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醉半醒看人間
-
2 # 浸淫之辭
同時期中國的學說典籍也是後人完善,甚至有的自己根本就沒能力著書。況且古希臘的文化成就也就一般,畢竟都不用老子出馬,墨子一人就能比肩了。都是被一些崇洋之人吹捧的,和對立的崇儒之人有的一拼……
-
3 # danyboy
估計樓主是世界史沒學好,全串在一起了,用我們老家的話說,就是‘煮成一鍋粥”了。
一、關於樓主說到的“泥板記錄”用泥板來記錄文字,主要是在兩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西亞一帶。這與兩河流域的地理環境、泥土、氣候等有關係。而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人,雖然按照今天的視角來看,離著兩河也不算遠,但在那時候,這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
寫在泥板上的文字是楔形文字,而楔形文字最初應該是蘇美爾人創造的,使用的期限呢,從公元前2000-3000年,一直使用到公元后。但公元后不久,這種文字就逐漸不再使用了。證據呢,就是今天考古挖出來的十幾萬塊泥板,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最多,公元后的很少。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人,住在古希臘化的城邦,寫得是古希臘文。所以,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最初不可能是透過泥板記錄下來的,而是用古希臘文寫在羊皮紙上,被透過不斷的傳抄,包括莎草紙的傳抄而留下來的。
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很多人,特別是一些學術界以外的人,尤其是一些東方人,比如何新,喜歡創造沒有什麼根據的驚世之論,認為亞里士多德現存的著作那麼多,十幾卷,幾百萬字,在當時是不可能流傳的。
這是大大的誤解,可以說,是完全不瞭解考古的人才會持有的謬論。
就目前看到的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譯本請參考苗力田主編的《亞里士多德全集》——其中確實有一些篇章著作權存在爭議,但這與亞里士多德是否存在,其著作是否存在,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面的問題。
這個是舊版。十幾年前北大週末書市上到處都是,十塊錢就能淘到一本。
這個是新版,一套原價將近900元。
古代的書籍,並不是像今天一樣,有版權明確的作者,有出版機構,在古希臘的時代,“版’還沒有被髮明出來呢。都是靠抄。亞里士多德在活著的時候就是有名的哲人,他的學生很多,仰慕他的帝王貴族也很多。因此,他的著述在古羅馬期間就得到了整理。西塞羅等當時的賢人就已經引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了。而有據可查的亞里士多德的全集,就是古羅馬人整理的。所以,毫無疑問亞里士多德這個人當然存在,他的理論不是由文藝復興之後的人編的,而是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十分流行。
那麼,亞里士多德的作品,那麼多字,怎麼儲存下來的呢?
說來話長,但也不難理解:亞里士多德活了60多歲,是柏拉圖的學生,身邊又圍了一大群人,還有城邦進行經濟支援。所以,大家不要覺得幾百萬字很多,因為古希臘文是很簡潔的,在那個時候總字數沒有那麼多,而且,他寫了一輩子,平均下來很正常。我們可以設想,他每寫完一部分,就會不斷的被傳抄出去,就會有很多副本,不至於徹底被毀滅。
而到了中世紀,要感謝拜占庭、阿拉伯人,以及經院哲學家們,他們不僅保留了亞里士多德的作品,還不斷的進行整理、闡釋。最後,到了今天,就成了我們所看到的樣子了。
回覆列表
一、亞里士多德關於國家起源的學說
國家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了,也非天然形成的,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內部發展的結果。亞里士多德關於國家起源的論述主要以“自然起源論”和“人性論”作為理論支柱。
1.自然起源論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凡事欲求其真相,可從其最小單元研究起。”他對城邦國家起源的研究也是如此。他認為,在人類社會中,必定存在著這樣的結合體,他們一旦相互分離便不可能存在。例如,男人和女人為了種族的延續建立了某種結合體,目的是遺留下和自己相同的後代,那些天生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為了得以儲存建立了聯合體,能夠運籌帷幄的人天生適合做統治者和主人,而那些能夠用身體去勞作的人則成為被統治者或奴隸。在這兩種共同體的基礎上,形成了構成城邦的最簡單要素―家庭。家庭是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要自然形成的共同體,而當多個家庭為著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東西而聯合起來時,村社便產生。當多個村社為了滿足生活需要,以及為了生活得美好結合成一個完全的共同體,大到足以自足以近於自足時,城邦就產生了①。
