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諸葛夫

    怎麼說吧!一半與另一半,什麼意思呢?語文老師是班主任普通話很地道,數學老師就只能講個半普吧,我的經歷應該是二合一,半壁江山各分秋色。不管怎講還是感謝老師,讓我獲得了很多的語言文化。

  • 2 # 金色年華163818531

    謝謝悟空的盛情邀請!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是六十年代未出生的,家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本人是客家人,家鄉也是客家之鄉,80%的人都會講客家話,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是用客家話交流,可以說在賀州,客家話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主要語言。在賀州市八步區,如果你不會說客家話,別人就會以為你不是本地方的人。因此,從外地來賀州學習,工作,生活的人,時間長了,多多少少的會聽得懂客家話,有的甚至還會用客家話交流。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一位從廣西蒙山縣來的莫老師。剛來的時候,聽不懂我們家鄉的客家話,只能用國語和同事、學生交流。可是一個學期還沒過完,她不僅能完全聽得懂客家話,而且還會講,說得還挺順溜的。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中小學的老師基本上是本家鄉的,除了在上課的時候用國語授課,課餘時間和平時間,都是用家鄉的語言和同事、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和工作。或許是一種方便和習慣吧。

  • 3 # 金華身邊事

    你好!我生活在金華,但是我不是金華的本地人,一個外鄉人在金華打拼,如果問我在上學的時候,老師的家鄉口音重嗎?可以說是非常的重,只限於我那個年代的時候,現在都還好了吧,現在的老師都是考過來的,不想我那個年代,老師都是村子人,只要有些文化的就可以當老師了。

    我是80後的人,我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那時候我上學,學校的老師還都是村子人,那時候沒有幼兒園和學前班之類的,直接就是一年級,而上一年級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算輩份應該管叫姥爺,家也離的特別近,那時候我8歲,他都已經45左右的年齡了,教語文的時候,操著一口我們當地的方言在教學生學習拼音,還有很多的漢子直到現在都還沒改過來,這也就是啟蒙老師了。

    現在不一樣了,雖然我們小時候的學校沒變過,但是裡面的老師都是換了一批,很多新來的教師都是透過考試進來,都是分配下來實習,如果表現好,可以往鎮上提,不管怎麼樣,現在最起碼孩子的學習還是不錯。

  • 4 # 保定事兒

    但是,現在基本上我們這邊所有的,不管是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老師,基本上沒有方言。還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我們有一個數學老師。當時他還不算是口音,特別重,有一點點口音,但是就很明顯感覺他和其他的老師有一些不一樣,甚至有的同學在私下裡還笑話過這個老師的口音。但是這個也分情況吧,一些資歷比較老的,年紀比較大的老師,會帶一些口音,大家會覺得,很好玩。

    就像網上比較爆紅的一個,叫鄭強的大學校長。看他的影片你會發現,他不認識,在演講的時候還是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都會帶有一些南方人的本地口音。但是大家不會覺得很奇怪,甚至覺得很可愛。可是如果是一個初中的普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講一些這樣的話,可能學什麼就會,覺得,老師的普通話不夠標準,怎樣怎樣。

    個人認為,作為老師的話,如果能把普通話講好的話,當然最好還是用普通話授課。但是語言這個東西有需要天賦,尤其是對於現代的人來說,普通話可能實在是不好學,這樣的話,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講就好,而且老師最重要的是傳道授業解惑,只要能把這些方面做好,有一點口音也無所謂了。

  • 5 # 西門町吃在寧波

    在我的家鄉,我小時候還是沒怎麼碰到過老師講課帶方言的。不過我現在的一個寧波的同事,在她初中的時候,就曾經碰到過這樣的老師。

    而最誇張的是,按照她的說法,她初中的那個老師還是個英語老師。因為年紀有點大,平時交流早已習慣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話,所以說上課的時候,難免會帶一點口音。於是乎,這位老師課堂上,往往就是寧波話和英語齊飛,總有一種莫名的喜感。

    我和身邊的人接觸到過的老師當中,其實大多數說話還是非常標準的,畢竟普通話水平是考教師資格證必備的一環。也就一些寧波的年紀稍微大一點的老教師,講了一輩子方言,說話難免會帶上一點。

    在我看來,老師上課還是用普通話比較好,這也是對於上課的學生的一種尊重。因為現在人口流動越來越快,寧波的各個學校裡面的學生不見得全部都是寧波本地人。所以說,要是強行用方言上課,對於外地的學生來說完全是在聽天書。幸好,寧波這種情況並不多見。我的同事的那個老師也是想用普通話講課,只是這個習慣已經改不了了,這“靈橋牌”普通話總是帶著濃厚的寧波味。

