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城市百說

    首先要談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叫做致仕。古代官員老了辭去官職稱致仕,意思是把自己的職務歸還給帝王。致仕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但是將俸祿還給國君卻不是一個普遍現象。職官制度自秦漢以後得到確立,並根據《禮記·曲禮》中“大夫七十而致仕”這句論述,引申為政府制定人事管理制度的經典依據,後來被引為“七十而致仕”。通俗的來講致仕和現代的退休差不多。致仕制度的發展歷程。

    致仕在早期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只不過古人常用七十而致仕來表述,在晉代時,還有80多歲的人仍在為官,知道隋朝時,隋煬帝規定到70歲的時候可以致仕,唐朝時更是將致仕寫入到了法律之中,再一次強調了七十歲致仕這一道理。等到明朝科舉制度比較完善的時候,致仕制度又得到了完善,規定六十五歲就可以致仕,致仕制度也在逐步完善,清朝時就更加完善了,按不同職務進行致仕,最早的五十五歲就可以致仕了。

    除了年齡以外,因患病不能正常工作,也得告退。如唐代規定“老病不堪釐務者,與致仕”;元代規定“若年未及,委有疾病,自願致仕者,聽”;明代規定“凡有疾者,雖未七十,亦予除名”。這裡值得說明的事他們的致仕大多是光榮退休,是有工資拿的,和我們現在退休差不多,當然也有一些是被勒令致仕,這一種的話可能會有一點嚴重,因為致仕後可能還會有地方官盯著。

    我對致仕的評價

    致仕這一制度是非常人性化的表現,人的這一輩子不可能是一直都在幹活的。老了就應該安享晚年的,歷史上的這些致仕發展可能也對我們現在的退休機制是產生了影響,現代退休機制已經在逐漸健全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致仕這一制度在古代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很人性化以及很有歷史意義。

  • 2 # 執筆灬寫史

    大多數華人都會認為先苦後甜是一個人所應該經歷的人生軌跡,人年輕的時候就必須多吃點苦,在磨礪中不斷成長,等到老了以後才能夠心安理得地享受天倫之樂。而想要達到這種境地,除了個人的努力以外,社會保障體系也必不可少,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退休制度。

    合理的退休制度能夠讓黎民百姓擁有努力奮鬥的動力,尤其是在“士者為尊”的古代,它更能調動文武百官為帝王服務的積極性,所以當時的退休制度也被稱為“致仕制度”,那麼下面筆者就帶領諸位看客一同走進古代致仕制度。

    致仕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早在先秦時期致仕養老制度就已經存在,比如在《禮記》中有這樣描述西周致仕的話語:

    卿大夫“六十不親學,七十致政”。注謂“致政,還君事”。“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癢。虞癢在國之西郊”。

    例如周公致政以後,周成王就讓他居住於洛邑並且享受最高階的待遇。

    到了春秋時期致仕開始制度化,各國官吏到了一定的年紀就可以主動請求致仕,史稱“告老”或“請老”,一旦退休成功,這些官吏就會成為“國老”,頗得百姓尊重。

    秦漢之際致仕制度進一步發展完善,致仕的條件變成年老或者身體有恙,史稱“乞骸骨”,在致仕以後官員會根據自己曾經的職位享受不同的待遇,大多數人享受原來俸祿的三分之一,而少部分高官能夠享受兩千石俸甚至全俸,對此《漢書》這樣記載:

    “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參分故祿,以一與之,終其身”

    除了俸祿之外,有些大臣還能夠享受一次性的國家賞賜,譬如黃金、穀物、屋舍等等,更有甚者還可以定期朝見帝皇,地位之高可見一斑。

    魏晉南北朝同樣沿用了先秦時期“七十致仕”的慣例,即使朝廷沒有強制勒令退休,到了這個年紀的官員們也會主動請辭,因為這樣做不但能夠落個清閒自在,還能享受“無功受祿”的待遇,並且社會地位也會相應提高,他們實在難有拒絕的理由。

    相較於前朝,唐朝時期的致仕制度更加的完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致仕年齡靈活。到了七十歲以後官員可自由選擇繼續從政或者退休。致仕手續簡單。想要退休,只需向領導呈交一份宣告即可。致仕儀式隆重。對於選擇致仕的官員,朝廷會派遣專人舉行歡送儀式,一路上敲鑼打鼓將其送至老家。致仕待遇優厚。從政治上看,三品以上的官員在在致仕以後仍有資格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從經濟上看,六品以下官員能夠得到國家分田補助,五品以上官員則可以享受此前半祿待遇,立有大功者甚至能全祿致仕。

