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狼主1970

    多謝邀請,自古大略駕雄才。若曹髦有乃祖之明,則無司馬氏之興。曹操,興國於亂世,用人為能,知人善任。挾天子而令諸侯,文韜武略冠於當世,猶積人望於二世。曹丕承父業,時人奉曹而輕漢室。況曹丕文沉穩而持重,人練達而不張揚。明禪讓三推不就以欺人,實逼宮篡漢以欺世。

    司馬父子之於曹髦,實效曹丕之故事。彼此消長易矣,時曹髦為漢獻帝,司馬昭為魏武矣!

    曹髦乃廢立之主,勢失位寡,迴天乏力,肇此端者,廢帝曹芳、曹爽之流也!

    司馬父子遇曹操、曹丕為治世之能臣;遇曹芳、曹爽之流則為篡逆之賊子。時耶!命耶!

    此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也!

    大略雄才龍虎行

    八荒齊總各建功

    弓藏莫道飛鳥盡

    弱羽難敵萬里鵬

    燕雀居安無遠志

    泥鰍池淺自囚籠

    操勞濟世千年計

    逸豫亡身九秋蓬

  • 2 # 易學家居房產

    這個是極有可能的,以曹氏前三代的能力來看,確實是不怕扳不倒司馬氏,這三代人的隱忍度,需求機會一擊必中,這在於他們的個人能力和部署是否周全,身邊是否有願意支援自己的人,這就是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能都達到了。所以,曹氏前三代也能和北周武帝一樣,但是情況有所不同,這個是外族人掌權,那是自己人掌權,所以還是有所不同的!

  • 3 # 靈石蘊

    問題其實有兩個前置條件,所以有兩個結局

    曹操和曹丕差距蠻大,本文取曹操

    高平陵政變之後,曹氏家族力量被清掃一空,曹髦地位和當初許昌的漢獻帝差不多,明面上的果子都差不多摘光了,只有傾向於曹家的種子埋在土裡,能否發芽,就看誰會澆水

    前置條件一,曹操復活空降曹髦時期

    其一,司馬昭人手先發現曹操,震驚之後,立馬殺之,挫骨揚灰。然後舉兵滅盡曹氏一族

    其二,曹髦人手先發現曹操,震驚之後,撲懷大哭。然後曹操化妝遠行,進入曹氏控制區域,傳令四方,祖先歸來。數次交戰後,司馬昭眾叛親離,天下重新歸魏,司馬家雞犬不留

    前置條件二,曹操魂穿曹髦

    其一,假如司馬懿還沒死,老鬼對決,曹髦被發現異常,估計完蛋。三國隱忍,司馬懿第一,曹操再雄才偉略,大勢之下,也只有隱忍,玩不過司馬懿的

    其二,假如司馬懿死了,對決的是司馬昭。那估計會安心享樂,期間試探大臣,慢慢熬,找個機會聯絡上鄧艾等人,只要進入軍中,曹操崛起問題不大,像當初打天下那樣,一步一步,慢慢做大,比之後的劉裕崛起,要容易很多

    如果這樣,得用一部小說去寫了,哈哈

  • 4 # 清水空流

    應該說,曹髦不愧是曹操的後代,有曹家之霸氣與勇武,對比漢獻帝以及後來的司馬氏的傀儡皇帝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的憤慨可想而知。這八個字也算是豪氣干雲了。

    但必須要指出的是,曹髦當皇帝的時候,曹魏宗親已經沒有任何權力了,曹真,曹仁 曹休,夏侯惇,夏侯淵都死了,就連曹爽這樣的蠢豬都沒有了。曹髦確實已經是孤家寡人了,宗親靠不住。朝臣更是廢材。漢獻帝的時候。曹操不敢篡位,曹丕篡位尚且有人忠於漢室。而曹髦的時候,居然有人告密賣主求榮。可見,在曹髦當皇帝的時候,他的權力還不如當年的漢獻帝。

    返回頭再來說魏武帝曹阿瞞,作為歷史上權臣的代表人物。曹操無疑是梟雄之輩,豺狼秉性。但不得不遺憾地指出,如果真處在曹髦的地位,曹操要想扭轉乾坤很難,畢竟是孤掌難鳴。面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曹操大概也是無能為力的,畢竟朝堂之爭不是兩軍疆場。權謀和實力還是第一位的。在就是司馬昭作為穎川氏族的代表,世家門閥已經是初步顯現。在當時與其說是皇帝和司馬氏爭奪權力。還不如說是世家門閥與皇帝爭奪權力。

    曹操基本是能力再強,面對如此的局面和形式。恐怕也是難以成事。畢竟形勢比人強。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曹操絕不會坐以待斃。也一定會奮起反抗。但結果應該和高貴鄉公曹髦一樣。

  • 5 # 泊圖泊途

    曹髦的時代,可以說是曹氏漸行漸遠的時代,司馬師廢曹芳這件事可以說是“司馬師之心,路人皆知”,曹氏已經衰落 。

    而之後的司馬昭也不是什麼善類,於是就有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話。曹髦是個想作為的人,他勇氣十足,血氣方剛,這肯定與他的年齡有關(去世的時候,年僅20歲),但是他卻準備不足,疏於策略。

    曹髦

    曹髦率領百與普通討伐司馬昭,想想,這仗有的打嗎?最後落得個身死名敗的下場。

    司馬氏為了統治其實做了很多,除了剷除異己勢力以外,還培養自己的班子,增置中正(就是九品中正制的“中正”),給其他士族人士以輕易當官的便利,並且給官員封地,籠絡人心。

    曹操

    曹操要是面對這個局面,似乎也是無可奈何,要知道,士族大家的向背非常重要,只要給他們權力,誰當皇帝,似乎都差不多。

    因此參照之前曹操對面動亂的舉動,他可能會潛逃。

    是的,沒錯。當年董卓掌權時,曹操覺得在京城實在是沒作為,而且還不想和董卓為伍,改了個名字,跑路。所以曹操處在曹髦的位置或許會跑到冀州另謀發展,歷史可能會是另一種樣子。

    曹丕

    曹丕是個能隱忍的人,在奪嫡生涯中練就日趨成熟,所以以他來說(倘若他天生就具有這樣的性格),他肯定幹不出20歲就帶著100多個家丁討伐司馬昭的事情來。

    他或許會慢慢培養朋黨,至於成效,實在無法判斷。

    網友們有更好的答案嗎?

