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霄雲羅先雲
-
2 # 跟著峰峰學營養
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客觀證據, 但臨床上缺乏胸痛或與心肌缺血相關的主觀症狀, 又稱無痛性心肌缺血或隱匿性心肌缺血。
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發作與心絞痛發作相似, 都是由於心肌供血和需求平衡失常所誘發, 包括以下 3種情況:(1) 心肌耗氧量增加。 (2)心肌氧供應量 (血供) 減少。 (3) 以上兩者並存。
大部分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發作是在輕體力活動或腦力活動時發生。一般認為, 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發生與冠狀 動脈痙攣亦密切相關, 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的因素包括:運動、 吸菸、 寒冷刺激、精神緊張等。另外, 血管內皮損傷 後內皮素釋放及內皮舒張因子的減少, 一些自體物質如血栓素 A2、某些肽類激素、血小板因子及某些神經遞質 (如 兒茶酚胺、 血清素和組織胺 )等亦可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上述因子在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發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完全無症狀性心肌缺血 (無症狀型冠心病) ,對該型別患者應積極採取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措施, 對有高脂血症者, 可行他汀類藥物降脂治療, 以防止粥樣斑塊加重 和促進粥樣斑塊消退 , 控制或消除高血壓、 糖尿病和吸菸 等危險因素, 以防止其發展為嚴重的冠心病和降低心臟事件發生率。
慢性穩定型心絞痛和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在這類患者的治療中, 重視減輕全部心肌缺血負荷比僅僅控制心絞痛症狀更為重要。因此, 除積極採 用抗心肌缺血藥物控制心絞痛發作外, 可採用動態心電圖重複監測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發作時段、發作次數、 持續時間和 ST段下降程度, 觀察對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治療 效果, 避免或消除導致心肌缺血發作的誘因, 並按照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發作的生理節律性, 合理調整抗心肌缺血用 藥, 從而控制心肌缺血並預防冠心病事件的發生。
心肌梗死後無症狀性心肌缺血,藥物治療可參照慢 性穩定型及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尤其是 β 受體阻滯劑可使心率減慢, 心肌收縮力下降, 心肌耗氧量降低, 並延長心臟舒張期, 增加冠狀動脈灌注量。可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 減輕運動時無症狀性左室功能異常和無症狀性心肌缺血, 減少梗死後心性猝死, 降低病死率, 對改善預後有價值。
-
3 # 健康守護神阿波羅
你說的心臟缺血就是心肌缺血吧!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了解心臟結構。供應心臟營養的是左、右冠狀動脈。
如果心臟比作汽車發動機,供應心臟營養血管就是發動機的輸油管道。
心肌缺血就是發動機供油不足。
那導致發動機供油不足的原因:1輸油管道不通暢;2或發動機消耗油增多,但輸油管道不能相應提高供給。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或心肌肥厚導致心肌能量消耗增多而冠脈血管無法相應增加。促使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援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
在正常情況下, 心臟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機體可透過自身調節,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恆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
當某種原因導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供應減少或需求增加,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
引起心肌缺血原因:
1.低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特別是舒張壓低。
2.冠狀動脈阻塞,如冠心病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最常見的原因。
3.心瓣膜病如主動脈瓣狹窄。
4.血黏度變化。如貧血血紅蛋白低等。
5.心肌本身病變如心肌病或高血壓心臟病等。
6.冠狀動脈內皮功能異常,如冠脈痙攣。
7.其他如:炎症(風溼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等)、痙攣、栓塞、結締組織疾病、創傷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種。
心肌缺血危險因素主要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重要危險因素為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糖尿病、吸菸、肥胖、體力活動少、高齡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國心肌缺血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一些20~30歲的年輕人也出現心肌缺血的表現。
-
4 # KK健康
心臟缺血指的是透過心臟的血液量減少,血液中供給心肌細胞的氧氣和能量物質也隨之減少,導致心肌細胞的正常代謝受到影響,不能支援心臟正常的進行搏動、攝血等工作。
心臟的供血是透過身體自身的調節保證血液量能夠相對穩定,從而為心肌細胞提供能量,保證心血管系統能夠有效地正常工作。導致心臟缺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血壓降低、冠狀動脈狹窄、血液粘度升高,以及心肌細胞和心臟瓣膜自身病變等。
心臟缺血後會導致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等症狀,嚴重時可能伴有大汗淋漓,運動、吃飽、飲酒、睡覺、勞累、緊張後症狀會更加容易發生,發作次數也更加頻繁。一般休息後這些症狀會自行緩解,後期心臟缺血嚴重時就需要進行及時治療,才能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
部分情況下,心肌缺血不會伴有症狀的出現,只有在進行心臟相關指標檢查時被發現,這時也要多多注意,警惕心臟驟停等突然危急重症的出現。
-
5 # 老護士談健康
過去我們總以為類似心臟缺血這樣的疾病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得的,但現在,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年輕人長期吸菸、喝酒、熬夜,心肌缺血的發病人群也逐漸向他們發展。
據有品PICOOC高血壓臨床醫學海外研究中心統計,華人口疾病死亡原因的前10位,癌症居於榜首,而心腦血管疾病穩穩地佔據了第2名的位置。
30歲左右發生心悸梗死、腦梗死和腦出血的患者越來越多,平均每15秒就有一個華人因冠心病而喪命,而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表現。
什麼是心肌缺血?
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援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
心臟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幾乎完全靠有氧代謝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靜的時候,心肌的血氧攝取率也很高(約為70%),正常情況下,機體可透過自身調節,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恆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
當某種原因導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而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
心肌缺血前期症狀
1、突然出現心動過緩
如果心肌缺血發作,患者可能會出現突然性的心動過緩,或血壓降低的現象,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昏厥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患者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了。
2、無故疲乏,且心前區感覺疼痛
工作或學習後,身體易出現疲憊無力、胸悶、精力不足等情況,且心前區有時還發生持續性的緊縮性疼痛、悶痛,甚至肩部也會被疼痛影響,這種情況可能是心肌缺血引起的。
3、突然感覺心悸、憋悶
心肌缺血患者容易在睡覺時突然出現胸悶憋氣、心悸的情況,需要經過站立和走動緩解。或者在吃飽後,氣溫低時突然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的現象,經過靜坐後可以恢復正常,如果身體出現這樣的症狀,千萬要引起重視。
4、體力活動時容易感覺呼吸不暢
當身體耐力變差,即使輕度的體力活動後,也會出現心跳加速、呼吸不暢的情況,感覺身體非常不舒服。
如何預防心肌缺血呢?
1、飲食
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多吃紅薯、西紅柿、胡蘿蔔、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綠茶,茶葉中含有少量的茶鹼,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對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療有一定的幫助,茶葉中還有維生素C,能起到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但不宜過濃。
2、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情緒要穩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臨睡前不看緊張、恐怖的小說和電視,戒菸少酒,避免過重體力勞動或突然用力,飽餐後不宜運動。
3、適度運動
可促進心肌側支迴圈的建立,運動應根據各人自身的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選擇,要量力而行。
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已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應密切注意自身情況,病情如有變化要及時就診治療。此外,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也應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問題,如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等。
5、預防藥物
主要是防止冠心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或因冠心病死亡,常用藥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他汀類調血脂藥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回覆列表
引起心肌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血液粘稠,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堵塞血管75%以上時,血流不暢,導致心肌缺氧缺血,致使心律不齊或心臟部位放射劇烈疼痛,嚴重時導致生命垂危,只有四分鐘搶救時間,生存率估計不到1%,是威脅人類的第一大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