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楠秋爸爸育兒經

    相對於女孩來說,男孩子本來就調皮一些。對於這麼小的寶貝,罵他似乎作用本來就不大,只是罵能讓他知道你在生氣,讓他知道他現在做得這個事情不對。

    打孩子,現在很多家長都很反對。其實不然,人其實也有本能的,一件事做了捱了打,讓孩子吃疼的同時,也讓他長記性,這件事不能做。所以,我倒覺得,在適當的時候,打也是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不過,現在不能像我們小時候父母打我們那樣,捆起打、吊起打、脫下鞋就開打……

    首先,準備好工具,一指寬的竹板最好,一定要去掉毛刺,打磨光滑,不然容易傷到孩子;其次,在孩子犯錯,屢教不改且不怕你罵的時候才能打;最後,打的時候一定要打疼(就打手掌,其他地方別打),打孩子的時候我們自己也不要氣得失去方寸,打的同時還需要語言教育。

    不要心疼孩子哭,至少不要表現出來。事後孩子平靜下來,可以安慰,並再告訴他做得事情危險在哪裡。

  • 2 # 優優果

    我家二寶也是這種性格的孩子,有的時候打的自己手疼他都不怕也不哭,有時氣的懷疑這是親生的嗎?記得1歲半前真的是說不聽打不怕,都快把自己整成個後媽了,後來發現他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我只要順著他一下然後轉移他的注意力他就不記得原來做的事情了。

    凡事也有例外的,比如過馬路,在1歲半以前他經常跑馬路邊上,看到我們大人來了就覺得好玩直接跑馬路上不管你怎麼喊都沒用,打了幾次也不改,後來我就覺得他大一點會聽的也就沒打他。大概是在1歲9個月的時候他又跑馬路上去,那次我被嚇到了,因為剛好有一輛車經過,心都快被嚇出來了,幸虧是轉彎路口車開的不快沒撞到,那個時候我真的下了很大的決心狠狠的就在馬路邊打他,我不是用手打直接用地上撿的木條打的,我想一次讓他長記性,馬路真的太危險了,如果這次沒教好我覺得以後也教不了的了,我真的下了狠手打的他大哭,小腿上都打的有點紅,雖然不忍心但心裡更怕的是萬一,他是我的骨肉我也不想打,但萬一被車撞了怎麼辦,那個時候才後悔有用嗎?所以他哭的很傷心我也打了幾下,看著他哭自己都忍著沒流淚,我讓他哭個夠,等他哭夠了我帶他回家,然後慢慢的跟他說小孩子不能過馬路,小的時候過馬路一定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現在他2歲半了每次走到馬路邊他都會停下來等我牽著他的手才過馬路。小孩調皮不可怕,但我們一定要在原則性的問題上不能讓步。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不懂,等大點再教,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小孩比我們想的更要聰明與敏感。

    希望我們都能夠多抽空和孩子玩些親子游戲。找到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一步步來引導與教育,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講道理,小孩調皮是正常的,也應該支援,以後性格才不會變的內向。

  • 3 # 豌豆媽媽育兒

    這不是孩子的性格問題哦!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為父母應該瞭解的是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一歲半的孩子喜歡和大人對著幹,這是孩子獨立意識開始萌芽 在孩子一歲之前的意識中,他會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這個階段被稱為母子共生的階段。孩子的獨立意識從開始獨立行走開始。

    當孩子能夠獨立行走,離開媽媽可以走到更遠的地方,可以不依靠成人幹更多的事情,這個時候,孩子的獨立意識開始萌芽。這個階段,孩子越來越喜歡和大人對著幹。

    為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和大人對著幹。

    第一,在孩子擁有獨立的意識之後,他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所以一歲半的孩子他只能看到自己。看不到其他人的需求。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從自我出發的。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在他的《娃娃日記》中寫道:兒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為中心的。 在孩子的世界中,他是渴望認知這個世界的。

    所以他需要透過一系列的行動來實現自己的認知。這在很多成人的眼裡,就會出現孩子的行為和自己的要求是完全相反的。很多家長不讓做的事孩子都要去做。

    第二個原因就是孩子以否定、拒絕別人來肯定自己。

    一歲多的孩子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是否定,但是他可以透過行為上的拒絕來表現自己的獨立。比如媽媽說寶Bora穿衣服,孩子可能會很快的跑開。或者給孩子說該吃飯了,或者要洗澡了,孩子卻坐在那裡紋絲不動。