  • 6 # ww3721王建文

    曹髦時代,是司馬師廢曹芳後立為帝時代,必然更不如曹芳才符合司馬氏自己利益,和得保持權力。而司馬的勢力已達到為所欲有成度 ,已經打好基礎,建好宮殿,裝修完畢,就等典禮搬家了,而曹髦他們的家,樑柱門窗都讓司馬氏拆走了,他們連受打擊是即將崩塌大廈無人能夠扶起的,他們自己生命都保護不了,還談什麼扳倒司馬氏。同樣情況曹操或曹丕就是曹睿都來了。也是同樣情況、想阻止司馬氏的新朝代的大禮炮,是不可能的。

    曹髦和司馬昭是朋友。還共同鎮壓諸葛誕的叛亂,但司馬氏不斷地拆遷曹家的房子。曹髦也受不了,喊司司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幹古名言。可又只能自己率領宿衛數百人攻擊司馬昭的堅固防城。沒有人響應,沒有人為他們曹家說話,自投羅網,反為司馬氏所殺。曹髦從當天子就懂得,眼下我也是別人的臣子啊,更懂得本朝三位先帝英明聖賢順天命而受帝位的事業 ,自己不能嗣守祖先創立的江山弘業,完成中興魏室,統一天下的重任,更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並沒有在255年。鎮東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起兵聲討司馬氏時,發揮他的智慧,應有作用,和象徵意義反敗為勝,卻在母丘儉文欽合作叛亂被平息之後,在司馬昭己經完成接過哥哥司馬師的班成為司馬氏的領袖魏國的主人,才起想讓尚書傅嘏率六軍回京師,籌劃宮延政變,不料司馬昭識破了他的計策,人家自己率領軍隊回到了洛陽,還得使他給司馬昭封為大將軍,使司馬氏基礎更築固。

    曹髦當皇帝感到自己權力威勢月漸削弱,感到難以容忍不勝憤怒,可也沒有一點辦法,沒有一個人同情他處境願率軍為他戰鬥。他想同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待王業一起去討伐司馬昭。但王沈王業卻跑出告訴司馬昭了,曹髦隨即撥出劍登輦率領出殿中,領著宿衛和奴才數百人出了宮,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正好巡視碰上了,曹髦很英雄,怒聲呵斥他們,還有權威,還行嚇走不少。中護軍賈充從外而入,直接與曹髦拚戰於宮闕之下,曹髦用劍拼殺也很厲害賈充要敗,高叫”司馬公養你們這些人,正是為了今日,今日之事沒什麼可問。騎督成倅之弟太子全人成濟,抽出長戈刺殺死曹髦。司馬昭司馬今跑過去扶持,假裝十分悲傷。卻事後除奪曹髦皇帝封號,以高貴鄉公葬了。又因群情激憤誅了成濟三族。成濟的兄弟很不服罪,光著屁股跑到屋頂,大罵司馬昭,被亂箭射死。

    司馬昭到了以想如何,就如何此地步。比曹操在世,要威風多了,霸道厲害。曹操也破獲幾次劉協陰謀害他,敗露之後卻不敢如何,要討伐皇帝時候。但都沒有殺害獻帝,沒有足夠信心把劉家連根除去。曹髦是英雄一把,有反抗凌辱和不怕死亡精神,視死如歸勇坑敢爭。可他是政治人物,勢力的想徵事業的領袖,沒有智慧,玩光棍手段,有點可笑。把曹家的有才志,御將士的精粹全丟了,雖用壯烈的死亡,贏得了帝王尊嚴,想贏得了世人尊重,但不會是曹操能看得子孫。更不是人們敬重的榜樣。

  • 7 # 春天正能量

    曹魏末年,司馬氏父子欺壓小皇帝曹髦,曹髦不願坐受欺壓,率領侍衛討伐司馬昭,被當眾刺死。

    司馬懿是曹氏集團的重要人物,是曹操一手培養起來的,陰險惡毒,與曹操相比有過之無不及,因此,司馬氏家族的惡毒比曹氏家族更厲害,如果曹髦換成曹操曹丕不一定能扳倒司馬氏。

  • 8 # 瀋陽有故事

    感謝邀請。我認為是很有可能的。曹操,曹丕,人傑也!父子兩人不僅雄才大略,而且御人有術,治軍有方。套用遊戲《三國志》的資料,他們父子的政治度都非常高。他們如果在位,恩威並用,制服司馬應該不成問題。即便當時司馬手握兵權,曹氏和夏侯氏的實力也不可低估,採用韜光隱晦的辦法麻醉司馬一族也不失為好辦法,然後找準機會,一擊必中。曹髦一代之所以凋落,除了君主本身能力平庸之外,沒有用人能力,乃至無人可用才是主要因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宮頸癌前病變危害大嗎,真的會惡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