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頭部內容A

    我先來說個例子,大家都買過機票吧!在你刷機票的時候,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怎麼也刷不到便宜機票,而且價格可能越刷越高,為什麼呢!很簡單有些不良商家的網站在後臺程式做了設定,在你頻繁刷的時候系統會認為你急需這張票,所以就把低價票隱藏了起來!現在你是不是有點明白了,給大家個建議,經常坐飛機的朋友可以先用小號去刷,再用大號購買。

  • 2 # 摩登中產

    2000年9月,西湖畔,初出江湖的馬雲給金庸敬茶。

    那時,他腦海中的大資料,不過是老爺子的十四天書和自家的十八羅漢。

    然而,在萬里之外美國西海岸,他的同行貝佐斯,此時已能用大資料構築陷阱。

    當月,亞馬遜對68張DVD,實行差別定價。定價依據來自網站收集的使用者資料。

    一張《泰特斯》碟片,新客報價22.74美元,對購買力強的老客,報價26.24美元。

    亞馬遜利潤因此增加。但一個月後,就有使用者發現這一秘密,論壇上群情激奮。

    最終,貝佐斯親自道歉,說這只是實驗,定價是隨機設定的,以後再也不敢了。

    一顆慢性毒藥,就這樣埋於網際網路洪荒年代,毒性足以貫穿此後歲月。

    那時的網民都天真,並且足夠驕傲,以為電腦只是工具,資料只是痕跡,一切都可駕馭。

    18年過去了,一切並沒有按最美好的構想發展。

    我們向海市蜃樓招手,迎來的卻是烏雲摧城;我們向草原深處吶喊,引來的卻是嗜血狼群;

