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批判主義

    在徐達斯所著《世界文明孤獨史》中關於印度史前文明的滅絕提出如下觀點:

    關於印度文明的起源,自19世紀以來,在西方學術界始終占主導地位的是雅利安人(Aryan)入侵說。雖然至今都沒有任何確鑿的來自考古或文獻學方面的證據,這一假說卻越來越多地被各類學術權威人物認可,最後成為某種不可動搖的事實,記載在所有西方或東方的歷史教科書裡。

    其流行的說法是,白種雅利安人的先輩生活在今俄羅斯南部及土耳其西部之間的歐亞大草原上。他們說一種被稱作原印歐語的假想語,馴養出了馬匹,成為飼養家畜的專家。他們發明了有輻條的車輪和馬拉的車子,還學會了製造銅、青銅武器和用具。作為遊牧民,他們當中有些部落試圖開拓新的生存空間,於是向東、西遷移,由亞洲大陸進入印度次大陸,透過血與火的手段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上的原住民(土著部落達羅毗荼人),並用自身所擁有的先進技術和文化,改變了土著居民的生活,從而締造了一個新的更先進的文明。他們還創作了被稱為知識之源的人類最古老的宗教經典——《韋陀經》(Veda),為其後數千年的印度文明奠定了基石。雅利安人入侵的時間,早期的印度學學者認為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比較晚近的學者則認為可能最早在公元前2000年。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次輝煌的征服,所謂的遊牧部落雅利安人自己並沒有留下任何記載,而是由18世紀及19世紀的英國殖民者和德國種族主義者構想出來的。所謂的雅利安人入侵說並非學術假設,更不是歷史事實,而是大不列顛殖民統治者文化侵略的產物。

    19世紀最偉大的東方學家、《梨俱韋陀》(Rg Veda,四部韋陀之一)的第一位英文翻譯者、雅利安人入侵說的主要倡議者之一馬克思·繆勒(Max Muller)在一封1866年寫給他妻子的信裡表露了他的印度學研究動機,在談到《梨俱韋陀》的翻譯工作時,他寫道:“我的這個版本以及韋陀諸經的翻譯,將在此後決定印度的未來及這個國度裡百萬靈魂的成長,他們宗教的根基,告訴他們這根基是什麼,我可以肯定,是根除三千年來在這根上所繁育出來的一切的唯一方法。”

    對於虔誠的基督徒馬克思·繆勒來說,世界被創造於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時,而大洪水發生於公元前2500年,之後倖存者諾亞開始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一切歷史時間表都在,而且必須在這個神聖不可動搖的框架裡。因此,根據繆勒的邏輯,雅利安人入侵時間不可能早於公元前1500年,是白種雅利安人、諾亞的子孫們,侵入了印度次大陸,給這片蠻荒之地帶來了文明。然而,很明顯這個結論並沒有任何《韋陀經》上的或考古方面的證據,只是基督徒馬克思·繆勒的推想而已。實際上,韋陀諸經所提到的動物、植物以及地名都指向中亞、南亞本土,根本沒有涉及到西亞或亞歐草原,經中也未曾提供任何雅利安人從西亞或東歐草原向南亞遷徙的線索。

    唯一被用來證明雅利安人征服低等土著的證據來自於《梨俱韋陀》(第二篇第二十章第十詩節)中的一句話:“因陀羅,弗慄多(Vitra)的屠者,那黑面板達塞人的毀滅者。”而同一部《梨俱韋陀》第六篇第二十二章第十詩節裡又講道:“我們向因陀羅祈禱,賜予我們光榮,這光榮將使達塞人成為雅利安人。”根本沒有任何種族仇恨的痕跡。給我們的提示是,雅利安人根本不是指稱一個種族,成為雅利安人並非依賴於出身,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韋陀文獻裡提到的宗教聖地沒有一個在中亞、南亞之外,作為入侵者的雅利安人怎麼會沒有把他們在歐亞大草原上的宗教聖地或發祥之地載入他們精心編撰的韋陀諸經以使後人永世不忘?