  • 6 # 愛在廣西

    我以前上學時,我的老師方言口音是真的很重。從小學開始吧,怎麼說呢,我們這邊其實是一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用方言比用普通話多的地方,日常中大家交流都是說方言的,所以我們這邊的老師講話都非常夾方言。廣西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吧,而且在我們玉林,有的老師說普通話是夾白話的口音,有的老師說普通話夾的是壯話的口音。

    其實夾壯話的口音,大家都很熟悉的,就是之前網上非常火的藍受香菇哥,他就是典型的說普通話夾壯,當時很多人都故意學這個口音來著,然後我身邊的小夥伴都說,我們廣西的孩子,努力學普通話就是為了不帶口音,這下好了,全華人民都愛學這種夾壯的口音。 說兩個夾壯的口音給大家聽,普通話是“聽不懂”,如果夾壯就是“叮普桶”。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講話夾方言的老師是我的高中政治老師,他應該是湖南人,所以夾的是湖南那邊的口音,第一次聽他的課,我是完全聽不懂的,後來慢慢的,要非常認真的聽,才能聽懂一些,到後來才慢慢熟悉。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少了,因為現在出來授課的老師大都是從小就學習普通話的,講話都很標準,而且現在還有普通話等級考試。

  • 7 # 話說大海南

    我是海南人,我現在也說說自己上學時遇到海南籍老師說普通話的尷尬吧!

    我讀師範時,學校都要求大家說普通話,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同學,哪怕是老鄉之間,在校園裡也要說普通話,要不的話,被學校領導和校警發現的話,會被罰款5元。

    有一天,我和一位同學去外面買生活用品,但又怕時間不足,錯過上課的時間,於是,我們打算找個有手錶的老師詢問一下時間。

    當我們走到操場邊時,看到教體育的文昌籍朱老師在哪裡,於是走了過去問:“老師,請問幾點鐘了?”

    朱老師抬起右手看了看,答:“九點藍!”(九點半的意思)

    我和同學聽了,懵在那裡,好一會才明白過來,可又不敢笑,等出來校門後,爆笑不已。原來,朱老師在回答時,是用了普通話參和海南話在裡面了,九點是普通話,藍是海南話,意思是九點半。

    這事已經過去多年了,每次我回想到時,都會忍不住大笑!

    海南是一個多語言的省份,有海南話、黎話、苗話、儋州話、臨高話、軍話等等,而海南話也是各市縣都不一樣,黎話也有三種,當地人都是用各自的母語交流,唯有和外地人交流時,才用普通話,但海南人說的普通話不饒舌,所以口音中帶有濃濃的方言,被稱為“海普”,因此,很多海南本地的老師在說普通話時,也一樣帶有濃濃的方言。

  • 8 # 包頭吃喝玩樂攻略

    說起以前的時光,人們總是唏噓不已。尤其是以前的讀書時代,三三兩兩並肩趟在學校的操場上,躲避著班主任老師的突擊。那段歲月是美好的,也是回想起來最有趣的。每個人的學生時代裡,老師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我的家鄉,一個小縣城裡,老師大部分都是本土生活了很多年的,自然而然帶著著方言。可以說,有時候我們上課,不涉及讀課文的時候,大家說的都是方言,老師也一樣。如果是學校的實驗班,那麼就會有一個兩個的外聘老師,有東北的,赤峰的,山東的,她們一說話也帶著濃濃的地方味道。尤其是我們的語文老師,一個山東漢子,豪爽多才,語言又風趣幽默,在我們班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起外聘老師,本地老師的口音就不足為怪了,因為他們和我們說的方言是一樣的,只有後來上了大學,在公共正式場合上張嘴說話時,才體會了那種難以啟齒的尷尬。

  • 9 # 桂林新鮮事

    我的家鄉在桂林,以前在桂林其他縣城裡面上學的時候,很多老師上課都是說方言的,有的男老師上了年紀不擅長說普通話總用方言上課,地道的桂林話總會惹得班上同學哈哈大笑,覺得挺有歷史的。語數英老師一般比較年輕一點而且都是女老師,長得挺漂亮的,大家上課都是用普通話的,比方說歷史老師、政治老師等老師上了年紀比較老一點,上課就喜歡用方言了,用桂林話上課挺有意思的,用方言授課通俗易懂,讓大家對課堂內容更加深入瞭解,以前上歷史課都不想睡覺,大家聽老師講課津津有味的,覺得老師說話的內容挺有趣的。

    當時高中的歷史老師是一位大叔級別的人,眼睛小咪咪的,喜歡一手拿著歷史書,一手翹著蘭花指,一邊走一邊講課,老師對歷史書上面的內容記得滾瓜爛熟了,用幽默風趣的方言講課挺有趣的,吸引學生們認真聽課。上了大學,有的男老師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上課講話帶了一些方言,口音挺重的,有的時候說快了都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語言溝通挺困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色的窗子配綠色的紗窗好看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