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LR射手步槍

    有必要,導彈打出去回不來,戰略轟炸機飛出去還能在半路停止攻擊。當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的時,戰略轟炸機可以提前起飛預警,而彈道導彈最多可以進入發射狀態而不能發射。另一方面,戰略轟炸機的使用更加靈活,一言不合可以拉出去溜溜,比如像俄羅斯一樣繞某個國家飛一圈可以進行戰略威懾。導彈導彈就沒這個能力了。所以說戰略轟炸機的發展還是很有必要的。

  • 2 # 古風93814281

    這個問題在赫魯曉夫時期,他已經問過了,而且也作答了。他認為將來的戰爭是按鈕戰爭,巨型轟炸機將失去作用,而航母等戰艦更是浮動的棺材,只要蘇軍按動按鈕,遠端導彈就將使那些目標瞬間灰飛煙滅。然而古巴導彈危機狠狠地打了他的臉。而後來的戰爭也確實驗證了他的判斷完全錯誤,遠端彈道導彈與核彈頭才更相配哦,親!但是核彈頭永遠都是在發射架上時才具有最大的威懾力,因此自從第二個國家擁有核武器之後,世界上再沒有發生過使用核武器的戰爭。而如果用遠端彈道導彈配上常規彈頭,那將是一個噩夢,是吞金獸,是軍費的黑洞,是費效比極低的選擇。而且就目前的彈道導彈技術而言,採用常規彈頭對動目標的殺傷力幾乎為零。因此在可預見的將來,轟炸機即使不是巨型轟炸機仍然是一件重要的武器。

  • 3 # 麥田軍事觀察

    所謂導彈射程越來越遠,就可以代替的戰略轟炸機的觀點,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邏輯問題,這裡所說的導彈實際為洲際戰略核導彈,與戰略轟炸機沒有替代關係,兩個屬於型別不同的東西。

    從技術層面上說,戰略轟炸機為武器搭載平臺,可以裝載各種不同的武器,航彈炸彈等等,也就是說,它的靈活性非常高,可以執行多種不同的任務。導彈就是一個載具,主要任務就是將彈頭投射向目標。二者的性質及效能完全不一樣,自然不存在競爭關係,也不存在可能替代的問題。

    洲際戰略核導彈屬於現代核打擊力量的主要構成之一,所謂“核三位一體”體系的一員,但是它的作用侷限性極高,僅限於核打擊,除此之外的任務,它無法完成,無論是戰術打擊的,還是戰役打擊都沒有能力完成,在設計上根本就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從現實上來說,洲際核導彈最大的任務就是呆在發射架,避免核戰爭為發生,壓根沒有使用的機會。

    戰略轟炸機也是現代核打擊力量的主要構成之一,為所謂“核三位一體”體系的另一個員,但是它的任務更為靈活,除了核打擊之旬,也可以擔任戰役常規打擊任務,甚至戰術級的任務,這類功在設計上已經考慮這個問題。從歷次戰爭中,戰略轟炸機都擔任了相當多的作戰任務,屬於非常重要的常規作戰力量之一,這樣的性質與洲際導彈是不同的。

    也就是說,他們的關係為,一個以備而不戰為目標,另一個,隨時準備一戰!

  • 4 # 麻辣戰爭

    能夠被稱為戰略轟炸機,至少不加油作戰半徑三千公里以上,載彈量20噸以上,如果要跨洲際打擊,不加油作戰半徑至少五千公里以上,才有資格稱為遠端戰略轟炸機。

    遠端戰略轟炸機既可以發動核轟炸,也可以發動常規空中打擊,打擊方式非常靈活,和戰略導彈相比,成本較低。

    遠端戰略導彈主要的缺陷有兩個,第一是價格太貴,動輒上億美元一枚。據網上流傳的資料,東風31洲際導彈加上攜帶的幾枚核彈頭,總價達到30億人民幣左右。

    第二是打擊精度不夠高,美國最先進的第四代戰略導彈打擊精度是90米,俄羅斯的洲際導彈打擊精度是350米,這樣的打擊精度,如果使用核彈頭當然沒問題,如果使用常規彈頭,打擊效果就很差。

    所以,遠端戰略導彈搭載核彈頭才值得,搭載常規彈頭,費效比太低,使用非常不靈活,畢竟發動核打擊的機會幾乎沒有。

    遠端戰略轟炸機相對來說,費效比高很多,而且進行常規打擊更方便,可以攜帶各種常規炸彈、導彈等等精確制導彈藥,不僅可以打擊地面固定目標,在某些條件下甚至可以打擊地面移動目標。