    就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的高度、深度、廣度和悠久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證明,透過史前最早的世界性海洋貿易體系,印度河谷文明或原始韋陀文明(Proto-Vedic Civilization)影響所及,向西越過中亞、西亞,沿著波斯灣、北非海岸直到地中海,向東一直延伸到東南亞直至長江流域的諸多地區。並且,與埃及和西亞相比,印度河谷文明具有與眾不同的特徵:很少發現武器和屠殺、奴役的痕跡;財富分配相對平均,幾乎不存在極富和極窮的分化現象;有一套以手工飾物(諸如手鐲、項鍊)標示階層和身份的禮制體系。總之,這是一個以祭司和聖王(Rajarshi)為中心,擁有高度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商業、王制、靈知的遠古高階文明。

    國際學界一度認可莫蒂默·惠勒的觀點:印度河谷文明是由於雅利安人的東侵而滅亡的。惠勒的觀點依據是在摩亨佐·達羅遺址最上層發現有格鬥而死的人體骨架遺蹟,以及韋陀詩歌中讚美因陀羅摧毀城堡的句子。但這顯然是一個謬論,如果據馬克思·繆勒所說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最早約為公元前15世紀,印度河文明衰亡卻在公元前18—17世紀,時間上完全不符合。同時,摩亨佐·達羅遺址上層的人體骨架遺蹟,亦不能成為證據。

  • 2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古印度有一部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成於公元前1500年,距今約有3500多年了。書中記載的史實比成書時間還要早了2000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發生在距今約5000多年前。這部史書記載了多場激烈的戰爭。

    (古古印度文明已經成了斷壁殘垣)

    其中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

    “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一種類似導彈的武器),能在敵方上空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陣暴雨,包圍了敵人,威力無窮。剎那間,一個濃厚的陰影迅速在潘達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來,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接著開始颳起猛烈的狂風,呼嘯而起,帶起灰塵、砂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裂。”

    (印度核戰爭)

    這部書中的第二次戰爭的描寫就更容易聯想到現代的核武器了。

    “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飛彈。此飛彈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髮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爆裂,飛翔的鳥類被高溫灼焦。為了逃脫死亡,戰士們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

    倖存下來的人們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上天降臨這樣的災禍,他們把所看到的都寫進了書裡,並口耳相傳到了今天。

    更令人不解和不安的事還在後面。好事的考古學家們竟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我們知道,要能使岩石熔化,最低需要攝氏一千八百度。一般的大火都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於是,人們認為,這部恢宏鉅著絕非是一個想象力高超的人的靈光一閃。極有可能的情況是,5000多年前在這片地方發生了一場核戰爭。

    可是,這畢竟太天方夜譚了。難道在5000多年前有外星人造訪地球嗎?而且,在中國的古代神話中,黃帝戰蚩尤也有過很多“銅頭鐵臂”、“呼風喚雨”的描述。

    (黃帝戰蚩尤)

    如果這部史書的真實性存疑,那麼古印度文化的衰亡究竟與什麼有關呢?

    雅利安人是從南俄大草原過著遊牧生活的部落聯盟,在公園前1500年,因為一場大的自然災害(小冰河期)不得不持續南遷。他們分成了好幾波:向西遷徙的先到了匈牙利草原後來進入到義大利;向南遷徙的先到了中亞,後來又西出、南下、東進,分別建立了古波斯、古印度等國家。有一支人東進來到了黃土高原,被遠征的殷商軍隊斬首兩萬,從此不敢東顧。

    (雅利安人所處的區域)

    南下的這一支雅利安人,從開伯爾山口攻入了古印度。他們掌握著冶鐵技術,並熟練使用馬拉戰車戰術,一路上所向披靡,成功地擊敗了古印度的各個城邦,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帝國,並且建立了延續至今的種姓制度。所以,印度有很多人看起來高鼻深目,有歐美人特徵,即是因此而來。

    (印度雅利安美女)

    可是,考古學家們研究了古印度文明的發展歷程,卻發現在雅利安人到來之前,古印度文明已經衰敗不堪了。也就是說,雅利安人摧枯拉朽所征服的是一個已經進入衰退期的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文明緣何衰敗?這與4000年前的那場世界大洪水有關。各個文明地區的人們的口耳相傳的故事中,大洪水都是避免不了的內容。西亞地區的人們躲藏在諾亞方舟;東亞地區的人們在大禹的帶領下興建水利設施直接打造了一個帝國;印度河流域也發生了大洪水,不過古印度的人們信仰天神,他們沒有積極組織自救而是將希望寄託在祈禱上。

    最後,洪災過後的饑荒、瘟疫嚴重削弱了這個文明的武裝力量和國家財富。在勉力維持幾百年後,來自中亞地區的雅利安人輕易擊敗還在祈禱上帝的古印度達羅比荼人,成功地佔據了南亞次大陸,直至今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球閥和蝶閥結構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