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TsingLuo

    崇文院。

    中國的圖書館歷史悠久。只是起初並不稱做“圖書館”,而是稱為“府”、“閣”、“觀”、 “臺”、“殿”、“院”、“堂”、“齋”、“樓”罷了。如西周的盟府,兩漢的石渠閣、東觀和蘭臺,隋朝的觀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庫全書七閣等等。

    據《在辭典中出現的“圖書館”》說,“圖書館”一詞最初在日本的文獻中出現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中國文獻中出現,當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擬設簡便圖書館說》,時為1894年。中國最早的省級圖書館為1904年創辦的湖北省圖書館。“圖書館”是一個外來語,於19世紀末從日本傳到中國。

  • 2 # 情感益友楠子

    在各個朝代都不大一樣,如宋代的崇文院、清代有皇史宬等等,那些都是皇家的圖書館。另外像天章閣、龍圖閣(一定聽說過包龍圖吧)這些是收藏宋代皇帝自己寫的東西的圖書館。不過要注意包龍圖可不是圖書館館長呦。這不過是借龍圖閣的名字,是包拯的帖職(全稱是龍圖閣待制閥

  • 3 # 使用者9426588694365

    說起傳統中國的私人藏書樓,相信許多人立即會想到明代藏書家範欽建造的“天一閣”。天一閣有一條很不可理喻的家規:“凡閣廚鎖鑰,分房掌之,禁以書下閣樓。非各房子孫齊至,不開鎖。子孫無故開門入閣者,罰不與祭三次。私領親友入閣及擅開廚者,罰不與祭一年。擅將書借出者,罰不與祭三年。”確實非常封閉。

    又有人以為,中國傳統的藏書樓都是如天一閣這樣封閉。只有到了晚清,在西洋思想的影響下,仿照東西各國圖書館章程辦理,於1904年(光緒三十年)對公眾開放的古越藏書樓,才出現了中國“第一個開放型的私人圖書館”。

    然而,許多人都不知道,天一閣只是傳統藏書樓的極端形態。如果我們去檢索宋代藏書家的史料,不難找到開放的私人藏書樓。試舉幾例:

    北宋初的胡仲堯,“累世同居,至數百口。構學舍於華林山別墅,聚書數萬卷,設廚廩以延四方遊學之士。”(《宋史·孝義傳》)

    另一位北宋藏書家宋敏求,家有藏書數萬卷,“居春明坊時,士大夫喜讀書者,多居其側,以便於借置故也。當時春明坊宅子比他處僦值常高一倍。”(《曲洧舊聞》)

    南宋最負盛名的出版商陳起(陳宗之),也建有藏書樓“芸居樓”,藏書達數萬卷。“芸居樓”的藏書也是對文人圈開放的,一位宋朝詩人寫的《夏日從陳宗之借書偶成》詩可為憑證:“案上書堆滿,多應借得歸。”

    南宋藏書家樓鑰的“東樓”,藏書極豐富,也允許借閱:“客有願傳錄者,輒欣然啟帙以授。”(《鄞縣誌》)

    辛棄疾的《歸朝歡·寄題三山鄭元英巢經樓》詞序也提到一位藏書家叫鄭元英,他家藏書樓叫“巢經樓”,“樓之側有尚友齋,欲借書者就齋中取讀,書不借出”。這個尚友齋,就是閱覽室。《廣信府志》也記錄了一處開放的私人藏書樓:“紹熙、慶元間,直敷文閣趙不迂建書樓於江西鉛山縣,以供眾覽。謂邑人舊無藏書。士病於所求,乃儲書數萬卷,經史子集分四部,使一人司鑰掌之。來者導之登樓,樓中設几席,俾能縱覽。”

    這些例子都表明,宋代不乏供外人借閱的私人藏書樓,宋代的私人藏書樓並不缺共享精神。只不過有的藏書樓允許圖書外借,如陳起的“芸居樓”;有的藏書樓允許登樓閱讀,但不可以外借,如鄭元英的“巢經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給多肉錢串子換盆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