  • 5 # 魂舞大漠

    普京說,抗議一千次一萬次不如轟炸機的翅膀抖一抖。是的,戰略遠轟,威懾天天見,有稱戰略巡航,如俄羅斯圖-95這種生存能力極其低下的轟炸平臺,把對方的攔截當“護航”,優雅地空中散步,數次空中加油,可以飛遍全球。當然大國空軍可以視而不見,然可讓你的國民都可以看得到,小心臟真是受不了,話說怎麼幹的,如何把它招來了,對政府正然巨大壓力。這也就是和平時期,如果在戰時,這種東西發了威,還別說它垂垂老矣,一架正能抹平半拉大國。國家不高興,放出轟炸機,就是給人一點顏色,來表達,來宣示俄羅斯的態度。所以有與沒有完全不一樣,也與戰略導彈不一樣,戰略導彈是最後的搏殺,而戰略遠轟,隨時就可以表達國家態度。國家有點風吹草動,即可派遣它去看一眼,且看看誰敢輕視一個有著戰略空軍的國家存在,它不但可以幹髒活和累活,還可以發動點穴式打擊,因此越用越得心應手,真正的大國與它不離不棄,發展了一代又一代,尤其美國,正在打造高度隱身的B-21,作為發展第四代遠轟的技術先導,發展遠轟從來不甘人後,一馬當先。

    ▲越來越少。戰後不久,還有“勇士”、“勝利者”和“火神”跟了一陣子,那麼現在只有中美俄,俄羅斯二型三種,美國三型三種,中國唯一自款仿製改造生產的第二代圖-16“獾”,一款中型轟炸機,升級到轟-6K,勉強可到準遠轟,不過正在打造三代遠轟,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不得不努力。是呀,一個國家還要不要轟炸機,應根據自己的戰略需要,國家有無這樣的實力,能不能造得出,都是綜合考慮的結果,美國發展B-1共耗資368億美元,而B-2造了21架即耗資400億美元,直弄得肝痛肉痛,現在養護也是一個事,美國保持3型共140架的規模,每年養護的錢也是老了去,尤其B-2只能呆在恆溫的機庫中,因此這才打造B-21,力爭把採購費用和維護費用降下來,單價不能超過5.5億,採購100架,有計劃把此前機型全部退役。財大氣粗的美國也感覺費勁了,可見這東西不是誰想玩便能玩的。

    ▲越來越強。B-2載彈17噸航程可達11600千米,RCS值0.1平米,起飛重量181噸的大傢伙,隱身能力超出人想像,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為了追求隱身,也犧牲了其它效能,比如速度和攜彈量,尤其可維護性嚴重變差,總在不停地刷塗料,飛一次即要長達60多小時的維護,這要比起邪惡的B-1B來,除了隱身能力差點,據說為0.75平米,其它效能明顯不濟,60噸的載彈量可飛行12000千米,最大速度1.2馬赫,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了216噸,所以裝備得最多,B型自1984入役到現在,還保有62架的裝備數量。如今俄羅斯經濟嚴重失血,仍保有110架的規模,為了加強轟炸機的存在,今年已重新將圖-160升級下線,更打造一款隱形遠轟PAK-DA,俄羅斯《國家利益》雜誌曾有介紹說,最大起重130噸,不加油可飛行1.5萬千米,最大速度高達5馬赫,最大載彈量40噸,連B-2也不是對手,要在2028年開始部署。

    ▲越來越好。美國說,為了確保“應對當前愈加緊張的全球安全環境時的可靠性”,怎麼理解這樣的話?自打B-2一出,美國空軍的作戰模式悄然間發生變化,可實現“全球到達”與“全球摧毀”,用它去踹門,尋跡無著,弱國只有被動挨打的份,戰場變得單向透明,開啟了不對稱作戰,所以用得會越來越多,空軍會越來越強,使用也會越來越好,這便是一種戰略大殺器的真正價值,從幹髒活累活,發展為空軍重要戰場節點,以其大航程,隱身優勢和先進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能指揮和協調其它飛機作戰,所以用起來趁手,才會如此不遺餘力,再沒錢也要造,正謂大算計,一日不可有離,不甘心B-2的失敗,更在B-2基礎上追求更先進更廉價的B-21,B-21雖不能有跨代的水準,但可實現為下一代探路的目的。

  • 6 # 戰爭之王

    其實冷戰中,隨著彈道導彈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人都開始叫囂轟炸機、航母等這些兵器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不值得發展。但是如今,航母、戰略轟炸機等還是活的好好的,正是因為其滿足了現代戰爭的現實需要。

    彈道導彈確實有著射程遠,威懾能力強的特點,但是缺陷也是明顯的,首先就是彈道導彈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沒了,而如果用於常規的作戰耗費將會是驚人的。同時,彈道導彈畢竟屬於戰略性武器,很多時候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僅僅是一些國家研製或者部署彈道導彈就能帶來巨大的國際爭端,更何況實戰中使用了,而且關於彈道導彈還有很多國際公約的限制。

    而戰略轟炸機就不同了,其首先是重複使用的,使用起來成本更加低廉。同時,戰略轟炸機畢竟沒有彈道導彈敏感,不會引起過於激烈的國際爭端,比如俄羅斯,經常派戰略轟炸機進行巡航。而且雖然是戰略轟炸機,但是其也是能用於常規戰爭的。比如近年的敘利亞戰爭中,俄軍就動用圖160遠端奔襲,使用空射對地導彈打擊敵軍目標,實戰效果很好。

    所以戰略轟炸機,還是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依然會繼續在各國軍隊中服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煨燉爐怎麼用?