:“你上次背叛我是因為忠於你的明朝皇帝,我曾經對大臣們說過,你是一個有骨氣的人,我是不可能殺你的。既然事情都已經過去,我只要求你以後忠心耿耿為我辦事就行了。皇太極用十年之久的耐心征服了頑固的祖大壽,可見其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人。
歷史證明皇太極是一個聰明人,在他對漢人懷柔政策下,越來越多的權高位重的漢人來歸降,這是後他能最終奪取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也就是錦州祖大壽投降前一個月,松山城也被攻破,被俘洪承疇也被押送到盛京。洪承疇剛到時也是一心想以死殉國,在監獄裡痛罵不止並絕食。
皇太極對這些漢人的舉動早已習以為常,他仍舊保持耐心做思想說服工作,給他精美衣食待遇,還頻繁的去監獄中親自探望。一次,當看到洪承疇穿著單薄的衣服凍得瑟瑟發抖時候,皇太極立馬脫下自己的貂裘給他披上,並且溫和問道:“先生得無寒乎?”這句“暖心”的話讓洪承疇的心理防線徹底奔潰了,無奈的說:“真命世之主也!”然後叩頭請降。
當然皇太極的軍事戰略思維也很讓人欽佩。在很早的時候他就摸清楚了明朝的七寸在哪裡,為此他確定了進攻關內的三個方向點:“選擇打燕京,乃是黑虎掏心;二直抵關門,此處是咽喉部位拿下就能卡死對方;三先得寧錦門戶,此剪重枝伐美樹之著也。”同時,他還想出了一個毒辣的戰略,他要把義州打造成屯兵、進攻錦州的後方基地。認為此處土地肥沃,前後均可縱深,是兵家必爭之地。
松山—錦州大戰結束後,眾將領就亟不可待地向皇太極建議,應該乘著這個時候迅速全面發兵“率大軍直取燕京,控扼山海關,大業克成”。這時候的皇太極卻高瞻遠矚,他並不認同將領們的看法,他認為時機還未成熟。他把明朝比成一棵粗壯大樹,和眾人說:“不管你有多大的力氣,絕不可能只一斧子把樹給砍斷,需要慢火出細工,從大樹兩旁一斧斧地砍下去,砍到了一定程度,這棵大樹自己會倒下。”
根據後來的歷史發展表明,皇太極的戰略是完全對的。皇太極臨終前幾個月,已經敏銳的察覺到明朝內部的流寇已經非常嚴重了。他和即將出徵的將領們說:“你們如遇到的是流寇而不是官兵,就說明大明氣數已盡,你們就可以放開手腳打了。”
皇太極如此的戰略遠見,比後來的吳三桂李自成等高明多了。可惜的是,正當皇太極準備在山海關與李自成決一雌雄時,卻中猝然離世,未能見到自己預言明朝這顆樹倒下。不得不說也是一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