    對於孩子來說,他其實是在用這種拒絕的行為在表達自己的獨立。 所以在一歲多的孩子身上,最明顯的就是喜歡和大人對著幹。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就是對大人的要求會做到置之不理,或者行為和大人提的要求相反。

    與一歲多的孩子溝通,父母容易走進的誤區 很多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其實很容易走進一個誤區,那就是和孩子講道理。從這句話本身來看,這種行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要看我們講道理的物件是誰?對於一歲多的孩子來說,講道理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第一,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

    當我們長篇大論的去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孩子是聽不懂我們說的那麼多話的。畢竟一歲半的孩子只能聽懂父母簡單的指令。 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父母拉著孩子的手,蹲下來給孩子講道理,看著好像很用心。但是事實上這種行為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為孩子可以聽懂一些簡短的指令,但是並不代表他可以明白一些大道理。 父母最正確的做法就是給孩子簡單的指令,可以告訴他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但是不需要告訴她為什麼不能做。

    第二個原因,孩子認知是有限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孩子用手去觸控插線板的時候,我們會喊到危險。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在他們的意識中沒有危險這個詞,孩子對危險的意識沒有建立起來,是不知道什麼是危險的。 所以很多孩子會選擇繼續去做這些危險的動作,因為孩子的意識中,並不知道危險的結果是什麼。

    用這三個方法,順利與一歲半的孩子進行溝通

    方法一用行動幫孩子建立認知,讓孩子知難而退。

    很多事情不能做,父母只是簡單粗暴的會告訴孩子不能做。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他並沒有幫助孩子建立對這個事情不能做的認知。 當孩子去碰水的時候,家長可能會大吼一聲,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被嚇到。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他,可能下一次他還是會主動的伸出手去碰這杯水。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拉著孩子的手,逐漸的靠近玻璃杯,讓孩子的手感受到玻璃杯的溫度。當孩子的手觸碰到玻璃杯的瞬間,因為燙他們他會本能地縮回。這個時候我們再告訴孩子,這個杯子燙不能動。

    在孩子的意識中,她會把燙和剛才手碰到玻璃杯的那種感覺聯絡起來。這個時候才會在她的意識中建立燙的概念。下一次當他在看到玻璃杯的時候,他的意識中已經有了燙的概念,就不會再去主動的觸摸了。

    方法二,設定障礙,讓孩子主動放棄。

    我們說了孩子是用行動來構建認知的。所以五歲前的孩子在行動之前是不會用大腦來思考的。 在孩子的大腦中只要他的認知沒有建立起來,他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進行嘗試,比如朋友家的寶寶,用手去觸控插線板,雖然這位朋友已經用膠帶粘住了插線板兒的口,但是在孩子意識中,他會不停地去嘗試。 這個時候作為父母,我們的做法就是直接設定障礙,讓孩子主動放棄。

    比如用膠帶去粘插線板的口,在孩子的不斷努力下,這個膠帶是有可能被撕下來的。最好是寶寶安全插座把插線板的孔堵起來。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在認知沒有建立,它還會不停地再去試。 但是因為我們已經設定了障礙,經過幾次打不開之後,他會主動放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方法三,尋找替代物,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我們說一歲半的孩子剛剛開始擁有獨立的意識,所以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不斷地透過自己的行為來認知這個世界。

    所以,如果有些行為很危險父母可以轉變一下思路,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但是同樣可以起到讓孩子認知的作用。 孩子喜歡去摸插線板的孔,是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手指越來越靈活。

    所以一歲多的孩子最喜歡去摳洞,我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洞洞書或者是其他的玩具,比如圓口的瓶子,讓孩子可以透過其他安全的方式來進行戳洞。 再比如孩子會有往魚缸裡邊兒扔東西。我們可以給孩子接一盆水,拿一些安全的玩具放在水盆中,讓孩子來進行觀察。

    總之就是把孩子的一切可能存在危險的行為,換一種方式呈現在孩子面前。也就是說雖然孩子的某些行為很危險,但是不能因為不能做而阻斷孩子對是這個世界的認知。

    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就說過,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食物的需要更為強烈。 所以,家長應該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而不是粗魯的打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賽季NBA有哪些瞬間讓你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