    到了宋朝致仕制度又有了新的發展。致仕年限同樣是七十歲,而武將則可以延後十年,如果願意的話他們還能提前申請退休,不過那些身居要職又沒有接替者的高官就另當別論。

    由於宋朝經濟十分發達,所以當時官員致仕後所享受的待遇也是無比優厚:

    首先,在宋神宗以後官員能夠帶職致仕,並且參與朝政大事的決議。其次,官員致仕後皆是“官加一等”。再者,如果官員致仕前職位夠高,那麼他們的兒子後代能直接“恩蔭”一定的官職,這是對世襲制的一種變相傳承。此外,從宋神宗開始,所有官員在致仕後都享受半祿的待遇,一些戰功卓絕之人還能食全祿。最後,部分官員在名義上致仕以後又會被安排一些名譽職位,不但長期無所事事,還能夠領取全職俸祿,可謂幸福至極。

    元朝起初並沒有實行致仕制度,一直到公元1291年官員才能在七十歲時致仕。公元1303年,元廷規定三品以下官員致仕後加授散官一等,兩年後又允許那些家境貧寒的官員致仕後終身享受半祿待遇,之後又增加“致仕官員職事加升一等”這一規定,不過這種加升是在名義上實現的,並沒有實際上的權力。

    明清時期致仕制度成為統治者維護封建統治的重要工具,因此它有了更多的改變。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便規定:

    “凡內外官員年七十者,聽令致仕,其有特旨選用者,不拘此例。

    洪武十三年,他又將規定改為:

    “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聽致仕,給以誥敕。”

    弘治四年明孝宗又下詔:

    “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

    而到了清朝,官員致仕的強制性有所增強,文官年滿六十基本都會被勒令致仕,至於武官則有所不同,官職在副將以下的一到六十也會被要求致仕,那些低階武官致仕年齡就更早了,比如千總、把總在四十五歲的時候就會被“辭退”。

    與之前的致仕制度相比,明清時期的致仕制度完全就是高度集權政治的產物,強制性格外突出,而且待遇並不會很好,甚至連最基本的養家餬口都難以做到,一些品級較低的官員尤為如此。這也就是明清時期貪官汙吏眾多的原因,如果他們在任職期間不“未雨綢繆”的話,那或許致仕以後只能喝西北風了。

    致仕的原因

    古代官員選擇致仕往往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迴避政治鬥爭。有句古話說得好:“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歷代帝王在建國前往往都是求賢若渴,可一旦建國就會打壓那些從龍之臣,甚至找藉口除掉他們,所以開國大臣在功成名就之後選擇退隱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比如商聖范蠡在輔佐越王勾踐成功復國以後就選擇辭官還鄉,改道從商,這種迴避政治鬥爭的做法使他得以明哲保身,從而流芳千古,實乃明智之舉。無心官場。縱然做官是大部分古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也有例外,一部分官員本就無心官場,所以他們可能會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選擇“告老還鄉”,比如嚮往田園生活的陶淵明,沒做幾年官就歸隱山林了。再比如晉朝的大司馬張翰,他在秋日的某一天觸景生情想起了家鄉的菰菜、蓴羹、鱸魚膾,頓悟出人生的真諦,於是便毅然辭官還鄉,對此《世說新語》有這樣一段記載:“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身體無法承受。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事情,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官員們的身體會越來越虛弱,這時候即使他們想要再做事也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古代“七十致仕”或者“六十致仕”的規定是依照常人身體狀況而確立,部分身體羸弱的官員甚至還能提前退休。對致仕制度的評價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致仕制度不但加快了文武百官的“新陳代謝”,提高行政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任職官員的利益,從而緩和了社會矛盾;與此同時它的實施形式靈活變通,不被唯一的標準所束縛,在實際運用中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從消極的方面來看,致仕制度又有很大的不公平性,比如一些致仕官員的子孫無論才能德行如何都能夠得到“恩蔭”,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官員隊伍的平均能力,也使得官員隊伍冗雜,朝廷的財政支出進一步增加。而且往往只有那些高階官吏才能憑藉致仕養老,一些低階官員唯有依靠職權“強取豪奪”才能為致仕鋪好後路,這加劇了吏治的腐敗。

    總的來說,致仕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封建社會能夠延續數千年它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比在影射誰?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奪取總冠軍,不喜歡走捷徑,你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