簡言之,亞里士多德認為城邦國家作為一種社會的共同體,是從家庭,村社逐步發展形成的,其是個自然發展的過程。城邦國家的產生源於自然起源的結果。
2.人性論
亞里士多德關於國家起源的另一個理論支柱,即他的“人性論”。亞里士多德說:“城邦是自然演化的產物,人類是自然趨向於城邦政治生活的動物。”他認為,城邦自然發展過程的內在的動力在於人合群的天性,過城邦生活乃人的天性使然。城邦高於個人,個人依賴於城邦,人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安全等而自覺地發展形成了城邦國家。
二、亞里士多德關於國家目的的學說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開篇中就指出“我們看到,所有城邦都是某種共同體,所有共同體都是為著某種善而建立的(因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著他們所認為的善)。很顯然,由於所有的共同體旨在追求某種善,因而,所有共同體中最崇高,最有權威,並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體的共同體,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這種共同體就是所謂的城邦或政治共同體[1]”在這段話中,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一切共同體都是為了實現某種善業而建立的,而城邦作為最高,最有權威的共同體,其目的就是追求和實現個人和城邦生活的至善。
城邦國家作為一種最高最廣的善業,亞里士多德進而提出其內容包括三方面:外物諸善,軀體諸善和靈魂諸善。外物指物質財富,軀體指健康,靈魂指德行,即人們要過優良生活,必須有充裕的物質財富,健全的身體和高尚的德行[2]。同時,還強調:“靈魂諸善越多越好,外物和軀體諸善則適可而止。[3]”他認為道德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特徵,國家的目的首先要促進道德,外物和軀體都只能作為追求道德的手段。正如《亞里士多德全集》中也說到:“要真正配的上城邦這一名稱而非徒有虛名,就必須關心德性問題”,即只有城邦中每一個公民都最大限度的追求和實現自己的德性時,城邦的目的―至善才能實現,城邦的本質―為優良生活而存在才能顯現。
三、亞里士多德關於國家起源及目的學說的現實意義
城邦是自然的產物,人的向善本性和對自足的自然追求是導致城邦產生的根本原因。城邦不只是為了生存而存在,它本質上是為了優良生活而存在。亞里士多德關於城邦起源及目的的學說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美滿的社會具有深刻的借鑑意義。
1.國家必須滿足人們的基本生存需要
國家起源於人合群的天性,人們為了實現某種共同利益的願望而自然結合產生國家。國家必須滿足人們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公民對國家要求的最低底線,也是國家給予公民的最低保障。只有在滿足這個最低保障的基礎上,人們才會進而去追求自身的德行,從而才能夠達到國家的目的―至善。
而在我們現今的社會,在中西部一些不發達地區,許多人們的基本生存需要還得不到滿足,更談不上去追求更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了。所以,要建設和諧美滿的社會首先要滿足所有公民的基本生存需要。
2.國家要透過教育培養人們的善德
國家作為一個社會共同體,其和諧美滿程度還取決於組成這個共同體中的每一個成員。因此,國家要透過教育啟導人們的理性和培養人們的善德,培育出身體素質,文化素養,政治素養極高的良民。亞里士多德在理想城邦中把教育作為公共要務,制定立法,提出了一套系統的教育流程,認為教育應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鍛鍊受教育者的身體;其次,剋制他們的情慾;其三,昇華他們的靈魂。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善德有三個來源:一是天賦,二是習慣,三是理性,而習慣可以改變天賦,理性可以培養習慣,所以理想城邦中的立法者應重視教育,特別要重視培育人民的公德,提高公民的政治素養,而這一點對我們現今社會有重要意義。我們強調要建立民主政治,要提高公民的政治參與度,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要培育公民的政治素養。只有具備一定政治素養的人,才能夠在參政議政的過程中真正的做到出謀劃策,發揮作用。
亞里士多德作為一位政治道德化的思想家,他將道德視為政治的目的,認為理想的政治就是道德的政治,國家的事業即道德的事業,強調由個人的善達到城邦的善,由城邦中每個人追求德行進而達到城邦國家的目的―至善。他從道德這一高度來論述國家的起源及目的,給我們現今社會如何培養良好公民,如何建立和諧美滿社會予諸多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