    我們製造了資料洪流,也被洪流吞噬。

    洪流早已淹沒我們的生活。

    如影隨形的廣告,從門戶上霸佔視覺,在飄窗中扭動身姿,最後化妝棲身於資訊潮。

    它們無處不在並時刻迭代,你搜索和輸入的每一個字元,都能引發廣告海嘯。

    而今,它們已進化到可以聽懂聲音。

    客廳的智慧電視,臥房的智慧音箱,掌中的智慧手機,你的聲音,正時刻被採集,並在複雜推算後,為你訂製廣告。

    這僅僅是開始,當掌握足夠多資料後,洪流已能製造漩渦。

    在知乎,關於大資料殺熟的提問,有15000餘人關注,800多個回答。

    絕大多數答案,都講述在電商和旅遊平臺上,遭遇詭異的價格。

    你重新整理頁面,見到的價格,可能是根據你的荷包和慾望,量身設定的價格。

    無數資料流在虛空中盤旋冷笑,看著你跳進精巧的陷阱。

    在國外,亞馬遜早已不玩這些低階手段。

    去年7月起,他們對網站上所有商品實行了動態定價。

    鞋類除臭劑製造商Jacobs說,一旦有媒體提到他們產品,亞馬遜價格就會上漲。

    例如,當一家新聞網站推薦了該除臭劑,亞馬遜價格會從9.99美元飆到18美元。

    Uber的研究則更近一步。他們發現,當手機電量低時,使用者更容易接受1.5倍,甚至2倍的提價。

    沒人知道他們用這個發現做了什麼。

    20世紀初,鐳剛發現時,被當做是保健品。含鉛汽油問世後,是向全球推廣的高科技。

    從1870年到1912年,整整42年,被西方稱為“大飛行時代”。

    那時,鴉片被用來小兒止啼,吸粉成為社交禮儀,海洛因是白領回家後的解壓神藥,而且能治療咳嗽、胃癌和抑鬱症。

    我們總是歡呼著擁抱高科技,卻看不到怒濤下的暗潮。

    在資料強權的時代,每個人都如螻蟻,所到之處總會留下資料軌跡。

    軌跡中記錄了你的出行路線、工作內容、餐飲喜好、休閒娛樂,記錄了消費和財富,也記錄了情緒和慾望。

    起初,巨頭們如野獸,沿著軌跡,躡足潛行,僅作觀望。

    後來,它們開始擷取軌跡,測算取樣。

    最後,它們彙總這些軌跡,並編織成資料牢籠,掌控我們的生活。

    廣告轟炸和大資料殺熟,並不是大資料陰暗面的全部。

    隨著資料洪流激漲,我們必須做好更艱難的心理準備。

    首先,我們可能迎來一個隱私消亡的未來。

    2007 年,英國報紙稱,《1984》作者喬治·奧威爾的倫敦故居外,周圍183 米內,有 32 個攝像頭。

    那已是11年前了,而今,攝像頭只多不少,而且更為智慧。

    在人工智慧加持之下,攝像頭可以分析行蹤,解讀唇語,捕捉表情。

    在大都市中,再難找到一個可以傾訴的樹洞。哪怕是深夜公園的寂寞哭訴,也可能被機器默默記錄。

    網際網路上,更不可能有樹洞了。連濃眉大眼的facebook都叛變了,還有誰可以相信?

    最隱私的部落格日誌,在伺服器上早被拆解萬遍;最安全的雲端相簿,在工程師眼中不過自家花園;

    哪怕是功能單一的生活軟體,後臺也會拼命搜刮你儘可能多資訊:簡訊記錄、支付習慣,甚至相簿照片。

    冠冕堂皇的理由,這麼做是為了防止刷單,而埋在深處的野望,無需多言。

    還記得那個被騙子騙走學費後,自殺的山東女孩徐玉玉麼?

    她的所有資訊,在黑市上只值5毛錢。

    失控的資料洪流,沖垮她的生活,帶走她的生命,也最終淹沒了她的死訊。

    在消滅隱私之後,失控的資料洪流,將更進一步,控制我們的生活。

    阿湯哥還年輕時,拍過一部科幻電影《少數派報告》。

    電影中,大資料可以提前預測,誰將犯罪,從而預先逮捕。未來人人自危。

    我們離這個未來並不遠。

    2017年,滴滴研究院發表論文,使用者開啟滴滴時,滴滴能在2毫秒內,預測使用者最可能前往的地點,準確率已超90%。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學者稱,他們已可預測一個人未來可能到達的位置,最多可預測到80周後,準確度高達80%。

    預測之後便是掌控。

    因為知道你的目的,你的傾向,你的慾望,那麼自然可以把你引入設定好的人生。

    你所看到的,都是符合你口味的資訊;你所購買的,都是符合你心理的商品;你所度過的,都是資料推衍出的生活。

    你已分不清,這是不是你主導的人生。

    最初,它們跟蹤你的生活;此後,你將聽從它們的口令。

    人類在失控的資料洪流中醉生夢死。

    假山上的猴群,搶奪香蕉,忘記四周的鐵網;溫水中的青蛙,撥弄暖流,卻不知鍋底的烈火;

    我們參演《楚門的世界》,人類是主角,而觀眾是一片片漆黑巨大的資料伺服器。

    2015年,博鰲論壇上,百度Quattroporte張亞勤說,斯諾登事件後,絕對隱私已不存在。

    斯諾登則說,預防個人資訊洩露,最可靠方法是遮住自己電子裝置的攝像頭。

    2016年,扎克伯克釋出的慶祝照片洩露,他是這句話的忠實信徒。他用膠帶封住了筆記本的攝像頭和麥克風。

    就連FBI局長Comey,也將筆記本攝像頭貼上膠帶,並在大學演講中,推廣這一原始手段。

    當然,一段膠帶,攔不住肆虐的資料洪流。

    《大資料》一書作者、曾任阿里巴巴副Quattroporte的塗子沛說,演算法在黑暗空間中生長,最易滋生演算法腐敗。未來各國都將增設機構,進行演算法審查。

    對個體而言,想在洪流中獨善其身,則只能以自身資料庫對抗時代資料庫。

    人腦是自身第一資料庫,當你放棄了自身資料庫的更新,過渡依賴外部資料,自然會被資訊流所左右。

    這是一個艱難的更新過程。

    你走出資訊舒適區,不斷學習跨界知識,演算法繭房,便再也困不住你。

    你掙脫技術依賴,時刻保持警醒。大資料殺熟,便很難坑殺你。

    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清晰的人生規劃,在資料流中保持決斷力,力爭做資料的主人。

    ……

    陳塘關外,風雨如晦,龍吼從烏雲中隱隱傳來。

    巨浪拍打城門,洪水轉瞬將至。

    不是每個人都有哪吒的乾坤圈和風火輪,都能戰天鬥地。

    但我們起碼可以,儘量到高處,儘量不逐流,儘量掌控自己的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能不能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